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外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特别策划丨董超: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59
打造消费大国的核心观点 - 当前提振消费成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政策着力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 [1] - 居民消费呈现良好态势:商品消费更新换代加快,服务消费(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康养)快速发展,入境消费/国货潮品/数字消费等新亮点涌现 [4][16]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较发达国家60%仍有差距,显示服务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5]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提升**:恩格尔系数降低推动消费结构从"非耐用品-耐用品-服务消费"升级,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提高 [5] - **技术变革**:互联网/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技术推动线上交易(购物/医疗/教育等)及智慧物流发展,降低交易成本 [18] - **产业供给创新**:农业生鲜电商/订单农业、制造业电商品牌化、服务业线上平台化等新业态满足差异化需求 [6][19] - **国际化联动**:免签政策带动入境游高速增长,企业全球化布局(海外基地/并购品牌)丰富国内供给 [7][20] 激发消费潜力的政策方向 - **增强消费能力**: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低收入群体增收和社会保障 [9][21] - **优化消费环境**:打击假冒伪劣、完善信用体系、打造外国游客友好型消费场景 [10][21] - **减少消费限制**:放宽汽车/住房限购、优化购车指标、支持二手车交易、完善带薪休假制度 [11][21] - **创新供给与场景**: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推动AI/V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12][13][22] - **健全流通体系**:升级城市商圈/步行街、补齐农村物流短板、打通"最后一公里"配送 [14][23] 消费供给效能提升路径 - **需求牵引**:聚焦汽车/绿色/健康医疗/养老/文体等高品质需求,淘汰低效产能 [26] - **数智化改造**:利用大数据/AI/物联网实现精准需求洞察、柔性生产和智能交互场景 [24][27] - **韧性供应链**:建设冷链/智慧物流、发展多式联运、增强全链条可视化与风险预警 [28] - **制度优化**:降低行政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制度供给 [28]
内外贸协同需打通经络循环
经济日报· 2025-06-25 06:11
不过,当前我国企业在"走出去"以及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障碍。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中,标准体系"两张皮"现象尤为突出。例如,部分产品因国内国际标准差异,难以在国内外市场同步销 售,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渠道资源短板亦构成明显瓶颈,传统外贸企业缺乏内销渠道铺设经验,而内贸 企业又对海外市场规则不熟,形成双向"隔离"。此外,金融支持体系尚显不足,许多企业在内外贸切换 中面临融资渠道不畅、信用体系衔接不紧的问题,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满足率仍然偏低。 突破藩篱,亟需多管齐下,打通内外循环经络。首先,要推动制度规则深度衔接。在政府引导下,应加 速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认进程,打造一个透明、统一、互通的营商环境,为商品与服务的自由流动扫清障 碍。其次,需强化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通过政府与企业协同投入,共建高效物流体系、共享型海外仓 及数字化贸易平台,从而消除渠道壁垒。最后,创新金融服务至关重要。金融机构应着力开发适配内外 贸一体化需求的金融产品,优化跨境结算服务,为企业在双市场腾挪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当前,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不断增加,这给我国内外贸协同发展提出了 新要求 ...
华商基金张明昕:基于价值驱动 深耕产业趋势景气投资
新浪基金· 2025-06-11 09:22
经济与政策环境 - 2025年以来各类政策出台推动经济数据出现积极信号,社会信心显著回升,科技与创新成为新共识 [1] - 中美联合声明互降关税使全球经贸秩序预期稳定,市场对贸易摩擦忧虑缓解,全球市场基本修复至关税前水平 [1] - 外部压力将推动中国加速内外循环协同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成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关键 [1] 资本市场动态 - A股资金面趋暖,市场流动性改善,央国企集团、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市场稳定性 [1] - 证券市场保持活跃,投资者信心提振,各类资产出现重估 [1] 投资理念与策略 - 华商基金张明昕采用"价值驱动的产业趋势投资",平衡短期与长期业绩,注重安全边际与景气周期 [4][6] - 投资方向聚焦产业0到1阶段风险成长、1到N阶段景气投资及传统行业困境反转,覆盖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AI等领域 [4] - 组合配置兼顾深度价值与成长,关注行业景气反转与边际变化,通过系统行业比较挖掘阿尔法机会 [5] 行业展望 - AI领域为核心方向,DeepSeek推动行业AI化改造,国内外产业持续进步,板块或存显著贝塔 [5] - 机器人领域关注T链量产进展,创新药领域关注政策支持与出海进展,军工领域基本面预期持续向上 [5] - 投资框架需动态适应市场变化,跟踪核心因素演化以实现稳定收益 [6] 基金经理背景 - 张明昕为CFA持证人,近10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华商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管理两只混合型基金 [3][4] - 曾任英大保险资管高级权益投资经理,2025年加入华商基金,专注产业趋势投资 [3][4]
华商基金张明昕:AI领域或仍为未来核心方向
新浪基金· 2025-06-04 11:34
2025年以来,我国各类政策陆续出台,经济数据出现积极信号,横空出世的DeepSeek在全球引发大模 型平权浪潮,叠加民营经济座谈会的召开,整个社会的信心显著回升,科技与创新成为社会上下新一轮 的共识。 华商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张明昕对此表示,在经济出现企稳信号 及社会发展信心回升的带动下,A股的资金层面明显趋暖,市场流动性亦有明显改善,各类资产出现重 估,特别是央国企集团、公募基金、上市公司等长期资金的积极入市,为我国资本市场注入了"稳得 住、走得远"的底气,证券市场总体保持活跃,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 目前随着中美联合声明互降关税,全球瞩目的中美关税战被按下"暂停键"。华商基金张明昕认为,这为 全球及中美经贸秩序增添了信心和稳定预期,市场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忧虑显著缓解,目前全球市 场基本修复到关税之前的位置,风险偏好也得以修复和提高。长远来看,外部的压力会持续推动我国加 速内外循环协同发展,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力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张明昕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华商均衡成长混合基金经理 价值驱动的产业趋势投资 依据基金法律文件显示,华商基金张明 ...
