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杯
icon
搜索文档
增速超300%!看“一杯冰”如何撬动百亿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7-24 22:27
夏日炎炎,当"喝什么"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怎么喝得更爽"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2025年的夏天,农 夫山泉、伊利、蒙牛等食品饮料巨头纷纷入局"冰杯"市场,曾经的饮品"配角",已悄然成为市场的新焦 点。 《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预测,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冰杯作 为核心品类,增长潜力巨大,一场围绕"小小冰块"的产业竞逐正在上演。 小冰杯逆袭 从冰柜角落到夏日"C"位 记者走进广州街头的便利店,冰柜里冰杯产品琳琅满目:农夫山泉的纯透食用冰、伊利冰工厂的搭配型 冰杯、玩果森林的风味冰杯……收银台前,不少消费者手持冰杯搭配饮品,享受冰爽体验。 便利店放置的冰杯宣传物料 冰杯的热度,在数据中得到印证。《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已连续两年增速超 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具体到消费场景中,2025年欧洲杯期间,饿了么平台冰杯外 卖量同比激增10倍,当月同比上涨350%;美团平台上,一款3.5元/杯的冰杯单品月销轻松突破1000件。 企业端同样产销两旺,冰力达2025年上半年销量较去年同期翻三倍,坯料冰日产量达200吨,即便满负 荷生产,部分热门单 ...
冰杯“刺客”又来了?
北京晚报· 2025-07-20 19:38
冰杯市场现状 - 冰杯成为市场新宠,价格差异显著,从1元到22.8元不等,引发消费者关注[1] - 160克规格冰杯售价3-6元,165克冰球杯售价7.9元,部分冰杯价格与雪糕接近[2] - 农夫山泉推出纯透食用冰,主打耐融特性,支持线上下单配送[2] - 冰杯口味多样化,包括咖啡、绿豆、柠檬等,价格约7元/杯[2] 冰杯价格差异原因 - 价格差异源于制作工艺、运输成本、产品定位等因素,例如低温缓冻工艺使冰块融化速度降低20%[3] - 冰杯运输成本较高,全自动化生产流程保证食品安全[3] - 部分饮品店将冰杯作为引流产品,通过低价吸引顾客带动其他商品销售[3] 冰杯市场扩张与消费者行为 - 冰杯市场快速扩张,农夫山泉等巨头入场推动行业标准化[4] - 年轻人更乐于为冰杯买单,满足即刻需求和仪式感消费[4] - 冰杯热销反映消费者对便捷、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满足即时满足需求[4] 渠道与营销策略 - 便利店将冰杯作为高毛利引流品,利用即时消费场景的便利性溢价[4] - 山姆高价冰袋策略是会员制仓储店的典型测试手段,强调独家服务价值[4] - 冰杯通过多巴胺配色和透明杯体设计吸引消费者,增强视觉和感官刺激[2][4]
冰杯单价是瓶装水的3倍,你的消暑“凉”方被谁赚走了溢价?
36氪· 2025-07-14 19:21
冰杯市场概况 - 蜜雪冰城2024年7月3日推出1元"雪王冰杯",首周覆盖全国门店,上线首日多地出现抢购潮,抖音微博相关话题播放量超8000万次 [3] - 因产能不足导致多地门店临时下架冰杯,7月11日公司发布致歉声明并提出区域调运机制等改进措施 [3] - 小红书2024年"冰杯"词条笔记破万,DIY饮料教程推动场景化消费 [6] - 2025年中国食用冰市场规模达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5%),冰杯品类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480杯 [8]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茶饮品牌集体入局:古茗1元冰杯带动35%加购率,客单价突破20元;书亦烧仙草采用"任意消费+1元换购"模式 [9] - 传统渠道商布局:盒马750克醇冰售价6.5元登回购榜第一;小象超市800克食用冰售出3000+单 [9] - 农夫山泉推出差异化产品:2024年160克冰杯售价4.5元,2025年2千克家庭装单价降至11.4元/千克(降幅59%) [8] - 乳企跨界:伊利2024年底发布冰杯新品,蒙牛2025年3月推出"冰+"系列 [9] 产品技术壁垒 - 商业制冰采用流水缓冻工艺:分层冷冻挤压提升密度,相比家庭制冰融化速度降低50%以上 [13] - 四重过滤净水系统:石英砂+活性炭+软水树脂+RO膜逆渗透,解决家庭制冰卫生问题 [14] - 抗冻PET材质包装:耐受-18℃至-20℃低温运输,热收缩膜封层防开裂 [14] - 农夫山泉千岛湖水源+超低速缓冻工艺,标榜"持久耐融"特性 [11] 产业链生态 - 制冰企业产能扩张:冰力达2024年销量同比翻倍,冰趣味日产量从40吨扩至100吨 [18][20] - 上游设备商受益:惠康科技2024年营收32.04亿元(三年CAGR 28.7%),制冰机收入占比80% [20] - 代工模式主导:冰极限/冰力达等供应商为便利店提供OEM服务,单杯利润仅0.1元 [18] - 成本结构分析:农夫山泉包装水业务中包材成本占70%,水源成本仅3%,冰杯因净化/能耗导致成本上升 [21] 消费行为洞察 - 即时性需求驱动:78%消费者因"高温应急"场景购买,便利店3.5元价格体系已验证市场接受度 [17] - DIY组合效应:冰杯+饮料搭配提升客单价,盒马2025年6月咖啡冰杯销量同比增60% [8][17] - 代际消费差异:Z世代接受"该省省该花花"理念,推动冰杯成为情绪货币与社交话题 [17] - 日韩市场对比:日本年销25.7亿杯,韩国连锁便利店单日销量达100万杯 [5]
0.1元微利的“类水生意”,为何让农夫山泉、蜜雪冰城贴身肉搏?
