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安全问题

搜索文档
实探“风暴眼”中的罗马仕: 停工停产6个月 充电宝行业“大地震”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08
充电宝行业风波核心事件 - 中国民航局禁止无3C标识及被召回品牌充电宝上飞机 多个品牌3C证书被撤销[1] - 罗马仕宣布自2025年7月7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 首月按约定工资支付 次月起按深圳最低工资标准80%(2016元/月)支付生活费[1] - 罗马仕员工在停工前全员充当客服支援召回工作 但领导层未露面解释 员工对流程合规性提出质疑[5][6] 罗马仕公司现状 - 公司办公场所安保森严 周末无人办公 员工门禁权限已被取消[3][4] - 安排员工分时段领取个人物品后禁止再进入公司[2][4] - 6月初曾进行大规模裁员 6月中旬因召回事件暂停裁员[5] - 7月2日突然停止员工客服账号分流 7月3日官微否认倒闭传闻[5][6] 充电宝召回情况 - 罗马仕召回3款型号充电宝共计49万台 安克创新召回71万件基础款移动电源[7] - 召回原因为产品存在过热及燃烧隐患 与供应商私自变更电芯材料有关[7] - 供应商变更材料或与行业价格战导致降成本压力有关[7]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事件引发行业深度洗牌 劣质产品将逐步出清 推动高质量有序发展[7] - 安孚科技计划推出全固态充电宝 华宝新能探索固态电池应用[8] - 行业头部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安全性[8]
陷充电宝风波!罗马仕更换法定代表人,回应:聚焦自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5:43
公司动态 - 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 雷社杏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 由雷杏容接任 [1] - 雷社杏于2025年4月新任法定代表人 此次变更不足三个月 [2] - 公司回应称目前正在安排整改 全部精力聚焦产业链自检 为新品做准备 [2] - 罗马仕是专注于移动电源等3C数码周边产品的全球化品牌 产品年出货量达5000万件以上 [2] 产品召回事件 - 罗马仕召回2023年6月5日—2024年7月31日期间制造的部分移动电源 共计491745台 [3] - 召回原因为部分电芯原材料问题 可能导致过热和燃烧风险 [3] - 公司将为消费者免费更换或退货退款 [3] - 截至7月2日 罗马仕天猫和京东旗舰店已无充电宝销售 [3] 行业影响 - 安克等知名品牌也大规模召回充电宝产品 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5] - 民航局出台新规 禁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6] - 充电宝行业竞争激烈 很多品牌采用贴牌代工模式 生产厂家利润被压低 [7] 供应链问题 - 充电宝安全问题导火索指向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 其代工厂违规更换电芯隔膜材料 [7] - 安普瑞斯多个相关电池及电芯产品3C认证证书处于"暂停"状态 [7] - 电芯占充电宝成本的40%-50% 是压缩成本的主要环节 [8] - 电芯生产需要较高技术和大规模投资 一旦出现问题会波及多个品牌 [8]
被召回充电宝问题指向电芯原料 无3C认证未被召回的还能用吗?
央视新闻· 2025-06-30 01:50
充电宝召回事件 - 罗马仕和安克分别召回总计120多万台充电宝 [1] - 罗马仕召回原因是部分电芯原材料可能导致过热和燃烧风险 [3] - 安克召回原因是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料变更,可能导致隔膜绝缘失效 [4] 电芯问题分析 - 充电宝中90%的成分为电芯 [6] - 两家公司召回问题指向电芯原材料,涉及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 [7] - 安普瑞斯表示正在调查中,暂未给出确切答复 [9] 其他品牌回应 - 小米和绿联表示未使用风险批次电芯,产品可正常使用 [11] - 小米客服建议用户若无故障可继续使用,但可暂停观察 [13] - 绿联客服明确在售产品均不在风险批次内 [15] 3C认证与使用规范 - 2024年8月起销售的充电宝需具备3C标识 [16] - 专家表示未被召回的充电宝理论上仍可使用,但需遵守交通工具规定 [16] 民航局新规背景 - 2024年已发生15起充电宝飞机起火事件,同比增长一倍 [16] - 机舱内充电宝自燃风险高,处置资源有限且有毒气体影响大 [16]
充电宝为何突然成了“移动炸弹”?
