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纯透食用冰
icon
搜索文档
农夫山泉、伊利、蒙牛集体押注的冰杯,有人说它是门“成瘾性”生意?
创业邦· 2025-07-25 11:11
冰杯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冰杯市场竞争加剧,伊利、蒙牛、农夫山泉三大食品巨头相继推出冰杯产品,探索即饮冰品可能性 [5][7][17] - 冰杯产品形态多样化,从纯水冰杯发展为风味冰杯,新增乌龙茶、芭乐、杨梅等口味,冰块形状也呈现圆柱冰、月牙冰等创新 [9][12] - 价格区间扩大,雪莲冰杯售价接近1元,部分高端冰杯零售价超10元,形成明显价格分层 [15][16] 冰杯产品创新与消费趋势 - 现制茶饮和咖啡门店将冰杯作为重要卖点,例如上海-86℃ Dirty冰杯咖啡成为热门单品 [13] - 冰杯规格多样化,从130g小杯到750mL吨吨冰桶,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 [13] - 冰杯带动关联饮品销售增长,饿了么数据显示冰杯外卖量同比增长350%,果蔬饮料和啤酒搭配量分别增长320%和300% [26][28] 行业竞争格局与参与者策略 - 冰杯行业早期主要玩家包括晓德、冰力达、调冰趣味和冰极限,其中晓德2002年成立并2012年研发冰杯,冰力达2019年入局 [31][32] - 头部品牌入局后,部分先行者转向代工模式,如调冰趣味专注为顶级客户提供OEM服务 [38][41] - 冰力达坚持品牌路线,定位高端市场,拒绝巨头代工需求,2024年销量翻倍增长并筹备新工厂 [43][46] 冰杯产业链与市场前景 - 冰杯生产门槛较低,冰淇淋工厂转型冰杯生产线仅需百万元投入,吸引大量新玩家进入 [30] - 日本便利店冰杯年消费量达25.7亿杯,中国即时零售渠道冰品增速预计达39%,2026年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 [50][52] - 农夫山泉已建3个冰杯工厂,蒙牛、伊利通过现有冰柜渠道推动冰杯市场下沉 [41][54] 冰杯衍生业务与未来方向 - 风味冰杯成为新品牌竞争焦点,玩果森林开发双色冰球、夹心冰球等创新产品 [55][58] - 袋冰产品增长显著,农夫山泉2kg袋冰在山姆当日售罄,冰力达袋冰业务增速仅次于冰杯 [17][19] - 冰杯从功能性产品向场景化产品演进,如情侣双孔冰杯、高端月球冰等细分品类 [25][51]
增速超300%!看“一杯冰”如何撬动百亿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7-24 22:27
冰杯市场概况 - 冰杯市场正成为食品饮料行业新焦点,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巨头纷纷入局[1] - 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冰杯为核心增长品类[1] - 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达48杯[4] 消费场景与数据表现 - 欧洲杯期间冰杯外卖量同比激增10倍,当月同比上涨350%[4] - 美团平台3.5元/杯冰杯单品月销突破1000件[4] - 冰力达2025年上半年销量较去年同期翻三倍,坯料冰日产量达200吨[4] 产品创新趋势 口味创新 - 农夫山泉、伊利主打纯水冰杯,强调无添加和高适配性[5] - 玩果森林等品牌推出果肉含量不低于20%的风味冰杯,如芭乐柠檬、百香果等[5] 形状创新 - 冰力达首创月球冰、去棱摇冰,适配高端饮品[8] - 科林冰、月牙冰成为现制茶饮店标配[8] - 上海某咖啡店-86℃Dirty冰杯咖啡因冷冻杯体设计开业即登热门榜TOP 1[8] 规格细分 - 冰力达130克小容量冰杯适配单人饮用[10] - NOWWA挪瓦咖啡750毫升吨吨冰桶每周限量1万桶被抢购一空[10] - 农夫山泉2公斤装袋冰在山姆等商超上架即售罄[10] 市场竞争格局 巨头布局 - 农夫山泉已建成3个冰杯生产工厂,依托山姆等高端商超渠道拓展[11] - 伊利冰杯借力冰淇淋销售网络下沉,强调"一杯一调"搭配属性[11] - 蒙牛"冰+"品牌通过小红书触达年轻消费者[11] 先行者策略 - 晓德食品、冰力达为便利店商超提供定制化产品[11] - 调冰趣味转型专业OEM工厂承接头部品牌订单[11] - 冰力达高端月球冰销量翻数倍,正筹备新厂扩产[11]
农夫山泉重回5000亿,“斗士”钟睒睒挺过来了?
