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储能
搜索文档
视频丨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火力发电厂今天投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3 14:10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北仑电厂刚刚投运的9号机组,首次在百万千瓦机组上应用了烟气冷凝等多项技术,使得污染物排放下降了60%。随着9号机组的正 式投运,北仑电厂的火电装机容量达到了734万千瓦,成为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9号机组满负荷试运行过程中系统设备运行稳定,平均负荷率达100%,各项性能指标优异。目前,北仑电厂共建设有9台机组,今年最新投产的8号和9号两 台百万千瓦机组,采用多项先进技术,供电煤耗为257.24克/千瓦时,是国内同时期、同类型机组的绿色火电标杆。 0:00 记者今天(3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位于浙江宁波的北仑电厂9号机组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后,顺利投产。自此,北仑电厂成为我国装机规模最大 的火力发电厂,其发电能力稳居全国火电之首。 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北仑电厂工程部负责人 孙城:随着9号机组的顺利投产,北仑电厂9台机组满负荷下一天可发约1.76亿度电,能满足约2000万户家庭一天的 用电需求,预计年发电量超400亿度,极大满足了华东地区的安全用电需求。 全国多地电力设施、电源点加快建设 在浙江安吉,我国在建最大燃气电厂的1号燃机日前顺利完成了点火作业。 国能浙江安吉电厂总经理 ...
助力新能源板块发展 云南能投董秘辞任后分管投资工作
中证网· 2025-10-23 20:56
公司人事变动 - 原董事会秘书李政良因工作岗位调整请辞 辞任后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并分管投资工作 [1] - 新聘任的董事会秘书秦媛具有金融行业背景 在证券投资和资本运营方面拥有深厚专业能力与丰富实务经验 [1] 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表现 - 李政良任职董秘期间公司董事会连续两年获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 董办获评"上市公司董办最佳实践案例" [1] - 公司治理水平获得云南省国资委认可 入选"公司治理示范创建企业" [1] - 李政良担任董秘的"十四五"期间 公司市值由57亿元增长至120亿元 增长幅度达110% [1] 新能源发展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将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作为发展重心 "十四五"期间在新能源领域投资已超百亿元 [2] - 公司装机规模超过203万千瓦 增长超4倍 [2] - 公司归母净利润由2021年的2.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75亿元 [2] 项目进展与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正积极推进67万千瓦扩建项目的建设及41.37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的筹建工作 这些项目将在"十四五"末及"十五五"初期建成投产 [2] - 在巩固新能源发电业务的同时 公司正积极布局压缩空气储能、风储一体机、钠离子电池等新兴前沿业务 [2]
云南能投“80后”新董秘上任
证券日报· 2025-10-23 19:12
核心人事变动 - 公司聘任新任董事会秘书秦媛,其拥有金融行业背景及证券投资、资本运营等专业能力 [2] - 原董秘李政良因工作岗位调整请辞,辞任后仍担任副总经理并分管投资工作 [2] - 此次人事调整旨在优化治理结构、强化班子力量,原董秘分管投资以集中专业优势推动新能源板块发展 [2]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明确将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作为"十四五"期间发展重心 [3]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投资已超百亿元,装机规模超过203万千瓦,增长超4倍 [3] - 公司归母净利润由2021年的2.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75亿元 [3] - 公司正积极推进67万千瓦扩建项目建设及41.37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筹建工作 [3] - 公司积极布局压缩空气储能、风储一体机、钠离子电池等新兴前沿业务 [3] 市场影响与战略意图 - 人事变动预示公司将增强资本市场运作能力,透露出通过并购重组等外延式增长手段快速做大规模、提升市值的战略意图 [3] - 新任董秘的上任将为公司未来的并购整合与价值管理提供关键人才支持 [3]
云南能投(002053.SZ):子公司拟投资建设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格隆汇APP· 2025-10-16 20:01
项目投资与建设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宁云能投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建设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187,167.00万元 [1] - 项目资本金按总投资的20%计算,其余资金将通过银行贷款等债务融资方式筹措 [1] - 项目建设总工期为18个月 [1] 项目技术细节 - 项目将建设一套350MW级压缩及发电系统,利用安1-安4井盐穴腔体储存1750MWh电能 [1] - 项目采用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工艺系统,属于电网侧储能设施,充电时长8小时,额定功率发电时长5小时,年利用小时数不低于1300小时 [1]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空气压缩系统、透平发电系统、储换热系统、供水系统、升压站等系统和设备 [1]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旨在满足电网调峰和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及消纳的需要,推进昆明盐矿退役盐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 - 项目建设是积极践行国家和云南省能源发展战略的举措,有助于健全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 [1]
云南能投(002053.SZ)拟实施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预计总投资18.7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9:48
