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缤纷生活App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业瘦身,信用卡与直销银行App相继退场
第一财经· 2025-10-19 20:52
"化零为整"进入深水区。 银行业的App整合潮正在加速。近期,北京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机构相继启动旗下直销银行、信用卡 及生活服务类App的功能迁移与关停,标志着银行数字化渠道从分散走向集中。业内人士指出,整合不 仅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与运营效率,也意味着银行数字化战略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瘦身潮"蔓延 北京银行近日公告称,因直销银行业务调整,直销银行App及网站将于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相关功能 已并入"京彩生活"App。这意味着,北京银行成为又一家关闭独立直销银行App的银行机构。此前,民 生银行、昆仑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已完成类似整合。 信用卡App领域的整合同样提速。9月底,中国银行宣布启动"缤纷生活"App的功能迁移,原App功能将 陆续并入中国银行App,随后停止注册与下载,并逐步关停。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这是国有大 行首次对信用卡App进行系统性整合,"对于整个行业具有风向标意义"。鉴于信用卡业务在银行信贷结 构中的占比下降,预计其他大型银行也将陆续跟进。 在中小银行中,信用卡App关停已成趋势。今年以来,北京农商行与江西银行相继关闭"凤凰信用 卡""惠享精彩"等App,将功能 ...
多家银行关停旗下App,银行App关闭潮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18 09:21
说起各家银行的App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大家的手机里或多或少都会装有不止一款银行App,然而就在最近多家银行关停旗下App的消息传来,银行App 的关闭潮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多家银行关停旗下App? 据中新经纬的报道,近日,中国银行信用卡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该行现已启动"缤纷生活"App服务迁移,"缤纷生活"App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 行"App。中新经纬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10余家银行关停了旗下部分手机App,主要涉及信用卡App、直销银行App、生活类App等。为何银行要关停 这些App? 今年3月31日,北京农商银行将旗下"凤凰信用卡"App的业务功能迁移至"北京农商银行手机银行"App,原App关停。江西银行旗下"惠享精彩"App也于3月31 日在各大应用商城下线,将相关功能迁移至江西银行App信用卡板块内。此前,渤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等银行的信用卡App已在2024 年停止服务,相关功能已迁移至手机银行。 除了信用卡类App,还有部分直销银行App也陆续关停。10月10日,北京银行公告称,因直销银行业务调整,其直销银行App、直销银行网站将于2025年11 月12 ...
多家银行关停信用卡App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6 07:25
本报讯(记者 潘福达)银行信用卡App迎来一波密集"退场潮"。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公众号近日发布公 告,宣布逐步关停"缤纷生活"App,并将其全部功能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该行成为首家关停独 立信用卡App的国有大行。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 知》,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规风险隐患大的移动应用及时进行 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银行App"瘦身"是监管政策、成本压力与用户体验共同驱动的必然选 择,未来或有更多银行会关停旗下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的App。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 鹏表示,中国银行关停"缤纷生活"App是国有大行首次大规模整合旗下信用卡App,鉴于目前信用卡贷 款余额占总贷款的比例普遍下降,其他国有大行不排除跟进整合。 多家中小银行也陆续整合旗下信用卡App。今年3月31日,北京农商银行关停旗下"凤凰信用卡"App,相 关业务功能已迁移至"北京农商银行手机银行" App;去年12月30日起,"渤海银行信用卡"App正式停止 服务,相应功能也迁移至"渤海银 ...
首现国有大行关停独立信用卡App,机构“瘦身”同步提速
新浪财经· 2025-10-15 10:28
智通财经编辑 | 江怡曼 事实上,在信用卡产品收缩的同时,机构"瘦身"也在提速。Wind数据显示,年内已有超40家信用卡分中心获批关停,其中交行在4月单月就关闭 了济南、沈阳等10余家分中心,民生、广发亦相继裁撤华南、华中、东北等区域机构。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 验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规风险隐患大的移动应用及时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责任编辑:李琳琳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15亿张,与上季度相比减少600万张,较去年末减少1200万张,而较2022年中最高位的8.07亿 张下降11.4%,目前已连续11个季度下滑。 在信用卡授信和使用上,截至2024年末,银行卡授信总额为2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04%;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8.71万亿元,同比增长0.25%。 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3.14万元,授信使用率为38.03%,延续下降态势。 信用卡交易量、使用量的缩减也带动银行相关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的下滑。这在多家上市银行的半年报中有所体现。在信用卡逾期上,央行数据 显示, ...