新浪财经· 2025-07-13 20:06
冰杯行业现状 - 冰杯产品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消费者对定价存在争议,山姆2公斤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售价22.8元被部分消费者认为过高,但也有观点认为其便利性和工艺价值合理[3] - 农夫山泉冰杯采用千岛湖水源,通过24-32小时超低速缓冻工艺制成,融化速度比流水冰工艺低20%,主打专业品酒、调饮等场景[3] - 冰杯产品在便利店渠道快速普及,农夫山泉去年推出160g/杯售价3元产品,今年部分渠道采取"买果汁加1元获冰杯"促销策略[3] - 盒马冰杯系列商品6月同比增长30%,咖啡冰杯同比增幅达60%,饿了么冰杯下单量较去年翻番[5][19] - 新茶饮品牌如蜜雪冰城、古茗等推出1元冰杯作为引流单品,降低消费门槛[16] 市场竞争格局 - 多个品牌布局冰杯市场,包括Costco、盒马、饿了么、奥乐齐等平台,以及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5][22] - 价格体系呈现多样化,从1元到22.9元不等,规格从96g到2kg均有覆盖[6][7][8] - 蒙牛和伊利依托成熟供应链推出风味冰杯产品,伊利优酸乳-嚼柠檬果汁饮品同比增长493%[22][23] - 便利店渠道如罗森、711等推出多种风味冰杯产品,成为社交媒体热门话题[21] - 农夫山泉通过冰杯带动饮料销售,采取"买饮料加1元得冰杯"策略提升动销[38] 产品创新趋势 - 风味冰杯成为新宠,咖啡风味冰杯增长显著,水果味冰杯满足尝鲜需求[21] - 盒马发现可塑性强的冰杯更受欢迎,如咖啡冰杯可搭配多种饮品[22] - 全家便利店推出MBTI人格冰杯,通过标签化设计吸引消费者[22] - 高端化产品涌现,如711小熊咖啡冰杯等网红爆款[21] - 即时配送便利性成为重要购买因素,30分钟送达服务提升消费体验[18][19] 产业链分析 - 冰杯行业存在明显季节性,南方销售期8-10个月,北方约6个月,企业多布局南方市场[28][29] - 主要成本来自包材和冷链,包材需耐低温耐高温,成本占比最高[30][32] - 制冰机采购维护成本高,多为进口品牌设备,易出现零部件损坏[33] - 行业利润率10%-18%,单杯利润约0.1元,依赖规模效应盈利[34][35] - 代工模式普遍,冰马仕为蒙牛、宏宝莱等品牌代工[35] 市场发展阶段 - 国内冰杯市场仍处初期,消费者付费习惯尚未完全养成[26] - 工业制冰相比家用制冰在纯度、透明度、融化速度等方面具有优势[26][30] - 日韩市场成熟,日本年销量25.7亿杯,超过瓶装水销量[23] - 部分企业销售额快速增长,冰极川近两年增长5-6倍至300万,冰马仕预计今年翻番至5000万[27] - 行业呈现"专业制冰厂做规模、饮料商做品牌、渠道商做场景"的分工趋势[38] 商业模式分析 - 头部企业如农夫山泉、伊利等占据优势,但利润点不在冰杯本身[38] - 农夫山泉通过冰杯推动饮料销售,但缺乏冷冻经销网络[38] - 价格战加速市场教育但压缩利润,合理价格区间应在3-4元[38] - 行业最大受益者可能不是制冰企业,而是能整合消费生态的玩家[36] - 即时零售平台与冰品"天作之合",饿了么推出"冰冰保"服务保障配送质量[19]
几块钱的暴利生意,又杀回来了
投中网· 2025-07-10 14:28
