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激励
icon
搜索文档
裁员7000人,中国高管群体出走的十年,“大而全”的宝洁是如何被时代抛弃的?
36氪· 2025-06-12 14:40
宝洁全球裁员与重组计划 - 公司计划未来两年内全球裁减约7000个非生产岗位,占此类岗位总数的15% [1] - 裁员举措是公司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还包括削减品牌组合和供应链优化 [1] - 这是公司为扭转业绩困境所做的"断臂求生"尝试 [1] 宝洁中国高管流失现象 - 近十年来公司大中华区多位核心高管相继离任,形成人才流失潮 [1] - 2012-2016年间销售体系最高负责人连续三任离职:2012年翟峰、2014年李红、2016年林小海 [2][4] - 市场与品牌高管同样流失,包括公关总监陈默和大中华区美尚事业部副总裁熊青云 [4] - 离职高管多转投竞争对手或互联网行业,如李红加入玛氏、林小海加盟阿里巴巴、熊青云先后任职京东和小鹏汽车 [2][4] 宝洁系人才发展现状 - 全球有逾100家大公司的CEO出自宝洁 [5] - 在中国互联网和新消费行业尤为常见:靖捷任天猫总裁、冯佳路任唯品会副总裁、崔广福曾执掌艺龙网 [5] - 多位前高管创业成功:肖国勋创立WonderLab、冯秋婉创办每鲜说、李瑞创立满分牛牛、许浩创办凯诘电商 [6] 高管流失原因分析 - 公司业绩增长乏力,市场地位下滑削弱人才吸引力 [7] - 全球战略调整与本土市场错配,中国区经理人决策自主权受限 [9] - 薪酬激励机制保守,无法与本土企业提供的股权和高位竞争 [11] - 组织文化封闭,与互联网行业快速试错文化不兼容 [12] 公司面临的行业挑战 - 传统优势品类集中在利润率较低的大众消费品,受成本上涨和竞品冲击 [7] - 数字化消费新时代下,小而美细分品牌借助电商和社交网络崛起 [13] - 信息透明和渠道扁平化使"大而全"模式不再具备优势 [13]
余承东为啥能在华为一干32年?任正非对优秀人才的激励能力是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6-11 15:35
余承东的职业发展轨迹 - 1993年加入华为从基层工程师起步 同时负责销售工作 体现公司早期市场压力传递的管理理念[1] - 历任3G产品总监 无线产品线总裁 欧洲片区总裁等关键岗位 现任常务董事兼终端BG董事长[1] - 在华为32年间主导欧洲市场突破 是公司首位六级和七级工程师[3] 华为人才留存机制 - 早期200人规模阶段即突破小企业留人难题 核心在于机会牵引而非单纯待遇[3][4] - 干部培养采用"之"字型路线 通过跨岗位锻炼筛选复合型人才[6] - 高级人才更注重实践结果而非培训 区分"尽心"与"尽力"的工作态度差异[9] 任正非的管理哲学 - 通过加担子方式激励人才 如余承东负责手机业务期间给予试错空间[6] - 强调精神追求高于短期薪酬 优秀人才更看重成长性与挑战机会[7][12] - 管理风格雷厉风行 注重实战结果 允许人才差异化发展[9] 人才激励的核心要素 - 关键岗位匹配度优于物质激励 热爱岗位的员工更易形成良性循环[6] - 提供持续正反馈机制 让人才体验"赢"的成就感[12] - 组织理念与个人抱负的契合度 比薪酬待遇更能影响留存[12] 企业文化特征 - 高层干部普遍认同"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排序[10] - 破除官僚主义 强调"听得见炮声"的一线决策机制[6][9] - 管理实践中注重包容试错 关注战略格局而非细节瑕疵[6]
四川推出11条改革举措为中试项目减负 探索实行环评承诺备案制
四川日报· 2025-06-09 14:26
中试项目环评管理优化 - 不产生废气、废水、危险废物的中试项目将豁免环评管理 [1][2] - 新能源研发、生物药品制品研发等低环境风险中试项目探索环评承诺备案制(建设单位书面承诺+备案材料) [1][2] - 同一产业园区或同一建设单位的多个中试项目可实施环评"打捆"审批(一份文件覆盖多个项目) [1][2] 中试人才激励机制 - 优先推荐中试专业技术人员参评各级职称 [1][2] - 利用中试平台开展放大、熟化的工作团队可申请最高20%中试总费用的科技创新券补助 [1][2] 政策实施方向 - 科技厅等5部门将指导各地编制具体实施方案 [3] - 目标包括提升中试审批效率、壮大中试人才队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完善民营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经济日报· 2025-05-26 06:02
