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品

搜索文档
上半年山东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山东好品”已出口242个国家和地区
齐鲁晚报· 2025-07-17 11:00
山东外贸进出口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人民币 列全国第5位 同比增长6.8% 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05万亿元 增长6% 进口6764.1亿元 增长8.1% [3] - 进出口 出口 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进出口增速在前6大外贸省市中居第一位 贡献全国近20%增量 [3] - 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 一季度突破8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季度突破9000亿元创季度历史新高 增长7.6% 较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 [3] 区域发展协同情况 - 省会经济圈7市实现进出口4622.3亿元 增长7% 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 [4] - 胶东经济圈5市实现进出口1.05万亿元 增长5.8% 占全省进出口值6成以上 [4] - 鲁南经济圈4市实现进出口2183.2亿元 增长11.7% 增速领跑全省 [4] 出口结构优化情况 - 高技术产品出口900.8亿元 增长28.1% 其中机床 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451.8亿元 增长36.3% [5] - 文化产品出口594.1亿元 增长18.2% 绿色低碳"新三样"产品出口60.6亿元 增长12.2% [5]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2706.5亿元 增长11.6% 占全省出口四分之一以上 产品出口至全球242个国家和地区 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 [5] 进口需求情况 - 大宗商品进口3705.4亿元 增长16.7% 占全省进口值54.8% 拉动进口增长8.5个百分点 其中原油进口2075.2亿元 增长16.3% 铝矿砂进口377.8亿元 增长80.6% 铜矿砂进口320.1亿元 增长26.4% [6] - 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 上半年进口482.6亿元 增长12.7% 其中水产品进口143.2亿元 增长17.3% 食用油进口28.5亿元 增长40.4% 干鲜瓜果进口18.1亿元 增长58.7% [6] 未来发展计划 - 济南海关 青岛海关将持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 推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 推动山东外贸稳量提质 [7]
前5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约1.27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00:14
北京地区外贸数据 - 前5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12667亿元,其中出口2508.5亿元,同比增长2.8%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1711.4亿元,增长3.3%,占地区进出口总值13.5%,占比提升2.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09.4亿元,增长34.5%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700.3亿元,占比超六成,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1] 外贸结构转型升级 - 汽车出口104.2亿元增长35.6%,汽车零配件出口100.9亿元增长50.9%,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4.8亿元增长94.2% [1] - 医药健康产品出口52.7亿元增长9.6%,文化产品出口25.7亿元增长58.9% [1] 开放平台表现 - 自贸试验区出口375.9亿元增长7.1%,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260亿元增长18.1% [2] - 中关村示范区进出口247.6亿元增长18%,大兴综保区进出口37亿元增长8.2% [2] 消费进口趋势 - 消费品进口稳中有进,艺术品进口占比提升,食品进口增幅明显 [2]
创历史新高!前5个月北京地区出口规模突破25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2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5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12667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1% [1] - 出口2508.5亿元,首次突破2500亿元,增长2.8%,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除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外,月度出口值均高于500亿元 [1]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5161家,同比增加3.2%,其中出口企业9140家,增加8.5% [1] - 5月份市属企业实现进出口915亿元,增长15.1% [1] 民营企业表现 - 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711.4亿元,增长3.3%,占地区进出口总值的13.5%,较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出口609.4亿元,增长34.5%,高于全国民营企业出口增速26.5个百分点 [1] 区域贸易合作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700.3亿元,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至60.8% [1] - 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1.3%,对"一带一路"中东欧国家进出口增长4.4% [1] 产业结构优化 - 汽车出口104.2亿元,增长35.6%;汽车零配件出口100.9亿元,增长50.9%;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4.8亿元,增长94.2%,合计上拉出口增速2.8个百分点 [2] - 医药健康相关产品出口52.7亿元,增长9.6%;文化产品出口25.7亿元,增长58.9% [2] 开放平台效能 - 北京自贸试验区出口375.9亿元,增长7.1%,创历史新高 [2] - 亦庄经开区出口260亿元,增长18.1%,月度出口规模保持连续增长 [2] - 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出口247.6亿元,增长18%;大兴综保区进出口37亿元,增长8.2% [2] 消费品进口 - 零售包装药品进口188.5亿元,增长17.2%,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口总值的42.2%;液晶电视进口8亿元,增长25.4%,占全国98.2% [3] - 艺术品进口3.2亿元,增长125.4%,全国占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11.2% [3] - 肉类进口增长37.1%,乳品进口增长27.8%,啤酒进口增长45.7%,均高于全国同类商品进口增速 [3]
