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履

搜索文档
勃肯将2025年营收展望上调至20.9亿欧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22:53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德国的知名鞋履品牌勃肯(Birkenstock,BIRK)周四早盘下跌2%,此前该公司将2025年营收展望上调 至20.9亿欧元,并宣布以1800万欧元收购一家德国工厂。公司预计第四财季营收至少达5.2亿欧元,按报 告基准计算反映14%的增长。 ...
中胤时尚连亏1年半2020年上市即巅峰募5.38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4: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9亿元 同比下降7.04%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0.70万元 较上年同期-1552.35万元亏损收窄83.85%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438.14万元 较上年同期-1304.33万元亏损收窄66.4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33.98万元 同比增长52.82% [1] - 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3322.61万元 扣非净利润-2667.13万元 [1] 首次公开发行 - 2020年10月29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数量6000万股 发行价格8.96元/股 [1]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50.00元 为历史最高价 [1] - 募集资金总额5.38亿元 净额4.77亿元 较原计划少9927.03万元 [2] - 发行费用6028.01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4838.40万元 [2] 募投项目 - 原计划募集5.77亿元用于设计展示营销中心建设、年产200万双鞋履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四大项目 [2]
纺织服装行业周报:潮宏基计划赴港上市,雪中飞提出“品牌向上,创新突破”战略主张-20250923
山西证券· 2025-09-23 19:19
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装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且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潮宏基计划赴港上市 其珠宝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39.24亿元 同比增长21.2% 加盟渠道表现突出 营收22.19亿元 增长37.6% [2][3][17] - 雪中飞提出"品牌向上 创新突破"战略 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定位中国冰雪羽绒服第一品牌 [6][68] - 斯凯奇完成私有化退市 交易金额超90亿美元 2024年销售额达89.7亿美元 [6][67] - VF集团以6亿美元出售Dickies品牌 该品牌2025财年销售额5.421亿美元 同比下降12.3% [7][72] 本周观察:潮宏基上市计划 - 潮宏基递交港交所主板申请 主营CHJ潮宏基、Soufflé、CHJ‧ZHEN三大珠宝品牌及FION包袋品牌 [2][17] - 2025年上半年珠宝业务营收占比96.6% 包袋业务占比3.0% [3][17] - 珠宝业务门店达1542家 其中加盟门店1337家 自营门店201家 [3][17] - 2025年上半年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26.5% 加盟门店同店销售增32.0% [4][18] - 包袋业务门店数量持续收缩 从2022年319家降至2025年上半年219家 [4][18] 行业动态与并购事件 - 