虎嗅APP· 2025-06-27 17:48
充电宝行业安全危机 - 充电宝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易燃易爆"信任危机,多所高校集体禁用,机场安检严查[3][5] - 近五年充电宝安全事故热搜频发,国家监督抽查数据显示移动电源不合格率长期高企,2025年最新抽检不合格率达43 6%[3][16] - 罗马仕召回49 1745万台存在燃烧风险的充电宝,安克在中国召回71万件,美国召回115 8万件,一周内召回超200万件[5][6][10] 充电宝质量问题现状 - 2019-2023年移动电源产品不合格率分别为39 7%、19 8%、25 0%、35 4%、44 4%,呈波动上升趋势[14] - 2024年抽查149批次移动电源产品,6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43 6%[16] - 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务欠缺(18 68%)、产品质量问题(15 62%)、退款纠纷(12 06%)和虚假宣传(11 90%)[18] 充电宝安全隐患原因 - 充电宝主要由电芯、电路板和外壳组成,锂离子电池性质活泼且脆弱,内部短路或外部撞击易导致过热、鼓包、自燃[20] - 媒体测试发现罗马仕充电宝在充电过程中有3个时间点监测温度超过40℃[22] - 行业暴雷"元凶"可能是低价电芯,部分厂家使用C品电芯和劣质电路板,在过充、过放或短路时易导致爆炸[24] 行业供应链问题 - 电池上游供应商在价格战中压低品质,部分厂家将尖端电芯资源倾斜于新能源车、手机等领域,淘汰隐患电芯投入充电宝市场[24][25] - 厂商采取价格歧视策略,将资源向高溢价产品倾斜,转嫁风险给低价消费者[24] - 充电宝形态与性能持续进化,但安全底线被忽视,存在"次肉做馅,好肉做刺身"的潜规则[24][25]
充电宝为何突然成了“移动炸弹”?
虎嗅· 2025-06-27 15:49
充电宝行业安全危机 - 充电宝行业陷入"易燃易爆"信任危机,多所高校禁用、机场严查,从必需品变为"烫手山芋"[1][5] - 罗马仕召回49.1745万台存在燃烧风险的充电宝,涉及PAC20-272等三种型号[5][6] - 安克召回近200万件充电宝,其中中国71万件、美国115.8万件[11][12] 产品质量问题 - 近五年移动电源不合格率居高不下:2019年39.7%、2020年19.8%、2021年25.0%、2022年35.4%、2023年44.4%[16] - 2024年最新抽检149批次移动电源,6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43.6%[18] - 消费者投诉集中在售后欠缺(18.68%)、质量问题(15.62%)、退款纠纷(12.06%)和虚假宣传(11.90%)[20] 技术隐患与行业乱象 - 充电宝主要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易因短路、撞击导致过热、鼓包甚至自燃[24][25] - 罗马仕充电宝在测试中多个时间点温度超过40℃[27] - 行业普遍使用低价C品电芯,存在容量不足、尺寸不符等问题,安全性差且性能衰减快[31][32] - 厂商将优质电芯资源倾斜至新能源车、手机领域,而将淘汰电芯投入充电宝市场[33] 市场影响与行业反思 - 北京21所高校集体禁用充电宝,航空公司紧急排查[14] - 充电宝行业在追求大容量(2万毫安)、快充(120W)等性能时忽视安全底线[35][36] - 结构性"偷工减料"暴露电池行业监管不严问题,厂商通过价格歧视转嫁风险[32][33]
电芯供应链风暴追踪:多家厂商充电宝3C认证遭暂停
华尔街见闻· 2025-06-24 21:52
充电宝安全问题事件 -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引发市场关注,北京多所高校提醒学生禁用有爆炸隐患的罗马仕充电宝,随后罗马仕、安克创新宣布主动召回部分批次产品 [1] - 充电宝安全问题与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有关,该公司产品3C认证均已被暂停或撤销 [2] - 安普瑞斯涉及需要3C认证的产品已无法出厂销售 [3] 问题根源分析 - 行业媒体消息称安普瑞斯将两个批次电芯外包给江西代工厂,但外包工厂违规替换电池隔膜原材料,导致正负极隔膜失效风险,引发爆炸 [4] - 安克创新承认部分电芯材料出现问题,行业通用电芯来料批次导致极少数产品长期使用时可能隔膜绝缘失效,存在过热或燃烧隐患 [5] 3C认证暂停影响 - 安克创新部分充电宝产品3C认证被暂停,原因涉及供应链多个环节,公司表示所有面向消费者端产品仍具有3C认证 [6] - 小米"Xiaomi充电宝20000mAh 22.5W"、"Xiaomi磁吸无线充电宝"及绿联科技"20000mAh自带线快充移动电源"3C认证资格被暂停,后者获证仅1年左右 [7] - 小米、绿联科技认证暂停是否与安普瑞斯有关尚待观察 [8]
罗马仕安克跌倒,小米吃饱?