夏日冰品消费降级趋势 - 高价雪糕、奶茶等夏季消费品被低价替代品取代,如钟薛高消失,蜜雪冰城4元柠檬水成为主流[3] - 火锅店甜品从30-40元高价降至10元以下的冰汤圆、冰粉,主打性价比[3] - 社交媒体上自制冰品成为热门话题,涵盖复杂艺术品到低成本简单搭配[3] 冰杯市场爆发 - 冰杯单价是矿泉水的7倍,农夫山泉4.5元/杯冰杯畅销,蜜雪冰城推出1元/杯产品[6] - 盒马数据显示2025年6月咖啡冰杯销量同比激增60%,冰杯+饮料搭配成消费主流[6] - 冰杯品类连续两年消费增长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耗48杯,远超咖啡的20杯[6] 冰杯应用场景 - 冰杯适配写字楼咖啡场景,解决外卖限制和排队问题[6] - 冰杯+低度酒+果汁成为年轻人夜间放松的流行饮品,新酒饮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740亿元[7] - 工业制冰工艺复杂,4吨原水制1吨食用冰,损耗达75%,但冰杯仍具价格竞争力[8][9][10] 柠檬供应链问题 - 四川安岳柠檬价格同比涨3-5倍,北京新发地批发价半月内涨113%[12] - 百果园柠檬采购价同比涨幅近一倍,主因产地干旱导致产量不足[12] - 蜜雪冰城等大品牌因自有基地受影响较小,但中小品牌利润受挤压[12] 农产品供应链机会 - 奶茶行业扩张推动对优质农产品的依赖,香水柠檬因种植面积扩大免于涨价[14] - 油柑、青芒等冷门水果被奶茶品牌带火,农产品供应链潜力巨大[14] - 资本加持的连锁品牌已形成种植、研发、推广的完整链条[14] 冰杯DIY生态 - 小红书冰杯相关笔记超4万篇,抖音话题播放量破4000万[17] - 罗森等便利店推出多口味冰杯,日本便利店年消费冰杯25.7亿杯[17] - 冰杯DIY成为年轻人社交素材,兼具实用和情绪价值[18][19] 下沉市场机会 - 南京茶饮店夜市摆摊卖冰杯,日销400元,显示三四线城市潜力[20] - 未来冰杯需挖掘情绪价值,差异化竞争是关键[20]
销量激增300%!揭秘“冰杯刺客”:凭什么一杯能卖3元?
搜狐财经· 2025-07-09 18:51
冰杯市场爆发性增长 - 冰杯成为夏季消费新宠 在便利店和外卖平台热卖 占据重要展位 某连锁便利店设置两个冰柜存放80个冰杯 基本一天售罄 [1][3] - 行业数据印证爆发式增长 罗森2024年6月冰杯销量同比上升144% 饿了么平台冰杯外卖量同比增长10倍 《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 [3] - 制冰相关企业数量显著增长 从2020年末1.51万家增至目前3.68万家 2024年已注册7623家 冰杯相关企业现存18家 2024年注册6家 显示行业加速布局 [3] 消费群体与行为特征 - 95后和00后成为消费主力 占比高达70% 冰杯从降温工具演变为DIY饮品玩具 消费者加入速溶咖啡、茶包、果汁等创造特饮并在社交媒体分享 [4] - 年轻消费者认为冰杯省时省力 性价比高于购买成品饮料 例如自制冰美式成本低于门店售价 [4] 价格争议与成本结构 - 终端售价普遍3-5元 按矿泉水折算溢价显著 例如160g农夫山泉冰杯售价3.5元 相当于每瓶水超10元 711同规格冰杯约4元 [6] - 高价源于重资产投入 生产设备需百万级投资 冷链物流成本比常温运输高3-4倍 例如某企业160g冰杯出厂价1.2元 终端指导价3.5元 厂家毛利有限 [6][8] - 工艺差异影响定价 高品质冰采用流水缓冻技术 杂质和空气含量更低 融化速度比家用冰块慢20% 外形规整透亮 [8] - 蜜雪冰城通过模式创新实现低价 门店现场制冰省去工厂和冷链环节 700毫升冰杯仅售1元 成本主要体现在杯子上 [8] 市场未来趋势 - 消费者价格认知与企业成本存在鸿沟 微博投票显示62.5%用户接受1元冰杯 19%接受2元 远低于市场实际售价 [9] - 品牌尝试策略调整 农夫山泉采用"搭售"降低价格敏感度 购买饮料加1元换购冰杯 带动饮料销售 [9] - 行业前景广阔 奥纬咨询与美团闪购预测未来三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渠道增速达39% 远超全渠道8% 2026年销售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 [9]
农夫山泉2kg食用冰上架山姆,饮品品牌、零售商共催热冰杯发展想象力
财经网· 2025-06-30 20:29
