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3C认证

搜索文档
抓紧!多个充电宝品牌:无3C标识的可半价换购
猿大侠· 2025-07-10 11:15
民航局新规与3C认证要求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认证、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3C认证成为消费者衡量充电宝品质的关键指标,通过认证的产品符合电气安全、电池安全和环保标准 [2] - 2024年8月起市售充电宝需全部带有3C标识,此前销售的无标识产品将面临淘汰 [3] 品牌以旧换新计划 绿联 - 推出充电宝以旧换新计划,活动持续至2025年8月5日 [4] - 2023年8月1日后线上购买无3C标识产品的用户可凭凭证享实付金额50%优惠(上限500元) [5] - 补贴额度分12档,最低30元(≤60元订单),最高500元(≥900.01元订单) [6] - 可换购型号为PB509、PB561、PB721三款3C认证新品 [6] - 用户需通过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入口参与,审核通过后获有效期至8月31日的优惠券 [7] 闪极 - 推出五折换新计划,活动截至2025年7月27日 [9][11] - 2024年8月1日前购买任意移动电源的用户可凭凭证半价购买3C认证版随行10000mAh充电宝(原价188元,折后94元) [10][13] - 每个账号限购1台,新品采用LG车规级电芯并显著标注3C标识 [13] 行业召回事件与影响 - 罗马仕、安克创新分别召回49.17万台和71.3万台充电宝 [15] - 头部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74张3C证书被暂停/撤销,其生产的锂电池全部被封存 [15] - 问题电芯产量估计达2000万-3000万片,目前召回量仅120万台,超50%问题产品仍在流通 [16][17] - 罗马仕因召回事件经营困境,2025年7月7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全平台关店仅剩配件销售 [19][20][21][22] - 用户召回处理困难:快递拒收、盐水销毁仅获5元补偿 [24]
充电宝行业安全亟须全链条整治
环球网· 2025-07-10 10:0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充电宝行业因民航局禁令引发广泛关注,禁止无3C标识或标识不清晰的充电宝登机 [1] - 行业存在低价竞争、供应链管理失控、监管滞后等长期问题 [2] - 2024年充电宝市场规模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0%以上 [7] - 2020-2023年网络销售充电宝不合格率逐年攀升,分别为19.8%、25.0%、35.4%和44.4% [8] - 2024年初抽查显示88批次充电宝过充电保护等安全项目不合格率达37.5% [8] 公司动态与召回事件 - 罗马仕召回49万余台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安克创新在中美市场召回180余万台产品 [1] - 召回原因指向电芯和原材料问题 [1] - 涉事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70余张电池与电芯3C认证证书被暂停或撤销 [4] - 绿联、倍思、小米等多个头部品牌产品3C认证被大面积暂停 [1] 技术与成本结构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总成本50%以上,是品牌方压缩成本的首选 [4] - 优质电芯成本在40元以上,充电宝基础物料清单成本通常在60元以上 [4] - 厂商为压缩成本使用含杂质正极材料,导致电芯更容易过热 [4] - 充电宝本质是锂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大,可能发生短路、过热、"热失控" [8] 监管与标准升级 - 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的充电宝不得出厂、销售或进口 [9] - 工信部公开征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意见,拟新增或加严多项试验要求 [10]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将大幅提升充电宝等产品抽查批次至1.6万余批次 [11] 消费者影响与市场反应 - 消费者对充电宝安全产生巨大"信任危机" [1] - 电商平台充电宝产品显著标明"有3C认证"、"可上飞机高铁"等字样 [11] - 违规出售的3C认证贴纸已无法搜索到,规范整治初步见效 [11]
停工、闭店!“90%员工被放假”!退款排到17万位……
新华网财经· 2025-07-08 18:13
