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仓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站上3700点,该加仓还是减仓?
雪球· 2025-08-18 16:04
上证3700点的市场意义 - 2019-2021年牛市上证指数最高触及3731点,与2023年8月15日收盘3696.77点仅差0.93%,显示当前点位接近历史高位[4] - 2022年10月8日上证指数冲高3674点后单日暴跌5.3%(3489点收盘),伴随3.4万亿元历史天量成交,反映3700点附近存在强阻力[4] - 历史数据显示3700点区域多空博弈激烈,2021年9月、12月两次突破3600点均失败,形成密集套牢盘[9] 多空策略的辩证分析 - 看多逻辑:资本市场从融资导向转向投资回报导向,经济转型推动长牛慢牛,3700点可能成为新起点[6][7] - 看空逻辑:2021年3731点后市场持续三年震荡,3600-3700点区间多次验证为强阻力位,突破难度大[8][9] - 极端情景推演:若突破4000点则3700点减仓将错失机会,若回落至3300点则减仓决策正确[7][10] 半仓动态平衡策略 - 核心主张:建立股债50:50基准配置,通过5%偏离阈值触发再平衡(权益占比达55%时减持至50%)[14][18] - 数学验证:固收资产不变时,权益需上涨22.22%才能触发5%偏离(50→61.11),实际因固收增值需更高涨幅[19] - 实操案例:当前持仓53.6:46.4,距再平衡阈值差1.4个百分点,需上证指数从3696点上涨超6%至3900点方可触发[20] - 策略优势:降低组合波动率20-30%,消除择时焦虑,实现"上涨有减持、下跌有补仓"的自动化操作[14][21] 长期市场展望 - 十年维度看好上证指数突破10000点,但中间将经历3000-3700点的多次震荡[12] - 高波动环境下持续满仓难度大,2021-2023年周期证明单一方向押注策略失效[13] - 资产配置需兼顾进攻性(权益)与防御性(固收),避免极端仓位导致心理压力[15][22]
一买就跌?一卖就涨?散户最头疼的问题,这篇给你讲透!
雪球· 2025-08-13 21:01
核心观点 - 资产配置是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通过分散投资可降低风险并提升收益 [6] - 雪球三分法核心为"不预测、只应对、分散投、躺着赢",通过资产、市场、时间三维分散实现稳健收益 [8][9] - 半仓策略(股债均配)能平衡风险与收益,避免极端市场下的情绪化操作 [29][30] 资产分散策略 - **股债商配置**:股票(高收益高波动)、债券(低收益低回撤)、商品(抗通胀)形成风险对冲 [10] - **相关性数据**:2003-2023年沪深300与中债指数相关性0.655,与南华商品指数相关性0.473,组合波动显著降低 [11] - **动态案例**:2020年股市熔断时债市大涨,2022年商品疯涨,2023年黄金创历史新高 [11] 市场分散策略 - **全球配置逻辑**:不同经济体周期差异导致资产表现低相关性(如A股与美股2023年负相关) [12] - **数据支撑**:2021-2024年沪深300与标普500相关性-0.709,与印度SENSEX30相关性-0.72 [13] - **实践效果**:2023年A股下跌时美股创新高,2024年美股震荡时港股上涨 [13] 时间分散与定投 - **定投优势**:打破择时幻想,获取市场平均成本,适合现金流稳定的普通投资者 [14][15] - **动态调优**:根据资产性价比中低频调仓(如高配潜力资产),再平衡实现被动高卖低买 [16][17] - **波动控制**:组合最大回撤可定制,防御型方案(股20%债75%)回撤控制在5%以内 [21] 三分法实操步骤 - **智能诊断**:风险测试后自动匹配组合(如激进型股70%债15%商品15%) [20][21] - **基金选择**:从16000+基金中精选构建组合,支持一键平均分配或手动调整 [22][24] - **动态再平衡**:股涨多则卖股买债,偏离原始比例5%时触发调整 [26][36] 半仓策略配置案例 - **债券配置**:中债(40%)以长久期为主(如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美债(10%)侧重中短久期 [32][33] - **权益哑铃策略**:国内港股通科技(进攻)+红利低波(防御)各15%,海外纳斯达克100+全球医疗保健各7.5% [34] - **商品分散**:黄金占比3%(国泰黄金ETF),原油/铜等占比2%,对冲货币信用风险 [35]
半仓迎接牛市!这个策略进可攻,退可守
雪球· 2025-07-17 17:22
核心观点 - 半仓策略通过50%偏债类+45%偏股类+5%商品类的大类资产配置实现攻守平衡 [3] - 采用"三分法"原则:资产分散(股债商对冲)、市场分散(跨市场配置)、时间分散(定投反脆弱) [4] - 动态再平衡机制在资产比例偏离5%时触发调整,需风险资产波动达22%才会触发 [21] 偏债类配置(50%) - 中债占比40%以中长久期为主: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15%)和博时信用债纯债(15%)为长久期,易方达中债新综指(10%)为中等久期 [5][7][8] - 美债占比10%以中短久期为主:摩根海外稳健配置混合(5%)和中银美元债债券(5%) [5][7][8] - 当前中美国债收益率差超2.6%,但选择重中债因美债波动大且存在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3%将抵消票息优势 [7] 偏股类配置(45%) - 国内权益采用哑铃策略:港股通科技(15%)负责进攻(PE-TTM 21.46倍/十年分位23.37%),红利低波(15%)负责防御 [13] - 海外权益同样哑铃配置:纳斯达克100(7.5%)(PE-TTM 35.15倍/十年分位81.99%)进攻,全球医疗保健(7.5%)防守 [13] - 重配国内因估值优势,港股通科技分位点显著低于纳斯达克100 [13] 商品类配置(5%) - 黄金为主(约3%):国泰黄金ETF联接(1%)+国泰大宗商品(2%)和银华抗通胀主题(2%)含50%黄金ETF [15][18] - 配置逻辑基于美元信用动摇和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但避免过度集中配置 [18] - 原油/银/铜等其他商品占比约2%实现分散 [18] 执行策略 - 海外资产采用高频定投(日/周定投)解决限购问题,契合时间分散原则 [20] - 当前市场连续上涨阶段采用周定投,大幅调整时切换日定投 [21] - 主要选择A份额基金长期持有,非必要不频繁调整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