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三天迎客22.5万人次 集中签约超230亿元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成绩亮眼
长江日报· 2025-09-15 08:35
为期3天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于14日在武汉闭幕,本届博览会设置1个中央大 舞台,以及诗与远方、大美中国、文旅装备、国潮文创、时尚动漫等10个室内展区和1个户 外文旅IP展区,同期举办2场专业交流活动和5场交易洽谈活动,共吸引全国各地近2000家企 业参展参会,观众达22.5万人次,现场文化产品、旅游商品等交易额达1.7亿元,5场文旅产 业洽谈活动达成合作交易8.1亿元,文旅项目集中签约232.8亿元。 本届博览会展示内容丰富多彩。高科技的机器人表演、AR眼镜体验、沉浸式球幕空间 等项目引观众驻足。科技赋能成为本届博览会的最大亮点,依托机器人、沉浸式体验等前沿 技术,近年来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每年增长达10%左右,已经成为带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引擎。文旅IP主题展区汇聚北京环球影城、港迪、长隆乐园等顶流IP,6台主题 花车领衔的20台花车阵容,汇聚国内著名表演团队开展互动,现场氛围热烈。在国庆中秋假 期,文旅IP展演队伍的花车、近千名演员将组织巡游展演,让本届博览会热力不断。 编辑:赖俊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闭幕 文旅项目集中签约超23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9-14 17:38
科技赋能成为本届博览会的最大亮点,依托机器人、沉浸式体验等前沿技术,近年来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每年增长达10%左右,已经成为带动 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期3天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今天(14日)在湖北武汉闭幕,本届博览会设置1个中央大舞台,以及诗与远方、大美中国、文旅装 备、国潮文创、时尚动漫等10个室内展区和1个户外文旅IP展区,同期举办2场专业交流活动和5场交易洽谈活动,共吸引全国各地近2000家企 业参展参会,观众达22.5万人次,现场文化产品、旅游商品等交易额达1.7亿元,5场文旅产业洽谈活动达成合作交易8.1亿元,文旅项目集中签 约232.8亿元。 (总台记者 赵继哲 许伟) ...
聚焦出海难题 50多家企业在对话会上寻答案
杭州日报· 2025-08-25 10:55
政府支持政策 - 杭州市商务局详解外贸企业国际市场开拓支持政策 为企业出海注入动能 [1] - 杭州市税务局解析跨境电商国际税收规则与合规架构 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1] - 钱江海关介绍通关模式改革与减免税政策 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1] - 推广无票免税和核定征收政策 简化跨境电商B2B出口企业退税流程 [1] 企业出海服务 - 杭州市贸促会介绍国际商事调解和涉外敦促履约 提升企业国际商事风险应对能力 [1] - 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合规支持 物流公司提供全链路物流方案 [1] - 50余家杭州本土重点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参与政企对话会 [1] - 会议采取政府搭台机构联动企业参与模式 提供政策咨询合规风控物流金融全链条支撑 [2] 企业关注问题 - 企业代表提出亚马逊开店流程选品策略与风控管理等运营痛点 [1] - 出口退税VAT缴纳和跨境收汇问题获得相关部门现场解答 [1] - 文化产品出海涉及的版权法律与物流问题得到一一回应 [1] - 支持企业通过合法渠道实现阳光收汇 [1] 会议成效 - 与会企业认为会议内容扎实操作性强 为拓展海外业务指明方向 [2] - 相关部门与机构现场解答企业实际运营中遇到的痛点问题 [1]
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浙江数贸改革明确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8-20 20:47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数字贸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1] -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数字交付贸易形成明显特色优势 数字订购贸易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1] - 2025年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万亿元 占全球比重约2.5% [2] 空间布局 - 完善"1+3+N"总体布局:"1"指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3"指杭州/宁波/义乌三大中心 "N"指多个特色数字贸易项目 [2] - 建设现代化数字贸易港:提高海港/陆港/空港数字化运营水平 支持杭州建设全球数贸港核心区 强化宁波跨境物流枢纽功能 推进义乌全球数贸中心第六代市场建设 [3] 数字订购贸易 - 加快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 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 [2] - 2025年上半年跨境直购方式出口971.7亿元 增长79.7% [2] - 到2027年引育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跨境电商平台 引育年交易额超1亿元的卖家 [3] 数字交付贸易 - 支持文化产品高质量出海 为动漫/游戏企业提供原创IP设计/剧本创作/拍摄录制/语言翻译等一站式服务 [3] - 创新"科技资本+技术交易+离岸外包"新型孵化模式 促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技术成果交易 [3] - 每年认定一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3] 制度创新 - 探索放宽数字市场准入 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4] - 鼓励外商扩大数字领域投资 放宽中外合作电视剧主创人员的中方人员比例限制 [4] - 对接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推进与成员国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4] - 建设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 开展数字贸易/电子商务领域双多边合作 [4] 支撑体系 - 完善数字贸易统计体系 发布《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 [4] - 推动传统外贸企业/传统制造企业/国内电商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3] - 加快建设数字贸易企业梯队 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3]