斯凯奇被3G Capital私有化 为全球第三大鞋履公司 [6][67] - 雪中飞推出SNFL-TEX冰雪科技系统 聚焦年轻消费者冰雪生活场景 [69][70] - VF集团出售Dickies予Bluestar Alliance 专注The North Face、Vans、Timberland三大核心品牌 [7][73] 板块行情表现 - SW纺织服饰板块周跌0.26% 跑赢沪深300指数0.19个百分点 [8][19] - 子板块分化:纺织制造涨0.76% 服装家纺涨0.66% 饰品跌3.78% [8][19] - 家居用品板块涨0.84% 造纸跌0.15% 文娱用品跌1.68% [19] 板块估值水平 - SW纺织制造PE-TTM 22.20倍 处于近三年68.75%分位 [8][25] - SW服装家纺PE-TTM 30.80倍 处于近三年100%分位 [8][25] - SW饰品PE-TTM 30.76倍 处于近三年90.79%分位 [8][25] - SW家居用品PE-TTM 26.16倍 处于近三年82.24%分位 [8][25] 个股涨跌排行 - 纺织服饰涨幅前五:泰慕士(+61.05%)、红豆股份(+26.14%)、报喜鸟(+22.51%)、兴业科技(+19.9%)、新华锦(+10.39%) [28][29] - 纺织服饰跌幅前五:曼卡龙(-10.8%)、莱绅通灵(-8.78%)、美邦服饰(-7.48%)、明牌珠宝(-7.35%)、迪阿股份(-7.05%) [28][29] - 家居用品涨幅前五:蒙娜丽莎(+21.22%)、玉马科技(+17.04%)、*ST亚振(+15.14%)、天振股份(+14.7%)、美克家居(+11.47%) [30][32] 行业数据跟踪 - 原材料价格:棉花328指数15283元/吨周涨0.2% 金价826.71元/克周跌0.4% 羊毛指数1319澳分/公斤周涨2.2% [33] - 出口数据:2025年1-8月纺织品出口945.13亿美元增1.6% 服装出口1027.61亿美元降1.7% 家具出口424.71亿美元降5.39% [48] - 社零数据:2025年8月社零总额3.97万亿元增3.4% 金银珠宝类增16.8% 体育娱乐用品增16.9% [55][56] - 房地产数据: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成交面积150.45万平方米 环比增9.75% 2025年累计成交面积6230.63万平方米降5.3% [62]
应星控股:从制造基石到文化引擎的破局之路
智通财经· 2025-09-22 09:0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通过引入CR7博物馆和PSGA合作 实现从传统制造向IP运营的战略转型 目标是推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并进入全球消费市场 [1][3] - 公司采取双轮驱动策略 结合C罗个人IP的流量价值与PSGA组织化IP的长期生命力 构建覆盖体育 娱乐 动漫等领域的立体化IP体系 [1][2][4] - 公司以制造业为根基 IP运营为延伸 利用柔性生产和供应链优势支撑IP衍生品开发 同时通过东南亚产能布局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5][6] IP合作与商业化 - CR7博物馆7月开业后门票销量实现可观增长 8月参观人数达双位数高速增长 成为香港体育文化地标并提升全球旅游景点地位 [1] - 与PSGA合作开辟青训课程引入 赛事运营牌照获取及衍生品开发三重路径 以香港和广州南国际学校为试点 逐步扩展至大湾区高端国际学校 [3] - 计划推出PSGA联名运动鞋和训练装备 结合东南亚柔性供应链降低成本并提升IP附加值 通过周边合作扩大利润空间 [6] 业务协同与升级 - 传统鞋履制造业务通过智能化改造和高端功能性面料研发推进技术升级 虽毛利率偏低但稳定基本盘并为转型提供时间窗口 [6] - 注册新品牌拓展产品矩阵至体育动漫和功能性面料领域 形成IP溢价反哺主业 解决制造业毛利率低迷问题 [6] - CR7博物馆项目不仅带来门票收入 还提升品牌知名度 未来通过黄金周和圣诞周游客推广进一步摊薄固定成本 [6] 战略定位与价值重估 - 公司重新定义自身从代工厂到文化平台的本质定位 通过IP项目前期投入完善布局 展览馆业绩将逐步体现在报表中 [7][8] - 以体育精神赋能青少年成长 结合日本动漫IP与自有品牌孵化 形成正能量 高颜值 强互动的独特IP矩阵 [7] - 终极愿景是用世界级IP点燃民族文化自信 依托中国制造支撑中国创意 实现企业价值和市场估值的重构 [7][8]
加拿大鹅没人要了?