以文化创意激活发展新意(人民时评) ——从展会感受中国经济脉动③
人民日报· 2025-06-17 05:54
文博会盛况与交易成果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吸引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展示12万余件文化产品 [1] - 展会促成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与展示,吸引3.5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参与 [1] - 广东展团开幕首日签约18个重点项目,累计成交额超16亿元 [1]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创新 - 良渚文化展区通过3D建模技术动态呈现玉琮王"神徽纹",山东展区"智慧魔镜"结合图像识别与云计算提供养生方案 [2] - 南京展区基于《红楼梦》数据库生成"命运判词",实现古典文学叙事逻辑的算法重构 [2] - 人工智能展区首次设立,汇聚60余家头部企业,包括乐聚机器人演绎咏春拳法、元萝卜机器人展示人机棋艺对决等 [2] 文化产业跨界赋能效应 - 汽车企业将东方美学融入设计,实现低风阻与艺术性统一 [3] -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展区通过VR技术引流线下旅游,新疆展馆用棉花纺品呈现喀什古城文化创意 [3] - 文化附加值推动制造业升级、服务业转型和农业品牌化发展,形成"文化赋能—产业升级—反哺创新"循环 [3] 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一带一路"文化走廊建设推动中华文化出海,加快文化数字化战略构建虚实共生场景 [3] - 文博会定位为中小文化企业孵化器,促进"草根创意"规模化发展 [3] - 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支撑,文博会持续为全球文明互鉴提供中国方案 [4]
涉鹿迅国际货运代理:贸易丝路的现代驼队
搜狐财经· 2025-06-03 19:13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上海涉鹿迅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SHANGHAI SOLUTION INTERNATIONAL FORWARDING CO.,LTE) [2] - 主营业务包括卡车运输、仓储、国际空运及组板服务 [3] 核心业务能力 - 专业团队由物流专家、货物照料者和后勤保障员组成,提供全球贸易路线规划、货物专属防护方案及24小时全流程运输保障 [4] - 精品航线网络覆盖日本(JL)、中国(MU)、菲律宾(5J)、中东(GF)、台湾(CI)、全球(CZ)、美洲(AA)等地区,运输电子产品、中国制造商品、热带水果、石油化工品等特色货物 [5] 跨境电商解决方案 - 智能仓储系统基于销售大数据实现货物智能调配与快速分拣 [6] - 电商专机航班优先保障货物快速送达,并提供全程可视化追踪服务 [6] - 逆向物流体系专门解决跨境电商退货难题 [6] 全球覆盖网络 - 服务范围覆盖澳大利亚(MEL/SYD等)、新西兰(AKL/CHC)、美国(SFO/LAX等)、英国(LHR/MAN等)、法国(CDG/BCN等)、德国(FRA/BER等)、加拿大(YVR/YYZ等)、中东(DXB/RUH等)、印度(DEL/BLR等)、东南亚(MLE/HKG等)等主要城市 [7]
中美日内瓦会谈后,中外跨境电商聚在了郑州
搜狐财经· 2025-05-31 01:56
中美关税政策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 美国终止对中国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免征关税政策,2024年约有13.6亿件包裹通过该方式进入美国,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 [3] - 美国是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第一大国家,占该领域出口总量约34% [3] - 美国自2018年起取消国际邮政折扣,旨在阻止外国商品廉价涌入美国 [3] 跨境电商的应对策略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需重组物流体系、提高商品售价,并加速在美国建设本地仓库以规避高关税冲击 [4] - 行业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合规运营以适应环境变化 [6] - 建议拓展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北美市场的依赖 [8][10] 河南跨境电商的发展与机遇 - 河南跨境电商年进出口额从2017年的千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00多亿元 [15] - 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建议豫浙两省合作,通过产业融合(如小商品快反供应链)、物流融合(陆空联运)、数字融合(数据互通)实现协同效应 [11] - 河南可依托特色产业(如户外休闲用品、假发、卫材)建立集群优势,深化与TikTok等平台合作,强化品牌化建设 [11] 内外贸协同发展 -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河南站聚集300多家外贸企业,展示近万种出口型产品 [12][15] - 全国商协会及电商平台联合倡议促外贸优品拓内销,京东、阿里巴巴等参与支持 [15] - 郑州跨境电商大会已成为全国电商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会议,体现河南"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优势 [15] 国际合作与行业团结 - 大会举办"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对接会等系列活动,吸引中国—东盟中心、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等国际机构参与 [16] - 行业需团结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通过多元化合作拓展市场 [13][16]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收官 220万人次参与 文博会再拓“朋友圈”