公司现状 - 罗马仕突然发布停工停产通知,停工6个月,仅保留处理产品召回的员工,90%员工已被放假[1] - 公司组织架构仍有六七百人,但大部分员工停工[1] - 各大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已关闭,仅剩京东自营店和抖音旗舰店未关闭[1] 消费者问题 - 充电宝产品因安全问题被全线下架,仅余数据线等配件在售[3] - 消费者退款排队达17万位,部分用户倒贴运费且客服无回应[3][5] - 用户反映退款未到账,淘宝店已关闭[5] 员工问题 - 公司未提前沟通即发布停产公告,第二月起工资按深圳最低工资80%发放,到手约1000元出头[6] - 员工社保未足额缴纳,加班费、生育津贴拖欠[6] - 供应商垫付款项面临回收困难,部分可能停止服务[6] 管理层变动 - 法定代表人频繁变更,6月30日由雷社杏变更为雷杏容,3天后又换回雷社杏[7] - 五位主要负责人已退出钉钉群,未再露面[7] 行业问题 - 充电宝行业竞争激烈,平台充斥廉价产品,低价牺牲供应链利润[8] - 60%企业采用代工模式,品牌方忽视工厂和质量管控[9]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成本50%-60%,部分电芯厂家因价格过低拒绝供应[8] - 电芯起火爆炸与原材料、工艺有关,需加强3C认证和企业资质控制[9]
无锡市监已介入调查!安克创新、绿联科技更换电芯供应商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1:11
充电宝行业质量安全事件 - 充电宝质量安全问题引发行业震动,多品牌召回产品,涉及安克创新、罗马仕等品牌 [1] - 召回原因指向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违规更换原材料 [1][11] - 安普瑞斯美国总部称无锡公司已于2022年被剥离,与集团无任何关系 [11][12] - 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此事 [2][13] 召回规模与案例 - 罗马仕召回三款型号共计超49万台充电宝 [3] - 安克创新在国内召回7款型号部分批次充电宝,共计超71万台 [3] - 安克创新在美国召回超过115万台充电宝,收到19起火灾和爆炸报告 [3] - 安克创新在日本召回约10万台充电宝 [7] - 今年两家品牌共计在全球召回超过230万台充电宝 [6] 电芯供应商问题 -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被指为问题电芯供应商 [11] - 该公司客户包括绿联科技、小米、倍思等品牌 [1][16] - 绿联科技称使用安普瑞斯2.0批次电芯不存在风险,已下架相关产品 [19] - 安克创新已与宁德新能源(AT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采购4500万片电芯 [19] 行业监管与认证 - 充电宝3C认证新规自2023年8月1日起实施 [25] - 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不得出厂、销售 [25] - 民航局新规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的充电宝登机 [20] - 今年已发生15起充电宝空中起火事件,同比增长近一倍 [24] 行业现状与专家观点 - 充电宝行业属于薄利多销,主流产品售价在100-200元区间 [28] - 电芯技术已全球领先,但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15] - 专家预计监管将进一步加强,推动行业规范化和良性发展 [27][28] - 品牌方若对供应商更换电芯不知情,不符合流程管理要求 [27]
我花1000元买的充电宝,上不了飞机
新浪财经· 2025-06-30 17:14
充电宝行业新规影响 - 民航局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无3C认证、认证不清晰或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登机[1] - 2023年8月1日起锂离子电池和移动电源需强制3C认证 2024年8月1日后未认证产品禁止流通[1] - 新规导致大量乘客在机场安检时充电宝被没收 包括高价型号如奈特科尔Summit20000(1000元)和三星充电宝(500元)[2][4] 品牌应对措施 - 安克创新召回71.3万台充电宝 推出三重补偿方案(全额退款/升级换新/代金券+50元) 并提前寄送防火袋解决物流问题[6] - 安克创新6月18日与ATL达成合作 锁定采购4500万片高端电芯 可能推高成本但利于海外市场拓展[7] - 小米2款充电宝3C认证被暂停 但618期间33W充电宝仍居京东最受欢迎单品榜首[8] - 酷态科(原紫米团队)因采用三星/LG等头部电芯供应商 在行业危机中逆势受关注 产品定价与小米/绿联持平[9] 供应链问题与行业乱象 - 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因外包代工厂违规替换隔膜材料 导致数十个3C认证被暂停 波及罗马仕/安克/小米等品牌[6][10] - 行业价格战激烈 部分10000mAh充电宝售价低于30元 劣质电芯成本可低至1-2元/块[10] - 罗马仕曾因36.7%不合格率被上海市监局通报 目前电商平台已下架所有充电宝产品[6][11] 监管升级与行业洗牌 - 市场监管总局将充电宝列入2025年重点抽查产品 计划检验1.6万批次[11] - 工信部拟出台《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 新增针刺/挤压等测试 要求智能监测电压温度[12] - 行业现存1.7万家企业 其中9.2%涉及法律诉讼 2.4%受过行政处罚[11]