项目投资决策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投资建设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额为18.72亿元,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20%,其余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等债务融资方式筹措 [1] - 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宁云能投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1] 项目建设规划与技术细节 - 项目规模为350MW/1750MWh,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空气压缩系统、透平发电系统、储换热系统、供水系统、升压站等系统和设备 [2] - 地面系统拟安装一套350MW级压缩及发电系统,利用安1-安4井盐穴腔体储存电能 [2] - 项目拟采用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工艺系统,属于电网侧储能设施,充电时长8小时,额定功率发电时长5小时,年利用小时数不低于1300小时 [2] - 项目总建设工期为18个月 [2] 项目选址与接入方案 - 项目利用昆明盐矿退役盐穴资源,所选用的安1-安4盐穴稳定性和可靠性经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论证可行 [2] - 项目拟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以1回220kV线路接入昆明220kV普吉变电站,最终接入系统方案以电网审定为准 [2]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建设旨在满足电网调峰和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及消纳的需要 [1] - 项目有助于推进昆明盐矿退役盐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健全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 [1]
云南能投拟实施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 预计总投资18.72亿元
智通财经· 2025-10-16 19:47
项目投资与建设 - 公司董事会同意全资子公司安宁云能投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昆明安宁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18.72亿元 [1] - 项目资本金按总投资的20%计算,其余资金将通过银行贷款等债务融资方式筹措 [1] - 项目建设规模为350MW/1750MWh,总工期为18个月 [2] 项目技术与运营 - 项目采用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工艺系统,属于电网侧储能设施,充电时长8小时,额定功率发电时长5小时,年利用小时数不低于1300小时 [2] - 地面系统拟安装一套350MW级压缩及发电系统,利用安1-安4井盐穴腔体储存1750MWh电能,所选盐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经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论证可行 [2]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空气压缩系统、透平发电系统、储换热系统、供水系统和升压站等系统和设备 [2]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建设旨在满足电网调峰和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及消纳的需要,推进昆明盐矿退役盐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 - 项目将健全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 [1] - 项目拟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以1回220kV线路接入昆明220kV普吉变电站 [2]
技术创新赋能产业迭代 央企探索能源绿色发展新路径
人民网· 2025-09-30 16:30
能源绿色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 - 中国能源绿色转型进入系统性变革关键阶段,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1] - 中央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国家队,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原创性技术供给能力 [1] - 公司在前沿领域探索“创新—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路径,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方案 [1] 高空风能开发 - 传统近地风电面临资源分布不均、总量有限及输出不稳定的核心瓶颈 [2] - 300~10000米高空风能理论储量超过全球电力总消费需求的100倍,能量密度高且输出稳定 [2] - 公司研发的伞梯式陆基技术通过“空中捕能-缆绳传能-地面发电”路径实现兆瓦级单机功率输出,具备部署灵活、适配特殊场景的优势 [2] - 公司突破高空高效捕能、长距离低损耗传能等四大关键技术,使技术具备高性能稳定输出、智能调峰等多重优势 [3] - 全球首个兆瓦级高空风电示范项目于2024年初在安徽绩溪成功并网发电,标志中国突破工程化瓶颈,迈入商业化探索阶段 [3] 新型储能技术 - 截至2025年7月,全国风电、光伏装机占比已超45%,但其随机性、间歇性特性导致电力系统面临灵活性调节资源不足的挑战 [4] - 公司研发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储能-释能”闭环设计,利用电网低谷富余电力压缩空气储存,高峰时段释放发电 [4] - 公司在湖北应城、甘肃玉门等地落地多个示范工程,实现压缩机、透平机等核心装备全面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4] - 公司将压缩空气储能与全绿色电站系统方案结合,其在西北的运行效能已等效于传统火电机组,为新能源基地稳定并网提供保障 [4] 氢能产业发展 - 氢能作为热值高、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载体,是解决清洁能源跨领域应用的关键方向 [5] - 2030年全球绿氢产量预计达3600万吨,中国氢能行业产值有望在2035年突破5万亿元 [6] - 氢能产业处于导入期,面临装备适配性不足、储运成本高、系统集成难度大等技术瓶颈 [6] - 公司全面布局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推出绿色氢氨醇解决方案,并在绿氢制备、氢化工关键技术、氢应用技术三大领域取得突破 [6] - 公司已打造吉林松原等大型绿色氢氨醇基地工程,实施20余项氢能重点示范工程,储备50余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氢能项目 [6]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要求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6:35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 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 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1] - 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 支持资源开发/高端材料攻关/节能减碳/数字化改造 [2] - 科学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项目 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 依法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审批进程 [3] 有色金属产业升级方向 - 推动超高纯金属/铜合金结构功能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攻关突破 [4] - 提升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应用水平 推进超导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创新应用 [5] - 落实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 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及低碳冶炼工艺中试平台建设 [4] 金融支持与市场机制 - 适时丰富重要有色金属期货交易品种和金融衍生品种 做好重要品种国家储备 [2] - 引导银行按市场化原则支持符合行业规范的项目 用足用好现有减税降费政策 [2] - 发挥信贷市场服务平台和产融合作平台作用 支持初期市场培育 [2] 公共数据共享进展 - 江苏上线省市一体化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 开发86个数据产品应用于金融服务/AI+知识产权/低空经济 [6] - 山东开展数据共享520亿余次 打造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高质量数据集90余个 [6] - 广东开放公共数据超270亿条 河北形成5458项资源目录 [7] 能源技术创新项目 - 国内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华能金坛二期)成功送电 总容积120万立方米 一次充电储存280万千瓦时电量 [8] - 项目实现核心设备100%国产化 可满足1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年节约标准煤27万吨/减碳52万吨 [8] 科技创新投资布局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扩募至150亿元(实缴80亿元) 聚焦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AI for Science/脑机接口领域 [9] - 基金联动创新资源协同网络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效应 开展"投资+生态"全方位合作 [9] 行业标准与数字化转型 - 国家药监局公布脑机接口技术医疗器械行业标准(YY/T 1996—2025) [10] - 工信部公布首批62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 建立动态评估机制优化服务体系 [11]
国内最大容量“空气充电宝”成功送电
新华社· 2025-09-28 14:44
项目规模与技术突破 - 国内最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成功送电[2] - 项目总容积达120万立方米 一次充电可储存280万千瓦时电量[2] - 实现核心设备100%国产化[2] 能源效益与环保影响 - 全年可节约标准煤27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万吨[2] - 一次充电电量可满足1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2] 战略意义与区域价值 - 项目对保障地区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2] - 项目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2] - 项目被列为江苏省重大项目之一[2]
中国造压缩空气“超级充电宝” 锚定未来“新三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2 05:32
技术突破 - 中国能建数科集团成功研发人工硐室成套技术 储气密封循环试验压力突破18兆帕 创下五项世界纪录和八大首创成果 [1] - 新技术实现压缩空气储能从理论构想到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推动行业规模化及产业化发展 [1] - 人工硐室实验室总投资近1亿元 地下空间达9000立方米 最大埋深110米 最高试验压力20兆帕 配备超9000个传感器测点 [4] 行业意义 - 人工硐室技术可扩展至氢气 天然气 氨气 石油等多种战略能源储备 实现多能并储 [1] - 压气储能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场景 有效平抑风光发电波动性 提升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2][3] - 技术突破拓展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选址范围 有望大幅降低人工硐室成本 [4] 政策与市场前景 - 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将压缩空气储能列为重点发展新型储能技术 要求推动百兆瓦级工程化应用 [5] - 2025年初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将实现全容量并网 为世界首个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非补燃项目 [3] - 预计2030年中国压气储能装机规模达43GW 需从政策补偿 技术瓶颈突破及市场化交易规则三方面推进 [7] 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 - 数科集团打造"能储一号"系统解决方案 引领新型储能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3] - 科技成果已应用于全球首个采用人工硐室的300MW级甘肃酒泉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6] - 商业化推广存在共享储能 新能源+储能一体化 独立储能电站三种成熟模式 [6] 能源系统需求 - 全国风光电装机容量达16.73亿千瓦 最高用电负荷15.0亿千瓦 装机量与最大负荷比达1.1 波动性电源占比处于高位 [2] - 新型电力系统对长时储能需求强烈 是保障电网稳定及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关键支撑 [2][3] - 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