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机遇领航
搜索文档
绩优基金靠C份额“撑场面”!基民选择“快进快出”?
券商中国· 2025-11-03 11:18
三季度里,多只绩优基金凭借重仓人工智能得以实现业绩领跑,这部分产品不少出现了C类份额暴涨,但A 类份额却增幅有限的现象。 多家公募人士表示,C类份额凭借短期持有的费率优势,规模的猛增意味着市场上偏向频繁交易的短期投 资者越来越多;此外,C类份额收取的销售服务费归代销渠道所有,这使得渠道有更强的动力去主推C类份 额。 C份额"撑场面" 三季度内,多数绩优基金规模实现了跃升,然而分类型来看,C类份额却成为规模增长的核心力量,相比 而言,长期投资更具费率优势的A类份额在净申购数据上却表现平平。 以业绩领跑的永赢科技智选为例,该基金第三季度涨幅达99.74%,单季度差点走出翻倍表现。因此,在 基民踊跃认购下,这只产品份额从半年末的7亿份猛增至三季度末的34.66亿份。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分增 量多数靠C类份额贡献—永赢科技智选C单季度规模大增21.6亿份,而永赢科技智选A"仅"增6亿份。 此外,C份额在三季度内被申购超92亿份,被赎回则超70亿份,基民通过C类份额"快进快出"的投资现象 十分明显。 类似情况还有中航机遇领航,该基金三季度涨超88%,其中C类份额单季度获得31.87亿份净申购,同期A 类份额被净申购约5. ...
基民短线操作增多绩优基金C份额规模飙升
证券时报· 2025-11-03 02:16
三季度,多只绩优基金凭借重仓人工智能得以实现业绩领跑。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基金中不少产 品出现了C类份额暴涨,但A类份额增幅有限的现象。 多家公募人士表示,C类份额凭借短期持有的费率优势,规模猛增,意味着市场上偏向频繁交易的短期 投资者增多;此外,C类份额收取的销售服务费归代销渠道所有,这使得渠道有更强的动力去主推C类 份额。 绩优基金C份额猛增 三季度,多数绩优基金规模实现了跃升,然而分类型来看,C类份额却成为规模增长的核心力量。相比 而言,长期投资更具费率优势的A类份额在净申购数据上却表现平平。 以业绩领跑的永赢科技智选为例,该基金第三季度涨幅达99.45%,单季度差点走出翻倍行情。因此, 在基民踊跃认购下,这只产品份额从上半年末的7亿份猛增至三季度末的34.66亿份。值得一提的是,这 部分增量多数靠C类份额贡献,永赢科技智选C单季度规模大增21.62亿份,而永赢科技智选A则增加了6 亿份。 此外,C份额三季度内被申购超92亿份,被赎回超70亿份,基民通过C类份额"快进快出"的投资现象十 分明显。 类似情况还有中航机遇领航,该基金三季度涨超88%,其中C类份额单季度获得31.87亿份净申购,同期 A类 ...
基民短线操作增多 绩优基金C份额规模飙升
证券时报· 2025-11-03 02:05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A类份额在基金净值大涨的背景下却遭遇净赎回,如财通成长优选、富国创新科技 以及易方达信息行业精选等A类份额三季度内被赎回超过1亿份,而同期上述基金的C类份额却迎来增 长。 三季度,多只绩优基金凭借重仓人工智能得以实现业绩领跑。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基金中不少产 品出现了C类份额暴涨,但A类份额增幅有限的现象。 多家公募人士表示,C类份额凭借短期持有的费率优势,规模猛增,意味着市场上偏向频繁交易的短期 投资者增多;此外,C类份额收取的销售服务费归代销渠道所有,这使得渠道有更强的动力去主推C类 份额。 绩优基金C份额猛增 三季度,多数绩优基金规模实现了跃升,然而分类型来看,C类份额却成为规模增长的核心力量。相比 而言,长期投资更具费率优势的A类份额在净申购数据上却表现平平。 以业绩领跑的永赢科技智选为例,该基金第三季度涨幅达99.45%,单季度差点走出翻倍行情。因此, 在基民踊跃认购下,这只产品份额从上半年末的7亿份猛增至三季度末的34.66亿份。值得一提的是,这 部分增量多数靠C类份额贡献,永赢科技智选C单季度规模大增21.62亿份,而永赢科技智选A则增加了6 亿份。 此外,C份额三季度内被 ...
