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美元化

搜索文档
银行稳定币专题(下):从金融角度看稳定币
中邮证券· 2025-07-23 11:2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核心观点 - 稳定币对金融系统影响复杂,影响货币统计、美联储货币政策及资产负债表,带来监管问题,冲击商业银行,影响金融基础设施,或强化美元资产,对人民币资产整体利多,对黄金影响复杂 [4][62] - 中美发展稳定币目的有差异,美国因理念和利益优先发展稳定币,中国内地可探索其作为数字人民币补充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58][63] - 中国内地虚拟货币业务非法,但相关服务商或迎发展契机,美和中国香港上市银行估值或受压制,探索创新业务的标的或实现业绩和估值共振 [6][64] 各部分总结 稳定币对金融系统影响 对货币和金融监管的影响 - 稳定币在货币体系中类似类证券数字凭证,对货币体系影响源于加密资产,其交易运转或间接影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结构,跨境交易或扰动央行间货币互换科目 [13][14] - 稳定币发展扰动货币统计,挑战货币政策工具,干扰货币政策框架判断,还可能影响市场和美联储对货币政策预期的判断 [15][22][23] - 抵押型稳定币类似影子银行,可能放大系统性风险,稳定币交易伪匿名性和无主体特性增加监管难度,可绕过传统系统实现跨境转账,加剧货币替代风险 [25][28][30] - 需对消费者进行投资者教育,明确稳定币与存款区别,稳定币跨境流通存在协调难题,投资者需承担技术与操作风险 [34]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稳定币使商业银行形成类似存款脱媒效应,影响资产负债表两端,若居民存款和托管银行不同,银行核心存款流失,需缩表或采取其他措施 [36] - 稳定币间接影响银行信贷业务,若银行无托管资质会面临存款流失,主动发行可改善负债成本,稳定币还可能冲击银行清算结算手续费收入 [37][38] - 稳定币相关负债降低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拉低银行负债平均久期,增大利率敏感性缺口 [39] 对金融基础设施的影响 - 稳定币对支付系统效率提升与稳定性冲击并存,可提升支付效率、促进普惠性、倒逼技术迭代,但区块链网络底层有约束 [42][44] - 稳定币对清算结算系统推动“即时结算”与技术融合,可实现“交易即结算”、降低跨境结算摩擦,但存在系统互操作性障碍和规则与标准不统一问题 [47][50] 对金融资产的影响 - 稳定币短期强化美元资产,对美股维持稳定和吸引力,对美债整体利好短债,但需关注申赎对国债市场影响 [5][54] - 稳定币对人民币资产整体利多,但需关注强美元冲击,对港股吸引资本流入、推动板块重估,对A股促进相关板块发展、带动个股上涨 [55] - 稳定币对黄金影响复杂,短期可能压制金价,长期难撼动其核心避险地位 [56][57] 中美发展稳定币目的和必要性对比 美国优先发展稳定币而非数字货币的原因 - “自由主义”和政治利益绑定,排斥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特朗普家族与加密行业深度绑定,推动稳定币成为优先选项 [58] - 应对“去美元化”,稳定币可重建货币霸权,将加密货币市场转化为美元“外围市场” [58][59] - 在数字美元受限落后时突围,通过稳定币立法抢占数字金融标准制定权,掌握区块链技术主导权 [59] 中国发展稳定币的必要性 - 在国际贸易中,发行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拓宽应用场景、提升使用频率、抢占数字经济高地 [60] - 依托香港试点积累经验,探索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应用,完善监管框架 [61] - 稳定币可作为数字人民币的有益补充,兼顾技术创新与主权货币安全 [61] 总结 - 稳定币是链上代币化凭证,与数字人民币等有差异,不是货币高阶形态 [62] - 稳定币对金融体系影响复杂,中美发展目的有差异,中国内地可探索其作为补充并平衡发展与风险 [62][63] 投资建议 - 中国内地虚拟货币业务非法,但相关服务商或迎发展契机 [64] - 美和中国香港上市银行估值或受压制,探索创新业务的标的或实现业绩和估值共振,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6][64]
警惕特朗普关税再次升级、解雇鲍威尔改变不了货币政策、美国推行稳定币的战略野心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股票、债券、铜、半导体、医药、科技金融、加密货币、数字货币 公司:两大稳定币发行商 Tether 和 Circl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问题 - 核心观点:特朗普可能升级关税,加征概率大且影响范围广,对财政收入有益且对经济影响温和,企业有库存应对[1][4][6] - 论据:6 月关税收入达 266 亿美元,按此速度一年约 3000 亿美元,十年 3 万亿可抵消减税赤字;过去六个月五个月通胀低于预期,加征关税对经济增长和通胀影响小;企业提前备足库存应对圣诞节需求[6][7] 特朗普与鲍威尔关系 - 