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能力

搜索文档
国产仪器上市公司“人效榜”:榜2人均年创收166万
仪器信息网· 2025-06-18 15:01
核心观点 - 文章基于52家国内上市仪器公司2024年度数据,编制人均营收和人均净利榜单,揭示行业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的差异 [1][2] - 人均指标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生产效能和技术实力,头部企业与尾部企业表现悬殊 [2][6][13] - 行业整体人均营收77万元,人均利润多数低于30万元,显示提升空间显著 [7][14][16] 人均营收榜单分析 - **头部企业表现**:迈瑞医疗以194万元人均营收居首,泰坦科技(166万元)、美亚光电(165万元)分列二三名 [4][7] - **梯队分布**:10家企业超百万,9家不足50万元,跨度达161万元 [4][6][7] - **中游企业**:20-30名企业如超声电子(76万元)、苏试试验(73万元)接近行业均值 [5][6] - **尾部特征**:晶泰科技(33万元)、南华仪器(35万元)等因产品竞争力或运营效率不足落后 [6][12] 人均净利榜单分析 - **盈利标杆**:迈瑞医疗(62万元)、美亚光电(46万元)、思看科技(32万元)展现高效利润转化能力 [10][12][13] - **盈亏分化**:9家企业亏损,华大基因(-24万元)、科华生物(-31万元)等因过度投入或市场冲击承压 [12][13] - **营收利润错配**:泰坦科技(营收166万元/利润0.7万元)、联影医疗(营收132万元/利润16万元)暴露成本控制问题 [10][13] 行业深度洞察 - **技术驱动效应**:头部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通过高研发投入实现产品高附加值 [7][12] - **细分市场差异**:光电检测(美亚光电)、医疗设备(迈瑞医疗)领域人均薪酬显著高于科学服务(泰坦科技) [8] - **运营效率差距**:思看科技(人均营收88万元/净利32万元)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利润倍增 [13] 发展建议 - **企业策略**:优化产品结构(如安图生物79万元营收/21万元净利)、强化成本管控(参考思看科技模式) [6][13] - **行业协作**:需政府引导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标准化(如钢研纳克82万元营收/11万元净利) [5][16] - **人才体系**:头部企业销售/研发薪资差距显著(迈瑞医疗销售73万元vs研发51万元),需平衡激励 [8]
理想第一产品线产品营销负责人如何理解营销与企业关心的问题
理想TOP2· 2025-06-13 18:52
硬哥为理想第一产品线产品营销负责人,以下为其今天的微博内容: 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是企业所有环节中最重要、最难把握的一环,它关系到企业的 产品能否卖出去,是生产者的劳动成果产生价值的关键。如果一个企业连营销都做不好,其他的所有 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不擅长营销,只会搞技术,把肉埋在饭里,只能说明营销无能,并不能证明产品好,消费者 不识货。华为和小米的营销能力都非常强,华为的IPD和IPMS流程是把营销提前融入到了产品研发阶 段,在研发产品时已经在考虑上市前后要怎么营销了,某些产品点就是为营销而准备的,你就说营销 重不重要吧。 从财务角度来看,所有企业运行的最终目标都是盈利,也就是使收益大于成本。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企业主要关心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的行业选择;二是企业在行业中 用什么样的方式做生意,即战略选择;三是企业的战略执行。以上三个因素对效益和效率都有影响, 但无论是行业选择,还是战略定位,都不能决定企业最终的盈利能力。 企业不会因为选择了一个好的行业就赚钱,也不会因为采取了好的战略就赚钱,赚钱的关键 在于把已选定的战略有效地付诸实施,因此,战略执行才是决定企业能否赚钱的最重要因素。 加微信,进群深 ...
两面针: 中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两面针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10 16:25
对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交易所: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面针"或"公司")收到了贵所于 2025 年 5 月 27 日下发的《关于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 函》(上证公函【2025】0656 号,以下简称"《问询函》"),两面针将问询函转给了本所, 本所对问询函中由年审会计师发表核查意见之部分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落实,现就问询函 中由年审会计师发表核查意见之部分说明如下: 借款。 请公司:(1)补充披露主要货币资金存放情况,包括存放机构、金额、账户性质、 利率等;(2)结合月度日均货币资金规模、利率水平,分析说明利息收入和货币资金 规模的匹配性;(3)结合短期借款规模变动情况、利率水平等,说明公司在货币资金 较多的情况下对外新增借款的原因及合理性;(4)自查并说明货币资金是否存在其他 潜在限制性安排,是否存在质押货币资金或存单为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方提供担保、与 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方联合或共管账户以及货币资金被他方实际使用的情况。请年审会 计师发表意见。 【公司回复】 (1)补充披露主要货币资金存放情况,包括存放机构、金额、账户性质、利率等; 纸品有限公 ...
