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掌上生活App
icon
搜索文档
首现大行关停独立信用卡App 银行渠道运营集约化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8:23
信用卡App关停趋势 - 中国银行于9月28日宣布将逐步关停其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功能迁移至“中国银行”App [1] - 自去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先后宣布关停信用卡App [1] - 银行渠道运营呈现集约化管理趋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4年9月发文要求金融机构合理控制移动应用数量,并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9][10] 信用卡App的功能与困境 - 信用卡App承载两大任务:通过生活服务触达线下消费场景以引流获客;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形成数字化标签体系,描绘信贷用户画像,实现“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 [1][6] - 在信用卡业务缩水及银行业降本增效背景下,独立运营信用卡App的成本效益变低 [1][7] - 线上流量竞争激烈,美团、抖音、高德地图、小红书等平台均进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挤压了信用卡App通过生活服务权益获取新增流量的空间 [7] - 部分用户持有信用卡主要基于产品优势(如分期贷款优惠、IP联名),日常主动打开App“薅羊毛”的频率不高 [8] 信用卡贷款市场规模与分化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占其信贷总额比重为3.84% [2][4] - 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为9244.89亿元,位列行业第二,占该行信贷总额比重达12.99% [2][4] - 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大国有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均超5000亿元 [4] - 截至6月末,六家国有银行信用卡资产余额占商业银行信用卡资产总额比重为46.83%,12家股份行占比为46.52%,城农商行及农信社合计占比不足8% [5] 信用卡App用户活跃度 - 2025年6月信用卡类App月活TOP20中,有5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行及2家城商行入围 [3] - 招商银行“掌上生活”、浦发银行“浦大喜奔”等6款App月活跃人数在1400万人以上 [3] - 被关停的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月活跃人数为154.54万人,排名第13 [3] 银行数字化运营调整 - 银行正调整组织架构以加强线上渠道集约化运营,如建设银行在合肥成立平台运营中心,负责手机银行、建行生活等平台运营 [11]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也已成立运营中心或远程银行中心专门负责App运营 [11] - 兴业银行在科技条线下新设数字运营部,整合远程经营、用户体验等职能以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 [11] - 行业观点认为,基于单个综合App做好“千人千面”的服务规划,比盲目建设多个App更能事半功倍 [12]
首现国有大行关停信用卡App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1:24
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关停 - 中国银行宣布将逐步关停其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功能全部迁移至“中国银行”App [1] - 在信用卡业务缩水及银行业降本增效背景下,自营信用卡App渠道因不划算而逐渐被关停,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去年以来已采取类似行动 [5] - 银行渠道运营集约化加速,金融监管机构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App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17][18] 市场竞争格局与用户活跃度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6款App月活超1400万人,包括招行“掌上生活”(4899.45万)、浦发“浦大喜奔”(2692.10万)、交行“买单吧”(1852.90万)等 [7][8] - 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月活跃人数为154.54万人,在榜单中排名第13位,在国有银行信用卡App中不算靠前 [7][9] - 国有大行在信用卡贷款规模上占优势,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大行规模均超5000亿元 [10][11] 信用卡App的功能与挑战 - 信用卡App承载链接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任务,通过生活服务触达消费场景并进行用户画像分析,实现“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 [4][13] - 在存量时代,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但新客拓展困难,高端用户权益优势不显著,且面临美团、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激烈流量竞争 [14][15] - 月活靠前的App已形成固定消费品牌,如招行“周三五折”、交行“最红星期五”,但部分用户仅因特定权益(如分期优惠、IP联名)开卡,日常使用频率不高 [15] 银行运营策略调整 - 银行在组织管理上作出改变,例如建设银行在合肥成立平台运营中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也成立专门中心负责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运营 [18] - 银行科技条线组织架构划分更精细化,如兴业银行新设数字运营部,以提升数字化运营职责边界和客户经营水平 [19] - 部分银行过去盲目建设多个App增加成本,当前趋势是基于单个综合App做好服务与运营规划,缺乏竞争力的信用卡App关停是大势所趋 [19]
首现大行关停独立信用卡App,银行渠道运营集约化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01
行业趋势:信用卡App整合与渠道集约化 - 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宣布逐步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缤纷生活”,并将其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App,标志着行业整合趋势已从股份行、城农商行延伸至国有大行 [1] - 行业背景为信用卡业务缩水及银行业整体降本增效,多家银行如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渤海银行等自去年起已先后关停信用卡App [4] - 金融监管政策推动渠道集约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的移动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12] 市场竞争格局与业务分化 - 信用卡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现明显梯队分化,2025年6月TOP20榜单中,6款App月活在1400万人以上,而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月活为154.54万人,排名第13 [5][6] - 从信用卡贷款规模看,国有大行占据优势,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规模达10,549.48亿元,是唯一破万亿的银行,招商银行以9,244.89亿元位列第二 [7][8] - 截至6月末,六家国有银行信用卡资产余额占行业总额的46.83%,12家股份行占比46.52%,城农商行及农信社合计占比不足8% [8] 信用卡App的功能定位与运营挑战 - 信用卡App核心功能是链接线上与线下消费场景,通过生活服务触达用户,并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形成数字化标签体系,实现“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 [4][9] - 在存量竞争时代,信用卡App从“重获客”转向“重留存”,面临互联网平台(如美团、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激烈流量竞争,新增流量空间较小 [10] - 月活排名靠前的App多已形成固定消费品牌,如招行“掌上生活”的“周三五折”、交行“买单吧”的“最红星期五”,用户习惯难以被新App改变 [10] 银行运营策略的演变 - 多家银行成立专门运营中心以提升效率,如建设银行在合肥设立平台运营中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也成立了类似机构 [13] - 银行科技条线组织架构精细化,例如兴业银行新设数字运营部,整合远程经营、用户体验等职能,以提升对长尾客户的经营水平 [13] - 行业共识转向基于单个综合App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务,关停缺乏竞争力的独立App是降本增效和优化协同的大势所趋 [13]