搜狐财经· 2025-09-08 06:32
私有化报价与潜在买家 - 加拿大鹅控股股东贝恩资本收到14亿美元私有化报价 [1] - 潜在买家包括博裕资本、安宏资本、波司登及安踏与方源资本财团 [2] - 安踏与波司登发布公告否认参与收购 [2] 贝恩资本出售动因与品牌演变 - 贝恩资本持有控股权12年 因基金存续期临近需兑现LP回报 [4] - 收购时估值3-4亿美元 出售报价14亿美元 远低于巅峰市值78亿美元 [4] - 通过奢侈品化、渠道扩展及SKU从20增至200+实现品牌升级 [4] - 2022-2025财年营收增速从21.5%滑落至1.1% [4] 安踏财务能力与收购战略 - 2025上半年经营现金净流入109.3亿元 现金及等价物达555.8亿元 [5] - 成功整合FILA及亚玛芬体育(始祖鸟、萨洛蒙等品牌) [5] - 战略方向为收购强品牌价值标的并通过重塑实现价值跃升 [5] 安踏经营现状与品牌矩阵 - 主品牌与FILA过去8季最高增速仅单位数 亚玛芬体育2025上半年刚转亏为盈 [8] - 五年门店总量稳定下营收增1.6倍 但2025半年报库存周转天数升至136天 [8] - 品牌矩阵覆盖大众市场(安踏、狼爪)、时尚(FILA)及户外高端(始祖鸟等) [8][10] - 与韩国Musinsa合作拓展潮流产品线 [10] 加拿大鹅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6财年Q1营收同比增22.4%至1.08亿加元(约5.61亿元) 为近九季最大增幅 [11] - 2024财年起大中华区销售额4.22亿加元(约22亿元)成第一大市场 [11] - 2025财年Q4大中华区销售额增7.9%至1.39亿加元(约7.2亿元) [11] - 14亿美元估值对应PE约30倍 与安踏收购亚玛芬时估值水平相近 [11] 品牌转型与产品策略 - 任命Haider Ackermann为创意总监 推动四季化策略 [12] - 产品线扩展至毛衣、鞋履、太阳镜等领域 [14] - Emerson短袖T恤成最畅销产品 缓解季节性营收波动 [14] - 在万元级羽绒服赛道与Moncler竞争 但后者联名策略更激进 [16] 外资品牌在华困境与中资崛起 - 耐克2025财年大中华区营收65亿美元 阿迪达斯2024年35亿欧元 安踏(不含亚玛芬)708亿元 [16] - 安踏收入规模已接近耐克与阿迪达斯在华总和 [17] - 2025上半年中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零售额增3.1% 2024年全年仅0.3% [17] - 迪卡侬、星巴克、宜家等外资品牌寻求出售中国业务股权或资产 [16] 并购整合挑战与出海新阶段 - 安踏通过DTC模式整合超1万家门店 复朗集团仅几百家直营店 [24] - 复兴集团与山东如意收购品牌表现平平 复朗2025上半年亏损扩大 山东如意亏损额增105% [23] - 安踏海外门店仅249家 占总门店数不足2% 但正推进美国开店计划 [24] - 头部中资品牌战略转向主品牌出海 而非继续收购聚焦中国市场的资产 [24]
知名品牌将重返上海?曾两度申请破产,巅峰期全球门店超800家
搜狐财经· 2025-09-04 12:11
品牌回归动态 - FOREVER 21近期通过上海地铁广告和杭州、武汉等城市线下活动释放回归信号 四度重返中国市场[3][4] - 母公司ABG于2024年6月与上海橙迪达成合作 由橙迪负责中国市场产品生产、销售及全渠道营销 品类覆盖男女装、鞋履、配饰等[4] - 品牌同步入驻小红书平台 宣布"以全新姿态重回中国市场"[4] 历史经营表现 - 品牌巅峰时期在全球近50个国家拥有超800家门店 年销售额达41亿美元[8] - 曾于2019年及2025年两度申请破产保护 2025年申请破产时估计负债10-100亿美元 资产1-5亿美元[10] - 中国市场经历三次退出:2008年因选址偏离核心市场失败 2019年因数字化转型滞后退出 2021年因线上运营能力不足再度退出[10]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快时尚市场格局生变 本土品牌SHEIN凭借柔性供应链崛起 2024年以1.53%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18] - Zara母公司Inditex数字渠道销售占比近30% 在中国运营超70家门店并结合直播电商[19] - 优衣库在中国拥有超900家门店 H&M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1120.47亿瑞典克朗(同比增1%)毛利率52.3%[19] 合作方背景 - 运营方上海橙迪第一大股东为唯品会 持股35% 市场期待其供应链与渠道能力赋能品牌回归[14][15] - 电商平台现多家FOREVER 21店铺 官方认证旗舰店粉丝数仅1.2万 低于其他非官方店铺[15] 品牌定位与挑战 - 品牌定位偏甜美年轻化路线 设计前卫亮丽 核心目标客群为20多岁女性[8] - 需重塑年轻时尚品牌形象 应对数字化供应链、本土品牌竞争及多元渠道运营等挑战[13][21]
