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压缩空气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能投(002053) - 2025年8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8 17:24
盐业务 - 盐硝实际产能180万吨/年 [1] - 2024年食盐产量34.6万吨(占总产能19.2%),工业盐产量131.9万吨(占总产能73.3%) [1] - 工业盐毛利率约20% [1] 新能源业务 - 风电利用小时数:2022年2,533.35小时,2023年2,781.26小时,2024年2,489.69小时 [2] - 2025年重点推进67万千瓦风电扩建项目及会泽8.5万千瓦光伏项目 [2] - 马龙竹园5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2025年4月30日全容量并网 [2] - 推进富源县南冲风电场31.25万千瓦风电项目及马龙区色甲2万千瓦光伏项目前期工作 [2] 盈利能力 - 新能源业务优势:高风资源禀赋区域选址、总投资控制(通过竞争性谈判降低融资成本)、专业化管理团队 [1][2] - 业绩季节性波动:风电(11-5月为大风季,6-10月为小风季),食盐销售受居民采购习惯影响 [3] 新兴业务 - 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已完成可研及前期技术论证,申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3] 分红政策 - 2023年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30.55%,2024年提升至45.01% [4] - 未来将继续实施积极、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 [4]
常州金坛一储能项目被指高温天强制工人上工,区住建局:已约谈并收到新方案
新浪财经· 2025-07-17 20:41
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项目 - 项目二期规划建设两套350兆瓦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机组,总容积达120万立方米,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9.24亿度[3] - 项目由华能中盐(常州)储能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注册资本7.91亿人民币,一期60MW示范项目已投入商业运行[6] - 项目于2024年5月31日签约,12月18日正式开工,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并于2025年初完成2号机组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浇筑[7][9] 项目承建方信息 - 中国能建东电一公司中标标段一,金额37834.2869万元,山东电建一公司中标标段二,金额22390万元[6] - 中国能建东电一公司隶属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建一公司为中国电建集团骨干成员企业[3] 项目争议事件 - 网友投诉项目二期存在无施工许可证开工、高温强制上工导致工人中暑、压榨工期等问题[3] - 金坛区住建局约谈相关单位负责人,要求完善高温施工方案,现场增设带空调休息间并配备防暑物资[1][4] 高温作业法规 - 江苏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月300元,支付时段为6-9月,用人单位不得以津贴抵扣工资或劳动保护费用[7] - 法规要求气温≥35℃时调整室外作业时间,提供防暑物资及休息场所,并发放高温津贴[6] 项目技术地位 - 二期项目为全球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3]
云南能投(002053) - 2025年7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7 20:06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有新能源和盐业两个业务板块,新能源是核心主业和主要盈利来源,盐业是业绩稳定支撑和主导产业补充 [1] 业绩增长 - 2023 年和 2024 年,随着多个风电和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截至 2024 年末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增至 194.64 万千瓦,推动业绩大幅增长 [2] 天然气亏损 - 2024 年天然气公司亏损约 1.6 亿元,按 52.51%持股比例,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减少约 8 千多万,原因是下游客户开发中,支线管网转固后固定成本增加,增量收入未覆盖增量成本 [2] 在建拟建项目 - 推进 67 万千瓦风电扩建及马龙竹园 5 万千瓦、会泽 8.5 万千瓦光伏等增量项目建设,马龙竹园 5 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全容量并网发电 [2] - 推进富源县南冲风电场等 31.25 万千瓦风电及马龙区色甲 2 万千瓦光伏等新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资源排查和储备 [2] 风电季节性 - 云南省 6 - 10 月为小风季,11 月 - 次年 5 月为大风季,风力发电季节性强且年度间有波动 [3] - 云南 11 月 - 次年 5 月是“枯平水期”,同期为大风季,风电与水电有季节性互补优势 [3] 战略规划 - 秉持新能源发展核心战略,以发电端为基础,推进产业链布局,提升绿色能源供给和资源利用能力 [3] - 推进昆明安宁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等新赛道发展 [4] 分红政策 - 公司未来将继续实施积极、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与股东共享经营成果 [4]
中国压气储能率先进入350兆瓦时代 90%以上盐穴资源有望盘活
新浪财经· 2025-07-11 16:02
