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

搜索文档
农民真正关心啥?|南岭东风
南方农村报· 2025-10-16 14:33
农业面临的挑战 - 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遭遇持续连阴雨,导致土地浸水和农田积水[2][3][12] - 上半年"龙舟水"冲刷广东荔枝产区,造成荔枝树裂果情况[10][11] - 盛夏台风"桦加沙"和"麦德姆"袭击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导致小棚虾塘被狂风肆虐和海水倒灌[11] - 9月份以来黄淮海地区出现8次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河南省平均降水量33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7倍[28][29] 农民应对措施 - 河南已安排5000万元资金用于秋粮收获和烘干机械奖补[33] - 农民采用履带式收割机抢收粮食,有条件农户投资购置烘干设备,条件较差农户利用自家院子进行摊薄晾晒,使用电风扇、鼓风机加速水分蒸发[16][35][36]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紧急部署增加烘干服务供应,鼓励有条件服务主体跨区设立粮食收购点,开展异地烘干业务[37][38][40] 政府支持政策 - 清远连州投入3亿元改造灌区,润泽超6万亩农田[44] - 贵州毕节市增加"三秋"生产机具投入,主要农作物减损率控制在2.36%以内[45] - 四川华西地区投入使用超34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每日粮食烘干能力达3.2万吨[46] 农业产出情况 - 全国秋粮收获过六成,中稻收获近七成,玉米五成半,大豆近八成[49][50] - 高州荔枝种植面积59.14万亩,鲜果产量25.49万吨,同比增长22.4%,总产值26.98亿元,同比增长9.83%,创近三年新高[112][113] 乡村振兴案例 - 山东寿光市崔岭西村通过引进大棚种植和熊蜂授粉,村集体收入突破4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64][65][66] - 广州"90后"农机手沈燕芬3年盘活3000余亩低效利用土地,带动周边4个村庄村民年增收超120万元[78][79][80] - 阳江阳西县边海村发展海水养殖业、丝苗米种植业和浅海捕捞业,村集体收入从7万元增长至58万元[102][103][104] 农民收入状况 - 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119] - 越来越多地方"土特产"通过销区推介、电商直播等方式走向市场,带动农民丰产增收[108][115][116]
学习新语|跟着总书记脚步,走过四季庆丰收
新华社· 2025-09-24 16:28
农业政策导向 - 扶贫开发需与农业农村工作、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7] - 强调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12] - 要求农业经营有效益,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12] 粮食安全战略 - 明确提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开发利用5亿亩盐碱地 [32] - 通过耐盐碱作物培育保障中国粮仓和饭碗安全 [32] - 树立大食物观,向陆地与海洋双重要食物,建设海上牧场和蓝色粮仓 [37] 特色产业发展 - 湖南湘西发展柚子与桔子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6] - 新疆吐鲁番依托葡萄特色产业促进文旅融合 [34] - 福建武夷山通过茶产业实现脱贫攻坚并向乡村振兴支柱产业转型 [28][30] 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 - 黑龙江建三江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农业生产 [21] - 山东黄河三角洲开展耐盐碱作物培育与盐碱地开发利用 [32][41] - 云南丽江发展现代花卉产业,完善冷链物流与品种创新 [46] 区域农业实践 - 吉林四平建设百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保障粮食安全 [25][26] - 河南光山通过油茶种植加工实现脱贫与生态保护双赢 [23] - 河北沧州推广旱碱麦种植,亩产达400-500斤 [40][41] 农民收入与产业效益 - 陕西梁家河苹果种植亩产4000斤,收入超2万元 [14] - 江苏镇江草莓种植通过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民收入 [10][12] - 湖北咸宁蔬菜产业形成稳定耕作技术、市场销量与农民收入体系 [44]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一线监督打通堵点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16 08:29
产业发展现状 - 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发展高山黄桃特色产业 通过土地流转与政策支持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5个 种植面积达3000亩 [1] - 年产鲜桃150万公斤 引进黄桃干 罐头等8类深加工生产线 年产值近2000万元 [1] - 产业带动近200户农户增收致富 成为“黄金产业” [1] 监督保障措施 - 纪委干部实地走访 靠前监督 摸排问题线索 了解产业发展困难 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 [1] - 县纪委监委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 成立联合监督组 将监督触角延伸至种植 加工 销售等各个环节 [1] - 持续深化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问题治理 紧盯惠农政策落实 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 [2] 问题发现与整改 - 今年以来县纪检监察机关发现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领域问题线索113条 立案77件108人 党纪政务处分39人 [2] - 针对早期合作社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 带动作用有限等问题 督促引导规范“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 [2] 联农带农机制 - 乡纪委跟进监督合作社章程制定 利益分配机制 订单合同履行等环节 [2] - 确保农户通过订单种植保底收购 土地入股分红 入园务工就业等多种方式稳定增收 [2]
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证券日报· 2025-08-09 22:42