充电宝乘机新规首日:虹桥机场严查3C认证 乘客可自弃或快递
新京报· 2025-06-28 10:20
充电宝新规实施情况 -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在值机区域、安检通道等显眼位置增设"充电宝新规"告知牌,明确提醒旅客未标注3C认证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属于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禁止携带登机 [1] - 航站楼入门安检处设置"充电宝自弃筐",仅28日开放至8时许已收集3大筐自弃充电宝,绝大部分为无3C认证或属于召回序列的充电宝 [1][3] - 安检流程细化,实施"三查"步骤:查3C标识是否完整、查型号是否在召回名单、查额定能量是否超标 [5] 充电宝行业安全风险 - 2025年以来国内航班已发生多起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较去年同期翻倍,包括3月杭州飞香港航班和6月郑州飞揭阳航班因充电宝故障备降 [12]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撤销14家充电宝企业3C认证,涉及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等11个证书,产业链安全风险凸显 [12] -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指出机舱内充电宝自燃处置难度高,新政通过3C认证和召回管理可排除90%以上安全隐患 [13] 旅客应对措施 - 部分旅客已提前通过航空公司App获知新规并更换合规充电宝,但也有老年旅客因未关注通知携带无3C标识充电宝被拒 [8] - 旅客可选择快递方式处理不合规充电宝,但各家快递公司规则不一:捷网快递目前可陆运寄递但政策可能随时变化,顺丰暂停接收个人寄递仅允许商家寄送未拆封新品,京东快递仅限上海市内寄递 [11] 政策具体内容 - 民航局6月26日紧急通知要求所有充电宝必须标注清晰"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标识,且未被列入召回名单 [11] - 近期因电芯问题被召回的罗马仕、安克等品牌特定型号充电宝即使有3C标识也禁带 [11] - 能量限制延续:额定能量≤100Wh可携带2块,100Wh<额定能量≤160Wh需经航司批准,>160Wh严禁携带 [11]
明起无3C标识充电宝禁上国内航班,新规不涉及这些
每日商报· 2025-06-27 22:17
民航局充电宝新规 - 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已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新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境内航班必须要有清晰的3C标识,对于召回的、有缺陷的充电宝要求进一步严格检查 [2] - 每日查处不合规充电宝千余只,总体占比在20%左右 [2] 旅客应对措施 - 部分旅客因充电宝不符合新规而选择不带或紧急购买新充电宝 [1] - 旅客可选择让亲人朋友带回不合规充电宝、暂存或自弃 [2] - 建议旅客出行前对充电宝进行品牌、型号、批次自查 [2] 机场应对措施 - 杭州机场设置150余处醒目提醒,列明具体要求及部分被召回型号或批次 [1] - 设立充电宝"核验处置点",岗位安检人员将针对旅客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沟通与解答 [1] 其他电子设备电池规定 - 新规仅针对充电宝,不涉及相机、无人机等设备的锂电池 [2] - 相机、无人机锂电池产品严禁托运,随身携带额定能量不能超过100Wh [2] - 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需经航空公司批准,且不得超过两个 [2] - 大于160Wh严禁带上飞机 [2] 机场充电设施 - 杭州机场现有8处共享充电宝租赁点,主要集中于交通中心和凯悦酒店 [3] - T4有约18000个充电口,主要集中在登机口区域及到达接站区 [3] - 另有独立充电区9处共98个充电口 [3] - T3有座椅区充电台26台每台8个充电口,独立充电台20处平均每处40个充电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