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硫化物路线成主流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0:25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预计2026年起将陆续实现车端装车,2030年前后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1] - 头部电池厂已实现中试线级别生产,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全固态小批量生产,30年前后有望大批量应用 [2][3] - 比亚迪弗迪电池研发硫化物复合电解质体系,预计2027年小批量装车、2030年大规模量产,目前已实现中试线生产 [3] - 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企业也陆续开始贯通中试线 [3] - 上汽、广汽、奇瑞、比亚迪、东风等车企预计26年开始陆续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 [3] 技术路线发展 - 硫化物电解质路线已成为行业主流选择,行业专注于LSPC路线 [1][2] - 固态电解质取代电解液是固态电池最大的材料变化,目前逐渐向硫化物路线收敛 [4] - 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已接近液态锂电池水平,电性能已基本满足需求 [4] - 以硫化物为主,多种电解质混用可能成为发展方向,如以卤化物电解质包覆正极表面 [4] 关键材料与成本 - 硫化锂是硫化物电解质主要原材料,是决定其性能和成本的关键 [5] - 硫化锂生产工艺难度高,当前市价超300万元/吨,在电芯成本占比中超过50%(传统锂电池电解液成本占比仅5%) [5] - 硫化锂理论上的工艺路线比较多,目前实际使用的以固相法为主 [5] - 液相法具有能耗低、连续化生产等优势,理论上成本优势明显,如果纯度等问题解决,有应用潜力 [5] 产业化挑战 - 硫化锂制备的高成本与环保要求仍是产业化关键瓶颈 [1] - 硫化物电解质在空气中易与水接触生成有毒气体硫化氢,环境要求很高 [4] - 固-固界面问题需要等静压设备工艺,推高了产业化难度 [4] - 国内硫化锂厂商多属于中试线规模,未来围绕硫化氢的环评要求或壁垒可能是量产过程中的重要难题 [5]
纯锂新能源全固态电池电动自行车换电试点项目在京启动
中国能源网· 2025-06-30 16:41
项目启动 - 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亦庄举办"全固态电池电动自行车换电试点项目"启动仪式,约200人出席活动[1] - 项目整合"车、电、柜、云、配送场景"5大关键要素,打造全国首套基于全固态电池产品为核心的"充、换、管、用"4大协同体系[1] - 试点项目首期将在北京亦庄大族广场和龙湖天街两大核心商超区域实施,针对B端商超即时配送场景[6] 技术突破 - 纯锂新能源宣布跨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三座大山:"可控成本、可规模量产、可商业应用"[5] - 全固态电池产品通过多项安全认证,实测质量损失率仅0.023%,远低于1%的行业标准[5] - 全固态电池具有本征安全特性,从源头上解决锂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风险[2] 行业意义 - 全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应用于电动自行车领域,实现该技术在全球商业化应用中零的突破[1][5] - 2024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中锂电池热失控占比高达91.7%,全固态电池可显著提升安全性[2] - 项目探索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望提供更好的循环经济方案[2] 合作伙伴 - 公司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雅迪科技集团、智租物联科技集团共同推进项目[1] - 与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等产业链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全产业链[2] - 雅迪科技表示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开展深度合作[3] - 科恒股份将从材料、装备、研发、产线等多方面开展全面合作[3]
电新周报:风电板块内强外盛坚定看好,SNEC聚焦提效与场景的差异化竞争-20250615
