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下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51118
港股通资金流向概览 - 本周(2025.11.10-2025.11.16)通过港股通渠道,南下资金净买入前三大公司为小米集团-W(净买入44.84亿元)、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33.00亿元)和工商银行(净买入20.99亿元)[8] - 同期,南下资金净卖出前三大公司为阿里巴巴-W(净卖出66.48亿元)、盈富基金(净卖出9.10亿元)和美团-W(净卖出7.55亿元)[9] 行业资金偏好 - 金融行业成为南下资金主要买入领域,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招商银行合计净买入金额超过93亿元[8] - 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遭遇显著净卖出,其中阿里巴巴-W、美团-W及百济神州等公司净卖出额居前[9] 个股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是本周交易最活跃的个股,在多个交易日(如11月14日沪市买卖额58.48亿元、深市30.81亿元)合计买卖额居首[18][19][20][21][22] - 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和小米集团-W交易活跃度紧随其后,频繁出现在沪市和深市港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名单中[18][19][20][21][22] 资金流向日内波动 - 部分个股资金流向呈现日内波动,例如11月14日小米集团-W在沪市港股通净买入6.71亿元,但在深市港股通净卖出0.60亿元[18] - 盈富基金在11月13日出现大额净卖出,沪市港股通净卖出42.64亿元,深市港股通净卖出19.62亿元[19] 港股通机制背景 - 港股通是内地与香港股市的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内地投资者可通过上交所或深交所买卖规定范围内的联交所上市股票[28] - 通过该机制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被称为“南下资金”,其流向为市场提供重要的投资参考依据[29][30]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总经理徐荔蓉:港股的重估还在路上
点拾投资· 2025-11-17 15:04
一次 港 股 定 价 权 出 现 了 质 变 兰克林基金 a 2017 标 新 务 答 基 金 经 理 英 雄 榜 第 5 8 4 期 导读:今年以来,恒生指数涨幅超过30%,跑赢沪深300、标普500、纳指100等指数,是全球表现最佳的市场之一。但随着而来的问题是,港股接 下来能否继续上涨,中国资产的全球重估在什么阶段?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徐荔蓉,当前旗帜鲜明地看好未来几年港股的投资价值。徐荔蓉或许是国内市场最了解港股生态变化的资深 基金经理之一,他具有跨市场的投资视角,与全球多个地区投资者保持高频沟通。在徐荔蓉看来,港股离岸市场的特征在发生变化。伴随着持续流 入的南下资金,港股的定价权出现了质变。 徐荔蓉看到,今年以来南下资金流入规模达到1万多亿,对于日均成交量在2000到5000亿的港股市场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无论是港股的互联网龙 头,硬科技的芯片龙头,还是一些相对边缘的中市值股票,都出现了南下资金占比大幅提高的现象。这些股票的交易特征,也产生了更A股化的现 象。 例如,某些优质的龙头互联网企业,股价的波动变小,明显有长线资金沉淀。再如,某些中市值的边缘定价股票,开始呈现A股化的高波动特 ...
新纪录!南下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突破5万亿港元
新浪财经· 2025-11-10 16:49
南下资金流入规模 - 11月10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66.54亿港元 [1] - 年内净买入额突破1.3万亿港元 [1] - 港股通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规模突破5万亿港元 [1] 市场表现与纪录 - 累计净流入规模刷新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1]
方正证券11月份港股行情展望:外部扰动难改慢牛行情
智通财经· 2025-11-04 16:49
10月港股行情回顾 - 10月份港股市场主要指数整体回调,主要受10月初中美关税再起波澜影响,市场在月初短暂调整后随即反弹回升 [1] - 主要宽基指数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8.6%,恒生指数累计跌3.5%,恒生综合指数累计跌3.9%,恒生国企指数累计跌4.0% [1] - 从行业表现看,公用事业、金融和材料行业表现相对亮眼,而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和日常消费行业表现靠后 [1] AH股溢价指数表现 - 10月份AH股溢价指数小幅回升,截至10月31日录得120,相比9月底的117上升了2.2% [2] - 当前AH股溢价指数处于2016年以来自下而上9.7%分位数水平,表明处于历史较低位置 [2] 主要指数估值水平 - 10月份港股主要指数估值水平小幅回落,截至10月31日恒生指数PE为11.7,处于2016年以来自下而上75.0%分位数 [3] - 恒生国企指数PE为10.5,处于2016年以来自下而上87.4%分位数,恒生科技指数PE为22.9,处于2020年有数据以来自下而上28.6%分位数 [3] - 部分行业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公用事业指数PE为12.3(16.1%分位数),可选消费PE为22.8(34.3%分位数),日常消费PE为23.8(21.7%分位数) [3] 南下资金与外资流动 - 10月份港股市场外资流出669亿港元,相比上月有所放缓,但流出趋势未出现拐点 [4] - 南下资金10月份单月累计净流入规模为849亿元人民币,截至10月底年度累计流入规模已达11691亿元人民币,持续创近年来新高 [4] 市场前景与流动性 - 港股上涨行情仍未结束,经过此前调整再度迎来布局良机 [1] - 南下资金持续加速流入港股市场,叠加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港股流动性环境有望进一步受益 [1]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5.10.27-2025.11.2-20251103
港股通周度资金流向(2025.10.27-11.2) - 本周净买入榜首为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金额达24.43亿元[8] - 中芯国际位列净买入第二,净买入金额为20.81亿元[8] - 净卖出规模最大的是阿里巴巴-W,净卖出金额为20.96亿元[9] 行业资金偏好 - 信息技术行业获显著净买入,如中芯国际(20.81亿)、腾讯控股(12.77亿)和地平线机器人-W(9.28亿)[8] - 医疗保健行业遭大幅净卖出,石药集团(-13.54亿)和中国生物制药(-5.80亿)为主要标的[9] - 金融行业呈现分化,招商银行(10.25亿)和中银香港(7.56亿)获买入[8] 个股活跃度分析 - 阿里巴巴-W为本周最活跃个股,沪市单日买卖额最高达64.51亿元[19] - 中芯国际交易活跃,深市单日买卖额最高为40.08亿元[21] - 腾讯控股在两大市场交投活跃,沪市和深市合计买卖额频繁上榜[18][19][20][21] 南北向交易机制 - 港股通是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交易互联互通机制[27]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28] - 南下资金流向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行业和公司投资依据[29]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5.10.13-2025.10.19-20251020