院士增选政策调整 - 中国工程院在最新院士增选工作中首次为民营科技领军企业设置8个专项名额[1] - 此举旨在优化院士队伍结构并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1]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贡献 - 民营企业贡献全国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1] - 民营企业承担全国50%以上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1] -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1] 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瓶颈 - 高端科技人才短缺是制约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瓶颈[1] - 院士名额倾斜政策体现国家对民企科技创新的重视[1] 民营企业科技人才发展建议 - 政府需完善科研支持政策并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2] - 企业需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并提供良好创新环境[2] - 科技工作者应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扬科学家精神[2]
祥明智能(301226)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16:54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 - 下游市场需求波动,房地产相关市场周期性调整致订单减少、盈利减弱,公司拓展新兴领域缓解需求波动 [1] - 产品结构优化,增加直流电机与风机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降低材料成本占比改善盈利水平 [1] -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2024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7.81%,占营收 5.65%,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但影响短期业绩 [2] - 成本与费用控制,2025 年第一季度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例同比下降 27.21%,增强费用管控能力 [2] - 外部政策与市场环境,美国市场业务占比低关税影响有限,全球经济形势等长期影响行业发展 [2] 关键人才激励机制 - 人才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基地”等项目提升员工素质与效率,安排参观、聘请专家培训、规划技术应用场景提升团队竞争力 [3] - 人才引进策略,重点引进新领域人才,与日本外 BR 公司合作整合技术资源加速业务拓展 [3] - 人文环境与激励机制,优化环境、制定个性化职业发展路径增强员工归属感,通过持股平台凝聚核心人才 [3] 贸易战影响及应对 - 公司在美国市场业务占比不足 3%,对总体业绩影响较小 [4] - 密切关注关税政策动向,与客户沟通,灵活调整合作策略 [4] - 供应链优化、产品结构升级降低潜在成本压力 [4] - 多元化市场布局,提升新兴市场业务比重分散风险 [4]
吉林长春第二社会福利院—— 人才留得住 成长有奔头
人民日报· 2025-05-09 05:52
养老服务行业 - 长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作为公办养老机构,主要负责特困供养对象、社会低收入群体的集中供养和医疗照护工作,目前43名养老护理员照顾近200名老人 [1] - 长春市出台《长春市养老(孤残儿童)护理员奖励制度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发放入职奖励、岗位补贴、技能等级奖励等,其中高校毕业生可获最高1万元入职奖励 [1] - 奖励制度实施后有效激励人才,长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已有一半以上养老护理员享受技能等级奖励 [1] 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 长春市将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落实薪酬奖补待遇,加大褒扬激励力度 [2] - 长春市组织开展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并择优推荐参加国家和省级竞赛,有效激励人才成长 [2] - 95后养老护理员高亚从业近10年,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并在吉林省首届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项目比赛中获一等奖 [1]
董事长年薪157万元!青岛伟隆股份薪酬是否匹配业绩?