项目概况 - 世界在建最大单机功率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能储一号"山东泰安350兆瓦示范电站正冲刺全容量并网,已完成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等关键节点,计划2025年底实现首次并网[1] - 项目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投资建设,采用盐穴型非补燃技术,设计储能8小时/释能4-6小时,年发电量4.6亿度,相当于20多万家庭年用电量[1][4] - 项目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通过压缩空气储能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1] 技术突破 - 单机功率达350兆瓦,可为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较此前商运最高60兆瓦项目实现跨越式提升[5] - 首创"非补燃"技术,通过内循环加热空气发电,避免化石燃料污染,系统还能过滤空气中的粉尘杂质[6] - 攻克千米深层超大尺寸钻井技术,实现300层楼深地下"手术刀级"精度控制,关键设备100%国产化[7] 资源利用 - 创新利用山东肥城75亿吨储量盐矿的废弃空腔作为储气库,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盘活传统产业资源[6] - 首创"刮渣+破岩+声呐测腔"工艺解决复杂盐穴勘探难题,技术可推广至全国90%以上盐穴资源再利用[6][7] - 在天然盐穴稀少地区探索人工硐室储气方案,如甘肃酒泉在建世界首个300兆瓦级人工硐室项目[8] 行业影响 - 项目实现压缩空气储能从0到1原创突破和1到100规模化应用双向突破,带动传统装备制造转型升级[2][5] - 较抽水蓄能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优势,350兆瓦级可降低工程造价并提升电网调配灵活性[5] - 技术获美国、荷兰等多国关注,中国成为首个实现"非补燃"技术工程化落地的国家[9]
看空气这样发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发展 -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5年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风电5.36亿千瓦、光伏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 [7] - 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安全影响日益突出,储能技术成为解决电力供需时间不匹配的关键 [7]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 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全球在建最大单机功率项目,采用"非补燃"技术,无污染且能过滤空气粉尘 [2][3] - 项目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储能充电8小时、释能发电4小时,年发电量4.6亿度,相当于2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4] - 单机功率350兆瓦可为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显著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5]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首创"刮渣+破岩+声呐测腔"工艺解决盐穴复杂构造问题,突破千米深层超大尺寸钻完井技术,实现"手术刀级"精度 [9] - 采用"高位注气、低位排卤"方案解决地形排卤难题,为全球盐穴资源再利用提供范例(中国90%以上盐穴可应用) [9][10] 行业应用与市场前景 - 压缩空气储能建设周期仅1.5-2年(抽水蓄能需6-8年),选址灵活,已吸引美国、荷兰等国关注 [6][10] - 中国能建同步推进甘肃酒泉300兆瓦地下人工硐室型项目,技术路线多元化 [10] - 压气储能可带动传统装备制造转型,降低工程造价并提升转换效率 [5]
探秘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解锁能源存储“新密码”
新华社· 2025-06-25 18:19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主体投资建设的"能储一号"为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电站,采用"研投建营数"一体化模式建设 [1] - 一期项目为1台350兆瓦盐穴型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设计储能充电8小时,释能发电4小时(可扩容至6小时),年发电量达4.6亿度,相当于20多万家庭年用电量 [1] - 项目占地面积广阔,功能区域划分明确,涵盖储能设备区到控制中心等现代化设施 [1] 技术优势 - 350兆瓦单机功率可满足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被形象比喻为"巨型充电宝" [1] - 采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空气压缩热量以热水、熔盐形式储存于地面储热罐 [2] - 用电高峰时释放高压空气与储存热量驱动透平发电机组,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2] 行业价值 - 压气储能相比抽水蓄能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的优势,350兆瓦级可降低工程造价并提升转换效率 [2] - 项目带动传统装备制造转型升级,便于电网灵活性调配 [2] - 入选2023年山东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山东省重大项目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 [3]
盐穴变“储气库”年发电4.6亿度! 探秘“能储一号”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电站
新华财经· 2025-06-20 17:46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在山东泰安建设全球在建最大单机功率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一期为350兆瓦盐穴型非补燃式电站,设计储能充电8小时,释能发电4小时(可延长至6小时),年发电量4.6亿度,满足20多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1] - 项目利用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实现零碳排放,兼具空气净化功能,压缩过程的热量储存于地面储热罐,发电无需额外燃料 [1] - 截至2024年5月28日开工后,已完成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等关键节点,计划2025年底首次并网暨全容量发电 [1] 技术突破与行业意义 - 350兆瓦单机功率相当于为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此前行业最高商运规模为60兆瓦,中国能建2024年1月投运的300兆瓦"能储一号"已创下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 [2] - 大功率压气储能可调节区域电网波动,相比抽水蓄能选址更灵活、建设周期更短,350兆瓦级能降低工程造价、提升效率并带动装备制造升级 [2] - 中国盐穴资源丰富但90%难以传统开发,项目创新利用盐穴空腔,在盐穴稀缺地区则采用人工硐室储气方案(如甘肃酒泉300兆瓦项目) [2] 战略布局与国际影响 - 中国能建通过湖北应城300兆瓦(已并网)和泰安350兆瓦项目,实现压缩空气储能从原创突破到规模化应用的双重进展 [3] - "能储一号"技术获美国、荷兰、南非等国合作意向,公司计划以技术为核心输出全产业链方案,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成为国际绿色能源标杆 [3]
