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溯源

搜索文档
岭南荔枝上保险 农户从靠天吃饭到知数而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0:29
供应链优化 - 古代荔枝运输损耗率高达90%以上,需大量运输以保证留存数量 [2] - 现代冷链物流将运输时间从5-7天压缩至30小时内,损耗率显著降低 [2] - 无人机网络实现采摘到冷链锁鲜无缝衔接,降低运输成本30%以上 [2] 种植风险 - 荔枝种植面临台风、暴雨、霜冻等自然灾害风险,极端天气可导致绝收 [3] - 霜疫霉病、炭疽病等病虫害传播速度快,暴发后商品价值下降50%以上 [3] - 花期连续阴雨影响授粉,成熟期台风导致落果腐烂率超60% [3] 保险覆盖现状 - 广东荔枝种植面积400万亩,占全球产量三分之一 [4] - 政策性种植成本保险覆盖物化成本,天气指数保险以气象指标触发赔付 [4] - 202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47亿元,覆盖1.47亿户次农户 [5] 政策支持与创新 - 中央财政安排68亿元奖补资金支持500种特色农产品保险 [5] - 平安产险首创"荔枝风险研究实验室",整合区块链溯源技术 [6] - 溯源保险保障品质安全,消费者可追踪生产全环节数据 [6] 技术推广与产业升级 - 西丽果场拥有国家科技进步奖荔枝高产技术,实验室将推广至四省 [7] - 产业链风险管理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向数据化转型 [7] - 南山荔枝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品牌化发展带动溢价20% [6][7]
吉宏股份暗盘搏杀指南:5393港元的门票值不值?
格隆汇· 2025-05-27 09:21
公司概况 - 吉宏股份从传统印刷厂转型为"包装+互联网"跨界企业,毛利率从18%提升至32% [4] - 公司2023年跨境电商GMV突破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东南亚市场贡献67% [4] - 拥有AI选品系统,可5秒生成精准爆款清单,准确率高于国际咨询公司水平 [5] 财务数据 - 2023年总收入达66.95亿元人民币,跨境社交电商占比63.6%,纸制包装占比31.3% [5] - 2024年收入回落至55.29亿元人民币,跨境社交电商仍保持60.9%占比 [5] - 按中位数9.08港元定价,市值约122亿港元,对应2024年动态PE 28倍 [6] 战略布局 - 新增医疗器械销售、宠物食品、化妆品零售三大牌照,防疫产品占电商平台销售额30% [3] - 募资35%用于东南亚仓储扩建,20%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瞄准跨境电商合规化需求 [6] - 与故宫文创联名的中秋礼盒预售挤崩服务器,显示IP运作能力 [8] 股东结构 - 基石投资者认购2000万美元,占发售总量25.2%,包括誉衡药业董事长沈臻宇等跨界资本 [3] - 基石投资者背景涵盖生物医药、东南亚TMT基建及跨境支付领域 [3] 市场定位 - 对比A股同行裕同科技(PE 25倍)和环球印务(PE 35倍),估值处于中间区间 [6] - 类似包装+电商模式的隽思集团转型后估值翻三倍,显示跨界溢价空间 [6] - 跨境电商复购率23%低于SHEIN的45%,但拥有200多项外观专利 [8] 技术能力 - 全球最快72小时定制供应链,数字化能力形成传统行业降维打击 [5] - 智能工厂可通过C端消费数据反哺B端包装设计,形成"滚雪球"模式 [8]
解码垂直农业如何用黑科技破解粮食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5-27 00:54
1. "植物CT诊断仪":通过光谱分析仪给作物做"体检",比老农的眼睛准10倍 2. "云端种地系统":在手机APP上就能操控2000公里外的温室气候 3. "机器人管家军团":从播种到采收全程无人化,连授粉都有机械蜂代劳 虽然智能温室能让产量暴涨,但初期投入堪比造火箭。深圳某项目每平方米造价达2万元,种出来的青 菜要卖50元/斤才能回本。更棘手的是算法"黑箱"问题,去年荷兰就发生过AI误判导致整季草莓绝收的 惨剧。 您绝对想不到,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白领们午休时围观的不是网红直播,而是看"植物摩天楼"如何用 机器人种菜!这场由工业4.0掀起的农业革命,正在把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变成现实。 当大多数人还在讨论社区团购时,巴西农业巨头SLC公司已用"数字大棚"创造了亩产翻3倍的奇迹。这 个占地仅5亩的垂直温室,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3万株作物的呼吸频率,AI算法能精确到每株苗 该喝几毫升营养液。更绝的是,他们的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西红柿从种子到餐桌 的"成长日记"。 笔者实地探访上海某垂直农场时,被00后新农人的操作惊掉下巴——他们戴着VR眼镜"巡视"虚拟农 田,无人机正在给生菜唱莫扎特小夜曲。负责 ...