搜狐财经· 2025-04-30 09:30
高管薪酬结构 - 伟隆股份11名董事及高管团队合计薪酬72999万元,平均薪酬6676万元,年薪中位数为7253万元 [2] - 董事长范庆伟以15715万元年薪居首,包含董事长津贴、总经理绩效奖励及股权激励收益,持股比例达456% [4] - 营销中心总监陈存明以4609万元年薪最低,高管薪酬差距体现"关键岗位高激励"原则 [4] - 薪酬梯度与工作年限和资历正相关,董事长范庆伟拥有30年行业经验 [4] - 国际销售总监郭成尼与财务总监迟娜娜分别以8143万元、7859万元年薪位列第二、第三 [5] - 高管团队平均年龄49岁,薪酬中位数7253万元 [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578亿元,同比增长145% [6] - 归母净利润达131亿元,同比增长1156% [6] - 扣除净利润达123亿元,同比增长1624% [6] - 基本每股收益061元/股,同比增长1509% [6] - 2022-2024年董事和高管薪酬总额增加6018万元,增幅898%,低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156% [7] 薪酬与业绩关联机制 - 绩效薪酬占比提升至40%,高管收益与长期业绩目标深度绑定 [7] - 2024年营收增速145%未达预期,导致绩效薪酬部分缩水 [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72%背景下,高管薪酬未显著增长,反映成本管控优先 [7] - 董事长范庆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120万股,股权收益占比超30% [8] 行业对比与人才挑战 - 高管平均薪酬6676万元,高于方正阀门(55万元)、超达阀门(48万元),低于中核科技(120万元) [7] - 2024年研发人员流失率达187%,高于行业15%平均水平 [8] - 公司股价从2022年末949元涨至2024年末969元,涨幅214%,低于净利润增速 [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主营业务为阀门及其配件、汽车配件铸件、管件的生产销售 [6] - 全球化布局与高端化转型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8] - 公司正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8]
公牛集团(603195):业绩彰显龙头发展韧性 综合竞争优势持续显现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31亿元,同比增长7.24%,归母净利润42.72亿元,同比增长10.39%,扣非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1.04% [1] - 2024Q4营业收入42.27亿元,同比增长3.41%,归母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下降4.55%,扣非归母净利润9.02亿元,同比下降16.48% [1] - 2025Q1营业收入39.22亿元,同比增长3.14%,归母净利润9.75亿元,同比增长4.91%,扣非归母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4.56% [1] 业务分析 - 电连接业务2024年收入76.83亿元,同比增长4.01%,毛利率40.97%,同比提升0.08个百分点,推出"Z世代系列"产品提升年轻消费群体市场份额 [2] - 智能电工照明业务2024年收入83.31亿元,同比增长5.42%,毛利率46.18%,同比提升0.37个百分点,致力于打造以智能无主灯为核心的前装用电产品生态 [3] - 新能源业务2024年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104.75%,毛利率34.81%,同比提升0.65个百分点,累计开发终端网点2.5万余家,运营商客户超3000家 [3] 运营效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43.25%,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5.37%,同比提升0.74个百分点,通过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4] - 2024年期间费用率16.21%,同比上升1.8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8.14%,同比上升1.3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4.43%,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 [4] - 2024年新增授权专利441项,软件著作权4项,截至2024年末拥有有效专利3029项,软件著作权72项 [4] 人才激励 - 2025年特别人才持股计划涉及30人左右,购买价格71.54元/股,标的股票规模约74.08万股,占股本总额0.06% [5]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309.69万股,占股本总额0.24%,授予价格35.77元/股,激励对象671人 [5] - 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2025-2027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不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且不低于前两年平均水平的110% [5]
政策、平台、产业协同赋能 亭湖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新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4-29 05:34
人才的厚度决定了地区发展的高度。亭湖大力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亭湖八条人才激励政策",在人 才引进、资金资助、场所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给足优惠政策,打造区域人才服务高地。自2021年实 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以来,亭湖区每年招引大学生约5000人,投入各类人才补贴近亿元,累计发放人 才绿卡4946人。 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袁涛认为,"'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实在在、真 金白银的支持,缓解刚工作时的经济压力,让我感受到亭湖对人才的诚意和重视。" 4月16日,亭湖区人社局在盐城工学院举办"亭聘无忧职奔未来"——青年就业赋能校园行系列活动,通 过举办企业招聘会、政校企座谈会、引才政策推荐会,搭建高校毕业生与岗位的直通桥梁。截至目前, 亭湖区已举办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活动4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300多个,累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215 人次。 为切实赋能青年学子高质量就业,亭湖区人社局持续探索创新举措,强化供需对接,深入推进就业见习 扩岗提质行动,打造"校门口"就业基地,让学子们不出校门就能精准对接优质岗位,为青年人才铺就直 通职场的"快车道"。现有"校门口"就业基地32家,累计开发见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