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新华社· 2025-10-29 01:09
《建议》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广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产品走 向世界。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邢拓)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围绕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从完善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深 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作出部署。 "近年来,从文化'新三样'加速'出海',到中国游成为海外民众的新时尚,中外文化交流呈现蓬勃之 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范周认为,贯彻落实《建议》有关部署,要统筹国内 国际两个市场,坚持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并重,推动更多富有人文底蕴、反映时代气象、 具备国际视野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交流活动,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注入强劲 动力。 "'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写入《建议》,意味着国际传播工作将朝着精细化、专业化方向深入发展。要进 一步研究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受众偏好和媒介习惯,推进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 达、分众化表达,增强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冷凇说。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 ...
风景区也“反内卷”:行业协会称将破除地方保护
第一财经· 2025-10-14 10:03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将助更多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遗产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将促进区域间的沟通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破除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内 卷式竞争,提升风景名胜区综合效益。"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张永利说。 2025世界自然保护大会(10月9日~15日)正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张永利在大会期 间表示,该协会将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帮助中国更多的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遗产。 张永利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他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为 例介绍,其申遗成功直接导致了当地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和文旅事业的快速发展,使这一边缘景区一跃成 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图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自然景观。摄影/章轲 "近年来中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的质量越来越高。"大会期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遗产部主任蒂姆· 巴德曼建议,分享以往成功案例,推动更多项目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蒂姆·巴德曼认为,世界遗产地在 全球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各国应进一步加强自然与文化融合,更多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风景名胜区兼具文化和自然双重属性,正好契合了世界遗产倡导文化和自然融合的要 ...
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今日“收官”
新京报· 2025-09-22 14:28
活动概况 - 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于9月12日至9月22日在地坛公园举办 主题为"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1] - 活动汇聚全国350余家出版发行与文旅单位 展销近50万种出版物和文化产品 并举办百场特色活动 [1][3] - 主展场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 较去年增加2000平方米 展区扩展至13个 [3] 活动内容与特色 - 展销书籍种类丰富 包括主题出版、精品好书、外文原版、古旧典籍等 [1] - 开设"地坛文化大讲堂" 邀请阎晶明、张铁林等名人名家及读书博主举办讲座、分享会 [3] - 强调"阅读+文旅"的沉浸式体验 如在古树下品读、红墙边听讲座等 [3] 合作与推广 - "北京发布"文化体验团举办主题线下活动 其官方IP形象"京小布"成为热门打卡场景 [3] - "北京发布"服务台设置盖章点、扫码关注互动区、外宣杂志《北京》赠阅区等互动环节 [3] - 政务服务与文化活动的深度融合 扩大了书市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3] 行业地位与影响 - 该活动作为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常态化活动 已成为京城最具人气的阅读品牌之一 [3] - 丰富的活动内容与多元的形式 成为展现北京文化活力的窗口 [3]
三天迎客22.5万人次 集中签约超230亿元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成绩亮眼
长江日报· 2025-09-15 08:35
博览会概况与规模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为期3天 吸引全国各地近2000家企业参展参会 [1] - 博览会观众达22.5万人次 现场文化产品及旅游商品交易额达1.7亿元 [1] - 同期5场文旅产业洽谈活动达成合作交易8.1亿元 文旅项目集中签约232.8亿元 [1] 展览内容与亮点 - 博览会设置1个中央大舞台及10个室内展区和1个户外文旅IP展区 [1] - 科技赋能成为最大亮点 包含机器人表演 AR眼镜体验 沉浸式球幕空间等项目 [1] - 依托机器人 沉浸式体验等前沿技术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每年增长达10%左右 [1] 文旅IP与活动 - 文旅IP主题展区汇聚北京环球影城 港迪 长隆乐园等顶流IP [1] - 6台主题花车领衔20台花车阵容 汇聚国内著名表演团队开展互动 [1]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 文旅IP展演队伍的花车及近千名演员将组织巡游展演 [1]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闭幕 文旅项目集中签约超23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9-14 17:38
博览会概况与规模 - 博览会为期3天,吸引全国各地近2000家企业参展参会,观众达22.5万人次 [1] - 现场文化产品及旅游商品交易额达1.7亿元 [1] - 通过5场产业洽谈活动达成合作交易8.1亿元,文旅项目集中签约232.8亿元 [1] 展览与活动设置 - 设置1个中央大舞台、10个室内展区和1个户外文旅IP展区,涵盖诗与远方、大美中国等多个主题 [1] - 同期举办2场专业交流活动和5场交易洽谈活动 [1] 科技赋能与新业态发展 - 科技赋能成为最大亮点,依托机器人、沉浸式体验等前沿技术 [3]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近年来每年增长达10%左右,是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3]
聚焦出海难题 50多家企业在对话会上寻答案
杭州日报· 2025-08-25 10:55
政府支持政策 - 杭州市商务局详解外贸企业国际市场开拓支持政策 为企业出海注入动能 [1] - 杭州市税务局解析跨境电商国际税收规则与合规架构 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1] - 钱江海关介绍通关模式改革与减免税政策 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1] - 推广无票免税和核定征收政策 简化跨境电商B2B出口企业退税流程 [1] 企业出海服务 - 杭州市贸促会介绍国际商事调解和涉外敦促履约 提升企业国际商事风险应对能力 [1] - 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合规支持 物流公司提供全链路物流方案 [1] - 50余家杭州本土重点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参与政企对话会 [1] - 会议采取政府搭台机构联动企业参与模式 提供政策咨询合规风控物流金融全链条支撑 [2] 企业关注问题 - 企业代表提出亚马逊开店流程选品策略与风控管理等运营痛点 [1] - 出口退税VAT缴纳和跨境收汇问题获得相关部门现场解答 [1] - 文化产品出海涉及的版权法律与物流问题得到一一回应 [1] - 支持企业通过合法渠道实现阳光收汇 [1] 会议成效 - 与会企业认为会议内容扎实操作性强 为拓展海外业务指明方向 [2] - 相关部门与机构现场解答企业实际运营中遇到的痛点问题 [1]