品牌全新升级 2025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正式启动
新浪财经· 2025-05-15 09:01
博览会概况 - 2025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好博会)将于2025年6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 [2] - 主题为"美好生活新场景,内外循环新动能",整合"产、供、销、服"全链路资源 [2] - 主办方为新浪财经,联合主办方包括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电商 [2] 展会定位与目标 - 开创性构建融合服务展示、交易采购对接与品牌传播赋能的一体化平台 [2] - 推动全民消费升级,助力"中国制造"向全球化品牌战略跃升 [2] - 首创"线上线下融合办展"模式,搭建优质产品/服务企业与国内流通渠道的直连平台 [2] - 汇聚全球优质供应链资源与国内消费力量,集中展示高端产品与创新技术 [2] 五大特色亮点 - **体验型消费主场**:1.5万平方米展区打造"日常消费+数字娱乐+健康生活"全场景空间 [3] - **品牌直连平台**:线下展会联动头部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贯通、社交直播联动 [3] - **B端采购驱动**:专设采购对接区,汇聚电商平台、商超连锁、品牌买手等专业买家 [3] - **内容营销体系**:依托新浪财经和微博平台优势,联动媒体、KOL、消费者共创内容 [3] - **政企协同机制**:联合政府部门、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共建新消费展示平台 [3] 战略意义 - 通过"产品+品牌+渠道+服务"四维赋能,加速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转型 [3] - 树立产业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标杆,开启国内市场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3]
缩短的负面清单意味深长
搜狐财经· 2025-04-29 07:12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从2022年版的117项压减至106项,全国性管理措施缩减17条,地方性措施从36条锐减至20条 [1] - 新版清单删除了涉及公章刻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等8条全国性限制措施,以及货运代理、森林资源鉴定等17条地方性措施 [1] - 清单制度核心为"非禁即入",动态调整机制反映政府将资源配置权更多让渡给市场 [1] 改革成效与市场影响 - 清单事项从2018年151项压减至2025年106项,整体缩减比例达30%,直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2] - 养老、医疗、金融等领域准入限制放宽,车辆租赁服务等地方性措施删除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全国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亿户,其中90%以上为民营企业,清单持续"瘦身"为新技术新业态开辟试验田 [2] 制度优化与治理升级 - 新版清单严格执行"全国一张清单"原则,禁止地方另设清单,从根源遏制隐性门槛 [2] - 监管模式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保留的469条全国性措施聚焦国家安全与生态红线领域 [2] - 首次将外商投资准入措施与国内市场准入体系并轨,推动内外循环协同发展 [3] 改革深化方向 - 需进一步清理跨境投资、数据流动等新型准入壁垒,探索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清单动态监管 [3] - 负面清单制度进入成熟阶段,但改革持续进行,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将增强经济活力 [3]
兴业证券王涵 | “内”还是“外”?对中国经济中长期逻辑的思考——经济每月谈第八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2-31 17:41
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需同时关注内部改革与外部国际化潜力 [1] - "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三化协同推动历史增长:工业增加值占全球24.9%,出口占比最高达14.6%,唯一拥有全门类工业体系的国家 [7] - 资本存量自2015年起超越美国,2023年城镇化率达66.2%,名义GDP为1978年的350倍 [7] 工业化新阶段 - 工业补空白需求收窄,转向高精尖、环保方向,从"量"到"质"的升级需求凸显 [9][11] - 1996年粗钢产量超日本,2005年实现自给自足,机械设备出口占比2004年超越劳动密集型产品 [3] - 工业创新从"点"到"面",完备产业链支撑新兴市场中高端制造需求开拓 [11] 城镇化新机遇 - 城镇化率66.2%后重点转向消费者角色,户籍城镇化率48.3%存差距,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新增2000亿消费 [13][14] - 城镇居民百户汽车保有量从1997年0.2辆升至2023年55.9辆,服务消费需求上升 [14] - 日韩经验显示城镇化率超70%后消费率企稳回升,中国消费结构向医疗教育娱乐升级 [13] 国际化新方向 - 发达国家市场遇瓶颈,新兴市场50亿人口成新蓝海,2023年对外绿地投资达1400亿美元(东南亚/中东/非洲为主) [10][11] - "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新兴市场工业化需求,中高端产品性价比优势助市占率提升 [11] - 内外循环协同:国际化反哺工业升级,新兴市场成功经验或助力突破发达国家贸易壁垒 [1][11] 短期政策重点 - 关税冲击下需稳住内需,新型城镇化政策聚焦户籍改革释放消费潜力 [12][13] - 1998-2020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中84%来自城镇居民消费和出口拉动,当前消费升级延续此逻辑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