国金证券· 2025-06-15 20: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风电行业菲律宾海风项目招标利好国内企业,英国项目推进顺利,风机价格上行,推荐整机等环节[7] - 光伏&储能行业SNEC展会聚焦技术微创新与新应用场景,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增长,推荐相关企业[7][9] - 电网行业2025年是特高压建设大年,招标推进,线路投产和核准开工多,看好相关公司业绩[9][10] - 新能源车&整车行业小鹏G7预售,多地暂停地方补贴,关注政策和销量变化,优选结构性机会[14][17] - 锂电行业复合集流体和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有进展,宁德时代发布电芯,Northvolt停产部分工厂[22][20][19] - 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能源局开展试点工作,5月产销下滑,仍需政策支持,推荐相关企业[17] 各子行业总结 风电 - 菲律宾3.3GW海风项目招标,要求2028 - 2030年交付,看好国内风机、基础、海缆企业获单[7] - 英国Inch Cape项目文船重工完成单桩生产,关注大金、东缆订单确收[7] - 国电投2.5GW陆风机组集采开标,5.XMW机型投标均价环比涨16.9%,推荐整机环节企业[7] 光伏&储能 - SNEC展会TOPCon、xBC、HJT、钙钛矿等技术有进展,企业聚焦工艺提效与应用场景挖掘[7] - 2025年中国、美国、欧洲储能新增装机预计增长,全球有望达270GWh,同比增43%,推荐相关企业[9] - 光储板块关注组件产能全球化、细分技术路线等主线相关企业[9] 电网 - 2025年国网第三次变电设备招标标包环比增58包,创年内新高,输变电项目稳步推进[9] - 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2025年有望开工4 - 5条直流、3条交流,看好相关公司业绩[9][10] 新能源车&整车 - 6月1周乘用车销量36.3万辆,电车20万辆,渗透率55.1%;6月1 - 8日新能源车零售、批售有增长[12][14] - 小鹏G7预售,小订略超预期,预计上市价格调整,关注大定表现;多地暂停地方补贴,观望政策和销量[14] - 整车板块优选大众、高端、中低端新势力市场结构性机会,推荐相关企业[17] 锂电 - 复合集流体产业化逼近,预计Q3复合铜箔落地,关注相关企业;固态电池6 - 8月或有送样测试[22] - 宁德时代发布587Ah储能专用电芯,安全设计优,优化运输;Northvolt停止部分工厂生产[20][19] 氢能与燃料电池 - 能源局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规划11个试点方向和指标,加速商业模式推广[17] - 5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下滑,1 - 5月累计产销量同比降,仍需政策支持,推荐相关企业[17]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 光储风:菲律宾3.3GW海风招标,国电投陆风机组开标价走强,SNEC展企业发布新纪录产品,美国储能集成商破产[5] - 电网:国网第三次变电设备招标,哈密—重庆特高压投产,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转正[5] - 新能源车&锂电:小鹏G7预售,多地停补贴,吉利发布混动技术,Northvolt停产,宁德时代发布电芯,亿纬锂能拟赴港上市[5] - 氢能与燃料电池:国家氢燃料电池检测中心投用,河南鼓励绿氢,厦门规划氢能产值和氢车规模[5] 产业链价格及数据变动 光伏 - 截至6月11日,中上游硅料、硅片、电池片价格下跌,组件价格僵持,海外组件价格持稳,光伏玻璃和EVA树脂价格下跌[24][25][33] 锂电 - 6月13日,MB钴、锂盐、正极材料价格有波动,负极材料、负极石墨化、6F、电芯价格持平,隔膜价格有降有平[40][43][55] 板块景气度 - 光伏&储能、锂电、氢能与燃料电池底部企稳;风电稳健向上;电网、新能源整车略有承压[62]
6月6日主题复盘 | 白银大涨,农药持续走强,固态电池反复活跃
选股宝· 2025-06-06 16:40
行情回顾 - 沪指全天窄幅震荡,创业板指缩量调整,个股涨跌互现,今日成交1.18万亿 [1] - 白银概念股集体走强,湖南白银、白银有色、盛达资源等涨停 [1] - 算力概念股延续反弹,华脉科技、南凌科技、美利云等封板 [1] - 农药股继续走强,苏利股份、美邦股份、长青股份涨停 [1] - 稳定币概念股迎来调整,雄帝科技跌超10% [1] 白银板块 - 白银板块大涨,中润资源、白银有色、湖南白银等多股涨停 [4] - Comex 7月白银期货上涨4%至每盎司36.03美元,盘中创2012年2月以来新高 [4] - 过去12个月黄金涨幅42%,白银涨幅15%,明显落后 [4] - 金银比是衡量白银相对黄金价格高低的重要指标,当前银价相对黄金被低估 [5] - 2024-2027年全球白银供应量CAGR仅为1.2%,供需结构将维持偏紧状态,供应缺口或由2024年的6003吨放大至7248吨 [6] - 工业用银消耗量将作为白银需求上升的核心动力持续增长,光伏银浆、新能源汽车用银量显著提升 [6] 农药板块 - 农药板块活跃,苏利股份2连板,美邦股份、长青股份等涨停,联化科技底部以来涨幅超100% [7] - 山东高密友道化学车间爆炸事故涉及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的硝化工艺 [7] - K胺是合成氯虫苯甲酰胺的核心原料,行业供给有限 [8] - 事故或导致康宽及中间体K胺价格上涨,国内硝化工艺管控将进一步加强 [9] 固态电池板块 -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活跃,德新科技、金鹰股份、渤海化学等涨停 [10]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30年开启产业化,固态电解质需求21万吨,对应市场空间超210亿元 [11] - 硫化物电解质需求显著增加,上游原料硫化锂产能存在显著缺口 [12] - 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向干法迭代趋势明确,干法粘结剂成为刚需 [12] 其他热点板块 - 算力板块活跃,华脉科技、南凌科技、美利云等涨停 [13]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昂利康、海辰药业、新诺威等上涨 [13] - 区块链板块调整,中嘉博创、金时科技、厦门信达等下跌 [13] - 虚拟电厂、航天、大消费等板块局部活跃 [14]