农夫山泉冰杯产品布局 - 公司推出2kg大容量纯透食用冰产品 瞄准"在家即享"、"户外聚餐"、"运动之后"三大消费场景 山姆会员店售价22.8元/袋 单杯冷饮冰成本约1.7元 [1] - 产品采用特殊工艺使耐融性提升20% 北京等地山姆极速达渠道已出现售罄现象 部分城市次日即缺货 [1] - 此前已推出160克杯装食用冰 外卖平台单价0.01-5.5元 便利店采用"任意消费+2元换购"促销模式 [2] 冰杯行业消费趋势 - 即时零售渠道冰品冰饮未来三年增速将达39% 远超全渠道8%增速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630亿元 [2] - 大暑前后冰杯外卖量同比增长350% 带动关联品类销售 果蔬饮料+冰杯组合增长320% 酒水饮料+冰杯组合增长300% [3] - 消费动机从功能性需求扩展到情感共鸣 社交分享成为重要驱动因素 便利店/旅行/下午茶等场景互动表现突出 [2][4] 产品创新与渠道策略 - 茶饮店将冰杯定价1元打造引流产品 便利店推出风味创新如咖啡冰球(100克)、茉莉花茶冰杯(220克)及MBTI主题冰杯 [3] - 山姆会员店通过大规格包装(2kg)建立差异化 配合"13杯冷饮制作"的性价比宣传 [1] - 即时零售渠道增速是传统渠道近5倍 显示消费者对"即买即用"场景的强烈需求 [2][3] 市场发展潜力与挑战 - 当前消费场景仍集中在夏季解暑 行业需突破季节限制 培育四季消费习惯 [4] - 社交属性成为产品设计关键要素 小熊咖啡冰杯等创新形态增强传播性 [3] - 尼尔森数据显示冰杯对高毛利酒饮品类有显著带动效应 组合销售模式提升客单价 [3]
冰杯经济学:3.5元冰块背后的消费革命与工业化奇迹
搜狐财经· 2025-06-01 07:57
冰杯市场爆发 - 2024年夏季冰杯销量同比激增350%,盒马线上超市一周销售量突破200万杯,超越部分瓶装饮料热度[1] - 冰杯热潮起源于韩国2005年的"冰杯 袋装美式"组合,如今中国市场上瑞幸"冰杯浓缩液"售价15元,比门店冰美式便宜10元,喜茶"多肉葡萄冰杯"售价8元[1] - 小红书"冰杯特调"相关笔记超过50万篇,冰杯从便利店商品转变为"社交货币"[1] 工业化生产优势 - 广州冰利达工厂全自动生产线每天制造20万杯冰杯,每杯生产成本控制在1.2元[3] - 工业化冰杯突破"易融、易损、易污染"三大难题,相比家用制冰8小时且三小时内融化率超过60%有明显优势[3] - 冰杯毛利率达到30%,头部厂商通过规模效应构筑壁垒[9] 消费行为转变 - 2024年美团数据显示冰饮订单占比达68%,90后和00后贡献85%销量,相比2010年星巴克进入中国时冰饮占比不到20%有显著提升[5] - 一线城市72%消费者购买冰杯动机为"应急用冰",下沉市场更关注"性价比DIY",用2元冰杯、3元瓶装茶自制5元版"喜茶冰沙"[3] - 美团闪购数据显示冰杯订单中"即时需求"占比高达91%,平均配送时效28分钟,比奶茶订单快12分钟[11] 营销与社交效应 - 抖音"冰杯调酒"话题播放量突破12亿次,博主"酒肉日记"相关视频获超百万点赞[7] - 百加得"冰杯朗姆酒"组合装在盒马一周内售罄,元气森林"冰杯气泡水"联名款带动气泡水销量增长40%[7] - 冰杯成为"内容创作载体",重新定义饮料行业营销策略[7] 供应链竞争格局 - 冰利达在全国布局10大工厂,每家日产能50万杯,单杯反渗透膜过滤成本压缩至0.05元,中小型厂商成本达0.2元[9] - 顺丰冷运"冰杯专线"将运输时效从48小时压缩至24小时,单杯运费降低0.1元[9] - 农夫山泉试点可降解PLA材质杯成本比传统PET杯高0.3元,全家便利店推出"冰杯押金制"回收率8%[9] 市场潜力与趋势 - 中国瓶装水市场达2000亿元,冰杯可能成为下一个千亿级品类[11] - 冰杯价格优势明显,酒吧手工冰块售价5元,工业化冰杯以1/3价格提供80%体验[11] - 冰杯体现消费市场三大转向:从"功能消费"到"时间消费"、从"自然物"到"工业化标准品"、从"奢侈品"到"大众民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