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学后付
icon
搜索文档
名为“先学后付” 实为“先学后债”(百姓关注)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30
"报名时说先学习后付款,边学边赚钱,其实根本挣不到钱。""课没上几节,想退课时却背上了6000元 的债务。"近来,不少读者反映一些培训机构以"兼职赚学费"为诱饵,结果所谓的"先学后付",实际 是"先学后债"。 与此同时,当消费者进行维权时,却发现困难重重。广东珠海的赵女士曾报名了一家培训机构的课程, 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该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当她要求终止时发现,和自己签订课程合同的公司、对接贷 款的公司、协商退课的公司竟然是3家不同的公司,这导致赵女士向有关部门投诉时,未能得到妥善处 理。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崔西彬分析认为,消费者之所以维权困难,首先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多数消 费者不知道自己签署的是金融借贷类合同;其次是举证困难,消费者往往无法提供培训机构故意隐瞒贷 款信息的直接证据;再次是诉讼周期长、程序复杂且维权成本高,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 还有一些机构通过频繁更换公司主体或注销公司等手段逃避法律责任。 很多课程质量不尽如人意。有读者反映,自己报名价值9000元的绘画培训课程后发现,所谓"直播课"每 周仅1次且用于批改作业,正课则全是录播,根本没有老师在线教学。 记者以学员身份联系了一家视频剪 ...
每周质量报告丨高薪兼职是假、骗人贷款是真 起底“免费培训”背后套路
央视新闻· 2025-09-14 19:02
网络培训行业营销模式 - 以零基础高收入保就业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参与免费培训 [1][2] - 通过展示虚构学员工资单制造高收入假象 如声称兼职十天收入可达上万元 [9][33] - 在免费直播课中大量时间用于变现宣传而非技能教学 [8] 收费套路与金融风险 - 将免费课程转化为高价付费课程 原价6760元直播限时优惠至5760元 [11] -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降低支付门槛 如月付480元并承诺保底收入600元 [13] - 实质诱导消费者办理培训贷 全国12315平台相关投诉达27884件 [25][27] 课程质量与合约问题 - 付费课程实际提供画质模糊的录制视频 与宣传严重不符 [15] - 设置不平等合同条款 退课时要求支付2000元违约金 [17][21] - 格式条款被法律专家认定为无效霸王条款 [24] 企业违规案例 - 四川霖诚飞耀科技因经营场所失联被列入异常名录 涉诉143条 [22] - 北京某AI培训公司通过虚构兼职案例半年吸引数千人购课 [29][33] - 采用100%中奖欺诈手段(实际特等奖中奖率0%)被罚款50万元 [36][38][39] 行业监管现状 - 网络培训行业月均投诉量超2300件 主要涉及不予退款和虚假宣传 [25] - 执法部门查处重点包括虚假兼职案例伪造和隐蔽营销活动 [30][35] - 金融监管部门需加强对先学后付模式的培训贷风险防控 [27]
上半年金融服务类投诉比重上升!中消协揭秘“先学后付”套路|金融曝光台
新浪财经· 2025-08-08 08:46
教育培训行业投诉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995971件 同比增长27 23% [2] - 教育培训服务类投诉量44126件 占比4 43% 较2024年同期上升0 51个百分点 [3] - 金融服务类投诉量7564件 占比0 76% 较2024年同期上升0 52个百分点 [3][4] "培训贷"运营模式 - 机构以"零基础高薪兼职""学习好声音变现"等名义虚假宣传 伪造兼职收益截图诱导在校大学生报名 [5] - 采用"先学后付"模式实质为诱导办理分期贷款 部分消费者在不知情状态下完成贷款申请 [1][5] - 典型投诉案例显示:8880元课程通过分期付款 承诺月赚1000-2000元但实际无法兑现 退课需支付20%违约金 [7]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4月发布新规 要求商业银行及助贷机构规范营销行为 明确披露年化利率等关键信息 [14] - 山东监管局2024年9月警示"培训贷"三大特征:虚假承诺就业保障 捆绑网贷平台 隐瞒高额附加费用 [12][13]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先学后付"相关投诉达18257条 涉及保定燃燃文化传媒等多家机构 [7][9]
零基础高薪技能培训暗藏陷阱 “先学后付”模式有待规范
北京商报· 2025-08-06 17:38
投诉数据统计 - 全国消协组织2025年上半年受理消费者投诉995,971件 同比增长27.23% [1] - 解决投诉509,655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亿元 [1] - 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33万人次 [1] 技能培训行业乱象 - 机构以"零基础高薪兼职"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 伪造兼职收益截图诱导在校大学生报名 [2] - 通过"先学后付"模式诱导消费者办理分期贷款 部分消费者在不知情情况下完成贷款申请 [2] - 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合同条款模糊且退课设置不合理 消费者退课时需承担高额违约金 [2] 监管与消费者建议 - 金融监管部门需规范"先学后付"模式 防控培训贷风险 要求机构提供书面风险提示并取得消费者明确授权 [3] -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技能培训监管 对伪造收益截图和虚构就业案例行为从严查处 [3] - 消费者需警惕"零基础高薪就业"宣传 报名前应核实课程内容与教学水平 不轻信口头承诺 [3]
超五千家培训机构采用“先学后付”和数字人民币两类收费模式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20:04
校外培训行业规范发展 - 广东省教育厅建议家长优先选择"先学后付"收费模式的培训机构以减轻学生负担[1] - 广东省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办学行为并提升办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素质教育资源[1] 收费模式改革与风险防范 - 广东省推行"先学后付"收费模式改革从源头防范"退费难"和"卷钱跑路"风险[2] - 广东省五部门联合制定方案鼓励机构采用"先学后付"模式目标五年内显著增加采用该模式的机构数量[2] - 深圳市推出数字人民币教培预付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一课一销"和资金追溯防止资金挪用[2] - 目前全省采用"先学后付"和数字人民币收费模式的机构超5000家累计交易金额超20亿元[2] 纠纷解决机制创新 - 珠海市成立全国首家校外培训行业诉源治理工作站提供一站式调解和法律服务[3] - 工作站整合多方调解力量包括辖区民警、律师、行业协会等形成多元解纷"共同体"[3] 信用监管体系建设 - 珠海市推行"信用+监管"模式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信用等级评定[4] - 采用"监管部门统筹+自愿申报+第三方认证"方式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行业规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