核心观点:特朗普解雇鲍威尔可能性低,即便成功也难改变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由经济基本面主导[1][5] - 论据:美联储主席和理事任期 14 年,总统无权随意解雇;货币政策由 FOMC 12 名成员投票决定,4 名民主党理事不太支持降息[8][10] 稳定币发展 - 核心观点:美国积极推动稳定币发展有多重战略意图,稳定币发行商持有美债量可观且未来地位可能提升[1][13] - 论据:推动科技金融创新保持优势;提高美债需求应对去美元化,到 2035 年可创造 1.5 万亿 - 2 万亿美债需求;重新建立美元主导地位;两大稳定币发行商共持有约 1200 亿美元美债,成全球第 18 大美债持有人[13][16] 美国市场情况 - 核心观点:美国市场整体表现稳定,从 4 月关税冲击中恢复,但曾出现股债双杀现象[1][3] - 论据:股票和债券波动率降至 2025 年以来最低;上周三因特朗普解雇鲍威尔传言出现股债双杀,后恢复平静,美股创新高但美元恢复弱[3][8] 特朗普对加密行业支持 - 核心观点:特朗普及其家族深度参与并支持加密货币行业[15] - 论据:特朗普发行“特朗普币”,两个儿子深度参与,大儿子公开讨论支持加密货币,家族集团约 1/10 资产与加密货币有关[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欧盟已开始准备报复措施应对美国可能加征的关税[7] - 许多国家居民因美元稳定倾向持有美元资产,稳定币为其提供便捷途径,美国借此吸引海外资本[14] - 美国推行稳定币依赖 Clarity Act 和 Genius Act 等法案,面临跨司法辖区互换性和金融脆弱性挑战[18] - 美国、欧洲、中国在数字货币发展路径上存在差异,预示未来政府与私人机构推动的竞争[19][20]
中金:美国为何要推行稳定币?
中金点睛· 2025-07-16 07:49
美国推动稳定币的核心观点 - 美国国会众议院推进三项与加密货币密切相关的法案,特朗普政府明确支持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禁止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1] - 美国支持稳定币的四大动因:鼓励创新以赢得数字金融竞争、提升美债需求应对"去美元化"、重建美元主导地位推动"再美元化"、特朗普家族利益与加密行业绑定[1] - 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桥梁,具有法币稳定性和加密资产链接功能,若加密资产价格上涨将放大其储值功能[5] 鼓励创新以赢得数字金融竞争 - 美国希望在新一代技术发展初期通过关键金融基础设施的标准设立与监管安排掌握科技主导权[4] - 稳定币作为"新旧事物交接"的资产,由私人公司发行,不依赖央行账户体系,通过区块链网络实现高效支付和清算[5] - 美国希望以稳定币为载体加快"美元数字化"进程,弥补在CBDC领域的发展滞后[6] 提升美债需求应对"去美元化" - 海外投资者持有美债比例持续下滑,中国大陆和日本合计持有比例从2011年的14.6%降至2024年的4.9%[8] - 美联储仍在缩减资产负债表,未来十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将保持在6%左右[9] - 稳定币发行机构已积累大规模美债头寸,Tether和Circle合计持有超过1200亿美元美债,相当于全球第18大美债持有国[10] - 预计到2028年稳定币市值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带来1.2万亿至1.6万亿美元的美债需求[11] 重建美元主导地位推动"再美元化" - 新兴国家试图建立独立于美元的货币体系,美国担忧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13] - 发展中国家居民使用美元稳定币作为"储蓄账户"抵御高通胀和本币贬值,拉美和非洲初创企业提供稳定币储蓄与支付服务[13] - 美联储官员认为稳定币发展将巩固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14] 特朗普家族利益与加密行业绑定 - 加密货币行业投入巨资支持特朗普竞选,特朗普承诺让美国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之都"[15] - 特朗普推出"特朗普币",家族参与多个加密货币项目,通过加密项目新增至少6.2亿美元财富[15] 稳定币监管演进路径 - 特朗普任命对加密货币友好的SEC主席,推动建立"理性且现代化的监管框架"[17] - 《GENIUS法案》建立美元稳定币联邦监管框架,要求100%高流动性资产支持并定期披露[18][19] - 《CLARITY法案》建立统一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框架,明确SEC与CFTC监管边界[20] - 《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禁止美联储发行零售型CBDC[21] 稳定币面临的挑战 - 美元稳定币可能侵犯其他货币主权,欧盟通过MiCA对稳定币发行提出严格要求[27][28] - 跨司法辖区的可互换性挑战,不同地区发行的同一品牌稳定币法律风险和兑付义务不对等[29] - 金融脆弱性问题,DeFi协议高度互联性可能放大风险传导[31] - 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连接可能引发银行端流动性冲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