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市新规
icon
搜索文档
强制退市!这家公司4年造假被罚2.29亿,老板市场禁入10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19:29
记者丨崔文静 编辑丨巫燕玲 2025年又一家上市公司因严重财务造假走向退市。 9月12日晚,*ST东通(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 因2019年至2022 年连续四年虚构业务、虚增收入4.32亿元,虚增利润3.14亿元,被处以2.29亿元高额罚款。公司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黄永军被罚2650万元 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 。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22年定向增发还引用了虚假财务数据,构成欺诈发行,成为压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证监会明确表示,本案可能 涉及的犯罪线索将"应移尽移"至公安机关,"退市不免责"的监管信号十分清晰 。 *ST东通是2025年以来第12家触及重大违法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 。除7家公司已完成退市外,另有5家已进入退市流程。这一变化 并非因造假公司增多,而是源于退市新规对财务造假退市标准的调整——连续三年及以上造假即坚决出清,且金额和比例门槛进一步下调。 监管机构正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坚决杜绝"一退了之",进一步强化了退市不是终点,问责才是关键的监管理念。 4年造假被罚2 . 2 9亿 老板市场禁入1 0年 ...
连续4年造假!这家上市公司被罚2.29亿,老板市场禁入10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14:17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22年定向增发还引用了虚假财务数据,构成欺诈发行,成为压垮公司的最后一 根稻草。证监会明确表示,本案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将"应移尽移"至公安机关,"退市不免责"的监管信 号十分清晰。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2025年又一家上市公司因严重财务造假走向退市。 9月12日晚,*ST东通(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以 下简称《告知书》),因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虚构业务、虚增收入4.32亿元,虚增利润3.14亿元, 被处以2.29亿元高额罚款。公司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黄永军被罚2650万元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 *ST东通是2025年以来第12家触及重大违法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除7家公司已完成退市 外,另有5家已进入退市流程。这一变化并非因造假公司增多,而是源于退市新规对财务造假退市标准 的调整——连续三年及以上造假即坚决出清,且金额和比例门槛进一步下调。 监管机构正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坚决杜绝"一退了之",进一步强化了退市不是终点,问 责才是关键的监管理念。 4年造假被罚2.29亿,老板市场禁入10 ...
从易会满任期的上市潮,到易会满被查的退市潮
搜狐财经· 2025-09-08 09:32
易会满任期内A股制度改革 - 新证券法明确注册制并于2019年底公布 允许亏损高科技企业上市 [2] - 2021年退市新规明确上市公司不达标自动退市 解决A股只进不出弊端 [1][2] - 罚款上限从60万改为按募资额两倍罚款 足以使造假公司倾家荡产 [2] 紫晶存储财务造假细节 - 2017年虚增营收4349.73万元占当年营收13.9% 虚增利润2162.71万元占利润总额35.82% [7] - 2018年虚增营收11145.79万元占营收27.75% 虚增利润3903.63万元占利润总额32.59% [8] - 2019年上半年虚增营收6693.95万元占营收42.97% 虚增利润2532.66万元占利润总额137.33% [9] - 2019年虚增利润1.45亿元占利润总额绝对值94.55% 2020年虚增利润1.69亿元占150.21% [13][14] 紫晶存储违规担保与处罚 - 未披露2016年末担保1000万元 2017年末1000万元 2019年上半年末7500.12万元 [11] - 招股书签署日未披露担保余额合计1.35亿元 [12] 2021年为14家企业提供16笔违规担保达3.603亿元 [15] - 公司及13名责任人共被罚9071万元 实控人郑穆罚2164.26万元且终身市场禁入 罗铁威罚1803.55万元且10年市场禁入 [16] 先行赔付机制创新 - 四家中介机构交纳承诺金合计12.75亿元 通过先行赔付已赔偿投资者约10.86亿元 [19] - 有效赔付人数约16986人占总赔付人数97.22% [20] - 开创先行赔付机制 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 代表人诉讼制度三项先河 [21][22][23]
“IPO之王”易会满:任期内发行1908家IPO 募资2.22万亿
凤凰网财经· 2025-09-06 13:08
易会满在担任证监会主席的五年多任期内(2019年1月—2024年2月),以"注册制改革"为核心推动资本市场扩容,创下了A股历史上IPO发行的最高纪录 ——1908家(含6家已退市公司)新股上市,募资总额2.22万亿元,日均一家公司登陆A股,募资金额占32年来A股IPO总量的41.59%。其任内新股发行数量 与规模远超此前八任主席总和,被市场称为"IPO之王"。 然而,高速扩容的背后,退市机制未能同步匹配(退市151家,不足IPO数量的1/10),叠加股东净减持2.27万亿元的压力,A股"3000点保卫战"在其任内反 复上演20次。 01 任期内发行1908家IPO 募资2.22万亿 凤凰网《风暴眼》 终于,传闻落地,易会满落马!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日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易会满 易会满任期内,一个最为市场所瞩目的重点是:5年来,新股发行数量大幅增加,发行速度明显加快。 凤凰网《风暴眼》据万得数据统计,在易会满任职证监会主席的5年多的时间,累计发行新股数量高达1908家(含6家已退市公司),总计募资金额达2.22 万亿元 ...
