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岸经济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出卖台湾发展利益,台湾民众与企业深蒙其害
新华网· 2025-08-13 16:21
两岸经济合作 - 台湾可通过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强化产业韧性和经济发展基础,但民进党当局出于政治目的阻碍两岸融合 [1] - 民进党当局在关税谈判中对美妥协,未维护台湾企业和民众利益,导致产业受重创 [1] - 两岸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合作本可带来实际好处,但民进党当局以安全为由阻挠大陆产品进入台湾市场 [3] 美国对台政策影响 - 美国对台加征20%关税,赖清德当局可能追加对美投资4000亿美元(相当于台湾GDP一半) [1] - 台积电被迫在美投资3000亿美元建厂,将进一步削弱台湾经济动能和产业自主性 [1] - 美国对半导体等商品征收100%关税,叠加新台币升值,台湾相关产业面临严重冲击 [1] 台湾产业与公司动态 - 台积电在美投资计划引发岛内业界恐慌,民进党当局被指责为美国掏空台湾产业的帮凶 [1] - 民进党当局调查16家大陆公司涉嫌在台非法招聘,意图推动两岸经济脱钩 [2] - 大陆新能源汽车因创新技术受全球欢迎,但被民进党当局以非市场手段阻挠进入台湾 [3] 民进党政策后果 - 赖清德当局施政满意度创新低,其破坏两岸交流的行为加剧岛内社会撕裂 [2] - 民进党当局对美妥协政策导致台湾营商环境恶化,限缩经济发展空间 [2][3] - 台湾民众和业界对民进党当局漠视民生、出卖产业利益的行为普遍不满 [1][2]
民进党当局称调查16家大陆公司 国台办:对美唯唯诺诺 破坏两岸经济合作动作频频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3 14:38
大陆公司在台经营调查事件 - 民进党当局调查16家大陆公司涉嫌未经批准在台非法招聘工程师和无证经营办公室 [1] 两岸经济合作影响 - 民进党当局被指推动两岸"脱钩断链"并破坏两岸经济合作 [1] - 相关做法被指损害台湾营商环境并限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 [1] 关税谈判立场 - 民进党当局在关税谈判上对美国唯唯诺诺且予取予求 [1] - 当局被指不关心岛内企业面对高昂关税的生存问题 [1]
福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加力 “自贸经验”给力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推出647项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38项向全国复制推广 482项在省内自主复制推广 [1] - 累计新设企业13.8万户 是挂牌前的8.8倍 [1] 两岸经济合作创新 - 累计推出126项涉台制度创新成果 包括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和两岸征信信息互通 [2] - 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是大陆唯一人社部批准的面向台胞职业技能评价机构 [2] - 平潭片区构建采认换证、培训考证、就业推介、政策咨询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3] - 通过"一中心+多窗口"模式在各地设立14个分中心和10个工作站 累计发放采信采认证书5800多本 [3] 航空维修产业 - 打造全国领先第三方航空维修基地 飞机保税维修数量和货值居全国首位 [4] - 厦门片区航空维修基地境外业务占比超80% 境外航空维修业务全国第一 [4] - 进口航材免征关税政策每年为企业节约22亿元担保额度和超百万元保函费用 [5] 数字技术产业 - 新大陆科技集团自研二维码解码芯片 是全球仅有的4家掌握二维码识读核心技术企业之一 [6] - 集团支付终端累计交付逾1亿台 产品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通过境外投资备案"一口受理"政策 完成9项境外投资 总额1285万美元 中方投资776万美元 [6] 跨境电商发展 - 平潭片区跨境电商出口"海空联运"模式实现24小时全球送达 [7] - 该模式下跨境电商出口货值达9.71亿元 吸引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入驻 [7] - 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出区货值从2700万元提升至62亿元 年均增幅达72% [7]
民进党当局唱衰大陆经济 阻挠两岸经济合作 国台办:蛮干胡来 注定徒劳
快讯· 2025-07-16 11:03
大陆经济表现 - 大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部分指标持续改善 新动能成长壮大 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 [1] - 上半年大陆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其中出口13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7.2% [1] 两岸经济合作 - 台湾上市上柜公司大陆投资获利1156亿元新台币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发展持续惠及两岸企业与民众 [1] - 大陆是台商台企稳定 安全 可为的投资目的地 [1]
“大陆始终是充满机遇的沃土”(两岸脉动)
人民日报· 2025-07-13 06:10
海交会与台商投资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以"深化两岸融合、建设第一家园"为主题,吸引60多家台湾工商团体、30多家大陆台协会及千名台商台胞参与 [1] - 开幕式上集中签约10个台资项目,总金额达82.7亿元人民币 [1] - 一季度两岸贸易额同比增长15.2%至705.6亿美元,大陆实际使用台资同比增长127.1%至12.6亿美元,新设台商投资企业1592家 [1] 两岸产业合作优势 - 台湾在半导体、精密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具有优势,大陆拥有产业基础、科研人才和内需市场优势 [2] - 两岸可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等领域实现强强联合 [2] - 四川近3000家台资企业形成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百货零售、建筑建材等优势产业集群 [2] 新兴领域合作机遇 - 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展出机器狗、仿人化自适应机器人等"AI+工业"产品,吸引两岸从业者关注 [3] - 人工智能、新能源车等领域被视为产业变革中的潜力领域 [3] - 大陆被视为台商布局高科技与新兴产业的重要市场 [3] 政策支持与服务平台 - 各地举办台商代表座谈会、台商大讲堂等活动帮助台商了解大陆发展情况和政策措施 [3] - "台企联大讲堂"聚焦经济热点和最新政策,为台商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4] - 绍兴、苏州等地举办专题大讲堂,内容涵盖新质生产力、AI+新型工业化等主题 [4] 台商发展信心 - 台企纬创资通表示在成都10年发展迅速,得益于当地政府搭建政企沟通桥梁等支持措施 [2] - 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认为大陆在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4] - 台办表示将继续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支持台商扎根大陆发展 [4]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经济合作只会限缩台自身发展空间
新华社· 2025-06-25 18:37
两岸经济合作与产业升级 - 大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进程不受台湾技术封锁影响,民进党当局的"脱钩断链"策略无法迟滞大陆产业发展[1] - 台湾将601个大陆实体纳入"出口管制名单",包括华为、中芯国际等芯片企业,可能冲击台湾半导体企业竞争力[1] - 两岸经济合作受阻将损害台湾企业自身发展空间,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才是正确方向[1] 台湾对大陆企业的打压 - 民进党当局配合美国打压大陆企业,将此作为向美输诚和"倚外谋独"的手段[1] - 大陆将采取有力措施维护两岸经贸交流正常秩序,保障两岸同胞利益[1] 两岸旅游与人员往来 - 台湾陆委会称大陆签发的"边境旅游护照"违法并威胁取消台湾身份,大陆回应称此举是为台湾居民提供便利,已实施多年[2] - 民进党当局阻挠2025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岛内业界普遍不满,大陆指责其破坏两岸旅游业界正常交流[2] 两岸交流前景 - 两岸交流将继续推进,大陆将推动各领域交流正常化、常态化,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政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