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生产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
人民日报· 2025-11-02 05:49
粮食生产形势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过八成半,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1] - 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实现稳产丰收,早稻产量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 [1] - 秋粮种植面积增加,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大豆面积连续4年超1.5亿亩,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 [1] "菜篮子"产品供应 -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7312万吨同比增长3.8%,牛奶产量2921万吨增长0.7%,禽蛋产量2646万吨增长0.2% [1] - 蔬菜水果水产品供给充裕价格稳定,绿色有机等农产品累计认证登记总数超8.7万个 [1] - 三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6% [1] 农民收入与消费 -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6元实际增长6%,人均消费支出14597元实际增长5.8% [2] - 农业投资规模扩大,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7344亿元同比增长4.6% [2] - 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收窄,前三季度农产品贸易额2300.6亿美元 [2] 乡村产业发展与建设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 [2] - 前三季度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32.4万个,落实投资资金1623.9亿元 [3] - 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3] 农村改革与经营主体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稳步开展,宅基地管理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3]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培育农民合作社超200万家,家庭农场近400万个 [3] -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迅速,110多万个经营性主体年服务面积超22.9亿亩次 [3] 脱贫攻坚成果 - 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识别帮扶超700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并稳定消除风险 [2] - 22个中西部省份制定方案推动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人数超3300万人超额完成目标 [2]
不误农时!全国秋粮主产区收获已超八成半 冬小麦播种陆续展开
央视网· 2025-10-27 10:57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东北、西南、西北主产区秋粮收获已过八成半;黄淮海秋粮收获过八 成;长江中下游近期温度适宜,利于中稻和晚稻灌浆成熟,已收七成半。随着秋粮大面积收获,主产区冬小麦播种陆续展开。 西北麦区天气条件总体有利,冬小麦播种已过七成。 针对当前土壤含水量较高,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下发《小麦抗湿晚播技术指导意见》,已腾茬整地8900多万亩,正陆续播 种冬小麦。 安徽创新推出省市县乡四级农技人员包片服务规模种粮主体工作机制,1700多名业务骨干面对面服务5200多个种粮大户,推 动实现大范围高质量播种。 在新疆和田,当地正加紧播种冬小麦,预计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今年当地重点推广深翻深耕、缩行密植等高产集成技 术,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 黄淮海主产区近几天天气晴好,利于土壤散墒,冬小麦开始播种。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下沉一线工作组指导各地加快"三秋"应急资金拨付使用,全省已深翻整地、秸秆还田近3000万亩,冬小麦 已播110多万亩。 农业农村部派出7个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分赴黄淮海冬小麦主产省推动落实政策措施和关键技术,指导农户根据土壤含水量 分类施策,确保适期适墒足量播种。目前,全 ...
数说中国|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
新华网· 2025-10-20 19:47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19]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 [19] 农业生产 - 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4][19] - 全国夏粮早稻产量比上年增加19万吨 [19] 工业生产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5][6][19] 服务业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 [7][19]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8][20]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336078亿元,同比增长4.0% [11][12][20] 投资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0% [9][20] 价格指数 -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1% [20]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 [20] 就业与收入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 [12][20]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同比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 [17][18][20]