文博会vlog:沉浸体验“智”感文化消费新场景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行[1] -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1] - 人工智能展区展示科技新生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新场景[1] 展会创新亮点 - 人工智能展区呈现一系列创新文化产品[1] - 文化消费新场景因科技应用带来全新体验[1] - 整体展示效果令人耳目一新[1] 媒体报道 -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相关报道内容[3] - 记者周阳进行探馆报道[3]
上半年北京地区出口首次突破3000亿元 进出口1.53万亿元
进出口总体表现 - 北京地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1.53万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7% [1] - 出口额达3017.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 [1] - 4月、5月、6月累计出口规模连创历史同期新高 上半年出口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 [1]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210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 占地区进出口总值13.7% 较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出口740亿元人民币 大幅增长32.4% [1] - 市属企业出口保持正增长 上半年增长12% 占北京地区出口总值58.6% 上拉地区出口增速6.4个百分点 [2] 区域贸易合作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265亿元人民币 占比60.5% 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1] - 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5.1% [1] 开放平台表现 - 亦庄经开区出口314.2亿元人民币 增长16.9% 占北京地区出口总值10.4% 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 [2] - 天竺综保区出口23.6亿元人民币 增长29.7% [2] 重点出口产品 - 汽车出口126亿元人民币 增长48% [2] - 汽车零配件出口120.2亿元人民币 增长24.5% [2] - 汽车及零配件合计上拉地区出口增速2.2个百分点 [2] - 平板显示模组出口59亿元人民币 增长35.1% [2] - 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7.7亿元人民币 增长54% [2] - 平板显示模组和风力发电机组合计上拉地区出口增速0.7个百分点 [2] - 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37.3亿元人民币 增长4.8% [2] - 医药材及药品出口25.7亿元人民币 增长15.5% [2] - 医疗仪器及药品合计上拉地区出口增速0.2个百分点 [2] - 文化产品出口35.1亿元人民币 大幅增长73.4% [2]
上半年山东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山东好品”已出口242个国家和地区
齐鲁晚报· 2025-07-17 11:00
山东外贸进出口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人民币 列全国第5位 同比增长6.8% 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05万亿元 增长6% 进口6764.1亿元 增长8.1% [3] - 进出口 出口 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进出口增速在前6大外贸省市中居第一位 贡献全国近20%增量 [3] - 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 一季度突破8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季度突破9000亿元创季度历史新高 增长7.6% 较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 [3] 区域发展协同情况 - 省会经济圈7市实现进出口4622.3亿元 增长7% 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 [4] - 胶东经济圈5市实现进出口1.05万亿元 增长5.8% 占全省进出口值6成以上 [4] - 鲁南经济圈4市实现进出口2183.2亿元 增长11.7% 增速领跑全省 [4] 出口结构优化情况 - 高技术产品出口900.8亿元 增长28.1% 其中机床 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451.8亿元 增长36.3% [5] - 文化产品出口594.1亿元 增长18.2% 绿色低碳"新三样"产品出口60.6亿元 增长12.2% [5]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2706.5亿元 增长11.6% 占全省出口四分之一以上 产品出口至全球242个国家和地区 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 [5] 进口需求情况 - 大宗商品进口3705.4亿元 增长16.7% 占全省进口值54.8% 拉动进口增长8.5个百分点 其中原油进口2075.2亿元 增长16.3% 铝矿砂进口377.8亿元 增长80.6% 铜矿砂进口320.1亿元 增长26.4% [6] - 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 上半年进口482.6亿元 增长12.7% 其中水产品进口143.2亿元 增长17.3% 食用油进口28.5亿元 增长40.4% 干鲜瓜果进口18.1亿元 增长58.7% [6] 未来发展计划 - 济南海关 青岛海关将持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 推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 推动山东外贸稳量提质 [7]
