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空间无人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飞行汽车加入车路云“朋友圈”,立体交通时代启幕!
36氪· 2025-07-03 15:59
低空经济与汽车产业融合 - 汽车产业与低空经济在多层面协同融合,推动立体交通时代到来,涉及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低空文旅、应急救援等领域[1] - 飞行汽车和无人机成为低空经济主要载体,发展为车路云"朋友圈"新成员[1] - eVTOL成为飞行汽车主流方向,融合航空与汽车技术:继承航空业气动设计、适航认证等核心能力,汲取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及供应链资源[2] - 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成熟使飞行汽车从梦想走进现实,车企如小鹏、广汽、一汽等已布局飞行汽车制造[2][3] - 小鹏汇天计划2026年量产"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3] 无人机与汽车场景融合 - 无人机与汽车深度融合,比亚迪与大疆联合发布"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实现动态起降、双向供电及5G-V2X通信联动[4] - 车载无人机可提升续航效率40%,为车辆提供垂向视野和智能决策支持[4] - 无人机未来可应用于路况探查、物品拿取、快递送货、救援侦查等实用功能[4] - 无人机作为"车载智能配件"可能先于飞行汽车普及,让普通人低成本体验立体出行[4]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共享 - 5G-A网络为低空飞行提供关键支撑,峰值速率达5G的10倍,时延低至4毫秒,连接规模提升10倍[5] - 5G-A引入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具备雷达式感知能力,支持低空经济和智能驾驶等领域[5] - 北斗导航、低轨卫星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可复用,为地面和低空交通提供通信、导航及感知支持[5] - 车路云一体化与低空经济共享基础设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促进技术融合创新[6] 产业协同发展实践 - 联通智网科技发布《智能网联空地立体交通解决方案》,构建三维立体交通体系[6] - 工信部统筹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机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探索"无人机+汽车"一体化发展新模式[6] - 苏州相城区建设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岛,整合无人车、无人机、eVTOL等装备[7] - 广州南沙明珠湾打造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和低空经济先导示范区[7] 立体交通一体化演进 - 地面与空中交通将形成技术融合、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智能交通系统[8] - 专家提议在"车路云网工程"基础上增加"空",形成"车路空云网工程"[8][9] - 飞行汽车可大幅提升交通效率:上海浦东至陆家嘴车程从1小时缩短至15分钟,深圳至珠海从3小时缩短至20分钟[9] - 立体交通需建立"立体红绿灯系统"和"低空导航系统",实现地空设备协同管理和数据共享[13]
深圳低空经济进入“下半场”:中兴通讯组局,生态化博弈提速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5:17
低空经济生态共建 - 中兴通讯在深圳启动"低空产业生态平台",首批32家产业链企业加盟,覆盖上中下游,目标构建"技术共创、场景共探、市场共赢"联合体 [1][2] - 平台定位为"行业智库+项目联合体",依托中兴通讯5G/5G-A/6G实验室及示范网络资源,分阶段推进业务验证、示范区建设和市场拓展 [2] - 行业从"单兵突进"转向"生态共建",通信网络、数据智能与协同成为竞争核心,中兴通讯试图以通信技术整合碎片化产业链 [2][3] 产业链协同需求 - 首批32家成员包括上游10家飞行器整机/部件厂商、中游10余家基础设施服务商、下游近10家应用场景服务商 [2] - 无人机数量激增导致"管不住、飞不起"管控难题,单一企业难以覆盖通导监控全体系,需联合攻关 [3] 全空间无人体系发展 - "全空间"概念将低空经济拓展至陆海空及网络空间立体化无人系统网络,深圳已上线"全空间无人体系采购平台"打通无人机/车/船供需 [4] - "全空间+AI+碳管理"理念兴起,聚焦无人系统碳能效优化与碳足迹管理 [4] - 广州南沙、合肥、苏州等城市加速布局无人机外卖、空中"飞的"、无人船联运等场景 [5] 深圳低空经济布局 - 深圳作为全球"无人机之都"拥有超2000家链上企业,一季度无人机产业增速达48%,产值超千亿 [7] - 政策端持续加码,包括"20+8"产业集群、20亿空天产业基金、规划1200个低空起降点 [7] - 深圳整合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应用场景与政策支持,推动低空经济从硬件制造向生态构建转型 [7]
先行先试 多地探索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
中国发展网· 2025-05-08 11:12
全球首个"四证合一"的低空载人飞行器在合肥骆岗公园试飞。记者田新元/摄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25年 版)》),修订坚持"该减的坚决减,该增的合理增",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同 时,依法规范重点领域准入,兜牢安全底线。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管理条例》,将"民用无人驾 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核发(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除外)"纳入清单。 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提出,优化新业态新领域 市场准入环境,用好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平台,率先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智 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记者日前在安徽合肥,广东广州、珠海等地调研时发现,多地在试点开展 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以标准、场景为牵引,进一步优化准入管理机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合肥:全球首架"四证合一"载人飞行器起飞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执行主任程羽表示,协助国家相关部委 制定全国性的标准规范,让更多的主体能参与到更广大的市场里。对于制度规章不清晰之处,现在是垂 管单位、 ...
全空间无人体系产业发展大会在福州举办 发布多项重要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5-01 10:28
人体系产业发展大会4月30日下午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福建省大数据集团供图 全空间无人体系产业发展大会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大数据集团 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福建省数字政务建设运营控股有限公司、国际先进技术 应用推进中心(合肥)共同承办。 会上,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工程总体部发布了《全空间无人体系2025年工作要点》,按照"标准引领、 场景开放、资本推动、产业集聚、体系升级"的原则路径,针对各项工作明确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2025 年工作计划,提出阶段性目标及时间节点。 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全空间无人体系数字化研究成果,系统性提出覆盖"空天地海"全域的 无人体系数字化标准框架,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统一技术参考,并提供了从政策规划到标准落地的完整 路径,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建设-场景培育-产业孵化"工具箱。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天盾"智卫安防体系,针对无人机"黑飞"问题,以全域感知、智能研 判、多层拦截和高效协同为核心优势提出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低空安全边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权属中航电测仪器(西安)有限公司发布了航空货运无人机装载投送系统, ...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重磅发布!解读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21:19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核心内容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 [3][4] - 清单分为"禁止准入类"(6项)和"许可准入类"(100项),涵盖制造业(19项)、金融业(3项)等重点行业 [5][6] - 实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禁止各地区各部门另行制定准入负面清单 [3] 准入放宽具体措施 - 直接删除全国性措施: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改为检测认证制度 [7] - 部分放开全国性措施: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筹建等管理措施 [7] - 取消地方性措施:推动各地放开交通物流、货运代理等管理措施,取消船舶设计修造等地方性准入限制 [7] 新业态新领域准入优化 - 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子烟、医药网络销售等新领域准入条件 [10] - 重点推动深海、航天、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准入环境优化,按领域制定实施方案 [11] - 低空经济领域开展试点探索,合肥成立全国首个城市级低空飞行联合服务中心,实现飞行报审"即报即飞" [13] 试点地区创新成果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州南沙等地在航空航天、深海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 [12] - 广州南沙"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船载实验室覆盖九大科研领域,推动深海资源开发 [14] - 深海智人公司依托南沙示范区政策支持,2024年底获得多个海外市场订单 [14][15] 未来政策方向 -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出"超级场景",形成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正向循环 [15] - 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放宽准入试点,推动成熟措施上升为全国性制度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