三角轮胎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近乎“腰斩” 盈利能力堪忧
犀牛财经· 2025-05-14 15: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2.44亿元,同比下降5.92%,环比下降11.78% [4][5]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3.54%,环比下降24.23% [4][5]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55.28%,环比下降34.61% [4][5]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01.56亿元,同比下降2.55% [6] - 2024年全年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大幅减少21.03% [6] - 2024年全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6.49% [6]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15.45%,同比下降5.2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率7.39%,同比下降4.9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2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76万元,同比下降1817% [4][5]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8亿元,同比下降45.08% [6] 费用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期间费用1.75亿元,同比减少166.27万元,但期间费用率7.82%,同比上升0.39个百分点 [5]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7.53% [5]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50% [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63% [5]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6.98% [5] 行业影响因素 - 2024年天然橡胶价格同比上涨30%,合成橡胶价格同比上涨19% [6] - 公司虽提价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但价格传导滞后且未完全覆盖成本上涨 [6] - 产成品库存低位叠加销量同比下降,加剧利润压力 [6]
惠州20家上市公司年报 8家净赚超亿元6家亏损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07:11
| 营业收入(增幅前三名、后三名) | | | | --- | --- | --- | | 公司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同比增幅 | | 德瑞锂电 | 5.20 | 50.12% | | 华阳集团 | 101.58 | 42.33% | | 胜宏科技 | 107.31 | 35.31% | | TCL科技 | 1648.23 | -5.47% | | 红墙股份 | 6.75 | -11.23% | | 利元亨 | 24.82 | -50.30% | | 营收榜 | | | | 增幅红榜 | 德基西威 亿纬锂能 | 光弘科技 | | 增幅46 | 侵巷四成 | 1乙纬理能 | 元54科技 | | --- | --- | --- | --- | | 增幅灰榜 | 格林精密 | 仁信新材 | 红墙面方都市報 | | | | | 用一同 Oceeerall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前三名、后三名) | 公司 | 净利润(亿元) | 同比增幅 | | --- | --- | --- | | 格林精密 | 0.53 | 308.51% | | 德瑞锂电 | 1.51 | 182.47% | | 胜宏科技 ...
2024年度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正式发布 | 航运界
搜狐财经· 2025-05-01 08:16
宏观经济与贸易环境 - 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外贸企业数量达70万家创新高[1] - 机电产品出口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出口总值59.4%,拉动出口增长5.1个百分点,计算机、汽车等10个品类增长显著[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2.07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比首次超50%,东盟连续5年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 港口与航运业表现 - 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75.95亿吨(+3.7%),集装箱吞吐量3.32亿TEU(+7%),两项指标前十港口中国占8席和6席[3] - 造船业三大指标全球占比:完工量55.7%、新接订单74.1%、手持订单63.1%,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全球第一[3] - 航运类企业净利润1659.62亿元(占比72.5%),港口类501.98亿元(21.9%),船舶类128.79亿元(5.6%)[12][13][14] 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 - ROE排名前三:海丰国际(47.62%)、汇舸环保(45.23%)、洲际船务(35.35%),航运企业包揽前四[7] - 净利润前三:中远海控(491亿元)、长荣海运(306.8亿元)、东方海外国际(186.35亿元)[9] - 83家上榜企业整体净利润2290.4亿元,77家盈利(92.77%),航运/港口/船舶企业占比59%/26.5%/14.5%[10][11] 区域与市场分布 - 上市地分布:上海41家(49.4%)、香港17家(20.5%)、台湾10家(12%)、深圳13家(15.7%)[11] - 航运企业区域分布:上海21家、香港/台湾各10家,港口企业上海11家占50%,船舶企业上海9家占75%[12][13][14] - RCEP成员国贸易占比超30%,区域合作活力持续释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