资金占用强制退市规则显威: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 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20 09:16
新"国九条"及退市新规对资金占用的监管作用 - 新"国九条"提出严肃整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2023年4月12日发布退市制度意见,将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1][7] - 退市新规设置严格整改期限和强制退市红线,形成强力监管威慑,有效督促控股股东清偿还款 [2][6] - 自新规实施以来,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清收金额合计超过80亿元,化解规范类退市风险 [1][7] ST东时资金占用案例 - 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3.87亿元,北京证监局要求2025年6月19日前归还 [3] - 公司2024年7月启动预重整,8月14日与10名重整投资人签署代偿协议,代偿3.37亿元,并通过债权转让0.50亿元完成清收 [4] - 公司在2个月整改期最后一天(8月18日)公告资金占用清偿完毕,股票于8月19日复牌 [2][4] *ST华微资金占用案例 - 控股股东上海鹏盛占用资金14.91亿元,吉林证监局要求6个月内清收 [4] - 通过转让所持全部股权给吉林省亚东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获得15.56亿元,并以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合计清偿15.67亿元本息 [4] - 公司8月12日因未完成整改停牌,8月15日股份转让过户完成,8月18日公告资金占用整改完成并复牌 [5] 资金占用治理机制与效果 - 退市新规强调内控失效和大股东资金占用未整改将纳入强制退市考量,触及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痛点 [2] - 中证投服中心提起股东代位诉讼追究赔偿责任,太安退案例中督促控股股东全额偿还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7] - 专家建议从事前防范(完善公司治理和资金监测)、事中监督(强化中介责任和股东诉讼)、事后惩戒(穿透式追责和信用记录)三方面进一步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9] 监管政策展望 - 证监会将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加大对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发挥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作用 [8] - 执法需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和刑事工具,完善信息披露和治理程序,保护公众股东利益 [8]
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 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20 07:28
新"国九条"与退市新规实施效果 -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1][7] - 证监会2023年4月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将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1][7] - 退市新规实施以来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清收金额超80亿元 [1][7] 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整改案例 - ST东时通过重整投资人代偿3.37亿元+债权转让0.5亿元,合计清收3.87亿元占用资金 [3][4] - *ST华微通过控股股东转让全部股权获资15.56亿元+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合计清偿15.67亿元 [4][5][6] - 两家公司均在退市新规规定的最后期限前完成整改,涉及资金合计19.54亿元 [2][6] 监管机制与市场影响 - 退市新规设置"限期不改坚决退市"红线,形成强力监管威慑 [6][7] - 中证投服中心通过股东代位诉讼成功追偿太安退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7] - 交易所对未按期整改公司实施停牌措施,ST东时与*ST华微均经历停牌后复牌 [3][5][6] 政策完善建议 - 建议推行独立董事一票否决权制度,建立资金流向实时监测系统 [9] - 需完善民、行、刑执法工具组合,规范重大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流程 [8] - 强化审计机构专项核查责任,开通中小股东集体诉讼绿色通道 [9]
资金占用强制退市规则显威 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 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20 06:50
退市新规对资金占用的监管强化 - 新"国九条"及证监会退市新规将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强化违法违规行为整治 [1][6] - 退市新规设置严格整改期限 形成"限期不改坚决退市"的监管威慑机制 [1][5] 公司案例:资金占用问题解决与退市风险化解 - ST东时控股股东通过重整投资人代偿3.37亿元及债权转让0.50亿元 清收占用资金3.87亿元 [2][3] - *ST华微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转让所得15.56亿元及分红款抵偿0.11亿元 归还占用本息15.67亿元 [3][4] - 两家公司均在停牌截止日前完成整改 股票复牌避免强制退市 [2][3][4] 退市新规的实施成效 - 新规实施以来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清收总金额超80亿元 [1][6] - 退市新规有效触及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痛点 督促资金清偿 [1][5] 资金占用的持续监管与治理方向 - 监管机构推动完善公司治理规则 加大对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7] - 事前防范需完善公司治理及资金监测系统 事中强化中介责任与股东诉讼 事后实施"穿透式"追责 [8] - 执法需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工具 避免退市程序对公众股东的二次伤害 [7]
