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

搜索文档
孙晖:多维发力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 2025-06-27 21:36
学科建设与临床专科发展 - 公司已形成以血液病、心血管疾病及创伤为重点的学科群,并实施"三个聚焦"策略:聚焦区域健康需求(如血液病、心血管疾病高发领域)、聚焦疾病全周期管理(预防-治疗-康复链条化)、聚焦区域辐射能力(技术输出带动基层)[1] - 在血液病内科领域,公司通过高精尖技术(基因靶向治疗、双特异性抗体等创新疗法)提升诊疗能力,同时推行门诊日间诊疗模式("白天治疗,晚上回家")及慢性病管理服务[1] 医保支付改革与运营管理 - 公司通过跨部门协作实施DRG精细化管理,核心目标是提升CMI(病例组合指数)并平衡成本控制与医疗质量[1] - 结合DRG支付改革,公司创新服务模式: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如免疫治疗、化疗)采用门诊日间诊疗,并将部分血液疾病纳入慢性病管理,提供门诊和社区延续服务[1] 医联体建设与资源下沉 - 公司采取四种医联体模式:紧密型托管医院("1+N"模式,选派管理者参与决策)、"5G+AI"智慧云平台(整合互联网诊疗、远程影像等功能)、专科联盟及人才联合培养(专项培训高需求专科)、双向转诊(疑难病例转入/康复期转出)[1] - 通过技术联动与数据互通(如混合现实手术指导),实现优质资源向基层医院下沉[1] 人才战略与培养机制 - 公司以研究生留院及国内外双向引才为核心,实施"三名一优育才工程"(名医、名师、名家、优秀管理者)和分层培育体系("登峰工程启航计划"覆盖战略领军与青年人才)[2] - 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强化人才发展体系[2]
美年健康:公司各地分院与当地三甲医院等机构共建超过350个医联体/健联体
搜狐财经· 2025-06-19 20:57
与公立三甲医院合作 - 公司持续积极推动与公立三甲医院的交流合作,目前各地分院与当地三甲医院等机构共建超过350个医联体/健联体 [1] - 合作领域包括技术交流、医疗设备和专家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患者转诊、应急救援等方面 [1] - 公司旗下数十家分院已获选省、市级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机构,部分分院获选省、市级超声结果互认机构与放射结果互认机构 [1] 未来战略布局 - 公司将继续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持续推动更多分院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1] - 公司将持续深化学科建设,加强与三甲医院、头部科研院所等医疗机构的合作 [1] - 公司将整合优质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利用平台流量优势、产品科技优势与服务体验实现合作共赢 [1]
破解医疗资源困局:胃癌筛查的“中国式创新” ——从政策空转到三级联动的破局之路
财富在线· 2025-06-03 15:26
医疗资源错配现状 - 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不足20% 超过6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 [1] - 社区医院缺乏基础胃镜检查设备 无法进行有效筛查 [1] - 三甲医院内镜中心排队时间长达三个月 形成"堰塞湖效应" [1] 政策背景与行业痛点 - 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 强调强化医联体内资源协同共享 [1] - 一级医院受设备采购目录限制无法配置胃镜 二级医院缺乏专家读片能力 三级医院面临"检查挤兑治疗" [2] - 医联体内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患者需要重复检查 [2] 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 - 推出"三级协同筛查+胃窗项目"模式 重构诊疗流程 [2] - 胃窗声学造影技术具有无创无痛特点 15分钟完成筛查 适合老年、儿童及特殊人群 [3] - 技术可实现精准分层 超声实时显示胃壁断面结构 与胃镜形成互补 [3] - 采用设备租赁模式 基层医院零成本引入技术 单次筛查费用仅为胃镜的1/3 [3] 商业模式创新 - 通过医联体集采通道 将胃窗造影剂成本压缩至传统胃镜检查的30% [3] - 建立标准化操作体系 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培训 [3] - 促成药企与社区医院签订"筛查-治疗"闭环协议 实现多方共赢 [4] - 杨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中 通过胃窗筛查创收同比增长一倍 [4] 项目落地成效 - 超过50-60%的一级医院成功落地该项目 [5] - 项目在仁济医院、崇明中心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等相继落地 [5] - 建立"胃窗三级联动平台" 社区医生可实时连线三甲专家 二级医院开辟"绿色通道" [4] 行业影响 - 填补基层筛查空白 激活闲置设备使用 [4] - 提高一级医院临床医生专业度 释放三级医院医疗资源挤兑压力 [5] - 重塑中国医疗价值链 破解技术与制度双重难题 [6]
“一位领导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山东介绍医改经验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23:19
医改政策与财政投入 - 山东省近5年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助投入年均增长25% [1] - 济南市财政对公立医疗机构补助年均增长13.4% [2] - 青岛市2019年以来市县级公立医院财政投入年均增长15% [2] - 潍坊市寿光市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 - 山东省2024年调整2300余项医疗服务价格 [1] 医疗资源下沉与基层建设 - 山东省2024年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4.4% [2] - 山东省规范改造1万多个村卫生室 [2] - 每年组织1万多名医护骨干下沉乡镇驻点帮扶 [2] - 累计选派2200多名"业务院长"常驻乡镇 [2] - 建成2420个名医工作站 [2] - 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3.3% [2] 市级医疗改革举措 - 济南市建成6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10个县域医共体 [3] - 济南市"心电诊断一张网"覆盖15个区县 [3] - 济南市自2020年以来完成47.73万人次远程心电诊断 [3] - 青岛市创新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路径 [3]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与市南区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3] - 青岛市市立医院整体托管莱西县域医共体 [3] 收入结构优化 - 青岛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5.1个百分点 [2] - 青岛市药品耗材费用占比下降6.8个百分点 [2]
省政协召开“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专题协商会
陕西日报· 2025-04-30 06:59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 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是党中央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 旨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1][2] - 需在"建""联""管"上拓展新思路 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系统性和协同性 [2] - 要健全医防协同融合机制 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2]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 推动医疗重心下移 促进人才下沉 保障基层药品供应 建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 - 目标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 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2]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强化基层医疗人才支撑保障 [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需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2] - 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2] - 加强部门协同配合 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