市值表现 - 公司总市值重回5000亿港元,7月22日盘中达5100亿港元,收盘5089亿港元,次日股价进一步上涨至46.35港元[5] - 4月8日至7月22日股价涨幅超42%,市值增长1440亿港元至5089亿港元,实控人持股市值增加约1200亿港元[5] - 2024年9月股价曾腰斩至23.04港元,市值缩水至2591亿港元,全年股价累计下跌23.4%[5] 管理层动态 - 实控人钟睒睒打破低调形象,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三次亮相央视《对话》栏目,并公开抨击互联网平台及直播带货模式[9] - 2024年通过官方账号发布多篇声明及文章,包括《我与宗老二三事》和辟谣声明[9] - 在股东大会上强调天然水与纯净水的价格差异,直言推出绿瓶纯净水是"一气之下"的行为[12] 业务表现 - 2024年包装饮用水业务营收下降21.3%至159.52亿元,减少43.1亿元,营收占比从47.5%降至37.2%[16] - 茶饮料业务(东方树叶与茶π)营收增长32.3%至167.45亿元,占比从29.7%提升至39%,弥补饮用水下滑[17] - 2024年整体营收微增0.54%至428.96亿元,净利润微增0.36%至121.23亿元,毛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58.8%[10] 产品策略 - 2024年4月推出绿瓶纯净水,终端价低至12瓶8.9元,出厂价低于天然水的0.67元/瓶[14][15] - 2025年6月推出碳酸茶饮料"冰茶",电商折后价约60元/15瓶,差异化加入气泡元素[20][21] - 与山姆合作推出无标签饮用水(2.6元/瓶)、纯透食用冰(22.8元/2kg)及专供白桦树汁(8.7元/瓶)[22][23] 渠道与市场 - 东方树叶2024年占据无糖茶饮市场超70%份额,但2025年3月行业增速转负[23] - 2025年推出1.5L大包装东方树叶(零售价约10元)并开展开盖赢奖营销活动[24] - 新式茶饮品牌密集上市加剧行业竞争,茶饮外卖大战影响传统饮料市场[24]
7月11日早餐 | 稀土精矿报价再度上调;商务部回应“黄仁勋计划访华”
选股宝· 2025-07-11 08:10
海外要闻 - 美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道指涨0.43%、纳指涨0.09%、标普500涨0.27% [1] - 科技股表现分化,特斯拉大涨4.73%、英伟达涨0.75%、苹果涨0.6%、谷歌A涨0.57%,而亚马逊跌0.13%、微软跌0.4%、Meta跌0.76% [1] 国内政策动态 - 工信部公开征集对315项行业标准、1项行业标准外文版和4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 [2] - 商务部表示中美双方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 [7] - 中国和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将于7月17日生效 [7] 券商策略观点 - 光大证券认为沪指创新高提振市场信心,有望吸引场外资金进场,市场或将延续震荡向上态势 [3] 热点题材分析 制冷剂 - 河南高温导致用冰需求大增,郑州某制冰厂日产量近300吨,销量翻倍,订单排至1个月后 [4] - 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预计2026年中国冰品与冰饮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630亿元 [4] - 2024年上半年制冰相关企业注册7445家,同比增长180.94% [4] 煤炭 - 焦煤期货近三日累计涨近7%,焦炭期货涨3.44% [5] - 夏季用煤旺季来临,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周环比明显上涨 [5] - "反内卷"政策或推动炼焦煤落后产能出清,预计煤价将维持季节性上涨 [5] 短剧 - 京东布局短剧市场,核心岗位年薪达90-140万元 [5] - 2024年中国微短剧用户超6亿人,市场规模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6] 可控核聚变 - 成都瀚海聚能将于7月18日展示中国首台直线型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建设完成并实现等离子体点亮 [8] - 瀚海聚能采用创新性高密度场反位形装置,功率密度约是托卡马克类的100-1000倍 [8] 上市公司公告 - 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将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 [9] - 国盛金控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236.85%-394.05% [9] - 赛力斯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7-32亿元,同比增长66.20%-96.98% [9] - 药明康德预计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63.15亿元,同比增长44.43% [9] - 中国重工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增长181.09%-237.30% [9] - 沪电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6.5-17.5亿元,同比增长44.63%-53.40% [9] - 东阳光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83-6.63亿元,同比增长157.48%-192.81%,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已实现营收 [10] 市场数据 历史新高公司 - 国义招标(新型城镇化)涨30% [11] - 长芯博创(铜缆高速连接器)涨15.07% [11] - 华纳药厂(创新药)涨14.85% [11] - 浙江东日(区块链+脑机接口)涨10% [11] - 华光环能(氢能源+电力)涨9.98% [11] 解禁信息 - 唯科科技7月11日解禁36.52亿元,解禁比例45.43% [12] - 智立方解禁9.96亿元,解禁比例20.14% [12] - 安达科技解禁8.66亿元,解禁比例23.30% [12]
农夫山泉推出冰块产品 冰块生意为何成新风口?