全固态资深专家聊产业化进展
2025-05-28 23:14
纪要涉及的行业 全固态电池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技术进展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通过掺杂氧化物或卤素元素改性可提高界面及水氧稳定性,但需解决材料间不一致性问题;目前量产硫化物体系离子电导率达 10^-2 S/cm,实验室研究可达 20 多 mS/cm,但未大规模量产[1] - 高镍正极(1,500 - 1,800 mAh/g)配合富锂锰基正极可实现 450 Wh/kg 能量密度;容量提升至 1,800 - 2,000 mAh/g 并制备 60Ah 以上电芯,能量密度可接近 500 Wh/kg;目前可生产 10 - 60Ah 电芯,但大容量电芯循环测试不佳,汽车动力系统需 60Ah 以上[1] - 氯化物因成本和工艺优势占据固态电解质市场主流,溴化物和碘化物性能优越但成本高、制备难;硫化物与氧化物电解质组合可提升对锂金属表面稳定性,增强水氧稳定性,改善固固接触界面[1]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体系从电解质和正负极材料发展,新型材料提高离子电导率至 10^-2 S/cm,改善水氧稳定性;正负极材料能量密度逐步提升;工艺上湿法和干法并进,但仍集中在实验室试制线阶段[2][3] 不同路线及主要玩家 - 全固态电池主要有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种路线,卤化物应用较少;聚合物路线企业有台湾辉蓝、国内蔚蓝、泰蓝等;氧化物路线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硫化物路线有恩力赛克动力、赣锋锂业等[4] 产业化进程 - 固态电池处于实验室试制线阶段,需解决材料稳定性、电解质性能优化和生产工艺改进等问题;2024 年工信部批准八个项目共 60 亿元补贴,今年 8 月截止;CIBF 展会上多家企业发布新品展示技术进步;未来一两个月有望出现积极催化剂[5] 成本因素 - 液态电芯产线与全固态产线兼容性差需重新购置;全固态设备未成套,无法准确估算价格;硫化物材料成本高,如硫化锂每公斤 1 - 2 万元,但放量生产及回收技术发展后,成本预计降至比液体锂离子高约 10%,即每瓦时约 1.2 元[17][18][19] 应用情况 - 预计 2027 年全固态电池在部分 3C 领域实现应用,高能量密度项目结题预计也在 2027 年左右;整车厂多处于材料筛选和小电芯层级研发阶段,未大规模生产;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推进技术验证但保密性强[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全固态电池设备国产化有进展,包头科发高压、四川金开元等企业研发相关设备,可实现 500 兆帕以上压力,但运行稳定性需提升[2][14][15] - 液态电芯厂家对全固态电池持积极态度,头部企业加速研发硫化物全固态技术,如比亚迪每月生产 10 吨硫化物电解质[2][16] - 硫化物干法电池中试线有纳科、青岩电子、华彩等企业具备,但达到全固态氛围条件的企业少,中试线运行稳定并达量产能力的企业未出现[24] - 干法电极纤维化需用 PTFE,制作正极有跳管现象,后电极克容和倍率性能差;湿法电极不用 PTFE[26] - 锂金属负极技术可实现无负极材料,但面临体积膨胀、压力束缚等问题;铝合金及其他锂合金技术有锂对电解质不稳定、长锂枝晶等难点[27][28] - 锂金属负极主要有超薄锌带或锌箔压延、CVD 沉积、蒸镀三种技术方案,各有优劣[29] - 氧化物加聚合物是全固态电池关键方向之一,可实现完全固态,离子电导率达 10^-3 S/cm,适用于低倍率应用[2][32][33] - 现阶段公司硫化物全固态技术最快充电速度约 1C 至 1.5C[35] - 负极中单壁碳纳米管添加比例为 0.x%左右,正极中在 1%以内,还会用 VGCF 增强电子导通性;单壁碳纳米管价格高,量产规模小,约每吨几百万人民币,需求增加可能推动成本下降[36][37]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高镍体系下可行,克容量接近 500mAh/g,但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待优化;在特定项目中选用,克容量 260 - 270mAh/g,循环性能和稳定性需提升[39][41] - 高镍负极材料可选 1,800 - 2,000mAh/g 的多孔碳,用 CVD 法制备可直接使用;纯硅负极克容量接近 4,000mAh/g,常以硅碳复合形式存在[40] - 聚合物加氧化物复合电解质方案属全固态电池技术,离子电导率可达 10^-3 S/cm,但相对较低[42] - 全固态电池大容量下难高倍率充放电,因离子导电率低,解决方法是对电芯紧固加压[43] - 硫化物成膜工艺有干法和湿法,干法膜易脆裂,湿法需加约 20%粘结剂降低离子导率,但离子迁移数仍高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解液系统,支撑膜技术用于湿法工艺[44][45]
