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行赔付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证券业首次修订执业声誉管理办法,行贿纳入失信,先行赔付可豁免声誉处罚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42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对《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目前正在征求行业意见。这是该 办法自2022年发布实施以来的首次调整。修订内容主要围绕两个核心方面展开:将干扰监管执法的行贿 行为纳入违法失信范畴,同时为券商通过先行赔付机制减轻投资者损害提供豁免通道。 先行赔付机制获得政策支持 修订稿明确规定,发行人因欺诈发行、虚假陈述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时,相关证券公司主动与受损投资者 达成先行赔付协议的,可向中证协申请免于将相关行政处罚信息记入执业声誉信息库。这一条款为券商 主动承担责任、化解风险提供了明确的制度安排。 该机制的设立体现了监管层对券商主动赔付行为的鼓励态度。通过将赔付主动性与声誉评价挂钩,倒逼 券商在项目尽调、材料核查及持续督导阶段更加审慎履职。券商需要从源头降低欺诈风险,因为审慎履 职不仅是义务要求,更直接关系到机构的市场声誉和长远发展。 将行贿干扰监管纳入执业声誉管理后,涉事机构及个人将面临全行业联合惩戒。这项措施通过声誉资本 定价机制让"围猎者"付出市场信用代价,是监管部门净化市场生态、维护执法权威的重要举措。内控薄 弱的机构容易因员工个人行为引发机构声誉风险,需要加大合规投入力度。 修订稿 ...
中证协发文,三年来首次修订!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5:59
【导读】中证协 修订 《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 并征求意见 见习记者 舍梨 近日,记者从券商人士处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 " 中证协 " )对《证券行业执业 声誉信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目前正在征求行业意见。 据悉,《管理办法》自2022年发布实施以来,为行业构建市场化的声誉约束机制奠定了制度 基础,本次修订是该办法运行三年后的首次调整。 此次修订主要有三大变化 : 一是,明确以贿赂等手段干扰监管执法将被纳入违法失信范畴; 二是鼓励券商主动赔偿欺诈发行等导致的投资者损失,券商以先行赔付积极减轻或消除投资 者损害的,可免于记入执业声誉信息库;三是完善诚信信息来源,将来源于证监会诚信档案 数据库的信息调整为会员自行报送。 贿赂等行为被纳入违法失信 范畴 从修订内容来看,贯彻落实证监会关于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工作部署, 中证协 进一步明确 有关违法失信信息: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干扰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监管执法工作,被予 以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者因情节较轻、未受到处罚处理,但被纪律检查或行政监察机构 认定的信息,被纳入违法失信范畴。 业内人士认为,将行贿干扰监管纳入执业声誉 ...
券商执业声誉信息办法拟修订 新增先行赔付机制等免录入情形
快讯· 2025-07-04 17:05
券商执业声誉信息办法拟修订 新增先行赔付机制等免录入情形 智通财经7月4日电,记者获悉,中证协对《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正在征求意 见。本次修订着眼于落实相关监管精神、结合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实践等情况。修订显示,新版本进一步 明确有关违法失信信息,具体包括:以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干扰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监管执法工作, 被予以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者因情节较轻、未受到处罚处理,但被纪律检查或行政监察机构认定的 信息;另一方面,根据证监会关于依法推进先行赔付工作要求,明确对通过先行赔付机制主动减轻或消 除对投资者违法损害的,相关处罚信息可免于记入执业声誉信息库。(智通财经记者 林坚) ...
中国改革现场|化解消费纠纷,先行赔付是最优解吗?
央广网· 2025-06-30 20:42
消费纠纷先行赔付机制创新 - 北京市南锣鼓巷首创"双重先行赔付"机制,由商户承担首次赔付责任,商会进行二次兜底赔付,实现消费纠纷100%解决率 [2][4][7] - 机制通过《南锣公约》以承诺制形式落地,商户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新入驻商户需强制遵守,目前存量商户执行率100%,年流动性商户占比约20% [3][7] - 南锣鼓巷日均客流超10万人次,"五一"假期接待84.7万人次,通过该机制实现商品消费"零投诉",全年仅记录2起商会层级纠纷 [2][4] 商户执行效果与成本分析 - 餐饮文创类商户占比超60%,多数纠纷可在商户层面自行解决,退赔成本占利润比重微不足道(如尹三豆汁案例中单笔退款36.6元) [7][10] - 商户反馈机制显著提升服务质量,员工服务意识与执行力增强,通过"算长远账"逻辑优化消费环境带动复购率 [10] - 山东淄博43家商场建立资金池模式,商户与商场共同出资,配套信用积分管理,对投诉集中商户公示并降低信用评级 [11] 全国多地试点模式对比 - 河南洛阳龙门古街实行分级赔付:100元内争议1小时办结,100-300元12小时办结,300-1000元48小时联动市场监管解决,覆盖100余家商户 [12][13] - 山东淄博已解决1000+纠纷,挽回损失30+万元,采用"能赔快赔"原则;洛阳全市推广至商场/景区等场所,要求设立专项账户并公示流程 [11][14] - 资金筹措呈现多元化:北京依赖商会社会捐款,山东采用商户保证金,河南部分区域尝试财政出资 [14] 机制可持续性优化方向 - 专家建议制定全国性规范文件,明确主导方、资金来源及赔付标准,需平衡区域差异与制度效率 [15] - 需建立责任追溯与淘汰机制,对高频赔付商户实施退出,引入保险或基金保障资金可持续性 [15] - 流程优化核心在于快速责任判定,政府需明确监管角色,商圈管委会强化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15]
*ST广道重大财务造假案落槌 连续七年几乎无真实业务
新浪证券· 2025-06-16 10:32
6月13日,*ST广道(维权)(深圳市广道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已收到证监会深圳监管局 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公司可能触及北交所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规 定。 财务造假规模与手段:长期系统性欺诈 1. 造假跨度与金额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单等全套单据,虚构销售与采 购业务。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4.65亿元,各期虚增占比均超85%(2018-2023年占比87%-99%,2024年上 半年88.11%);虚增营业成本7.54亿元,占比83%-99%。 核心特征:连续六年半几乎"无真实业务",营收成本双虚增,造假持续性、隐蔽性极强。 2. 造假文件范围 涉及2018-2023年年报、2024年半年报及《2024年定向增发募集说明书》,后者表明造假意图延伸至再 融资环节,欺诈链条完整。 下表展示了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ST广道财务造假的具体情况: | 年份/期间 | 虚增营业收入(亿元) | 早景期比例(%) | 虚增营业成本(亿元) | 日景期代创(%)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