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旨在通过金融支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 - 政策针对小农户融资短板,明确扩大首贷、信用贷款投放,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支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家庭手工业等 [1] - 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融资培育力度,提供信贷、保险、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其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建设能力 [1] 返乡创业与产业链金融 - 政策加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创业,利用乡村资源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创造就业岗位 [2] - 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融资增信,解决各环节融资难题,促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2] - 丰富债券、理财等金融产品供给,提升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引导闲置资金通过合法渠道保值增值 [2] 政策落实机制 - 强调政、银、企、农四方协同,确保金融举措精准落地,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3]
农业农村领域如何谋划“十五五”,这份报告建议六个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7-31 21:04
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年达23119元 较2020年增加5988元 年均增速7.8% 高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 [3] -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2.64降至2024年2.34 消费支出比从2.11缩至1.79 [3] - 粮食总产量2024年首次突破7亿吨 连续五年保持6.6亿吨以上 单产持续提高 [3] - 农村恩格尔系数从32.7%降至32.3%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3] 当前面临挑战 -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制约农民本地就业 2020年农民工数量同比减少517万人 [4] - 城乡/区域/群体收入差距明显 农村空心化与养老服务短板问题交织 [4] - 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升级 供应链安全存在不确定性 [2] -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制约经营性收入增长 [4][7] 未来发展路径 - 需通过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本地就业 依托乡村产业振兴带动经营净收入增长 [1][4] - 重点发展粮食安全供给 农业新质生产力 城乡融合新格局三大领域 [6] - 需建立低收入群体分层帮扶机制 推进农民高质量就业与增收渠道拓宽 [7] - 以科技赋能和机制改革为核心动力 提升乡村产业/建设/治理三大水平 [6]
农业农村部答每经问:针对近期猪价下行压力已提前释放预警信息 指导头部企业合理调减产能 控制出栏节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22:43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 同比增长2.8% 牛奶产量1864万吨 增长0.5% [1] - 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 比去年年末高点减少37万头 生猪养殖保持盈利 [1] - 蔬菜水果供给充裕 品种丰富 [1] 生猪市场行情与调控措施 - 生猪养殖已连续14个月保持盈利 6月中大猪存栏量环比降低0.8% 预示7-8月出栏量减少 [4] - 二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 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 [4] - 农业农村部将加密发布市场预警信息 引导有序出栏 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 [4][5] - 落实地方生猪稳产稳价责任 优化产能调控措施 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 [5] 肉牛奶牛养殖情况 - 肉牛养殖总体实现扭亏为盈 奶业纾困取得积极成效 [5] - 农业农村部将延长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 增强竞争力 巩固肉牛养殖向好态势 [5] - 指导落实优质基础母牛扩群提质政策 协调金融机构强化信贷支持 有序调减产能 [5] - 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 完善国产牛肉质量分级标准 推动优质优价 [6] 农民收入与就业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 实际增长6.2% 高于城镇居民增速 [7] -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 增长4.9% [7] - 农业农村部将强化农产品产销衔接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农村电商等新业态 [7] -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 推广订单 定向 定岗培训模式 提升就业技能 [8]
马小秋:把富民作为检验“强城”“兴村”“融合”成效的硬指标
杭州日报· 2025-06-10 11:03
发展策略 - 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 聚焦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三大差距 [1] - 围绕发展主轴和富民主线 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方面工作 [1] - 将西部山区县作为优化区域布局和促进协调发展的主阵地 [1] 实施路径 - 通过党建联建纽带和强村公司依托 纵深推进片区组团发展 [2] - 采用一村一策方式解决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 推动资金产业人才要素深度融合 [2] - 以项目带动发展为抓手 加强进度管理推动发展轴建设提速增效 [2] 农民增收 - 制定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 在产业牵引和帮扶带动方面实施具体措施 [2] - 通过多种手段助力农民增加收入、效益和活力 [2] - 强化责任链条建设 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2]
