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诚信经营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商业零售何以持续火爆
河南日报· 2025-11-19 07:23
郑州市经开区中大门购物公园"折扣牛"仓储式超市,工作人员在理货。记者 聂冬晗 摄 顾客在郑州市熙地港购物中心鲜风生活超市选购水果。 编者按 一个超市可以带火一座城。零售业是观察消费活力潜力的一个窗口,零售业一头连着源头产地和厂商,一头 连着居民消费,贯穿全产业链,对于提振消费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 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 良性互动。河南零售业近年来强势崛起,多种新业态并存,成为行业学习、外界观察河南的一个窗口。观察 当今零售业演变,是为提振消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寻找答案。 2025年销售额在11月8日突破200亿元。近日,胖东来公布的销售数据再度引爆网络热议。 这串惊人数字的背后,是河南商业零售一脉相承的人本主义基因。 改革开放四十余载,这片沃土上的商业零售从业者,用坚守与创新书写了一部"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商业 零售史诗。从亚细亚的破晓惊雷,到丹尼斯的体系筑基;从购物中心的场景革新,到非标商业的情感共鸣, 胖东来商超模式的重塑,河南商业零售始终以"人"为核心,于时代浪潮中坚守人情温度,在迭代变革中传承 ...
筑牢守法底线、恪守诚信经营--致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一封信
搜狐财经· 2025-11-14 05:08
恪守诚信经营 致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一封信 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诚信守法经营是所有从业者应该恪守的底线,是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基石。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信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一起行 动起来,筑起诚信之盾,坚决抵制各类违法行为,为此,我们提示您了解以下信息: 遵守法律法规,守牢法治底线 友善 筑牢守法底线 1 2 诚信 爱国 敬业 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切实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在开展经营活动中,应依法取得许可或备 案,严禁无证无照或超范围开展业务,确保各项经营行为合法合规。 拒绝违规参保、恪守诚信经营 (一)挂靠参保违法违规 所谓代理挂靠参保是指通过虚构劳动关系缴纳社保的行为,该行为存在众多风险:一是面临财产损失;二是个人信息泄露;三是企 业信誉受损;四是列入失信名单;五是接受行政处罚;六是情节严重者可能受到刑事处罚。 (二)守法经营诚信至上 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严格遵守人力社保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严禁参与任何形式的社保欺诈骗保行为。不得宣传、招揽、组 织 ...
从消费热土到诚信高地,华强北将“双十一”定为诚信倡议日
南方都市报· 2025-11-11 23:59
事件概述 - 深圳华强北街道在11月11日“双十一”购物节动员辖区11.5万家商事主体共同签署《华强北诚信经营十一条》,并将该日设立为“华强北诚信倡议日” [1] - 此举标志着该区域正从“中国电子第一街”迈向“全球诚信第一街”,旨在推动形成更规范、高效、诚信的市场秩序 [3] 公约制定过程 - 公约制定始于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启动的“诚信经营提升专项行动”,历时半年完成 [4] - 通过组织十余场座谈会,面向35个专业市场、11.5万家商事主体及境内外客商等广泛征求意见,累计收集有效建议430余条 [4] - 最终形成覆盖明码标价、质量保障、履约信用、支付安全、数据保密、绿色经营、共治惩戒、国际互信等全链条的十一条行业诚信公约 [6] 执行与治理机制 - 建立政府主导、协会协同、商户执行的多元共治体系,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高效闭环 [6] - 推出商户诚信积分制度,对守信企业给予政策激励、品牌宣传、信用加分等奖励 [7] - 诚信治理被纳入街区文明实践测评体系,与“文明华强北”共建行动、廉洁街区建设形成联动 [8] 战略意义与影响 - 诚信体系建设旨在降低创新成本、释放要素活力、扩大内需,成为“制度红利” [8] - 通过建立透明、公正、可预期的市场规则,促进技术、数据、资本、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7][8] - 以诚信为“通用语言”,计划推动与国际商会、行业组织建立信用互认机制,并建设“全球诚信采购专区”,为2025年APEC会议在深圳举行做准备 [9]
明白运营商套餐无需套路
