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观

搜索文档
阿里离职员工发万字长文:我的5点思考
36氪· 2025-06-13 14:25
公司价值观与文化 - 公司内部核心价值观逐渐弱化,从谈论梦想转向KPI、工资、股票等短期目标 [4] - 价值观弱化导致战略不清晰、制度失灵、人心涣散,最终影响业绩 [5] - 文化缺失会导致人员混乱和业绩下滑,需将价值观融入日常行动 [6][7] 人才招聘与管理 - 公司人员规模增速超过50%可能导致文化崩溃,需严格控制招聘质量 [8][9] - 招聘时应确保新员工与公司文化契合,避免新人招新人现象 [12] - 人对了才能保持组织氛围正确,需规范招聘流程 [13] 外来高管的影响 - 迷信外来高管可能导致业务破坏,因其缺乏对公司文化的了解 [14] - 大公司高管可能不适应中小企业环境,难以解决系统性问题 [15] - 外来高管急于表现可能引发团队动荡,优秀人才流失 [15][16] 组织僵化问题 - 公司规模扩大后易出现组织僵化症,表现为部门墙、制度僵化和官僚主义 [17][18][19] - 需定期进行组织体检,梳理问题并优化流程,避免内耗 [19] 战略定力与长期发展 - 公司易因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基本功,导致业务透支未来 [20][21] - 缺乏定力会阻碍创新,需逆人性坚持长期投入 [22][23][24] - 保持战略定力需独特眼光和强大决心,避免被外部声音动摇 [25][26][27]
沃尔沃袁小林:以价值观为根基,构建全面安全体系
中国经济网· 2025-06-05 09:12
行业安全趋势 -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安全"正重回价值高地,成为车企发布会高频话题 [1] - 沃尔沃提出"让安全成为全行业践行的普世价值观",引发行业广泛认可 [1][3] 沃尔沃安全战略 - 公司将安全视为品牌核心信仰,98年来持续推动行业安全标准提升 [3] - 构建全面安全体系,注重参数背后的安全逻辑而非极限参数本身,强调细节落实 [5] - 安全体系需基于真实交通需求整合技术,经长期验证形成,非单一参数或技术堆砌 [5] - 主机厂需扮演整合者角色,通过匹配、标定、调校能力融合供应商技术资源 [6] 长期发展哲学 - 穿越周期需坚守价值观并动态调优,顺境看盈利,逆境考验战略定力 [6] - 成功标准在于将短期挑战转化为长期动能,保持百年品牌建设定力 [6] - 拒绝将安全简化为产品卖点,全系车型安全配置无高低配之分,反对安全选配营销 [8] 商业平衡逻辑 - "质"是生存前提,需通过产品硬实力传递"可信、有吸引力、物有所值"信号 [8] - "量"是商业可持续基础,但反对为销量走捷径,定价由供需关系而非成本决定 [8] - 动态平衡成本、定价与价值,拒绝单纯降价逻辑,需超越行业标准底线 [9] - 新兴技术应用以"不增加安全风险"为前提,拒绝反人性创新 [9][10] 品牌价值观 - 公司所有行动一脉相承,坚持传递"以人为本"的安全感,尊重生命为核心理念 [10]
舆见·观潮|茅台董事长“酒桌文化”言论缘何触动年轻人心声?
搜狐财经· 2025-05-23 16:46
茅台董事长言论引发社会热议 - 茅台集团董事长张德芹在股东大会上提到年轻人不喜欢吹捧恭维的酒桌文化,该言论迅速引发全网2.6万条讨论并形成6个热搜话题 [1] - 言论精准戳中"酒桌文化"痛点,包括劝酒压力、等级森严的敬酒仪式和功利性社交,"不喝就是不给面子"等陈旧观念仍根深蒂固 [3] - 年轻网民高频讨论"拒绝感情深一口闷""年轻人更爱微醺局",反映职场社交方式正经历变革 [3] 青年消费趋势影响行业格局 - 年轻人健康意识觉醒,健身养生成为主流生活方式,过量饮酒被视为高风险行为 [5] - 精酿啤酒、低度果酒、预调鸡尾酒等新品类因价格亲民、口感多元、酒精度低抢占传统白酒市场份额 [5] - 茅台通过推出冰淇淋、与瑞幸联名等创新举措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7] 企业战略转型信号解读 - 茅台董事长表态被视为行业风向标,反映企业主动拥抱变革的战略意图 [7] - 开放创新的品牌理念拉近与年轻消费者距离,强化品牌认同感 [7] - 言论触及代际文化冲突本质,体现企业对不同价值观的包容态度 [9] 行业深层变革方向 - 酒桌文化革新涉及白酒企业价值观重塑,需在产品创新、文化内涵重构等维度推进系统变革 [9] - 行业需超越表面营销,通过社会责任践行等方式真正融入年轻消费群体 [9] - 茅台案例显示传统企业需成为代际对话桥梁以获取新生代市场 [9]
女子应聘被嫌丑,公司回复“不用管”错上加错
新京报· 2025-05-17 18:35