稳产增收绘新篇 乡村振兴展活力——多措并举助力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华财经· 2025-05-23 22:52
粮食稳产增产 -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亩产同比增加5.1公斤,单产提升对增产贡献率超80% [2] - 黑龙江省克东县农机合作社采用"垄上双行、垄上三行"机械化种植模式,实现整地、播种、植保、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2] - 合作社种植高油高蛋白大豆3万多亩,籽粒玉米1.5万亩,鲜食玉米1.5万亩,14年累计产粮超3亿斤 [2] - 合作社2024年新建鲜食玉米加工企业,配备两条生产线(速冻隧道和真空生产线),形成农资销售、种植、加工等一体化经营 [2] 农业社会化服务 - 2024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1.4亿亩次,覆盖小农户9400多万户 [3] - 安徽黟县合作社通过水稻生产托管服务,使小农户亩产比其他农户高200斤 [3] - 水稻保险保额从406元/亩提升至1000元/亩,银行支农金融产品支持力度加大 [3] 特色产业发展 - 江西于都县潭头村开发富硒资源,建成富硒蔬菜产业园和水稻基地,打造"富硒小镇"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0万元 [4] - 通过"三金农民"模式(土地租金+务工薪金+集体股金),农户年收入从2万元增至6万元 [4] - 江苏镇江农场10年累计提供400多个岗位,季节性用工达100-200人/天,夫妻务工年收入近10万元 [4] 农民增收措施 - 合作社土地流转价格比农户间流转高200多元/亩,同时提供秸秆利用、农机技术等就业岗位,年创收800万元以上 [5] - 全国2024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307.9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6740元(前三季度) [4] 农技培训创新 - 2024年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培训超400万人次,浙江三门县推广青蟹配合饲料技术,减少小杂鱼投喂2万吨,带动3300养殖户效益提升10% [6] - 通过校地合作突破青蟹苗种繁育等技术难题,养殖户采用新技术后亩效益提升1000元,部分开展直播带货 [6] - 浙江省建立100多支产学研推创新团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6]
四川旺苍:推广粮油作物重大品种确保农民增收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2:47
政策扶持与资金整合 - 四川省旺苍县启动2025年粮油作物重大品种推广行动,聚焦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作物,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示范带动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 统筹整合耕地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重点支持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推广 [1] - 行动覆盖全县23个乡镇,惠及农户超过3万户 [1] 新品种推广与增产效果 - 新品种玉米抗病性强,亩产提高近200斤,政府免费发放优质种子 [1] - 全县已引进优质粮油品种28个,推广面积2.7万亩 [2] - 水稻示范片亩产达1210斤,比普通品种增产15%,带动周边52户农户主动换种 [2] 技术指导与示范应用 - 建立水稻高产示范片1.5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2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1.5万亩,组织农技专家"包片联户"开展指导 [2]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能让每亩地多收300多元,专家指导合理密植和病虫害防治 [2] - 已开展技术培训83场次,培训农户3.2万人次 [2] 种子质量与市场监管 - 农业农村局组织专项检查组,对全县130余家农资经营门店开展春、秋季全覆盖检查,抽检种子样品33个 [1] - 政府采购种子抽查覆盖率实现100%,重点检测发芽率和纯度,杜绝劣质种子流入市场 [1][2] 农户参与与活动推广 - 举办"放心农资下乡"、田间观摩会、测产比赛等活动,让农户亲眼见证新品种增产效果 [2] - 种植大户和村民对新品种和新技术表示高度认可,如赵大卓和辜定刚的积极反馈 [1][2]
聚焦“两持续”“四着力”“两强化” 陕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2 06:22
乡村振兴政策框架 - 政策框架概括为"两持续""四着力""两强化"共8部分33条 [1] 粮食安全与脱贫攻坚 -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部署大面积单产提升 耕地保护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9方面措施 [1]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从监测帮扶 分层分类帮扶 帮扶项目资产管理3方面部署 [1] 县域产业发展 -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培育乡村特色产业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 强化产业联农带农 [2] - 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优化城乡规划布局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2] 乡村治理与要素保障 - 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2] - 着力加强要素保障 引导资金人才投向"三农"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 [2] 农民增收与改革驱动 - 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通过稳岗就业 农业经营增效等3方面拓宽增收渠道 [2] - 强化改革驱动 以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