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卡业务存量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首现国有大行关停信用卡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1:24
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关停 - 中国银行宣布将逐步关停其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功能全部迁移至“中国银行”App [1] - 在信用卡业务缩水及银行业降本增效背景下,自营信用卡App渠道因不划算而逐渐被关停,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去年以来已采取类似行动 [5] - 银行渠道运营集约化加速,金融监管机构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App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17][18] 市场竞争格局与用户活跃度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6款App月活超1400万人,包括招行“掌上生活”(4899.45万)、浦发“浦大喜奔”(2692.10万)、交行“买单吧”(1852.90万)等 [7][8] - 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月活跃人数为154.54万人,在榜单中排名第13位,在国有银行信用卡App中不算靠前 [7][9] - 国有大行在信用卡贷款规模上占优势,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大行规模均超5000亿元 [10][11] 信用卡App的功能与挑战 - 信用卡App承载链接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任务,通过生活服务触达消费场景并进行用户画像分析,实现“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 [4][13] - 在存量时代,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但新客拓展困难,高端用户权益优势不显著,且面临美团、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激烈流量竞争 [14][15] - 月活靠前的App已形成固定消费品牌,如招行“周三五折”、交行“最红星期五”,但部分用户仅因特定权益(如分期优惠、IP联名)开卡,日常使用频率不高 [15] 银行运营策略调整 - 银行在组织管理上作出改变,例如建设银行在合肥成立平台运营中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也成立专门中心负责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运营 [18] - 银行科技条线组织架构划分更精细化,如兴业银行新设数字运营部,以提升数字化运营职责边界和客户经营水平 [19] - 部分银行过去盲目建设多个App增加成本,当前趋势是基于单个综合App做好服务与运营规划,缺乏竞争力的信用卡App关停是大势所趋 [19]
首现国有大行关停信用卡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35
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渠道集约化 - 中国银行宣布逐步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其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App,标志着国有大行加入App整合行列[1] - 自去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先后宣布关停信用卡App,将其功能整合至手机银行[5] - 银行渠道运营呈现集约化管理趋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文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App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16] 市场竞争格局:月活跃用户高度分化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招商银行“掌上生活”月活达4899.45万人,遥遥领先[7][8] -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工银e生活”月活1468.25万人,建设银行“建行生活”月活822.47万人,而将被关停的中国银行“缤纷生活”月活仅154.54万人,排名第13[7][8] - 月活排名前6的App用户规模均在1400万人以上,而榜单后10名App月活均低于60万人,市场集中度高[8] 业务规模对比: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各具优势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在贷款规模上具有显著优势[8][10] - 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达9244.89亿元,位列行业第二,且占该行信贷总额比重高达12.99%[9][10] - 六家国有大行信用卡资产余额占商业银行信用卡资产总额比重达46.83%,12家股份行占比为46.52%,城农商行及农信社合计占比不足8%[10] 信用卡App的功能演变与当前困境 - 信用卡App最初承担链接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任务,通过生活服务触达消费场景,并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形成数字化标签体系[4][12] - 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后,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新客拓展难度加大,一位股份行推广人士发现消费者普遍已持有2张以上信用卡[12][13] - 面对美团、抖音、高德地图、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扎堆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信用卡App通过生活服务权益抢占新增流量的空间较小[14] 银行运营策略调整 - 多家银行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以支持集约化运营,建设银行在合肥成立平台运营中心,负责手机银行、建行生活等平台运营,近三年校招人数累计超120人[16] - 兴业银行在科技条线下新设数字运营部,将远程经营、用户体验等职能调整至该部门,以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17] - 银行运营部门负责人指出,基于单个综合App做好“千人千面”的服务规划比盲目建设多个App更能事半功倍,缺乏竞争力的信用卡App关停是大势所趋[17]
首现大行关停独立信用卡App,银行渠道运营集约化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01
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渠道集约化 - 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宣布逐步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其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App,标志着行业整合趋势已从股份行、城农商行延伸至国有大行 [1] - 行业背景为信用卡业务缩水及银行业整体降本增效,多家银行如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自去年起已先后关停信用卡App [4] - 金融监管政策推动渠道集约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移动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12] 市场竞争格局与业务分化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6款App月活在1400万人以上,而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月活为154.54万人,排名第13 [5][6] - 从信用卡贷款规模看,国有大行占据优势,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招商银行以9,244.89亿元位列第二 [7][8] - 截至6月末,六家国有银行信用卡资产余额占行业总额的46.83%,12家股份行占比46.52%,城农商行及农信社合计占比不足8% [8] 信用卡App的功能定位与运营挑战 - 信用卡App核心功能是链接线上与线下消费场景,通过生活服务触达用户,并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形成数字化标签体系,实现“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 [4][9] - 在存量竞争时代,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面临互联网平台(如美团、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激烈流量竞争,新增流量空间较小 [10] - 月活排名靠前的App多已形成固定消费品牌,如招行“掌上生活”的“周三五折”、交行“买单吧”的“最红星期五”,用户习惯难以被新App改变 [10] 银行运营策略的演变 - 多家银行成立专门运营中心以提升效率,如建设银行在合肥设立平台运营中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也成立了类似机构 [13] - 银行科技条线组织架构精细化,例如兴业银行新设数字运营部,整合远程经营、用户体验等职能,以提升对长尾客户的经营水平 [13] - 行业共识转向基于单个综合App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务,关停缺乏竞争力的独立App是降本增效和优化协同的大势所趋 [13]
又一银行公告下架!信用卡APP正在渐次退场
贝壳财经· 2025-10-10 17:55
近期,一家国有银行宣布即将关停信用卡独立APP。 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旗下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将停止下载注册,并逐步关停服务。 中国银行采取下架信用卡独立APP并非个例,近期多家银行包括渤海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也已停止运营其信用卡独立APP。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信用 卡中心选择将信用卡APP合并至母行主APP中,独立APP正在悄然退场。 "十年前,信用卡独立APP的崛起是伴随着移动化风潮而兴起,如今浪潮已退,退场是必然。"信用卡资深专家董峥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银行原本希望信用卡 独立APP可以增加客户黏性,但效果不佳。过多、过于精细化的APP不仅会让管理成本增加,也会让客户办理业务时反复在几个APP中"横跳",反而让办理 业务变得"麻烦"。 亦有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当前,信用卡业务的盈利压力逐渐增大,维持独立APP的运营成本变得不再经济,而信用卡APP整合可以降本增效。 信用卡独立APP时代落幕?多家银行已将功能转至主APP 9月28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现已启动"缤纷生活"APP服务迁移, "缤纷生活"APP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迁移完成后,"缤纷生 活"APP将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