全固态电池判定标准首次明确,概念股再掀热潮
第一财经· 2025-05-23 22:09
全固态电池定义与标准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首次明确全固态电池定义为离子传递必须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与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形成严格技术分界 [1] - 标准核心测试方法为基于失重率的液态物质含量试验,当样品目视无液体且失重率低于1%时判定为全固态电池,该方法误差率低且适用于多种技术路线 [1] - 行业此前存在界定模糊问题,部分企业宣称量产的"固态电池"实为半固态电池,后者仍属液态电池范畴 [2] 半固态电池技术特点 - 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路线保留5%-10%电解液以改善离子电导率和界面接触,液态含量显著低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25% [3] -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优于液态电池,但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较弱,固态电解质存在界面不稳定和机械应力问题 [3] - 产业化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产线改造成本介于液态与全固态电池之间,与传统工艺兼容性较好 [3] 产业化进展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5.3GWh(全部为半固态电池),同比增长4.3倍,主要由中国企业生产 [3] - 国轩高科建成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4] - 当升科技与清陶能源合作推进固态电池研发,2024年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 [4] - 固态电池概念股近期表现强劲,海辰药业、英联股份等个股一度涨停,板块整体呈走高趋势 [1][4] 技术突破与研发方向 - 中科院金属所开发无机/有机复合固态电解质,通过三维聚合物网络抑制锂金属析出,提升电化学稳定性 [4]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电芯成本达5-6元/Wh,整体成本为液态电池4-5倍,硫化锂原料价格达200-400万元/吨 [5] - 技术挑战包括提升固态电解质离子导电率、改善与锂金属/高比能电极材料的匹配性及界面稳定性 [5] 行业发展路径预测 - 产业升级路径预计从复合半固态电池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演进,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乐观估计在2027年,中性预期在2030年后 [6] - 全固态电池研发方向基本统一至硫化物路线,但仍面临量产难度大、验证周期长等挑战 [6]
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 机构称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08:51
全固态电池标准发布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 首次明确全固态电池定义 解决行业界定模糊和测试方法缺失问题 为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1] - 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 高能量密度 长循环寿命 强机械强度 宽温度适应性和材料选择性等优势 其中高安全和高容量为核心优势 [1] 固态电池产业链受益标的 - 材料端重点关注宁德时代 比亚迪 亿纬锂能 鹏辉能源 天奈科技 厦钨新能 当升科技 容百科技 三祥新材 东方锆业 恩捷股份 星源材质 元力股份 上海洗霸 天赐材料 中科电气 翔丰华 璞泰来 金博股份等 [1] - 设备端重点关注纳科诺尔 曼恩斯特等 [1]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 材料端重点关注硫化物路线 [2] - 设备端核心增量在于"干""压""叠"工艺 [2] 固态电池设备技术变革 - 前段工艺变化显著 干法电极设备及固态电解质干法成膜设备将替代传统湿法设备 包括纤维化设备和辊压机 [2] - 中段工艺仅适用叠片机(搭配软包) 对设备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提升 取消注液机 新增等静压机作为核心致密化设备 [2] - 后段工艺要求大压力化成 常规电池化成压力3~10吨 固态电池需达到60~80吨 催生高压化成分容设备需求 [2] 锂电设备行业推荐标的 - 重点推荐先导智能 曼恩斯特 [2] - 建议关注纳科诺尔 赢合科技 先惠技术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