新浪证券· 2025-07-04 16:24
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产品分析 - 2千克规格售价22.8元,是同规格饮用水价格的4倍 [1] - 产品卖点包括千岛湖水源和24-32小时超低速冻结工艺,融化速度比流水冰工艺降低20% [2] - 在山姆App收获超200条评价,消费者反馈冰更耐用但价格偏高 [2] - 定价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小象食用冰800克6.45元,好淼食用冰500克4.9元,农夫山泉500克5.7元 [2] - 选择山姆会员商店作为首发平台,瞄准高端家庭与品质消费场景 [2] 冰块行业竞争格局 - 盒马2025年6月冰杯销量同比增长30% [2] - 蜜雪冰城、古茗等新茶饮品牌推出"1元冰杯" [2] - 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跨界推出自营冰块产品 [2] - 7-11、罗森等便利店采用代工模式销售冰杯 [2] - 参与者分为三类:传统制冰企业、商超渠道、食品饮料巨头 [3] 冰块生产成本分析 - 4吨自来水经工艺处理后仅产出1吨冰 [3] - 超低速缓冻工艺能耗是普通制冰的3倍以上 [3] - 包装与冷链成本占总成本50%以上,单杯冷链成本0.2-0.4元 [3] - 制冰厂利润微薄,每杯冰杯利润仅0.1元或更低 [4] - 农夫山泉通过大规格包装和既有冷链资源降低成本 [4] 冰块市场发展趋势 - 冰杯销量连续两年保持300%以上增速 [5] - 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达48杯 [5] - 2025年6月咖啡冰杯销量同比激增60% [5] - 奥纬咨询预测2024-2026年冰品冰饮增速或达39%,2026年市场规模可能突破630亿元 [5] - 冰杯价格从2024年的3-4.5元降至2.5元 [6] 行业挑战与监管问题 - 现行国家标准对现制食用冰的卫生标准缺乏明确规定 [5] - 检测显示13家饮品店中有11家冰块菌落总数超标,最高达190倍 [5] - 中小制冰厂面临利润压缩的生存挑战 [6] 农夫山泉战略意图 - 通过"冰饮共生"场景拓展品牌高端化认知 [6] - 目标是拉动其他饮品销售而非单纯售卖冰块 [6] - 将冰块作为饮料的"消费入口"提升商业价值 [6]
夏日经济|冰杯冰袋比同重量饮用水贵2倍,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
第一财经· 2025-07-01 20:02
冰杯冰袋市场现状 - 冰杯冰袋价格是相同重量饮用水的1-3倍,农夫山泉2kg冰袋售价22.8元,而同等重量瓶装水售价约8元 [1][2] - 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300%,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 [1] - 160g左右冰杯产品单杯价格在3-5元,部分茶饮品牌售价低至1元 [2] 消费者行为与渠道策略 - 69%便利店购买冰杯的消费者用于自制饮料,冰块和饮料常以搭售形式推出 [2] - 7-11便利店曾推出买农夫山泉果汁加1元获冰杯的活动 [2] - 社交平台热门笔记大量分享"冰杯+饮料"DIY方法,显示年轻消费者偏好 [1] 行业参与者动态 - 农夫山泉在山姆会员店推出"纯透食用冰"产品 [1] - 上海商场、便利店、新茶饮品牌均在售卖冰杯产品 [2] - 蜜雪冰城1元冰杯+0.8元咖啡液的组合受到年轻打工人欢迎 [1]
夏日经济| 比同重量饮用水贵2倍,“卖冰”到底是不是门暴利生意
第一财经· 2025-07-01 18:52
冰块行业成本结构 - "酒吧冰"造型美观,人工成本占比50%以上,批发价10千克80元,主要成本包括人工、电费、仓储和运输 [1][6] - "机器冰"相对便宜,批发价20千克60元,主要成本为电费、仓储 [1][6] - 冰块运输成本较高,300kg冰块从南京运往上海运费400元,需-20℃冷链环境 [6] 冰杯市场现状与消费趋势 - 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48杯,市场渗透率攀升 [1] - 160g冰杯零售价3-5元,部分茶饮品牌售价低至1元,价格是相同重量饮用水的1-3倍 [1][5] - 69%便利店消费者购买冰杯用于自制饮料,部分渠道推出"饮料+冰杯"搭售模式 [5][6] 企业动态与产品案例 - 农夫山泉在山姆会员店推出2kg"纯透食用冰",售价22.8元,同等重量瓶装水售价8元 [1] - 7-11便利店曾推出"买果汁加1元送冰杯"活动 [5]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冰杯满足新生代情绪价值、社交属性,赛道竞争将围绕新生代需求展开 [7] - 行业需统一标准,纯净水冰杯执行SB/T 10017—2008,风味冰杯执行GB 2759—2015 [7] - 产品附加值、适用场景和创新空间提升,行业将进入百花齐放周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