资金占用强制退市规则显威 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35
资金占用整改案例 - ST东时和*ST华微通过投资人代偿、股权转让等方式完成资金占用整改,合计清偿19.54亿元,解除退市风险 [2] - ST东时控股股东通过重整投资人代偿3.37亿元及债权转让0.50亿元,清收全部3.87亿元占用资金 [3][4] - *ST华微控股股东通过转让全部股权所得15.56亿元及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归还15.67亿元本息 [4][5] 退市新规监管效果 - 退市新规将资金占用未按期偿还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设置严格整改期限形成强力威慑 [2][5] - 新规实施后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清收超80亿元,化解规范类退市风险 [6] - 监管强调"退市不免责",中证投服中心通过代位诉讼追回太安退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6] 上市公司治理改进建议 - 需完善公司治理工具,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执法手段形成威慑 [7] - 事前防范建议推行独董一票否决权、建立资金流向监测系统 [8] - 事中监督需强化中介核查责任,事后应穿透追责并限制违规主体市场准入 [8]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新"国九条"明确整治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加强打击力度 [6][7] - 交易所修订退市规则后,资金占用整改案例显示政策有效性提升 [5][6]
*ST金洲连续11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1元 面临多重退市风险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1月15日晚间,*ST金洲发布公告表示,预计2022年亏损0.6亿元至0.9亿元。同日,公司发布的《关于公 司股票存在退市风险的提示性公告》显示,公司可能触及财务类、交易类以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三重退 市风险。 2022年11月14日,*ST金洲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 知书》)。根据《告知书》,如果*ST金洲2019年末、2020年末净资产经追溯调整后为负,进而可能导 致2020年末、2021年末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及《关 于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可能触及重大 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如果2020年末、2021年末两年净资产不连续为负,则公司股票可能不触及重大违法 强制退市情形。 对此,*ST金洲公告表示,正在对《告知书》涉嫌违法的事实和财务数据予以核实,"公司是否对以前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不以此《告知书》为依据,最终结果以中国证监会出具的正式决定书为准。公司 正在准备向证监会申请陈述、申辩和听证。" 1月13日,*ST金洲报收0.85元/股并已连续11个交易日收盘价 ...
年报三大痛点被问询 多家ST类公司“摘帽”
新华网· 2025-08-12 13:38
交易所年报问询核心关注点 - 交易所对7家ST家族公司2024年年报进行问询 重点关注营业收入真实性 持续经营能力及摘帽合规性 [1] - 问询后部分公司成功摘帽 体现监管对财务指标和退市标准的严格执行 [1][8] 营业收入真实性核查 - 交易所聚焦营业收入构成 确认方式 时间及扣除项完整性 尤其关注异常变动 [2] - *ST恒宇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4亿元 -8177万元和1.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312万元 -1.67亿元和2674万元 2023年因军品审价导致营收负值触发退市警示 2024年扭亏为盈后交易所核查其是否存在通过暂估价格虚增收入 [2] - *ST佳沃2024年亏损9.24亿元 被要求量化说明产销量 饲料成本 运营成本变化对营收 成本及毛利率的影响 并对比行业趋势 [3] 持续经营能力评估 - 退市新规将主板亏损公司营收指标从1亿元提至3亿元 强化持续经营能力考核 [4] - ST天邦资产负债率72.58% 流动负债78.10亿元高于流动资产56.07亿元 其中短期有息负债33.97亿元 偿债能力弱 且处于预重整阶段至2025年5月9日 [4][5] - 山东墨龙截至2024年末母公司股东权益4.92亿元 未分配利润-14.70亿元 资产负债率79.68% 一年内有息负债14.48亿元 部分资产因诉讼被冻结 交易所要求对比2023-2024年变化分析经营能力改善合理性 [6][7] 摘帽合规性审查 - 交易所严格执行退市新规 对比财务类及规范类退市情形层层问询 严控摘帽标准 [8] - *ST新宁通过问询核查证明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已消除 于5月6日成功摘帽更名新宁物流 [8] - ST步步高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后申请摘帽 交易所要求审计师说明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审计证据充分性 并自查是否符合摘帽条件 公司于4月21日成功撤销风险警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