广州日报· 2025-05-27 03:28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突出文化和科技融合,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提升 [1] - 展会采用"线下为主、线上同步"模式,设置8大展馆,总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 [1] -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较上届增加265家 [1][4] - 主场馆、52个分会场吸引220多万人次参与,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展示交易投融资项目超4000项 [1][4] 科技与文化融合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汇聚60余家AI领域头部企业和新锐品牌,展示机器人弹奏钢琴、人机对弈等"黑科技" [2] - 推出AI吉祥物"小水滴"及"AI+文创""AI+导览""AI+研学"三大创新模式,标志文化数字化转型加速 [2] 国际化与文创发展 - 65个参展国家和地区中,超50个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化参与度创历史之最 [2] - "文创中国"展区面积由1300平方米扩大至3000平方米,100余家机构携重磅IP亮相,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等产品成爆款 [2][4] 创新活动与交易转化 - 举办超200项新品发布活动,推出多项"首发首秀",新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演艺出海推介舞台"展示50余项演艺项目 [2][4] - 首次设置"离境退税专区",结合"消费季"与线上热销榜单推动文化内容从"看展"向"消费"转化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延伸 - 广东省发布多项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推出文商旅系列活动延伸会展经济链条 [3]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 国际化“朋友圈”不断扩展
新华社· 2025-05-27 01:07
新华社深圳5月26日电(记者梁希之)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共展出文化产 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 与人次达220多万……为期5天的文博会于26日落下帷幕。 本届文博会国际化"朋友圈"不断扩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产品品类均 创历史之最。65个参展国家和地区中,超50个来自"一带一路"沿线,波兰、奥地利、罗马尼亚、俄罗 斯、巴西、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尼泊尔、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及、加纳、乌干达等国家纷纷 携特色文化精品亮相。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吸引了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常青顶流"企业和"破圈新秀"企业参展,通过AI全 应用场景呈现、AI科技演出、AI共创互动等创新方式,打造沉浸体验、双向对话的全新文化体验,集 中展示AI技术如何重塑文化产业的形态与边界,AI成为本届文博会的创新亮点和最大看点。来自全国 的AI机器人矩阵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从AI弹奏钢琴,到人机棋艺对决,再到机器人挥毫泼墨、数字 算法刺绣,"科技+文化"作为文化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在这届文博会上得到充分体现。 本届文 ...
文博会变身超级卖场 离境退税专区+直播矩阵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4 09:16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参展机构达6000多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较上届增加265家 [1] - 预计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展示与交易投融资项目4000多个 [1] 冰雪经济与体育消费 - 滑雪场首次在文博会展示造雪机,打造冰雪+科技+文化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2] - 十五运会特许商品首次举办订货会,涉及15家生产商和30多家零售商企业 [3] 交易促进措施 - 推出22项促交易措施,首次设立"离境退税专区",境外消费者可体验"即买即退" [4] - 外国客商和游客可现场办理退税手续并领取现金退税款 [4] 数字化与交易场景创新 - 组委会打造"文博会消费季",首次推出热销商品榜单,展品与直播联动 [6] - 现场设置几十家直播间,通过新品发布会和产业推介会提前配对,展中达成交易效果显著 [8]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下周在深圳开幕:将展出超12万件文化产品,首设人工智能展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20:16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共组织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其中线下参展企业3300家(增加224家),线上参展企业2980家(增加41家)[1][6] - 展会吸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另有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与[1] - 展会将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进行展示与交易[1][6] 文化产业经济数据 - 深圳市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达3754家,实现营业收入12875.08亿元,占广东省51.5%、全国9.1%,同比增长12.1%[7] - 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863.99亿元,同比增长12.2%[7] - 历届文博会累计成交额超过3万亿元,服务企业机构超4.5万个,展示展品超200万种,链接投融资项目超7万个[7] 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 - 本届文博会新设人工智能展区,全馆预计有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1][8] - 参展AI企业包括优必选、影石创新、乐聚机器人等,将展示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机器人及多形态双足机器人[8] - 展期将举办超过120场新品发布会,包括全国首个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模型和国内首家对话式开发者AI大模型[8] 国际化与特色展区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达50多个创历史之最[9] - "文创中国"展区面积从1300余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汇集100余家机构企业参展[9] - 吸引300余家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参展,其中60余家为首次参展的新企业[8] 重点参展企业与项目 - 首次参展企业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游科互动(《黑神话:悟空》制作公司)、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8] - 重点项目包括湾区之眼、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等多个首次亮相项目[8] -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华为、腾讯、茅台集团等"老朋友"继续参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