品牌引领·智链未来丨空气能发电?探访能源界的又一“黑科技”
央视网· 2025-06-20 14:54
项目概况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电站项目[2] - 该项目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单机功率压缩空气储能项目[2] - 预计年发电量达4.6亿度,相当于20多万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2] 技术原理 - 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通过压缩空气储能[2] - 空气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热水、熔盐等形态储存在地面储热罐中[2] - 用电高峰时释放高压空气和储存的热量驱动空气透平发电机组发电[2] - 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2] 项目地位 - 入选2023年山东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3] - 入选2024年山东省重大项目名单和2024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3] 项目影响 - 预计年内首次并网暨全容量发电[3] - 将极大提高区域电网供电可靠性[3] - 为山东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泰安市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基地提供支持[3] - 有力助推实现"双碳"目标[3]
国鸿氢能专场联合主办并将做主题演讲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LDESIC 2025)
势银能链· 2025-06-16 10:09
会议概况 - 2025势银(银川)长时储能产业大会将于7月2-3日在银川立达深杭国际酒店举办,聚焦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技术,规模超300人[19][21] - 会议免费开放,含主题报告、专场论坛、圆桌讨论及蓝皮书发布等环节,需实名注册签到[29][31] - 主办单位为势银(TrendBank),联合主办包括上海电气储能科技、国鸿氢能等,指导单位为银川市兴庆区政府及苏银产业园[19][20] 核心议程 7月2日 - 开幕式含政策解读(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产业报告(香港科技大学赵天寿教授)及苏银产业园招商推介[25] - 发布《2025势银长时储能产业发展蓝皮书》及新氢动力固态氢储能产品[25][26] 7月3日 - **压缩空气/氢储能专场**:上海电气分享关键技术、国鸿氢能副总监刘冰分析氢储能商业化难点[26] - **液流电池专场**:覆盖全钒液流电池技术(沈阳建筑大学李强)、产业链现状(上海电气储能科技)及新型技术探索[28] 参观点与产业资源 - 苏银产业园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构建储能电池制造产业链,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22][23] - 国鸿氢能作为联合主办方,拥有燃料电池领域领先技术,市场占有率连续八年国内第一,产品覆盖全国20多个省[16][17] 企业亮点 - **国鸿氢能**: - 全球最大燃料电池生产线,专利超400项,主导多个国家重大项目[16][17] - 氢储能应用场景包括零碳园区、数据中心等,副总监刘冰将分享商业化难点[5][12][13] - **新氢动力**:发布固态氢储能产品,构建长时安全储能体系[26] 数据产品与服务 - 势银(TrendBank)提供产业研究、数据及咨询服务,覆盖绿氢、储能等领域[36][37]
新锦动力:多项关键债务重组方案落地 截至一季度末已有16.81亿元在手订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8 14: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52亿元,同比减少15.91% [1]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6578.14万元,亏损同比收窄 [1] - 2024年毛利率提升至25.11%,近三年逐步提高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06万元,扭负为正 [1]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6710.3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运营与产能 - 公司持续加大智能数控设备投入,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提升生产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 [1] - 构建"一核三翼"制造网络体系,以锦州主厂为技术中枢,布局石家庄、廊坊、成都三大专业配套基地 [1] - 制造网络覆盖华北、西南及环渤海经济圈,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及效率 [1] 债务与融资 - 逾期债务规模大幅降低,债务成本下降明显,债务结构优化 [2] - 2025年初多项关键债务重组方案落地,逾期债务规模进一步下降 [2] - 公司在手订单规模增多,造血能力提高,经营性现金流改善,融资能力提升 [2] 业务布局与技术 - 公司构建"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全产业链体系,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 [3] - 离心式压缩机、工业驱动汽轮机为核心产品,合成氨应用领域市占率超70% [3] - 业务覆盖石油炼化、绿色石化、工业用氨、高端化工材料及天然气长输管线等领域 [3] - 前瞻性布局超临界CO2循环发电、绿氢氨一体化、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已形成实际项目落地能力 [3] 订单与市场前景 - 2024年末在手订单约13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增至16.81亿元 [3] - 离心式压缩机技术进步对满足化肥增长需求、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4] - 公司定位为能源变革领航者、国之重器承载者,未来将提升业绩和价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