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与升级
搜索文档
“佳酿” 虹口“旧瓶装新酒”日渐醇厚 上海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正拥抱青春活力 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成为后发优势
解放日报· 2025-11-06 09:46
城市更新与开发模式 - 北外滩开发采用保护更新式开发 在保护承载历史故事的老建筑等"旧瓶"的同时 为好土地装入"新酒" 即找到好人家、锻造好作品、集聚好功能 [2] - 城市更新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 通过有机更新与活化利用实现发展 [3] - 百年仓库改造而来的世界会客厅精准再现历史风貌 近80%的历史元素得以重新利用 包括46万块老砖头 [3] 旧改与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 被称为北外滩"最难"旧改项目的昆明路以南地块 将10个街坊近6000户居民"组团打包" 成为虹口区最大的旧改项目 于2021年6月28日以98.8%的签约率正式生效 [3] - 北外滩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已画上句号 [3] - 五年来 480米浦西新地标已破土而出 320米白玉兰广场顶楼观景台开放 北外滩来福士、雅诗阁国际人才公寓等相继建成开业 [3] 经济发展与产业贡献 - 2024年虹口区以上海0.3%的面积贡献超3%的经济总量 GDP增速、实到外资增速和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 [4] - 航运与金融业贡献显著 已集聚港航企业4700余家 运力占全市近七成 集聚各类金融机构2100余家 资产管理规模超8万亿元 [4] 产业生态与服务集成 - 高端服务业与资产管理、高端航运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圈 [7] - 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等平台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天内可敲定金融、人力、法律、跨境物流、财会等所有出海需要考虑的事项 [5][6] - 虹口区双向投资"一站式"服务联盟成立 旨在打造双向投资链接节点 实现中资企业"抱团出海"与外资企业"无忧落地" [7] 文化活动与品牌影响力 - 通过举办次元音乐嘉年华、F1格子旗嘉年华、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入境邮轮市集、2025哈斗世冠杯等活动 持续吸引人流、客流、消费流 [8] - 2024年以来已举办境内外各类外商投资促进活动超过100场 引进了加拿大宏利、阿联酋博禄等外资头部企业以及德国霍尔特阀门等隐形冠军和行业龙头 [8]
明起复牌!中环环保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北京鼎垣
新浪财经· 2025-10-09 20:5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张伯中及其一致行动人中辰投资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北京鼎垣和嘉兴鼎康转让7054.1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6.6171% [1] - 股份转让单价为8.48元/股,转让对价合计5.98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北京鼎垣,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刘杨先生,张伯中将不可撤销地放弃其个人持有部分股份的表决权以维护控制权稳定 [1]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图 - 公司表示本次控制权转让是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举措,旨在在稳定环保资产运营业务基础上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2] - 新控股股东北京鼎垣和嘉兴鼎康将发挥自身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资源优势,从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整合以优化上市公司资产质量 [2] - 此次变更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或将推动公司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 [2] 市场影响与后续关注 - 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中环转2"自10月10日开市起复牌并恢复转股 [2] - 后续需重点关注新控股股东的资源注入计划、公司战略调整方向以及业绩承诺与兑现路径 [3]
举全区之力,这个沿海省份不只为“化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14:44
柳州债务问题与化解措施 - 柳州市债务问题被视为全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重中之重,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并审议通过一揽子化债方案[1][2] - 2023年11月财政部通报柳州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建设新增隐性债务176.95亿元,相关责任人被问责[2] - 2024年柳州提出非标债务清零时间表,计划2024年债券、非标分别减少50亿元、272亿元,2025年6月底前实现非标债务"清零"[2] 柳州工业发展现状 - 柳州是广西最大工业城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约占广西六分之一,拥有汽车、机械、钢铁三大支柱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超1000家[3] - 2024年柳州GDP2950.67亿元,同比增长1.5%,二产增加值增长1.6%,增速连续三年低于全国和全区水平[3] - 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挑战,实体经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不足,处于转型"阵痛期"[3] 柳州产业转型升级方向 - 自治区要求柳州聚焦工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1][3] - 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产业集群创新基地[3] - 广西提出实施人工智能产品突破行动,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3] 柳州新兴产业布局 - 柳州推出九条措施支持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召开产业发展合作大会[4] - 以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质与量提升[4] - 广西首批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已在柳州下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