经济日报· 2025-11-11 08:3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通信运营商流量业务种类繁多且规则复杂,存在将关键限制条款隐藏在不明显位置的问题 [1] - 运营商通过设计复杂规则和隐藏信息等方式误导和诱导用户增加消费 [1] - 此类做法本质是利用规则主导权制造信息差,将经营风险转移给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1] 监管行动与行业整治 - 有关部门多次针对通信运营商套餐资费问题开展整治行动 [1] - 工信部于今年4月启动电信业务“明白办、放心用”行动,直击行业痛点难点堵点 [1] - 有关运营商已积极响应并发布服务承诺,但优化信息通信服务环境需要长期坚持,结合常态化管理和运动式整治 [1] 市场数据与发展建议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17.9亿户,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0.14亿户 [2] - 运营商应以高质量服务供给换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 - 在提速降费和竞争加剧背景下,运营商面临经营压力,但套路行为虽带来短期利益却会破坏企业口碑 [2] - 庞大市场不缺少商业机会,坚持诚信经营和用户至上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长远之计 [2]
明白套餐无需套路
经济日报· 2025-11-11 06:20
行业服务问题 - 通信运营商流量业务种类繁多且规则复杂,存在附加条件多和关键限制条款被隐藏的问题 [1] - 运营商通过设计复杂规则和隐藏信息等方式误导、诱导用户增加消费,将经营风险转移给消费者 [1] - 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1] 监管与整治行动 - 有关部门多次开展整治行动,工信部于今年4月启动电信业务"明白办、放心用"行动以解决行业痛点 [1] - 有关运营商积极响应并发布服务承诺,但优化信息通信服务环境需要长期坚持 [1] - 行业管理需将常态化管理和运动式整治相结合 [1] 市场数据与经营策略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17.9亿户,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0.14亿户 [2] - 运营商面临提速降费和竞争加剧带来的经营压力,但使用套路仅能带来短期利益并破坏企业口碑 [2] - 庞大的市场存在商业机会,坚持诚信经营和用户至上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长远之计 [2] 用户应对措施 - 用户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甄别消费陷阱,遇到违规收费问题时需保存证据并及时投诉 [2] - 投诉渠道包括工信部投诉平台和消费者组织,用户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2]
观车 · 论势 || 摒弃“大字宣传,小字免责” 诚意比噱头更重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05 08:55
行业营销现象分析 - “大字宣传,小字免责”是行业长期存在的营销手段,从方便面广告到汽车等大宗消费品均有涉及,被视为一种行业潜规则 [1] - 该现象本质是企业过度依赖流量思维而忽视用户思维,表现为重营销轻责任的短视行为 [3] 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 - 低单价高频次消费品(如方便面)的宣传落差易被消费者理性接受或调侃,因其经济风险较低 [2] - 大宗消费品(如汽车)的核心参数(续驶里程、安全性能)宣传误导会导致消费者重大经济损失,并直接击穿信任底线 [2] - 汽车行业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误导范围覆盖潜在购车者、已购车用户及社会公众,易引发大规模维权和社会热点事件 [2] 误导性宣传的潜在后果 - 汽车自动驾驶等功能的模糊宣传可能导致消费者过度依赖系统,引发严重交通事故 [3] - 企业事后以“小字免责”推卸责任的行为暴露其社会责任缺失,对品牌声誉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3] 行业治理与解决方案 - 破解行业陋习需监管、企业、消费者三方协同,监管部门应完善广告真实性审查机制并明确宣传规范 [4] - 企业应回归用户本位,通过关键信息突出、视频演示等方式增强信息透明度,将用户权益置于首位 [4] - 消费者需提升辨别意识,主动核实产品关键信息,以理性消费倒逼企业规范行为 [4] 企业长期发展核心 - 品牌忠诚度源于稳定产品品质、透明信息披露和负责任服务态度,真诚是留住消费者的有效手段 [4][5] - 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在于坚守诚信经营底线,将用户利益放在首位,以真实宣传赢得市场信任 [4][5]
严格规范视频广告时长
经济日报· 2025-10-24 08:01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已就视频平台广告时长与标注不一致问题对主要影视平台进行指导 [1] - 媒体报道部分消费者反映"视频平台广告时长和标注不一致"问题引发网友关注 [1] 平台商业行为分析 - 广告实际播放时间比标注时长多出几秒钟 [1] - 数以亿计用户每日贡献的几秒钟超时可汇聚为平台一笔可观的隐形收入 [1] - 平台标注广告时长相当于与用户建立无形商业契约 偷偷延长时长无异于单方面改变合同条款 [1] - 该行为违背诚信经营原则 可能透支用户信任并引发信任危机 [1] 消费者权益影响 - 广告超时行为涉嫌侵犯用户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1] - 广告结束看正片的期待感被破坏 可能导致用户产生挫败感或失控感 加剧数字焦虑 [1] 行业规范建议 - 建议监管部门出台明确广告时长规范 严格限定标注时长与实际播放时长的误差范围 [2] - 建议建立便捷投诉举报渠道 让违规者付出代价 [2] - 平台方需加强自律 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广告播放的精准控制 [2] - 消费者应具备时间主权意识 通过正当方式积极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
