Workflow
业绩预告不准确
icon
搜索文档
华依科技拟发H股 连亏A股募8亿业绩预告曾不准被警示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15:30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满足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需要 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 增强综合竞争力 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相关细节 [1] - 本次H股发行上市尚需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并需取得中国证监会 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等相关机构的备案 批准或核准 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 - 公司于2021年7月2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1,821.12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5% 发行价格13.73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2.50亿元 净额1.94亿元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1][2] - 2023年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1,192.35万股 发行价格47.46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5.66亿元 净额5.54亿元 [3] - 两次募资合计8.16亿元 [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16亿元 -0.47亿元 -0.05亿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 -0.51亿元 -0.07亿元 [4] - 2024年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增长20.36% 扣非后营业收入4.22亿元 同比增长20.19% [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7亿元 同比下降191.87% 扣非净利润-0.51亿元 同比下降131.56% [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46亿元 较2023年的-0.25亿元大幅改善 [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5亿元 同比增长51.10% [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5亿元 较上年同期-0.32亿元收窄82.78% 扣非净利润-0.07亿元 较上年同期-0.34亿元收窄80.56% [6]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46亿元 较上年同期-0.11亿元恶化310.98% [6] 监管事项 - 公司及相关人员于2024年8月30日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 [6] - 公司存在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披露不准确问题 2024年1月31日预告2023年归母净利润1,500-2,200万元 扣非净利润550-1,150万元 [7] - 2024年2月24日业绩快报更正为归母净利润920.05万元 扣非净利润144.29万元 [7] - 2024年4月25日再次更正为归母净利润-1,600.94万元 扣非净利润-2,183.20万元 与最终年报一致 [7] - 董事长兼总经理励寅 财务总监潘旻 董事会秘书沈晓枫因对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8]
实际亏损超业绩预告20多倍!超讯通信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16:45
公司业绩披露问题 - 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预告归母净利润亏损不超300万元,实际亏损达6176.21万元,差异幅度达20多倍[1][5] - 业绩预告更正主要原因为补充计提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约3000万元,补充计提应收账款及预付货款减值约5200万元,合计减少归母净利润约6600万元[5] - 公司迟至2025年4月26日才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时[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营收约16.73亿元,同比减少31.57%,主要因信通业务板块整体收入下降[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76.21万元,同比减少428.73%,主要因全面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4] - 公司业务重心向算力转移,收缩了ICT和通服业务投入[4] 公司股价波动 - 2025年1月26日披露业绩预亏公告后,股价从1月27日收盘价36.45元快速上涨至2月28日年内高点54.88元,区间涨幅超50%[8] - 4月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和实际业绩后,股价大幅走跌,4月30日最低触及29.08元,收盘价32.23元[8]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48号绿地中央广场[3] - 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二十多年发展历史,发展战略包括"算力+数据+AI"和"通信服务+ICT+新能源"六大业务布局[3] 监管处罚 - 上交所对超讯通信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因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且更正不及时[1][6] - 纪律处分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6]
正裕工业: 关于最近五年被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采取监管措施或处罚及相应整改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9 00:15
公司监管措施及整改情况 - 最近五年公司不存在被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处罚的情况 [1] - 公司因2020年度业绩预告不准确收到口头警示,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告为1008万元至2496万元,实际为434万元,差异幅度达57%-83% [1][2] - 业绩预告违规涉及违反《股票上市规则》第2.1条、第2.2条、第11.3.1条,时任董事长郑念辉、总经理刘勇等5名责任人被口头警告 [2] - 公司整改措施包括组织学习《股票上市规则》和加强内部管理,未再发生类似情形 [2] 高管短线交易事件 - 时任副总经理李振辉配偶胡玉叶在2020年3月1日至4月28日期间短线交易公司股票,累计买入106,300股、卖出109,200股 [3][4] - 短线交易行为违反《证券法》第四十四条,涉及金额1,156,500元(买入)和1,180,500元(卖出),收益23,347元已上缴公司 [4][5] - 李振辉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其予以监管关注 [3][5] - 李振辉于2020年5月25日辞去副总经理职务,公司已要求相关人员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5] 公司治理声明 - 公司强调严格遵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致力于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 [1] - 本次公告为配合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需求披露 [1]