从潍坊寿光田头到哈萨克斯坦餐桌,数字货运让中国蔬菜跑出加速度
齐鲁晚报网· 2025-05-21 15:03
数字货运平台对农业物流的赋能 - 运满满平台数据显示小满前后潍坊寿光蔬菜发货量达到全年峰值[1] - 通过数字货运平台菜农可将新鲜蔬菜高效发往世界各地[1] - 平台实现手机下单叫车和实时运输轨迹追踪功能[3] 物流效率提升的具体表现 - 17.5米长货车可快速完成装车并启程[3] - 平台解决找车难问题响应速度比打车更快[5] - AI技术实现运输路线智能规划和车辆自动匹配[7] 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 从AI种苗培育到智能分拣技术创新重塑整个产业链[7] - 区块链溯源技术应用于蔬菜生产运输环节[7] - 数字化转型使潍坊寿光发展为农产品价格形成中心[7] 行业模式创新 - "潍坊寿光模式"成为农业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新范式[7] - 数字货运快车道推动中国智慧物流走向国际[9] - 传统农业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现代化转型[9]
想蒙混过关?30万吨美国大豆披上阿根廷马甲,中国海关技高一筹!
搜狐财经· 2025-05-04 20:57
贸易战背景 -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发起全球贸易战后,中方反制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等农产品,美国彻底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市场 [1] - 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大豆每吨成本暴涨600元人民币,彻底丧失价格优势 [7] - 巴西自此取代美国成为中方大豆最大供应国,采购量达至少40艘货轮240万吨 [5] 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中国进口大豆1.2亿吨,美国份额暴跌至15%,巴西以8500万吨占比70.8%成为最大供应国 [40] - 巴西大豆到岸价每吨420美元,比美国便宜531元人民币,中国企业直言巴西大豆性价比完胜 [9] - 进口豆粕报价突破4200元/吨,美国豆农收入下降23%,部分农场因价格跌破成本价破产 [11][12] 美国贸易商违规操作 - 美国贸易商与阿根廷中间商合谋,将大豆经南美港口"洗白身份"规避关税 [14] - 3月一艘货轮20万吨"巴西大豆"被海关发现实为美国中西部产 [15] - 4月又一艘30万吨"阿根廷大豆"因麻袋内层美国编码和35.5%蛋白质含量被全数退回 [28][30] 海关检测技术 - 中国海关通过蛋白质光谱分析发现美国大豆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35.1%,南美大豆仅34% [19] - 构建全球首个区块链溯源平台,记录大豆从种植到运输的12项数据,实时上传不可篡改 [22] - 物联网监控系统覆盖全球2000多个港口,实时追踪货轮装卸记录、舱内温度、航行速度 [34] 贸易影响与后果 - 海关查验流程升级:100%开箱检测、随机指派检查员、通关时间延长至30天以上 [36] - 青岛港、天津港货轮排起长队,贸易商抱怨成本涨三成且被列入信用黑名单 [38] - 美国大豆因多次"换马甲"被查导致企业信用降级,未来进出口将面临"重点关照" [42] 行业反应 - 美国艾奥瓦州豆农协会主席控诉成为政治博弈牺牲品 [44] - 中国海关强硬态度实为守护粮食安全底线,大豆关乎14亿人食用油、饲料和生物燃料 [46] - 中国已用科技与规则重塑贸易逻辑,失去中国市场信任的代价远非关税战能承受 [48][50]
为卖给中国,30万吨美国大豆披上阿根廷马甲,中方识破做法太解气
搜狐财经· 2025-05-04 14:22
文章核心观点 特朗普发起的关税大战使美国农产品行业受到严重冲击,美大豆企业为继续出口到中国采取“洗产地”手段,但被中国海关识破并封堵,美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大打击 [3][7][13] 特朗普关税对美农业的冲击 - 特朗普对中国采取高关税,中国随即反制,关税加到125%后中国不再理会美国的关税数字游戏,这大幅降低了美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对美国市场冲击更严重 [7][9] - 24年中国进口的大豆占美出口大豆份额的50%,关税使美大豆等农产品在中国价格飙升,中国市场被巴西大豆抢走,美大豆种植业受沉重打击 [9] - 早在18年中美第一次贸易纷争时,中国就开始调整大豆进口结构,降低对美大豆依赖,美农民依赖贸易,生产的大豆50%用于出口,其中一半出口中国,不少美农民担心破产 [11] - 18 - 19年美农产品出口损失超270亿美元,其中257亿美元与中国反制关税直接相关,此次中国反制将使美农产品出口受更大打击 [13] 美大豆“洗产地”手段及被识破 - “洗产地”是指改变产品原产地信息以规避贸易限制、关税或法律规定,今年4月一批标着“阿根廷产”的30万吨美国大豆被中国海关开箱查验后全额退运 [15] - 中国与巴西、阿根廷等构建全球首个区块链溯源平台,将进口大豆从种植到运输的全程数据纳入数字档案,能准确识别大豆基因 [17][18] - 不同地区大豆蛋白质含量有差异,美大豆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35.1%,4月海关预警的30吨大豆蛋白质超标,且运输轨迹无法作假 [20] - 中国海关引入“时空拓扑分析”技术对全球2300个港口物联网数据实时监控,使美物流伪装失效,还升级监管制度 [22] - 24年巴西某批次大豆被查出与美中西部样本“高度吻合”,涉事贸易商面临高额罚金和信用降级 [22] - 中国海关推行“双随机”抽查机制,自今年4月起从“五船抽一船”变为全船逐批检验 [24]
揭秘李鉴宸:一个中国古玩界容不下的人,在新加坡7年赚了多少钱?
