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津同城化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发改委:京津同城化发展不断展现新气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1 19:04
京津协同发展总体成就 - 天津与北京持续拓展两个超大城市合作广度和深度,推动京津同城化发展不断展现新气象 [3] - 下一步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业态、城市流量和经济活力双向提升 [5] 科技创新协同 - 结合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共同打造京津冀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3] - 天津16个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实现全覆盖,协同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质增效 [3] - 对接引入20项优秀科技成果在津落地转化,中关村新一轮12条先行先试政策向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复制推广 [3] 产业体系融合 - 组织实施三批京津冀高精尖"产业筑基"工程项目揭榜,联合实施车规级芯片、人形机器人等一批产业攻关项目 [4] - 轴承、高纯分离等30余个"卡点"实现突破,天津170余家关键零部件企业进入小米、理想、北京奔驰等整车供应链 [4] - 共建京津电子化学品基地保障区域集成电路产线安全,常态化举办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会形成一批合作成果 [4]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京滨城际北段、津兴城际建成通车,京津城际通过技术改造运力提高50%以上 [4]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启动试运行,天津港至北京平谷港城班列稳定开行 [4] - 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通道开工建设,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建成投产 [4]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累计推出230项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 [5] - 联合推出40余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京津两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联动发展不断深化 [5] - 启动"京津冀消费季"等活动,王府井"全球购"京外首店落户天津,持续拓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等便民应用场景 [5]
京津两地加强产业对接合作
人民日报· 2025-09-29 06:54
活动概况 - 2025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活动于9月28日在天津市宝坻区举办 [1] - 活动主题为“京津同城·智驱未来” [1] - 活动由京津两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承办 [1] 合作成果 - 活动期间签约合作项目(事项)44个 [1] - 协议投资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1] 产业与平台建设 - 活动旨在加快推动京津同城化和区域一体化,促进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深度融合 [1] - 企业和单位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服务配套、园区共建等领域达成合作成果 [1] - “机械工业产品结构强度检测评定中心”和“北京化工大学武清产学研基地”等创新平台揭牌成立 [1] - 京津合作示范区、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等重点园区进行了现场推介 [1]
滨海新区发布协同发展成绩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4 22:4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 -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项目278个 总投资2734亿元 [1] - 引进北京在津新建机构1484家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总部及5家子公司落地 [1] -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超6000家 北京来源重大项目投资额超2500亿元 [1] 区域创新协同机制 - 7家单位加盟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体系 12家单位列入概念验证平台清单 [2] - 形成"北京研发、滨海转化"创新协同模式 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晋级国家队 [2] - 合成生物 脑机交互等未来产业引领区域合作 中石化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投入运营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津潍高铁 京滨城际 兴港高速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津石高速 塘承高速竣工通车 [2] - 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 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航空口岸实现7×24小时免预约通关 [2] - 1108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25家医疗机构与京津冀鲁地区检验互认 [2]
实现京津冀“区域通办”1108项,滨海新区全面发力京津同城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13:29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 - 滨海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项目278个 总投资2734亿元 [1] - 引进北京在津新建机构1484家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总部及5家子公司落户 [1][3] - 累计落地北京来源重大项目投资额超2500亿元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企业超6000家 [3] 央企与创新业务布局 - 成功引入中国石化 国家管网集团LNG二级板块等央企二级机构 [3]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增7家实验室 12家单位进入概念验证平台清单 [5] - 形成"北京研发 滨海转化"模式 合成生物 脑机交互等未来产业引领区域合作 [5]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 津潍高铁 京滨城际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津石高速 塘承高速已通车 [8] - 天津港设立雄安新区服务中心 航空口岸实现7×24小时免预约通关 [8] - 25家医疗机构实现京津冀鲁检验互认 1108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1][8] 产业集群建设进展 - 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晋级国家队 [5] - 中石化南港高端新材料 联想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投入运营 [5]
京津通勤将有大变化!涉高铁、地铁、旅游巴士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2 21:58
文章核心观点 - 京津两地联合发布《2025年京津交通出行便利化提升工作方案》,旨在通过完善铁路网络、强化枢纽功能、加快轨道建设、提升路网联通、增强客运服务、优化接驳及推进智慧绿色出行等七大领域28项具体措施,系统性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与同城化水平,满足通勤、旅游及跨城出行需求 [1][3][5] 完善铁路网络布局 - 完成北京南站快速进站通道改造并增加京津城际重联动车组数量及开行对数,缓解高峰运能不足 [5][8] - 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为京滨、京唐城际加开进京车次以提升运力 [5][8] - 研究增加京津城际武清站停靠车次及票额,缩短通勤时间并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5][8] - 利用津兴城际早晚高峰增开北京至天津西方向列车,分担京津城际客流压力 [5][8] - 加快建设津潍高铁及京滨城际北辰至滨海新区段,增强京津出行服务能力 [5][8] 强化城市枢纽功能 - 更新天津站引导标识并安装天津西站遮阳帘,改善旅客通行效率与乘车环境 [5][8] - 建成投用北京大兴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提供值机等航空联程服务 [5][8] - 推进北京南站、天津站等重点场站周边交通秩序整治,提升出行安全与畅通度 [8] - 开通北京望京西、万盛西、群芳等交通枢纽,加强市中心与副中心联系并提供便捷接驳 [8] 加快轨道线网建设 - 加快北京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建设,服务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客流集散 [8] - 开通北京地铁17号线中段和6号线南延,缓解周边交通压力并增加至亦庄新城站新选择 [8][11] - 开通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小街站至西站站)及7号线南段(赛达路站至鼓楼站),完善京津冀同城商务区轨道交通服务 [5][9] 提升路网联通水平 - 开工建设G95首都地区环线(唐廊高速二期)工程,支持北京过境货车外移并完善高速网络 [9] - 实现北京东六环路改造工程开通并拓宽通怀路局部段,缓解副中心拥堵并提高进京效率 [9] - 完成京平高速改扩建及开工京秦高速(机场二高速—六环路),提升跨区域道路联通水平 [9] - 实施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改造并建设司机之家,在京津高速白古屯停车区建设超充站以提升新能源车充电效率 [5][9] 增强道路客运服务 - 优化京津高速永乐综合检查站以提升通行效率 [9] - 推动通勤定制快巴线路向环京周边延伸覆盖,并根据武清、宝坻、海教园运营情况调整站点与班次 [6][9] - 开通天津至环球影城首条旅游省际班线,推进"交通+文旅"融合并试点拓展更多线路 [6][9] 优化交通方式接驳 - 将北京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提高至90%,降低换乘时间成本 [10] - 推进地铁网、市郊铁路网、公交网多网融合,促进交通网络互联互通 [10] - 完善轨道车站接驳道路、公交站、出租车停靠站及P+R/B+R场站设施,服务便捷换乘 [10] - 启动北京老旧地铁站加装电扶梯研究,打造30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更新500辆低地板公交及200辆无障碍出租车,降低老年及残障群体换乘障碍 [10] 推进智慧绿色出行 - 优化12306计次定期票,新增10种类型定期票(10—55次/30日,每5次一档)以匹配通勤差异化需求 [6][10] - 完成30项北京市级疏堵工程,打通10条断头路,实现7000处信号灯联网并新增200处路口智能调控 [10] - 拓展北京MaaS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范围,通过碳市场机制回馈绿色出行参与者 [10] - 开通北京南站至亦庄Robotaxi示范服务,优化火车站场景自动驾驶接驳 [10] - 天津第三代社保卡试点加载中铁银通应用,开通京津城际刷社保卡乘车服务,实现人社、金融、交通、铁路"四网融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