信用卡寒冬加剧?这家国有大行信用卡App进入倒计时
搜狐财经· 2025-10-14 21:2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玉静】近日,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为向客户提供更加优 质、高效的金融服务,该行已启动"缤纷生活"App服务迁移,"缤纷生活"App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 国银行"App,迁移完成后,"缤纷生活"App将停止下载注册,并逐步关停服务。 中国银行信用卡App关停整合背后,与信用卡行业进入下行期有一定关系。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 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中国银行将信用卡App迁移至中国银行App,是近年来银行机构基于信用卡 App的运营成本及盈利效果,主动开展调优动作的一个典型缩影,反映出信用卡业务贡献的盈利在银行 业务条线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不排除后续会引起其他银行机构跟进。 交易量下滑、不良攀升 维护信用卡App运营的性价比下降 "缤纷生活"App是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客户端,通过提供信用卡基础功能服务、移动支付服务、积分及 分期商城、活动资讯服务等,是中国银行围绕生活消费场景打造的独立信用卡App。 据大河财立方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除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没有独立的信用卡 App外,其余大型银行都还留有自己独立的信用卡App。 在活跃度上,易观千帆数据显示 ...
首现大行关停独立信用卡App 银行渠道运营集约化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8:23
信用卡App关停趋势 - 中国银行于9月28日宣布将逐步关停其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功能迁移至“中国银行”App [1] - 自去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先后宣布关停信用卡App [1] - 银行渠道运营呈现集约化管理趋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4年9月发文要求金融机构合理控制移动应用数量,并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9][10] 信用卡App的功能与困境 - 信用卡App承载两大任务:通过生活服务触达线下消费场景以引流获客;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形成数字化标签体系,描绘信贷用户画像,实现“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 [1][6] - 在信用卡业务缩水及银行业降本增效背景下,独立运营信用卡App的成本效益变低 [1][7] - 线上流量竞争激烈,美团、抖音、高德地图、小红书等平台均进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挤压了信用卡App通过生活服务权益获取新增流量的空间 [7] - 部分用户持有信用卡主要基于产品优势(如分期贷款优惠、IP联名),日常主动打开App“薅羊毛”的频率不高 [8] 信用卡贷款市场规模与分化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占其信贷总额比重为3.84% [2][4] - 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为9244.89亿元,位列行业第二,占该行信贷总额比重达12.99% [2][4] - 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大国有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均超5000亿元 [4] - 截至6月末,六家国有银行信用卡资产余额占商业银行信用卡资产总额比重为46.83%,12家股份行占比为46.52%,城农商行及农信社合计占比不足8% [5] 信用卡App用户活跃度 - 2025年6月信用卡类App月活TOP20中,有5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行及2家城商行入围 [3] - 招商银行“掌上生活”、浦发银行“浦大喜奔”等6款App月活跃人数在1400万人以上 [3] - 被关停的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月活跃人数为154.54万人,排名第13 [3] 银行数字化运营调整 - 银行正调整组织架构以加强线上渠道集约化运营,如建设银行在合肥成立平台运营中心,负责手机银行、建行生活等平台运营 [11]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也已成立运营中心或远程银行中心专门负责App运营 [11] - 兴业银行在科技条线下新设数字运营部,整合远程经营、用户体验等职能以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 [11] - 行业观点认为,基于单个综合App做好“千人千面”的服务规划,比盲目建设多个App更能事半功倍 [12]
银行App“瘦身”进行时: 直销银行、信用卡等 独立应用持续整合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5:48
银行App整合趋势 - 近期多家银行持续推进旗下直销银行、信用卡、企业银行及生活服务类App的功能与服务整合至手机银行App [1] - 行业曾推崇功能聚焦的轻量级App以精准服务客户,但面临用户活跃度低、体验不佳及功能冗余的现实困境 [1] - 整合App旨在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并实现风险的集中管控 [1][5] 具体整合案例 - 北京银行宣布其直销银行App及网站将于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相关功能已迁移至“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 [2] - 中国银行于9月28日启动“缤纷生活”App服务迁移,其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完成后将关停服务 [2] - 今年3月底,北京农商行与江西银行已分别关停“凤凰信用卡”和“惠享精彩”App,相关功能并入手机银行App [2] - 渤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在去年也已关停旗下信用卡App [2] -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告,多家银行的企业银行App与生活服务类App因停止服务主动申请注销备案,例如浦发银行旗下“甜橘”App已被注销 [3] 整合驱动因素 - 整合主要原因为用户活跃度低、体验不佳及功能冗余 [4] - 银行数字化转型初期路径不明确,内部业务条线划分清晰,各部门主导App以掌握直达客户渠道及运营自主权 [4] - App过多对消费者构成负担,占用手机内存且使用不便 [4] - 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合理控制移动应用数量,对低活跃度、体验差的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4] 整合的益处 - 通过整合App打造统一便捷的“超级App”可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5] - 整合能有效降低多个App带来的运营维护成本 [5] - 有利于实现风险的集中监测与防控,App数量越多安全管理的难度和风险敞口越大,整合后便于对所有交易进行集中监控以识别和防范风险 [5]
直销银行、信用卡等独立应用持续整合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4:56