搜狐财经· 2025-05-04 01:30
文章核心观点 李鉴宸2018年从中国移民新加坡后成为东南亚古玩界标杆人物,7年间个人及旗下企业累计营收超630亿元,其成功是制度套利、技术革命和精准定位的结果,也暴露了中国古玩行业的问题,行业需思考培养革新者重塑规则、接轨国际 [1][8] 分组1:李鉴宸出走原因 - 中国古玩市场存在假货泛滥、鉴定混乱、专家垄断等问题,年轻从业者遭老一辈专家系统性打压,李鉴宸获奖后未获认可反被嘲讽陷害,被迫移民新加坡 [1] - 新加坡法治化市场环境为李鉴宸商业模式提供背书,其“信誉、透明、保真、包退、回购”模式依托司法公信力赢得藏家信任 [2] 分组2:李鉴宸商业成功密码 - 2019年李鉴宸在国际平台开设古玩直播间,以差异化服务吸引用户,2020年单月销售额突破20亿元,两年累计成交额超45亿新元 [4] - 2025年李鉴宸融资10亿元研发第四代AI智能综合体,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国溯源,发行“鉴宸通宝”打通古玩资产证券化路径 [4] - 李鉴宸仅对资产200万新币以上用户开放购买权限,通过APP细分品类形成高端收藏社群,会员制年费10万新币,社群规模超400万企业型藏家,年会员费收入超40亿新币 [4] 分组3:中国古玩行业问题与启示 - 李鉴宸对传统古玩交易规则进行颠覆,提供终身回购担保解决藏家痛点,通过虚拟币和AI技术弱化专家权威实现价格透明化 [6] - 中国古玩行业存在利益固化、老一辈专家垄断话语权打压年轻从业者,监管缺位、假货鉴定维权成本高导致优质资源外流等问题 [6] - 古玩行业应拥抱AI、区块链等工具,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瞄准跨境市场利用国际规则优势 [6]
云间有茶 缘起浉河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10:57
转自:新华财经 浉河出好茶,一杯蕴芳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古称"申国",位于豫南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是全国44 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这里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土壤肥沃、气候温润,有2600多年的种茶历史,茶文化源远 流长,产出的信阳毛尖久负盛名。 图为浉河区数字化智能生产线(信阳市浉河区供图) 以科技赋能,提升茶产业发展支撑。浉河区首创"山水浉河·云赏毛尖"区块链溯源体系,覆盖2万6千亩核心茶 园、147家茶企,真正实现"一片叶子一张身份证",让浉河茶溢价率提升20%以上。积极开展"大院大所"技术 合作交流,与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团队共建的数字化智能生产线,让信阳毛尖加工效率提升4倍,品质稳定 性达到领先水平;成功建立"产学研"基地12个、国家级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5个,为茶产业发展提供强 大的人才支撑。 以产业引领,夯实富民强区坚实基础。作为中国第一大绿茶县区,浉河区现有茶园63.5万亩,茶叶总产量5.7 万吨,涉茶综合产值117亿元,产量领先全国。当地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建成"信阳10号"优质茶苗基地5千 亩,机械化采摘面积25万亩,实现良种覆盖率98%。借力"一带一路",推动信阳红、乌龙茶走进中亚、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