结构行情下的反差:小基金双丰收,大基金赚钱失份额
搜狐财经· 2025-10-31 23:56
市场格局与基金表现分化 - 三季度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显著,基金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新生代基金经理掌舵的小规模基金与昔日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大规模基金表现迥异 [1] - 小规模基金精准布局高景气赛道,实现净值与份额双双大幅增长,部分产品规模在半年内实现翻倍 [1] - 大规模基金尽管三季度业绩明显回暖,年内净值回正,但份额遭遇持续大幅赎回,出现靠净值上涨支撑规模却无法阻挡份额流失的现象 [1][2] 大规模基金具体表现 - 易方达蓝筹精选三季度净值上涨16.37%,但份额环比减少超20亿份,降幅超10%,年内份额缩水逾37亿份,相比去年同期份额缩水近50亿份 [2][3] - 兴全合润A类份额三季度净值上涨超35%,规模环比增长超30亿元,但份额环比减少超20亿份,年内缩水逾30亿份,较去年同期缩水近40亿份 [2][3] - 睿远成长价值A类份额三季度净值上涨超50%,规模环比增长近50亿元,但份额环比减少超20亿份,年内缩水逾30亿份,较去年同期缩水超35亿份 [2][3] - 广发科技先锋三季度净值上涨近40%,规模重返百亿元,但份额环比减少超15亿份,较年初下降超20亿份 [2] 小规模基金具体表现 - 永赢科技智选C类份额三季度净值上涨近100%,规模猛增逾百亿元,C类份额单季净增超20亿份 [4] - 中航机遇领航三季度净值上涨近90%,规模从10亿元增长至130亿元以上,A类和C类份额合计环比增长超35亿份 [4] - 中欧数字经济三季度净值上涨近80%,规模由15亿元增长至130亿元以上,A类和C类份额合计环比增长超30亿份 [4] - 长安宏观策略C类份额三季度净值上涨超95%,份额环比增幅达2100%,增长0.96亿份,规模从0.23亿元增长至3.86亿元 [4] 投资者行为分析 - 投资者行为呈现规律性变化,市场回升初期部分投资者选择回本离场,市场进一步上行后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若市场持续走高将吸引投资者再次入场 [6] - 当前市场可能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时期,部分投资者落袋为安进行赎回,若行情延续,四季度或明年初主动权益类产品份额有望重新增长 [6] - 投资者理念正从追捧明星基金经理转向务实,更看重基金的投资策略、赛道和风格,公募产品选择呈现从追星向选工具转变的趋势 [7] 后市展望与投资逻辑 - 机构普遍看好A股慢牛行情延续,市场不确定性下降,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有望带来更宽松的全球宏观流动性 [8] - 投资逻辑将回归长期经济产业主线,重点关注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的领域,如AI算力基建、半导体设备材料、工业软件、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 [8] - 稀缺供给应享估值溢价,资源品由传统周期转向能源转型加地缘双轮驱动,过剩产能出清领域如光伏、化工等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9]
净赎回额环比翻倍,主动权益基金遭遇“落袋为安”
第一财经· 2025-10-30 21:09
基金业绩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第三季度利润超过8789亿元,创下季度新高 [2] - 前三季度累计盈利1.0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倍以上 [2] - 全市场8391只主动权益基金中,超过97%实现正收益,600只基金区间涨幅超50% [2] - 平均回报达到23.7%,相较二季度2.8%的平均收益,单季环比提升近21个百分点 [2] 基金申赎情况 - 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份额达2179.23亿份,较二季度1058.13亿份的赎回规模直接翻倍 [2] - 近七成主动权益基金在三季度遭遇净赎回,其中净赎回超1亿份的产品达1028只 [2] - 在净赎回超1亿份的产品中,有近六成产品同期获得20%以上的涨幅 [2] 具体产品案例 - 陈皓管理的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三季度涨幅超50%,当季被净赎回超53亿份 [3] - 刘慧影管理的诺安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等百亿规模产品,均在三季度被赎回超过20亿份 [3] - 部分绩优产品实现净申购,如中航机遇领航(三季度回报超88%)获得超过37亿份净申购,永赢科技智选、中欧数字经济分别获27.66亿份、33.97亿份净申购 [3] - 工银价值精选、易方达港股通红利等价值类基金分别获得60.49亿份、35.17亿份的净申购 [3] 赎回潮驱动因素 - 赎回核心驱动力在于“回本”,许多2021年高位进场的基民刚回本或仍未解套 [5] - 截至三季度末,超半数主动权益基金近四年来累计回报为负,44只产品区间业绩“腰斩” [5] - 部分顶流产品如中欧医疗健康A、易方达蓝筹精选、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近四年累计回报仍为负 [5] - 投资者对“盈利持续性”持谨慎态度,且存在“赎旧买新”的习惯 [6][7] 投资者行为分析 - 投资者行为呈现规律:市场启动净值回归时“回本就走”,市场进一步上行时“获利了结”,市场持续走高时再次入场 [6] - 当前市场可能处于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 [6]
调侃、反思、分歧:基金三季报里的AI众生相
搜狐财经· 2025-10-29 18:19
市场行情核心驱动力 - AI的兴起使科技成为本轮牛市的核心主线[1] - 三季度结构性行情更为极致,海外算力板块(如光模块和PCB)是驱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力量[2] - 市场呈现“慢牛”特征,极少数科技龙头股贡献主要涨幅,例如沪深300指数三季度上涨约18%,其涨幅前10的股票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益,其中仅有一只不属于科技行业[3] 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三季度末,年内净值涨幅超过100%的基金共有53只,其中35只重仓了科技[4] - 业绩榜前十的基金中,有8只是科技主题基金[4] - 部分基金实现“双百”增长(收益翻倍且规模增长超百亿),例如永赢科技智选前三季度业绩涨幅达194.49%,规模从去年底的2609.49万元增至115.21亿元;中欧数字经济业绩涨幅达140.86%,规模从5935.66万元增至130.21亿元[4][5] 基金经理观点分歧:乐观派 - 有观点认为A股市场低估了海外算力板块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和成长空间[12] - 视频推理的加入带动算力需求,当前算力需求增长可能仅是开始,推理端算力需求增长空间广阔[13] - AI的科技周期预计将持续5-10年,当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的前两年[14] - 在AI应用中,机器人领域被看好,因特斯拉新版本机器人发布及宇树上市预计将加速行业发展[15] 基金经理观点分歧:谨慎派 - 在未见终端广泛应用场景的背景下,对算力需求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存疑[16] - 技术路线迭代可能影响未来竞争格局,例如模型侧对效率的追求及硬件侧集约化要求对供应链的挑战[16] - 数据中心建设受物理限制(如电力和土建),其建设周期可能拉长,从而影响相关硬件需求增速[16] - 经过前期大幅上涨,AI板块整体估值已不处于低位,部分热门股估值包含对未来多年高速成长的乐观预期[17]