前5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约1.27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00:14
北京地区外贸数据 - 前5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12667亿元,其中出口2508.5亿元,同比增长2.8%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1711.4亿元,增长3.3%,占地区进出口总值13.5%,占比提升2.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09.4亿元,增长34.5%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700.3亿元,占比超六成,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1] 外贸结构转型升级 - 汽车出口104.2亿元增长35.6%,汽车零配件出口100.9亿元增长50.9%,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4.8亿元增长94.2% [1] - 医药健康产品出口52.7亿元增长9.6%,文化产品出口25.7亿元增长58.9% [1] 开放平台表现 - 自贸试验区出口375.9亿元增长7.1%,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260亿元增长18.1% [2] - 中关村示范区进出口247.6亿元增长18%,大兴综保区进出口37亿元增长8.2% [2] 消费进口趋势 - 消费品进口稳中有进,艺术品进口占比提升,食品进口增幅明显 [2]
创历史新高!前5个月北京地区出口规模突破25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2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5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12667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1% [1] - 出口2508.5亿元,首次突破2500亿元,增长2.8%,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除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外,月度出口值均高于500亿元 [1]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5161家,同比增加3.2%,其中出口企业9140家,增加8.5% [1] - 5月份市属企业实现进出口915亿元,增长15.1% [1] 民营企业表现 - 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711.4亿元,增长3.3%,占地区进出口总值的13.5%,较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出口609.4亿元,增长34.5%,高于全国民营企业出口增速26.5个百分点 [1] 区域贸易合作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700.3亿元,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至60.8% [1] - 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1.3%,对"一带一路"中东欧国家进出口增长4.4% [1] 产业结构优化 - 汽车出口104.2亿元,增长35.6%;汽车零配件出口100.9亿元,增长50.9%;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4.8亿元,增长94.2%,合计上拉出口增速2.8个百分点 [2] - 医药健康相关产品出口52.7亿元,增长9.6%;文化产品出口25.7亿元,增长58.9% [2] 开放平台效能 - 北京自贸试验区出口375.9亿元,增长7.1%,创历史新高 [2] - 亦庄经开区出口260亿元,增长18.1%,月度出口规模保持连续增长 [2] - 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出口247.6亿元,增长18%;大兴综保区进出口37亿元,增长8.2% [2] 消费品进口 - 零售包装药品进口188.5亿元,增长17.2%,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总值的42.2%;液晶电视进口8亿元,增长25.4%,占全国98.2% [3] - 艺术品进口3.2亿元,增长125.4%,全国占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11.2% [3] - 肉类进口增长37.1%,乳品进口增长27.8%,啤酒进口增长45.7%,均高于全国同类商品进口增速 [3]
以文化创意激活发展新意(人民时评) ——从展会感受中国经济脉动③
人民日报· 2025-06-17 05:54
文博会盛况与交易成果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吸引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展示12万余件文化产品 [1] - 展会促成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与展示,吸引3.5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参与 [1] - 广东展团开幕首日签约18个重点项目,累计成交额超16亿元 [1]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创新 - 良渚文化展区通过3D建模技术动态呈现玉琮王"神徽纹",山东展区"智慧魔镜"结合图像识别与云计算提供养生方案 [2] - 南京展区基于《红楼梦》数据库生成"命运判词",实现古典文学叙事逻辑的算法重构 [2] - 人工智能展区首次设立,汇聚60余家头部企业,包括乐聚机器人演绎咏春拳法、元萝卜机器人展示人机棋艺对决等 [2] 文化产业跨界赋能效应 - 汽车企业将东方美学融入设计,实现低风阻与艺术性统一 [3] -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展区通过VR技术引流线下旅游,新疆展馆用棉花纺品呈现喀什古城文化创意 [3] - 文化附加值推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转型和农业品牌化发展,形成"文化赋能—产业升级—反哺创新"循环 [3] 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一带一路"文化走廊建设推动中华文化出海,加快文化数字化战略构建虚实共生场景 [3] - 文博会定位为中小文化企业孵化器,促进"草根创意"规模化发展 [3] - 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支撑,文博会持续为全球文明互鉴提供中国方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