招商银行(03968) - 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29 19:18
业绩数据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20][37]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749.30亿元,同比增长0.25%[20][37]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126571.5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16%[21][37] - 2025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0.93%,较2024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27][38] - 2025年1 - 6月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53] - 2025年1 - 6月非利息净收入638.84亿元,同比下降6.73%[60]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零售客户总数2.16亿户,较上年末增长2.86%[14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总数336.7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36%[141] - 公司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16.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9%[144] 未来展望 - 下半年公司将密切跟踪宏观形势变化,加强风险形势研判,优化业务和风险管控策略[17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信息科技投入44.44亿元,达到公司营业收入的2.93%[149] - 新增立项金融科技创新项目386个,新增上线项目214个[14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投行业务贡献的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余额较年初增长8.90%,并购金融业务发生额同比增长27.39%,人民币并购贷款投放金额同比增长129.37%[147] 其他新策略 - 融资业务线上化率达94.26%,外汇业务线上化率达84.33%,较上年末分别提升0.45和6.92个百分点[151] - 小企业尽调报告自动化引入率达70.00%,撰写效率提升15.97%[153]
招商银行竞逐AI浪潮
36氪· 2025-03-29 14:07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银行业掀起新科技军备赛,招商银行将AI战略上升至新高度,虽面临竞争但有自身优势,提出“人+数智化”模式有望在AI竞逐中挺进前列 [1][2][8] 科技战略升级 - 招商银行科技战略从“数字招行”升级为“数智招行”,凸显战略重心从“数字”到“数智”转变 [2] - 过去数字时代招商银行始终处于科技前沿,一系列科技创新见证其“科技领先型银行”发展之路 [2] - 2024年公司信息科技投入133.5亿元,达营业收入4.37%,研发人员10900人,占员工总数9.30%,科技投入和研发强度业内领先 [3] 大模型时代的激烈竞逐 - 招商银行科技战略升级为全面拥抱新一代AI技术,大模型加持下AI进程加快,落地超120个应用场景,全年智能化应用替代工时2600万小时 [4] - “AI小招”是银行业首个应用大模型的智能财富助理,财务报销审核效率提升63%,全年处理无纸化报销单113.81万笔,还发布国内银行业首个开源百亿金融大模型“一招” [4] - 国外世界头部银行广泛运用AI,如摩根大通推出内部大模型工具,星展银行裁减临时工新增AI岗位 [5] - 国内多家银行部署DeepSeek探索,招商银行在算力、算法、数据方面有优势,其能力矩阵是竞争底气 [6][7] 人与AI的双向奔赴 - 银行业美好服务是人与AI有机融合,招商银行提出“人+数智化”新模式,打造人机协作模式增添竞争壁垒 [8]
招商银行去年Q4净利润352.07亿,净息差环比下降3个基点,拟每股派息2元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3-25 20: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352.07亿元 环比下降8.42% [1] - 2024年全年净利润1483.91亿元 同比增长1.22% [1] - 全年营业收入3374.88亿元 同比微降0.48% [1][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847.79亿元 [1] - 每股基本收益5.66元 同比增长0.53% [2] 净息差变化 - 2024年全年净息差1.98% 同比下降17个基点 [1] - 第四季度净息差1.94% 环比下降3个基点 [1] - 净息差下降主要受贷款定价下行、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及存款定期化影响 [2][3][7] 资产负债规模 - 总资产突破1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 - 客户存款突破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54% [1] - 零售客户总资产(AUM)接近15万亿元 [5] - 公司金融贷款总额25904.0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58% [5] 现金流状况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97.90亿元 [1] - 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470.23亿元 同比增长24.95% [2] -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72元 同比增长24.88% [2] 收入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2112.77亿元 同比下降1.58% 占总收入62.60% [4] - 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 同比增长1.41% 占总收入37.40%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20.94亿元 同比下降14.28% [4] - 其他净收入541.17亿元 同比增长34.13% [4] 业务板块表现 - 零售金融贡献营收58.32% [5] - 零售金融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8.64% [5] - 零售客户总数达2.10亿户 [5] - 公司金融客户总数316.64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12.26% [5]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率0.95% 与上年持平 [1] - 拨备覆盖率411.98% 维持优良水平 [1]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1.28% 下降0.11个百分点 [2] 股东回报政策 -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1][3] - 现金分红总额约504.40亿元(含税) [3] - 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1428.1亿元的30% [3] 数字化转型进展 - 信息科技投入133.50亿元 占营业收入4.37% [1][6] - 研发人员达10900人 [6] - 发布国内银行业首个开源百亿参数金融大模型"一招" [1][6] - 大模型应用场景超过120个 [6] - 招商银行App和掌上生活App月活用户达1.23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