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欺诈
icon
搜索文档
诚信经营才有“回头客”
经济日报· 2025-08-21 07:11
事件概述 - 某地火锅店因使用两份价格不同菜单被市场监管部门处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 外地游客菜单价格普遍高于本地客人且存在缺斤短两情况 [1] 行业问题分析 - 阴阳菜单实质为价格欺诈行为 经营者利用游客信息不对称刻意设置不同价格菜单并在结账环节临时变价牟取额外利益 [1] - 此类行为反映部分商家存在短视思维 缺乏长远眼光和品牌意识 违法成本低且处罚力度有限导致问题屡次出现 [1] - 差别定价做法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给当地旅游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1] 行业最佳实践 - 龙潭大峡谷景区冰棍1元1根连续8年不涨价 泰山景区公开矿泉水售价成本构成 证明诚信经营可获得市场信任 [1] - 淄博 哈尔滨等城市通过用心服务游客和全链条保障消费体验积累良好口碑 最终吸引更多游客 [1] - 行业应注重提升菜品质量 服务体验和文化特色 通过真材实料和优质服务赢得口碑而非价格欺诈 [1] 监管措施建议 - 监管部门需结合事后惩处与事前防范 织密日常巡查和明察暗访防护网 [2] - 旅游旺季和重点景区应加大执法频次和曝光力度 对恶意欺客屡教不改经营者实施重罚并纳入行业诚信黑名单 [2] -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降低游客维权成本 确保每条投诉得到快速响应与有效处理 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形成震慑 [2]
共享单车“刺客”多 申诉退款费周折
齐鲁晚报· 2025-06-23 14:45
共享单车收费乱象 - 消费者遭遇骑行16分钟花费50元的高额收费,其中包含30元起步价和20元停车区外还车费 [1][2] - 部分不知名单车品牌伪装成主流品牌(如美团单车、哈啰单车),外观相似但收费规则隐蔽且申诉渠道缺失 [2]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单车乱收费"的投诉达2712条,主要反映收费标准不合理和调度区域乱扣费 [3] 保险捆绑销售问题 - 用户扫码共享单车时被诱导购买保险,首月扣费0.6元,后续可能自动续费至近百元 [4][5] - 哈啰单车扫码界面频繁弹出保险广告,用户易误操作投保,退保需扣除已生效部分保费 [6][7] - 泰康在线通过共享单车二维码推广保险,投保界面未明确提示后续费用,涉嫌违规 [8] 行业监管与法律风险 - 律师指出共享单车平台未明确告知收费标准构成价格欺诈,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 [4] - 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要求投保界面须为自营网页,第三方平台推广保险属违规行为 [8] - 平台未履行用户信息保护义务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需承担赔偿责任 [8]
一家美容机构被处罚6.15万元
每日商报· 2025-06-05 07:03
公司违规行为 - 浙江某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门店推出多个美容套餐服务,但店内公示的价目表未包含这些套餐,也未提供其他价目册 [1] - 公司在抖音及大众点评平台展示"'换季保养'胶原满满蛋白肌多次卡"等内容,但无法提供划线价的依据 [1] - 公司未建立化妆品进销台账 [1] - 公司在抖音及大众点评虚构美容美体美颜项目门市价,作为平台团购优惠价的被比较价格 [2] - 公司因未明码标价、虚构促销价格及未建立化妆品进销台账,被上城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6.15万元 [1][2] 行业监管要求 - 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应按规定明码标价,标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价格或计价方法 [1] - 化妆品经营者应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查验供货者相关证明并保存记录 [2] - 经营者不得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 [2] 市场监管措施 - 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浙江某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违法行为予以总计61500元的行政处罚 [2] - 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以案释法、以案促改,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 - 经营者应严格落实明码标价,杜绝虚假促销,建立化妆品进货查验记录 [3]
买7.96元商品被收8元,永辉超市被指“反向抹零”!胖东来也救不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4-29 16:02
永辉超市反向抹零事件 - 重庆两家永辉超市门店存在"反向抹零"行为 消费者购买7 96元商品被收取8元 购买11 55元商品被收取11 6元 [3] - 超市解释称因分币较少 现金支付可凭小票当月内到服务台积零换整 电子支付不会出现此情况 [4] - 收银员表示"四舍五入"是系统自动设置 [4] 法律风险分析 - 未经消费者同意的"五入"行为涉嫌违法 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价格法》 [7] - 律师指出该行为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7] - 长期从事消费者权益保护人士认为"反向抹零"属于价格欺诈 可能面临退款 罚款甚至停业整顿处罚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75 74亿元 同比下滑14 07% [8][9] - 2024年归母净亏损14 65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10 26% [8][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4 79亿元 同比下滑19 32% 净利润1 48亿元 同比下降79 96% [9] - 2024年关闭232家尾部门店 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2 08亿元 [9] 门店调改进展 - 借鉴"胖东来"模式进行门店调改 截至2025年4月25日已完成61家门店改造 [9] - 计划2025年6月底完成124家 2026年春节前目标300家 [9] - 调改后门店销售额提升显著 但约三分之一调改门店尚未满3个月 部分仍处于培育期未盈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