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制造

搜索文档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回应“内卷式”竞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问题——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01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核心内容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 [1] - 该法自1993年实施以来第三次修订,前两次修订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 [1] - 修订重点针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数字经济领域公平竞争规则 [1]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 新增对虚假评价、恶意退货等行为的明确规定,禁止经营者滥用平台规则实施虚假交易或损害其他经营者权益 [4] - 针对"网络水军"刷单现象,法律明确禁止有偿提供商业排名、信用度和用户访问量等虚假交易服务 [3] - 完善对广告屏蔽、流量劫持、数据杀熟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4] 平台经营者责任强化 - 要求平台在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中明确公平竞争规则,建立投诉和纠纷处置机制 [5] - 规定平台发现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应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并保存记录 [5] - 平台需向住所地县级以上政府监督检查部门报告不正当竞争行为 [5] "内卷式"竞争治理 - 法律将"内卷式"竞争纳入调整范围,重点规制低价低质竞争行为 [7][8]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经营者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参与市场竞争 [8] - 针对充电宝行业低价竞争导致安全隐患等典型案例作出回应 [7] 恶性价格战监管 - 禁止平台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10][11] - 针对外卖平台"百亿补贴"等价格战行为进行规范 [10] - 防止平台通过价格战挤压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和损害消费者权益 [10][11] 法律实施机制 - 要求地方政府出台经济政策前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9] - 建议采用"信用+技术"方式提升执法精准度 [9] - 强调司法机关需畅通救济渠道,明晰裁判标准 [9]
罗马仕充电宝再传爆炸,安克已召回三分之一产品
齐鲁晚报· 2025-07-09 10:44
充电宝召回事件进展 - 罗马仕公司已停工停产6个月 仅保留处理产品召回的员工 约90%员工被安排放假 [1][3] - 罗马仕在天猫 淘宝 拼多多等平台的官方旗舰店均已关闭 仅京东自营店仍在运营 [3] - 安克创新预计召回70多万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 目前已召回约三分之一 [1][6] 安克创新召回措施 - 提供全额退款 升级换新 安克商城代金券三种补偿方式 [6] - 为用户寄送专用防火保护袋用于回收运输 [7] - 已下架所有官方电商平台上的相关型号产品 并终止与涉事供应商合作 [8] 召回原因与处理方式 - 供应商擅自变更未经批准的电芯原材料 可能导致产品过热或燃烧 [7] - 回收后的产品将做无害化处理 确保不流入市场或造成环境污染 [9] - 用户可选择自行销毁问题充电宝 完成后需报备官方客服 [10]
充电宝行业安全标准或加速完善
消费日报网· 2025-07-01 10:29
充电宝召回事件 - 罗马仕召回491745台充电宝产品,原因是"部分产品在极端场景下可能存在燃烧风险" [1][2] - 安克创新召回71.3万台充电宝,与罗马仕原因相同,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充电宝召回 [2] - 两家公司均表示召回原因是"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安克创新补充供应商私自变更原材料 [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是全球最大充电宝生产和消费国,2024年市场规模达10.46亿美元,占全球30%以上 [10] - 电芯占充电宝硬件成本50%以上,价格战下易形成偷工减料的恶性循环 [7] - 头部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多个电池及电芯产品3C认证证书被暂停,影响多个品牌 [6] 技术风险分析 - 锂电池能量密度≥200Wh/kg,但有机电解质易燃,正负极材料不稳定 [5] - 电芯杂质多会导致电阻增大引发异常发热,老化也会增加发热情况 [5] - 不合格电芯和电路板是自燃主因,极端环境/物理损伤/过度充放电易引发热失控 [4][5] 监管与标准升级 - 民航局新规禁止无3C标识/被召回充电宝登机,6月28日起实施 [1][10] - 《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在制定 [11] - 2025年5月6日起3C认证模式调整为"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 [11] 行业发展趋势 - 事件或推动钠电池成为主流替代方案,因其热稳定性优于锂电池 [9] - 锂电池将向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发展,依托BMS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9] - 行业倡议反恶意竞争,从"价格战"转向"品质竞争",小厂商或出局 [11][12]
今起民航局航班禁带“无 3C 标识充电宝”,电商屏蔽贴纸关键词
搜狐财经· 2025-06-28 13:40
充电宝安全风险事件 - 今年以来旅客携带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事件多发[1] - 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1] - 民航局新规禁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充电宝乘境内航班[1] 3C认证制度背景 - 3C认证始于2002年5月1日 替代原有分散认证体系 统一产品安全标准[14] - 法律依据为《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防范不合格产品对人身安全及环境的风险[14] - 未经3C认证产品禁止出厂销售进口或使用 认证标志样式由国家认监委统一规定[14] 假冒3C标签市场乱象 - 电商平台出现售卖"CCC贴纸"现象 标价低至0 91元1260枚[1] - 多个平台已屏蔽"3C贴纸"关键词 二手平台基本无法搜索到相关内容[7] 违法责任认定 - 伪造3C标志可处2万至10万元罚款 用于未认证产品按销售未经认证产品处理 罚5万至20万元[14] - 以假充真行为可没收产品并处货值50%至3倍罚款 情节严重吊销执照[15] - 销售金额超5万元可能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 伪造认证标签可判3至10年有期徒刑[15] 电商平台责任 - 需核验商家身份地址及行政许可信息 未发现盗用3C证书可能被认定未尽审核义务[16] - 发现虚假3C标签需立即下架商品并报告 明知侵权未采取措施需承担连带责任[16] - 未核验资质或未处置违法可能被责令改正并罚款 情节严重面临停业整顿[17]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消费者可要求退货退款及三倍赔偿 产品造成损害可主张全额赔偿[15] - 平台未尽审核义务需与商家承担连带责任[15]
充电宝乘机新规首日:虹桥机场严查3C认证 乘客可自弃或快递
新京报· 2025-06-28 10:20
充电宝新规实施情况 -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在值机区域、安检通道等显眼位置增设"充电宝新规"告知牌,明确提醒旅客未标注3C认证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属于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禁止携带登机 [1] - 航站楼入门安检处设置"充电宝自弃筐",仅28日开放至8时许已收集3大筐自弃充电宝,绝大部分为无3C认证或属于召回序列的充电宝 [1][3] - 安检流程细化,实施"三查"步骤:查3C标识是否完整、查型号是否在召回名单、查额定能量是否超标 [5] 充电宝行业安全风险 - 2025年以来国内航班已发生多起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较去年同期翻倍,包括3月杭州飞香港航班和6月郑州飞揭阳航班因充电宝故障备降 [12]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撤销14家充电宝企业3C认证,涉及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等11个证书,产业链安全风险凸显 [12] -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指出机舱内充电宝自燃处置难度高,新政通过3C认证和召回管理可排除90%以上安全隐患 [13] 旅客应对措施 - 部分旅客已提前通过航空公司App获知新规并更换合规充电宝,但也有老年旅客因未关注通知携带无3C标识充电宝被拒 [8] - 旅客可选择快递方式处理不合规充电宝,但各家快递公司规则不一:捷网快递目前可陆运寄递但政策可能随时变化,顺丰暂停接收个人寄递仅允许商家寄送未拆封新品,京东快递仅限上海市内寄递 [11] 政策具体内容 - 民航局6月26日紧急通知要求所有充电宝必须标注清晰"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标识,且未被列入召回名单 [11] - 近期因电芯问题被召回的罗马仕、安克等品牌特定型号充电宝即使有3C标识也禁带 [11] - 能量限制延续:额定能量≤100Wh可携带2块,100Wh<额定能量≤160Wh需经航司批准,>160Wh严禁携带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