创业邦· 2025-06-24 11:35
召回事件与行业现状 - 罗马仕因电芯缺陷召回49万台充电宝,涉及三款20000毫安型号(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售价75-200元[5][13] - 安克创新在美国召回115万台(型号A1263,10000毫安),中国市场召回71万件,因供应商电芯原材料未经批准变更[8][19] - 2024年初国家抽查显示移动电源合格率仅62.5%,过充电保护项目不合格率达37.5%[9] 安全隐患与技术分析 - 电芯缺陷是主要风险源,极端场景(如封闭环境充电)可能引发过热燃烧[16][17] - 行业普遍采用B/C品电芯(成本低于A品),内部结构不稳定易导致热失控[26] - 充电宝成本构成中电芯占比最高(40-50元),低价产品可能使用工业级碳酸锂等劣质材料[35][36]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前五大厂商占18%份额,小米以8%居首,安克、罗马仕进入前五[41] - 国内头部品牌分层:罗马仕主打低价(79-120元),小米性价比路线(89-159元),安克定位高端(139-297元)[46] - 2024年天猫双11罗马仕增速第一,但小米10000毫安单品销量夺冠[42][4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市场偏好大容量快充产品,京东618大功率充电宝成交额同比增80%[30] - 价格战导致成本压缩,部分产品售价低至30元(10000毫安),远低于头部品牌80-200元价位[33][34] - 未来竞争焦点转向安全性能与成本平衡,供应链管控成关键[46][47]
超百万台充电宝被召回:行业大洗牌,都是价格战惹的祸?
新浪财经· 2025-06-24 09:38
充电宝行业召回事件 - 罗马仕因电芯缺陷召回三款型号充电宝共计49万台,型号为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售价75元-200元 [1][4] - 安克创新在美国市场召回115万台充电宝(型号A1263),中国市场召回71万件,因电芯来料品质问题 [3][6]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抽查显示移动电源合格率仅62.5%,过充电保护等项目不合格率高达37.5% [3] 电芯安全问题分析 - 电芯原材料缺陷是主要隐患,极端场景下可能过热燃烧,如封闭环境充电或高温使用 [4][14] - 行业普遍采用B/C品电芯,品质低于A品电芯(供给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内部结构不稳定易引发热失控 [15] - 优质电芯成本40-50元,加上其他部件总成本约50-60元,低价产品利润空间有限导致用料缩水 [18][19]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前五大厂商占18%份额,小米以8%居首,安克、罗马仕进入全球前五 [23] - 国内市场小米(89-159元)和罗马仕(79-120元)主导大众市场,安克(139-300元)占据高端 [25] - 2024年天猫双11罗马仕增速最快,但小米单品销量第一;2025京东618小米系产品成交额居首 [24][25]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追捧快充与大容量产品,京东618大功率充电宝成交额同比增长80% [16] - 价格战导致成本压缩,部分厂商使用工业级碳酸锂等低成本材料影响安全性 [19] - 未来监管趋严,消费者更重视安全性能,行业可能从价格战转向安全竞速 [25]
知名充电宝被多所高校禁用,很多人都买过
猿大侠· 2025-06-17 10:53
罗马仕充电宝安全事件 - 罗马仕20000毫安22.5W快充充电宝在某电商平台热销超200万件,位列手机移动电源热卖榜[1] - 北京多所高校禁用该品牌充电宝,因同型号产品多次发生自爆自燃事件,包括北京联合大学和传媒大学案例[2][3] - 公司回应称事件原因未定论,未收到官方风险通告,承诺第一时间公布调查进展[5] 产品质量历史问题 - 2017年广东省充电宝抽检中,罗马仕1批次产品因重物冲击不合格,整体行业不合格率达36.25%[9] - 2019年公司召回3792件OM10型号移动电源,因电芯组装工艺缺陷可能导致过热燃烧[10][11] - 2020年河北省抽检中,罗马仕产品再因电芯容量问题被列为不合格批次[12] 用户反馈与行业现象 - 部分用户反映罗马仕充电宝存在鼓包现象,但同类问题也出现在其他品牌产品中[7] - 社交平台显示,部分鼓包案例发生在低使用频率场景[7] 充电宝技术解析与安全标准 - 电芯是核心部件,劣质电芯或外壳易导致爆燃,过充/高温/外力损伤会引发鼓包或爆炸[14][16] - 充电宝循环使用年限需关注产品标识,超期使用可能引发电池异常[18] - 2024年8月1日起,充电宝需通过CCC认证才能上市销售[20] 消费者选购指南 - 额定容量与实际输出容量存在差异(电压转换损耗),需区分电池容量与有效充电量[21] - 快充需匹配PD协议,民航携带限制为100Wh以下(超160Wh禁运)[22][23] - 建议选择锂聚合物电芯产品,效能转化率低于80%存在安全隐患[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