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浙江数贸改革明确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8-20 20:47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数字贸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1] -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数字交付贸易形成明显特色优势 数字订购贸易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1] - 2025年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万亿元 占全球比重约2.5% [2] 空间布局 - 完善"1+3+N"总体布局:"1"指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 "3"指杭州/宁波/义乌三大中心 "N"指多个特色数字贸易项目 [2] - 建设现代化数字贸易港:提高海港/陆港/空港数字化运营水平 支持杭州建设全球数贸港核心区 强化宁波跨境物流枢纽功能 推进义乌全球数贸中心第六代市场建设 [3] 数字订购贸易 - 加快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 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 [2] - 2025年上半年跨境直购方式出口971.7亿元 增长79.7% [2] - 到2027年引育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跨境电商平台 引育年交易额超1亿元的卖家 [3] 数字交付贸易 - 支持文化产品高质量出海 为动漫/游戏企业提供原创IP设计/剧本创作/拍摄录制/语言翻译等一站式服务 [3] - 创新"科技资本+技术交易+离岸外包"新型孵化模式 促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技术成果交易 [3] - 每年认定一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3] 制度创新 - 探索放宽数字市场准入 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4] - 鼓励外商扩大数字领域投资 放宽中外合作电视剧主创人员的中方人员比例限制 [4] - 对接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推进与成员国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4] - 建设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 开展数字贸易/电子商务领域双多边合作 [4] 支撑体系 - 完善数字贸易统计体系 发布《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 [4] - 推动传统外贸企业/传统制造企业/国内电商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3] - 加快建设数字贸易企业梯队 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3]
文博会vlog:沉浸体验“智”感文化消费新场景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行[1] -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1] - 人工智能展区展示科技新生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新场景[1] 展会创新亮点 - 人工智能展区呈现一系列创新文化产品[1] - 文化消费新场景因科技应用带来全新体验[1] - 整体展示效果令人耳目一新[1] 媒体报道 -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相关报道内容[3] - 记者周阳进行探馆报道[3]
上半年北京地区出口首次突破3000亿元 进出口1.53万亿元
进出口总体表现 - 北京地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1.53万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7% [1] - 出口额达3017.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 [1] - 4月、5月、6月累计出口规模连创历史同期新高 上半年出口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 [1]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210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 占地区进出口总值13.7% 较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出口740亿元人民币 大幅增长32.4% [1] - 市属企业出口保持正增长 上半年增长12% 占北京地区出口总值58.6% 上拉地区出口增速6.4个百分点 [2] 区域贸易合作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265亿元人民币 占比60.5% 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1] - 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5.1% [1] 开放平台表现 - 亦庄经开区出口314.2亿元人民币 增长16.9% 占北京地区出口总值10.4% 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 [2] - 天竺综保区出口23.6亿元人民币 增长29.7% [2] 重点出口产品 - 汽车出口126亿元人民币 增长48% [2] - 汽车零配件出口120.2亿元人民币 增长24.5% [2] - 汽车及零配件合计上拉地区出口增速2.2个百分点 [2] - 平板显示模组出口59亿元人民币 增长35.1% [2] - 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7.7亿元人民币 增长54% [2] - 平板显示模组和风力发电机组合计上拉地区出口增速0.7个百分点 [2] - 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37.3亿元人民币 增长4.8% [2] - 医药材及药品出口25.7亿元人民币 增长15.5% [2] - 医疗仪器及药品合计上拉地区出口增速0.2个百分点 [2] - 文化产品出口35.1亿元人民币 大幅增长73.4% [2]
上半年山东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山东好品”已出口242个国家和地区
齐鲁晚报· 2025-07-17 11:00
山东外贸进出口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人民币 列全国第5位 同比增长6.8% 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05万亿元 增长6% 进口6764.1亿元 增长8.1% [3] - 进出口 出口 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进出口增速在前6大外贸省市中居第一位 贡献全国近20%增量 [3] - 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 一季度突破8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季度突破9000亿元创季度历史新高 增长7.6% 较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 [3] 区域发展协同情况 - 省会经济圈7市实现进出口4622.3亿元 增长7% 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 [4] - 胶东经济圈5市实现进出口1.05万亿元 增长5.8% 占全省进出口值6成以上 [4] - 鲁南经济圈4市实现进出口2183.2亿元 增长11.7% 增速领跑全省 [4] 出口结构优化情况 - 高技术产品出口900.8亿元 增长28.1% 其中机床 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451.8亿元 增长36.3% [5] - 文化产品出口594.1亿元 增长18.2% 绿色低碳"新三样"产品出口60.6亿元 增长12.2% [5]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2706.5亿元 增长11.6% 占全省出口四分之一以上 产品出口至全球242个国家和地区 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 [5] 进口需求情况 - 大宗商品进口3705.4亿元 增长16.7% 占全省进口值54.8% 拉动进口增长8.5个百分点 其中原油进口2075.2亿元 增长16.3% 铝矿砂进口377.8亿元 增长80.6% 铜矿砂进口320.1亿元 增长26.4% [6] - 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 上半年进口482.6亿元 增长12.7% 其中水产品进口143.2亿元 增长17.3% 食用油进口28.5亿元 增长40.4% 干鲜瓜果进口18.1亿元 增长58.7% [6] 未来发展计划 - 济南海关 青岛海关将持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 推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 推动山东外贸稳量提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