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张彦君 实际上,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变着法子羞辱的案例,也不罕见。就在前不久,求职者在招聘平台咨询某公司 是双休还是单休,结果直接被辱骂"下等人"。 甚至还有求职者询问如果不住宿舍是否有补贴,招聘人员回复"有补贴,走之前补贴一套棺材再送一个骨 灰盒"……这些信马由缰的回复,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网友应聘时被称"太丑"后,直呼太离谱。图/网络截图 应聘竟被称"太丑"?据报道,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自己在某招聘平台看到深圳某财务管理公司在 招聘文员,于是联系了对方,结果对方直接回复"不行,太丑了"。相关帖子引发关注。 5月16日,记者联系上当事人陈女士(化名)。据她介绍,没想到该公司这么回复,"气得说不出话 来。"涉事公司负责人韩女士则表示,"下面人回的,不用管。" 据当事人介绍,自己只是简单询问了一下岗位,就直接收到了"太丑"的评价。这位工作人员的傲慢无礼, 可以想见,对求职者也毫无尊重可言。 求职是一个双方合意的过程,当中哪怕不合适,甚至一些岗位就是对长相有要求,也不妨讲明原因,体面 地拒绝。动辄给一个近乎辱骂的回复,对求职者进行人格贬损,实在是有悖基本的 ...
壹快评|雷总还记得亲自制定的小米价值观吗?
第一财经· 2025-05-17 12:19
小米公司公关危机 - 小米公司老板雷军因内部演讲内容泄露引发公关危机,演讲中提及3月底SU7爆燃事故致3人死亡,但重点强调事件对公司负面影响而非产品质量与用户生命[2] - 雷军称公众对小米的期待超出预期,意识到公司规模和社会关注度要求其承担行业领导者责任,但网友解读为对生命安全的漠视[2][3] - 事故舆论导致雷军关闭微博一个多月,复出后仍聚焦公司舆论压力而非安全问题,被批评为"冷血"[5] 营销策略与价值观冲突 - 小米长期依赖营销驱动发展,淡化研发与品质,雷军塑造"技术直男"形象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2023年公司价值观第二条强调"工程师思维"[4] - 造车领域延续高举"技术大旗"策略,新车上市订单爆棚,但设计抄袭争议与定金维权等负面被营销热度掩盖[4] - 密集营销引发反噬,负面新闻导致"技术控"人设与"硬核科技"形象崩塌,被指营销过度且价值观失衡[5] 产品质量与安全质疑 - 小米汽车上路后设计、质量、安全性能质疑声增多,铜陵事故将舆论危机推向顶峰[4][5] - 雷军自称四年前造车时已特别重视安全,但演讲中却表现出对交通事故影响的认知滞后,言论自相矛盾[2] - 行业人士认为营销应基于正确价值观并与产品安全平衡,小米当前操作被评价为"过犹不及"[5] 公司形象与公众期待 - 小米从"创业公司"认知转变为公众眼中的行业领导者,社会要求其承担更高责任[2] - 公司官方价值观强调"真诚"与"热爱",但实际行为被质疑背离"不欺人也不自欺"原则[6] - 跨界造车初期营销成功掩盖问题,但安全事故暴露品牌形象与产品实质的差距[4][5]
壹快评|雷总还记得亲自制定的小米价值观吗?
第一财经· 2025-05-17 10:42
营销无罪,但应有度,有边界和底线 这两天,小米公司老板雷军又收获多个热搜。雷总微博开头一句"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引得无数米粉 热血沸腾,也成功地让小米即将发布自研芯片的消息广为人知,一个研发成果斐然的硬核科技公司的形 象再次熠熠生辉。 有几条热搜是雷军谈到3月底发生、致3人死亡的"小米SU7爆燃事故",来源于雷军在小米价值观大赛后 发表的内部演讲。类似"内部讲话"一字不漏地泄露出来,大家和雷总都习惯了,这次也不意外。意外的 是这次演讲的内容,其中有些话,可以说惊呆众人。 在卒章显志表示小米决心"做出 (超越) 行业水平的安全(的车)"之前,雷总说:"3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 交通事故……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一位熟悉汽车行业的朋友告诉我:'造 车,遭遇交通事故在所难免。'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事故的影响如此之大,对我们小米的打击也 如此之大。" 有人直言:车祸让三条年轻的生命惨死,他们纠结的居然是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大,这是多么可怕的思 维。或许在这次"内部演讲""泄露"之初,雷军和他的高管们原本期待的是一场完美营销,但目前来看, 这已经成为一场严重的公关危机,不啻于小米公司的又一场惨烈"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