正裕工业披露近五年监管措施及整改情况 曾因业绩预告不准、高管配偶短线交易被警示
新浪财经· 2025-07-18 22:48
公司监管措施情况 - 公司近五年无被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处罚情况,但存在被采取监管措施的情形 [1] 口头警示事件 - 2021年5月7日,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口头警示通报 [1] - 2021年1月28日,公司披露2020年度业绩预告,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08万元到2496万元 [1] - 2021年4月23日披露的年报显示,2020年度实际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34万元,较业绩预告预计数减盈57%-83%,差异超过50% [1] - 时任董事长郑念辉、总经理刘勇、董事会秘书陈灵辉、财务负责人王筠、独立董事兼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周岳江作为相关责任人,未能勤勉尽责 [1] - 公司收到口头警示后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强《股票上市规则》和信息披露有关业务的学习,截至公告日未再发生类似情形 [1] 时任副总经理李振辉的警示函及监管关注决定 - 2020年8月31日,浙江证监局对李振辉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因其配偶胡玉叶在2020年3月1日至4月28日期间累计买入公司股票106,300股,卖出109,200股,构成短线交易 [2] - 2020年11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李振辉予以监管关注,查明其配偶胡玉叶在2020年3月2日至4月30日期间频繁买卖公司股票合计19笔,买入10笔合计106,300股、金额1,236,588元,卖出9笔合计109,200股、金额1,328,344元,短线交易所得收益23,347元已上缴公司 [2] - 李振辉于2020年5月25日辞去副总经理职务,公司董事会已通知相关人员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2] 其他监管情况 - 除上述情况外,最近五年内公司不存在其他被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采取监管措施或处罚的情况 [3]
长阳科技:收到上交所纪律处分决定书
中证网· 2025-06-14 14:44
业绩预告及更正情况 - 公司1月18日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004.85万元到2394.05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8.45万元到397.65万元 [1] - 2月27日披露业绩快报,预计营业利润3804.76万元,利润总额4109.64万元,归母净利润2055.3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9.8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6% [1] - 4月23日更正后预计营业利润-1174.02万元,利润总额-778.40万元,归母净利润-2943.65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89.06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9% [2] 业绩更正原因 - 补计提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890万元 [2] - 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17万元 [2] - 对存在客诉的剩余应收账款增加信用减值损失624万元 [2] 违规行为认定 - 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披露不准确,多项财务指标由正转负 [3] - 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时,影响投资者合理预期 [3] 责任人处理 - 时任董事长金亚东作为主要负责人和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被通报批评 [3] - 时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衷核作为日常经营管理负责人被通报批评 [3] - 时任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辰作为财务事项负责人被通报批评 [3] - 时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章殷洪作为信息披露事项负责人被通报批评 [3] 纪律处分措施 - 上交所对公司和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3] - 处分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3]
因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等,星光股份及高管收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3:50
业绩预告与监管警示 - 公司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且盈亏性质变化,未及时披露退市风险提示,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 [1][2] - 董事长戴俊威、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振江、董事会秘书张桃华因未勤勉尽责被一同警示 [2] - 年审机构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指出公司在投资管理方面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2][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27.2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097.56万元,亏损幅度扩大136.35%,连续第二年亏损 [1][4] - 锂电池生产设备业务收入占比最高(29.43%,5646.79万元),其次为汽车灯、LED灯及紫外线杀菌灯(均超10%) [4] - 新增信息安全与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占比仅3.30%(634.17万元),但成为亏损重要因素 [4] 收购与商誉减值 - 公司收购星光量子51%股权和元生信息51%股权,两者并表后因协同效应不足及外部环境影响,盈利不及预期 [4][5] - 对星光量子和元生信息分别计提466.44万元和1874.91万元商誉减值准备 [5] 研发投入与人员变动 - 研发费用从2023年1550.83万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450.68万元,主因研发项目减少及职工薪酬缩减(1139.25万元→312.16万元) [5] - 期末研发人员数量从85人增至113人,但直接材料投入从227.52万元降至37.54万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