港股通资金流向概览 - 泡泡玛特为本周净买入榜首,金额达30.56亿元[8] - 小米集团-W净买入29.88亿元,持股变动数量为65,019,122股[8] - 中芯国际遭最大净卖出,金额为-63.04亿元,持股变动-91,228,489股[9] 行业与个股活跃度分析 - 金融行业获资金青睐,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及中国平安合计净买入超43亿元[8] - 信息技术行业呈现分化,中芯国际、腾讯控股净卖出而小米集团净买入[9][8] - 阿里巴巴-W为多日交易最活跃个股,单日最高成交额沪市226.10亿元、深市96.88亿元[22] - 盈富基金(2800.HK)资金流向波动显著,10月13日净买入52.08亿元,15日净卖出-62.71亿元[22][20] 市场机制与资金作用 - 港股通为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分为沪港通与深港通两种路径[28]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其流向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29][30]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超50亿港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11
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在港股市场开盘半小时内净买入金额超过50亿港元 [1]
瑞银:料香港交易所(00388)第三季多赚53% 目标价升至48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4:30
业绩预测 - 预测香港交易所第三季度收入及纯利将同比增长43%及53%,达到77亿及48亿港元,再创新高[1] - 瑞银的预测较市场普遍预期高出8%及11%[1] - 将2025至2027年日均成交额预测上调9%至16%,并将港交所每股盈利预测上调7%至12%,目标价相应由464港元升至485港元[1] 市场交易表现 - 第三季日均成交额再创新高至2,860亿港元[1] - 南下资金贡献占比提升至约27%,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季分别为23%与24%[1] - 自2020年以后,南下资金的换手率估计为本地及外资投资者的两倍以上,预期整体换手率将出现结构性改善[1] 投资收入分析 - 估计第三季净投资收入将录9.33亿港元,同比及按季分别跌23%及40%[1] - 净投资收入下降主要受到港元拆息走弱及可能因美元贬值产生汇兑损失影响[1]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5.9.29-2025.10.5-20251006
港股通资金流向概览 - 报告期内港股通整体呈净买入态势,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受青睐[8][9] - 阿里巴巴-W为本周净买入额最高个股,达151.41亿元[8] - 盈富基金为本周净卖出额最高个股,净卖出27.52亿元[9] 前十大净买入/卖出个股 - 净买入前十公司中信息技术行业占六席,包括腾讯控股(46.49亿元)和中芯国际(20.72亿元)[8] - 净卖出前十公司中金融与电信服务行业占主导,包括中国移动(-14.04亿元)和建设银行(-9.24亿元)[9] - 可选消费行业在买卖双方均出现,理想汽车净买入17.04亿元而小鹏汽车净卖出7.75亿元[8][9] 行业分布与活跃个股 - 沪市港股通中阿里巴巴合计买卖额最高,9月30日达88.49亿元,净买入15.09亿元[18] - 深市港股通中阿里巴巴同样活跃,9月30日合计买卖额50.56亿元,净买入21.20亿元[18] - 盈富基金在9月29日沪市港股通中出现大额净卖出,达-39.76亿元[19] 机制与背景 - 港股通是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分为沪港通和深港通[25] - 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的内地资金称为南下资金,其流向为投资者提供重要依据[26][27]
金融工程定期:港股量化:南下资金创2021年2月以来新高,10月增配有色
开源证券· 2025-10-06 15:06
根据研报内容,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港股多因子模型**[36][37] * **模型构建思路**:在港股通样本股中,综合运用技术面、资金面、基本面和分析师预期面四大类因子,筛选出表现优异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36][3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每月末,对港股通样本股中的每只股票计算其综合因子得分,该得分由技术面、资金面、基本面和分析师预期面四大类因子合成[36][37];然后选取综合得分最高的前20只股票,采用等权重方式构建投资组合,即“港股优选20组合”[37][39];基准指数选用港股综合指数(HKD) (代码:930930.CSI)[3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港股优选20组合**[39][40] * **全区间(2015.1~2025.9)超额年化收益率**:12.9%[39][40] * **全区间(2015.1~2025.9)超额收益波动比**:1.0[39][40] * **全区间(2015.1~2025.9)超额最大回撤**:18.2%[40] * **2025年9月组合收益率**:0.25%[39] * **2025年9月基准指数收益率**:7.65%[39] * **2025年9月组合超额收益率**:-7.41%[3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类别:技术面因子**[36][37]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股票的市场交易数据构建,反映股票价格走势、动量等市场行为特征[36][37] 2. **因子类别:资金面因子**[36][37]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市场资金流向数据构建,反映各类投资者(如南下资金、外资等)对股票的偏好和持仓变化[36][37][22] 3. **因子类别:基本面因子**[36][37]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构建,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估值水平等内在价值[36][37] 4. **因子类别:分析师预期面因子**[36][37]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分析师的预测数据构建,反映市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