银行App整合趋势 - 多家银行持续推进将旗下直销银行、信用卡、企业银行及生活服务类App的功能整合至手机银行App [1] - 北京银行宣布其直销银行App及网站将于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 相关功能已迁移至"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 [1] - 中国银行于9月28日启动将"缤纷生活"App全部功能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 迁移完成后将关停"缤纷生活"App [1] 行业整合案例 - 中国银行并非首家整合App的银行 今年3月底北京农商行与江西银行已分别关停"凤凰信用卡"和"惠享精彩"App并将其功能并入手机银行App [2] - 去年渤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也已关停旗下信用卡App [2] -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告 多家银行的企业银行App与生活服务类App因停止服务主动申请注销备案 例如浦发银行的"甜橘"App [2] 整合驱动因素 - 整合主要原因为用户活跃度低、体验不佳及功能冗余 [2] - 银行数字化转型初期 行业曾推崇功能聚焦的轻量级专业App以进行垂直化经营 [2] - 传统银行内部业务条线划分清晰 各部门主导的App意味着掌握直达客户渠道及运营自主权 [2] 用户反馈与政策导向 - 用户反馈App数量过多构成负担 占用手机内存且使用不过来 [3] - 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 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 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合理控制移动应用数量 [3] - 政策强调需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规风险隐患大的移动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3] 整合的益处 - 通过整合App打造统一便捷的"超级App"可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4] - 整合能有效降低多个App带来的运营维护成本 [4] - 整合有利于实现风险的集中监测与防控 减少独立App带来的安全管理难度和风险敞口 [4]
首现国有大行关停信用卡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1:24
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关停 - 中国银行宣布将逐步关停其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功能全部迁移至“中国银行”App [1] - 在信用卡业务缩水及银行业降本增效背景下,自营信用卡App渠道因不划算而逐渐被关停,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去年以来已采取类似行动 [5] - 银行渠道运营集约化加速,金融监管机构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App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17][18] 市场竞争格局与用户活跃度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6款App月活超1400万人,包括招行“掌上生活”(4899.45万)、浦发“浦大喜奔”(2692.10万)、交行“买单吧”(1852.90万)等 [7][8] - 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月活跃人数为154.54万人,在榜单中排名第13位,在国有银行信用卡App中不算靠前 [7][9] - 国有大行在信用卡贷款规模上占优势,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大行规模均超5000亿元 [10][11] 信用卡App的功能与挑战 - 信用卡App承载链接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任务,通过生活服务触达消费场景并进行用户画像分析,实现“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 [4][13] - 在存量时代,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但新客拓展困难,高端用户权益优势不显著,且面临美团、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激烈流量竞争 [14][15] - 月活靠前的App已形成固定消费品牌,如招行“周三五折”、交行“最红星期五”,但部分用户仅因特定权益(如分期优惠、IP联名)开卡,日常使用频率不高 [15] 银行运营策略调整 - 银行在组织管理上作出改变,例如建设银行在合肥成立平台运营中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也成立专门中心负责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运营 [18] - 银行科技条线组织架构划分更精细化,如兴业银行新设数字运营部,以提升数字化运营职责边界和客户经营水平 [19] - 部分银行过去盲目建设多个App增加成本,当前趋势是基于单个综合App做好服务与运营规划,缺乏竞争力的信用卡App关停是大势所趋 [19]
首现国有大行关停信用卡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35
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渠道集约化 - 中国银行宣布逐步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其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App,标志着国有大行加入App整合行列[1] - 自去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先后宣布关停信用卡App,将其功能整合至手机银行[5] - 银行渠道运营呈现集约化管理趋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文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App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16] 市场竞争格局:月活跃用户高度分化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招商银行“掌上生活”月活达4899.45万人,遥遥领先[7][8] -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工银e生活”月活1468.25万人,建设银行“建行生活”月活822.47万人,而将被关停的中国银行“缤纷生活”月活仅154.54万人,排名第13[7][8] - 月活排名前6的App用户规模均在1400万人以上,而榜单后10名App月活均低于60万人,市场集中度高[8] 业务规模对比: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各具优势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在贷款规模上具有显著优势[8][10] - 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达9244.89亿元,位列行业第二,且占该行信贷总额比重高达12.99%[9][10] - 六家国有大行信用卡资产余额占商业银行信用卡资产总额比重达46.83%,12家股份行占比为46.52%,城农商行及农信社合计占比不足8%[10] 信用卡App的功能演变与当前困境 - 信用卡App最初承担链接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任务,通过生活服务触达消费场景,并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形成数字化标签体系[4][12] - 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后,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新客拓展难度加大,一位股份行推广人士发现消费者普遍已持有2张以上信用卡[12][13] - 面对美团、抖音、高德地图、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扎堆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信用卡App通过生活服务权益抢占新增流量的空间较小[14] 银行运营策略调整 - 多家银行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以支持集约化运营,建设银行在合肥成立平台运营中心,负责手机银行、建行生活等平台运营,近三年校招人数累计超120人[16] - 兴业银行在科技条线下新设数字运营部,将远程经营、用户体验等职能调整至该部门,以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17] - 银行运营部门负责人指出,基于单个综合App做好“千人千面”的服务规划比盲目建设多个App更能事半功倍,缺乏竞争力的信用卡App关停是大势所趋[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