各地抓紧秋粮抢收抢烘 确保应收尽收
央视网· 2025-10-18 20:12
秋粮收获总体进展 - 秋粮收获进入关键期 各地开展抢收抢烘工作以确保应收尽收 [1] - 安徽省秋粮收获已超过70% [5] - 山西省秋粮收获进度接近50% [5] 东北地区收获情况与技术应用 - 吉林省秋粮种植面积超过9300万亩 目前收获进度已过半 [3] - 吉林省榆树市通过秸秆全量还田加深翻模式使玉米亩产提升约150斤 [3] - 辽宁省粮食收获面积已超过4000万亩 全省推广新品种使大豆每亩种植数从8000多株增至11000株以上 [3] - 黑龙江省黑河市2000万亩大豆收获基本完成 通过推广良种良法使大豆平均亩产同比提升3% [3] 华北黄淮地区应对措施与资源投入 - 山东省累计调配玉米收获机13.55万台 其中履带式收获机超1万台 抢收玉米约3570万亩 [5] - 江苏省投入3.5万台固定式烘干机和258台移动式烘干机进行粮食抢烘 [5] - 安徽省组织21万台联合收割机全部投入作业 2万套烘干设施24小时开机 [5] - 安徽省农业部门发布753支农机应急作业队和2114个烘干点信息以方便联系 [5] - 山西省太原清徐县组织300多台水泵进行不间断排水以推进抢收 [5] - 河北省利用天气转晴窗口期抓紧进行秋粮抢收抢晒 [5]
学习新语|跟着总书记脚步,走过四季庆丰收
新华社· 2025-09-24 16:28
农业政策导向 - 扶贫开发需与农业农村工作、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7] - 强调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12] - 要求农业经营有效益,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12] 粮食安全战略 - 明确提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开发利用5亿亩盐碱地 [32] - 通过耐盐碱作物培育保障中国粮仓和饭碗安全 [32] - 树立大食物观,向陆地与海洋双重要食物,建设海上牧场和蓝色粮仓 [37] 特色产业发展 - 湖南湘西发展柚子与桔子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6] - 新疆吐鲁番依托葡萄特色产业促进文旅融合 [34] - 福建武夷山通过茶产业实现脱贫攻坚并向乡村振兴支柱产业转型 [28][30] 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 - 黑龙江建三江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农业生产 [21] - 山东黄河三角洲开展耐盐碱作物培育与盐碱地开发利用 [32][41] - 云南丽江发展现代花卉产业,完善冷链物流与品种创新 [46] 区域农业实践 - 吉林四平建设百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保障粮食安全 [25][26] - 河南光山通过油茶种植加工实现脱贫与生态保护双赢 [23] - 河北沧州推广旱碱麦种植,亩产达400-500斤 [40][41] 农民收入与产业效益 - 陕西梁家河苹果种植亩产4000斤,收入超2万元 [14] - 江苏镇江草莓种植通过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民收入 [10][12] - 湖北咸宁蔬菜产业形成稳定耕作技术、市场销量与农民收入体系 [44]
刘国中在广西调研时强调 不误农时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工作 毫不懈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快讯· 2025-07-22 20:48
农业防灾减灾与生产恢复 - 针对台风、洪涝等灾害天气,需对受灾田块抓紧落实抢排积水、改种补种等措施,努力减少农业损失 [1] - 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农业生产全周期气象监测服务,完善农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和物资、技术储备,以应对极端天气多发的情况 [1]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现在距离有效衔接过渡期结束不到半年时间,必须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确保平稳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 [1] - 优化提升监测帮扶效能,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动态监测风险,精准落实帮扶措施 [1] - 突出抓好农民工和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立足特色优势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1] 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 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快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便农民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1]
抢收、抢种、抢农时和好天气 从南到北各地多举措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央视网· 2025-05-25 17:13
河南小麦收获进展 - 河南省8500万亩小麦进入适宜收获期,收获进度已超过两成[1] - 南阳市作为主产区,通过设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和绿色通道,确保全县82万亩小麦及时抢收[3] - 南阳市累计完成小麦收割约808万亩,超过总面积的七成,预计6月初可全部完成收获[4] 吉林前郭县大豆播种技术 - 当地正值大豆播种关键期,通过良种选育和技术创新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6] - 采用电驱气吸气吹式12行高速播种机,实现精准播种,使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单台日作业面积达900亩[8] - 精准播种技术使大豆单株多结3到5个有效豆荚,苗齐苗壮[8] - 前郭县耕地面积约35万公顷,大豆播种面积29.5万亩,目前已完成91%[8] 宁夏固原市抗旱播种措施 - 利用降雨后有利墒情,迅速开展播种和补种工作[9] - 采取"以秋补夏"、"以养补种"等方式科学抗旱,原州区筹措资金196万元用于采购种子和加强农机调配[10] - 免费向农户发放种子,抢种中早熟籽粒玉米和粮饲型玉米,并计划补种饲草料作物和小秋杂粮以保障农田不减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