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型升级

搜索文档
金融滋养的麦浪乐章
金融时报· 2025-08-08 10:29
农业现代化转型 - 河南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 粮食单产比散户提高15%以上 [2] - 农机服务站配备联合收割机 精密播种机 智能灌溉设备 无人机飞防系统等现代化装备 [2] -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进 包括粉碎还田和集中供热等循环农业模式 [2] -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优质专用小麦种植 提高农民收入 [8] 金融支持农业 - 农发行每年投放约500亿元收购贷款支持夏粮收购 [4] - 采用"封闭运行"等创新举措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4] - 2016年投放369亿元信贷资金解决小麦品质下滑问题 支持收购293亿斤小麦 [4][5] - 信贷管理方式革新 从钢钎测容发展到系统联网远程监控 [3] 区域农业特色 - 豫东地区呈现规模化收购场景 售粮车队排队长达1公里 [6] - 豫北滑县以优质强筋小麦著称 按绿色有机标准种植 供应知名酒厂 [6][7] - 豫北因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 农民更倾向卖给民营企业或观望 [6] 粮食收购体系 - 质检员 会计人员 装卸工人各司其职保障收购流程 [3] - 国有收储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 形成市场化收购格局 [6] - 政策金融支持土地流转 整治和生产 促进标准化生产 [2]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56
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定位 -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包含农业农村现代化,否则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全面[1] -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需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总要求推进[1] 改革驱动发展逻辑 - 解决农业农村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2]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性解放生产力,党的十八大后改革助力14亿人粮食安全与脱贫[2] - 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举措激活要素活力[2] 当前发展瓶颈 - 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非农产业1/4,城乡居民收入比达2.34[3] - 乡村产业存在规模小、链条短、同质化问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3] - 城乡二元体制未破除,农村社保和环保保障水平偏低[3] 重点改革领域 粮食安全 -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突出,玉米紧平衡、大豆对外依存度高[8] - 改革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8] 农业转型升级 - 农业需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发展休闲/生态/文化农业新形态[9] - 深化土地承包延包试点,完善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三产融合[9] 脱贫攻坚衔接 - 设立过渡期推动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动态监测返贫风险[10] - 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动力[11] 城镇化进程 - 2023年常住/户籍城镇化率差距达17.9个百分点[12] - 需破除户籍壁垒,推动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12] 系统改革方法论 - 坚持城乡"一盘棋"理念,促进要素双向流动[5] - 重点突破粮食安全、产业转型等关键领域[6] - 因地制宜解决农民最迫切问题,避免"面子工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