伊吾广汇能源物流获评全国AAA级信用企业
江南时报· 2025-10-16 13:25
公司荣誉与背景 - 伊吾广汇能源物流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首批信用企业结果榜单,荣获“全国 AAA 级信用企业”殊荣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是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256)的全资子公司,注册地位于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工业园区 [1] - 公司以“诚信立企、服务兴企”为核心发展理念,专注于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主营业务 [1] 诚信体系建设与运营 - 公司十载深耕,始终将诚信体系建设贯穿企业运营全流程,依托广汇能源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 [2] - 公司在广汇煤炭“产、运、销、储”全产业链中承担关键支撑责任,秉持“诚信合作、共赢发展”原则构建协同网络 [2] - 公司成功引入40余家大型运输企业深度合作,整合煤炭运输车辆超3000辆,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运力矩阵 [2] - 公司是广汇煤炭“疆煤外运”战略的核心实施主体 [2] 绿色转型与社会责任 - 公司积极推进煤炭运输环节的清洁化转型,先后引入LNG(液化天然气)车辆、氢能车辆、甲醇燃料车辆及纯电动车辆投入运输作业 [3] - 公司以科技创新推动运输方式向低碳化、环保化升级,成为新疆哈密地区乃至全疆低碳物流运输领域的标杆企业 [3] - “诚信”与“绿色”成为企业发展的双重底色 [3] 未来展望 - 获得AAA级信用企业资质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3] - 公司将持续深化诚信体系建设,在道路货物运输、运力协同、绿色发展等领域坚守初心 [3] - 公司计划以更规范的管理、更可靠的服务擦亮“AAA级信用企业”金字招牌,为能源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诚信动能 [3]
出租车主擅自调整计价器致挂靠公司被行政处罚
人民网· 2025-10-11 08:49
案件核心事实 - 出租车实际所有权人谭某、杨某、刘某某、贾某某将车辆挂靠于天某公司名下运营[1] - 实际所有权人擅自调整两辆出租车计价器K值 导致计价器显示费用高于实际费用[2] - 云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该行为属于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违法行为和欺诈行为 对天某公司处以5万元罚款并没收计价器[2] - 天某公司缴纳罚款后提起诉讼 要求实际所有权人承担罚款损失[2] 法院判决与责任划分 - 一审法院判决实际所有权人共同向天某公司支付3.5万元[2] - 重庆二中院终审认定实际所有权人是规范使用、定期检定计价器的直接责任主体 应对罚款承担主要责任[3] - 法院认定天某公司未有效落实管理制度 存在管理失职 应对罚款承担次要责任[3] - 终审改判由谭某、杨某向天某公司偿付1.75万元 刘某某、贾某某向天某公司偿付1.75万元[3] 行业影响与规范 - 擅自调整计价器行为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属于价格欺诈行为[3] - 此类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和行业公平竞争 导致消费者对出租车行业信任度降低[4] - 出租车是城市形象的流动窗口 从业人员行为直接影响公众对城市的认知和评价[4] - 出租车公司必须切实履行管理职责 实际所有权人和驾驶员应依法依规经营 坚守诚信底线[4]
以法治化手段 重塑公平市场秩序
搜狐财经· 2025-10-10 07:35
法律修订核心与实施时间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5年10月15日正式实施 [1] - 修订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竞争乱象,重点规制虚假交易、恶意退货等行为 [1] - 深层逻辑在于重构数字经济时代公平竞争的底层逻辑,让创新者得利、投机者出局 [1] 针对的竞争乱象与规制重点 - 明确将虚假交易(如网络刷单)和恶意退货列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1][2] - 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低于成本价销售,以纠偏饮鸩止渴式的低价竞争和恶性价格战 [3] - 规制平台规则滥用,防止其沦为强制商家二选一的帮凶 [1] 对行业竞争生态的预期影响 - 法律旨在确立数字竞争中的诚信标尺,促使经营者从数据造假转向依靠真实服务质量赢得竞争的长期主义 [2] - 防止资本力量扭曲市场信号,引导企业回归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赢得竞争的正道 [3] - 平台需承担守门人责任,通过技术手段与制度设计让诚信经营者获得回报,破坏规则者付出代价 [2] - 预期将推动数字经济摆脱野蛮生长,步入规则透明、机会平等、创新驱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