知名品牌将重返上海?曾三进三出中国市场……网友:我的青春又回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04 05:42
品牌重返中国市场动向 - 公司近期在上海地铁18号线投放广告 引发市场对其重返中国猜测 [3] - 公司在杭州 武汉等城市已有线下布局迹象 [5] - 母公司ABG于2024年6月与上海橙迪达成合作 全面升级中国市场业务 [5] 中国市场运营架构 - 上海橙迪贸易有限公司(唯品会为第一大股东)获得中国市场被授权方资格 [5] - 授权范围涵盖产品生产 销售及线上线下渠道市场营销 [5] - 产品线覆盖男装 女装 鞋履 休闲装 内衣 包袋及配饰全品类 [5] 品牌历史与财务表现 - 公司创立于1984年 主打快时尚甜美路线 目标客群为20多岁女性 [8] - 巅峰时期在全球近50个国家拥有800多家门店 [8] - 年销售额曾达41亿美元 [8] 中国市场发展历程 - 2008年首次进入中国选择常熟 因偏离核心市场一年后退出 [10] - 2011年聚焦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2019年因未能跟上电商浪潮再度退出 [10] - 2021年第三次回归尝试线上线下结合 最终因缺乏直播电商能力失败 [10] 公司财务与法律状况 - 2025年3月16日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 [10] - 本次为6年内第二次申请破产保护 [10] - 法庭文件显示负债估计10亿至100亿美元 资产估计1亿至5亿美元 [10] 品牌战略调整 - 公司已入驻小红书平台 宣布"以全新姿态重回中国市场" [5] - 第四次进入中国市场需重新塑造年轻时尚的品牌形象 [13] - 部分消费者对品牌回归表现出怀旧情绪 [15]
九兴控股(01836):新客户+新产能持续拓展,蓄力中长期成长
浙商证券· 2025-09-03 16: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业绩受产能爬坡效率及基数效应影响 但新客户拓展与产能扩张支撑中长期成长 [1][3][4] - 运动品类收入占比提升至48.5% 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时尚及奢华品类受订单调整和基数效应影响短期承压 [1] - 东南亚产能持续扩张 预计新增2000万双产能支持未来3年业务增长 [3] - 短期利润率波动主要受新工厂产能爬坡影响 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4]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7.8亿美元(同比+0.7%) 归母净利润7863万美元(同比-14.5%) [1] - 剔除100万双提前出货影响后 收入同比+4.5% 净利润同比-6.3% [1] - 毛利率22.6%(同比-3.2pct) 净利率10.1%(同比-1.8pct) [4] - 出货量2750万双(同比+3.8%) ASP 27.4美元(同比-3.2%) [2] 业务分析 - 运动收入同比+8.2% 时尚收入同比-2.6% 奢华收入同比-6.2% 休闲收入同比-9.2% [1] - 产能分布:越南52%(同比+1pct) 中国25%(同比-3pct) 其他地区23%(同比+2pct) [3] - 印尼梭罗工厂预留700万双产能 孟加拉工厂可扩充300万双 印尼新工厂26H2投产(1000-1500万双) [3]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16/17/19亿美元(同比+5%/7%/7%) [4]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1.65/1.85/2.04亿美元(同比-3%/+12%/+10%) [4] - 对应PE为11/10/9X 2025年分红率70% 承诺6000万美元回购或特别股息(股息率10%) [4]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15.45亿美元(+3.51%) 净利润1.71亿美元(+21.25%) [5] - 预测毛利率25年24.2% 26年24.7% 27年25.0% [10] - ROE维持在16.7%-18.8%区间 净负债率为负值 [10]
华利集团(300979):1H25盈利水平短期承压 新品牌拓展贡献增量
新浪财经· 2025-09-02 08:56
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10.4%,2Q25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9.0% [1] - 1H25毛利润27.7亿元,同比下降14.6%,毛利率21.8%,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2Q25毛利率21.1%为5年来最低值 [1] - 1H25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下降11.0%,2Q25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下降16.6%,净利率12.4% [2] - 1H25经营性现金流15.6亿元,同比下降9.2%,主要因员工薪酬和税费支出增加 [2] - 三项费用率呈下降趋势,1H25为4.7%,2Q25为3.9%,主要系费用控制所致 [1] 订单与客户结构 - 2Q25鞋履销量约6700万件,同比增长7.9%,人民币单价增长0.9%,美金单价基本持平 [1] - 1H25鞋履总销量1.17亿双,同比增长8.1%,但2Q增速较1Q放缓 [2] - Nike订单明显下滑,但核心系列调整基本完成,双方合作紧密且已承接新鞋款订单 [2] - Vans订单大幅下滑,但VF集团整体订单降幅可控 [2] - Adidas自2H24开始合作,预计2025年底有6个工厂为其生产,起量速度亮眼 [2] - 新增New Balance与Asics大体积订单,预计成为重要增量 [2]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76.6%降至71.9%,On与New Balance进入前五,客户结构多元化 [2] 产能与工厂建设 - 上半年产能利用率95.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主要因新工厂爬坡期效率未完全释放 [3] - 2024年以来密集投产6座新工厂,覆盖越南、印尼和中国地区 [3] - 上半年越南/印尼/中国工厂出货量分别为373/199/67万双 [3] - 2H25计划投产印尼Adidas工厂与越南Asics工厂 [3] - 1H25资本开支13.8亿元,主因产能密集投放 [3] 外部环境与展望 - 订单疲软主要受美国新关税政策及零售端消费疲软影响,核心客户下单趋于谨慎 [2] - 越南15%优惠税率使用期结束,2Q25所得税率25.1% [2] - 公司中期分红率约70% [2] - 管理层预计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规模效应释放及新客户订单放量,盈利能力将逐步修复 [3]
红蜻蜓迎品牌三十周年 聚焦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推陈出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6:44
品牌定位与战略升级 - 公司围绕"时尚休闲鞋履生活方式品牌"新定位进行升级 在上海举办30周年时尚盛宴活动[1] - 品牌践行"不破不立"理念 平衡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关系 持续走文化兴业之路[1] - 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品牌矩阵建设 借助AI与产业互联网技术 联合合作伙伴共创优质生态体系[1] 产品开发与市场策略 - 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对"松弛感"生活方式的追求 发布卡皮巴拉联名款等新品系列[1] - 通过鞋文化国潮IP和非遗工坊构建产品场景 将松弛生活态度注入鞋履设计[1] - 在男女童鞋领域持续发力 同时拓展箱包领域 提供一站式鞋包搭配选择[2]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三年前前瞻性布局产业互联网与行业大模型 以科技赋能全链路运营[1] - 运用AI与产业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精准度 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1] - 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品牌在科技浪潮中稳步发展[1] 营销与品牌传播 - 总裁通过产品和DIY互动环节 直观展示产品与松弛生活态度的结合[1] - 董事长亲自阐述品牌30周年的焕新历程与匠心传承[1] - 以"穿行有范松弛有度"为主题 持续推陈出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