公募规模排位赛,悄然生变!谁在借势突围?
券商中国· 2025-10-29 09:19
行业整体规模 - 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36.4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的34.05万亿元增长约2.41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增长 [2] - 公募基金三季度末非货管理规模超过22.05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超万亿元规模增长 [3] - 指数基金及指数增强基金第三季度规模增长1.1万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近6000亿元,海外投资基金规模增长2253亿元,债券基金规模则缩水1428亿元 [2] 头部公司规模排名与变动 - 易方达基金第三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单季度增长超2500亿元,位列市场第一,华夏基金和富国基金规模增长超1500亿元 [4] - 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单季度规模增长超1000亿元,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广发基金和国泰基金规模均增长超900亿元 [4] - 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是非货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的唯二公司,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规模在8000亿至10000亿元之间 [4] - 非货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排名上升1位,景顺长城基金排名上升2位 [4]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 - 南方基金旗下南方中证500ETF第三季度规模增长266.6亿元,南方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和南方中证1000ETF规模均增长超百亿元 [5]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第三季度规模分别增加508.77亿元和153.75亿元 [5] - 景顺长城基金旗下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产品第三季度规模增长超200亿元,另有三只固收+产品规模增加超百亿元 [5]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第三季度规模增长超500亿元,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规模均增长超300亿元 [7] - 永赢稳健增强、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中欧丰利三只固收+产品第三季度规模分别增加273.31亿元、222.25亿元和186.47亿元,今年以来净值分别增长15.35%和24% [7]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截至三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约4.3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超7000亿元,为近几个季度以来最大增长 [10] - 易方达基金三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超过3100亿元位列第一,中欧基金、广发基金和富国基金规模均超过2000亿元 [10] - 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和永赢基金第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增长靠前,均超500亿元,永赢基金今年以来规模增长765.13亿元,增量位列市场第一 [10] - 中航机遇领航、中欧数字经济、永赢科技智选3只产品第三季度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年内涨幅分别高达143.06%、147%和223.81% [10] 规模下滑与行业分化 - 超70家公募第三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出现下滑,其中7家基金公司单季度缩水均超百亿元 [8] - 规模下滑较多的公司普遍因债券基金遭遇较多赎回,且权益基金增长乏力、缺失ETF产品布局 [8] - 规模缩水超百亿元的5只非货基金产品均为债券基金 [9] - 在公募管理规模大幅上涨的第三季度,多数中小公募非货管理规模出现明显缩水,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7]
三季度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公募规模排位赛格局悄然生变
证券时报· 2025-10-29 02:33
行业整体规模与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总管理规模在三季度末达到36.4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的34.05万亿元增长约2.41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增长 [2] - 权益市场回暖及ETF规模持续攀升是推动行业总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债券基金规模则缩水1428亿元 [2] - 指数基金及指数增强基金三季度规模增长1.1万亿元,混合型基金增长近6000亿元,海外投资基金增长2253亿元 [2] - 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2.05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超万亿元增长 [3] 头部基金公司竞争格局 - 易方达基金三季度非货币管理规模增长超2500亿元,增幅位列市场第一,华夏基金和富国基金规模增长均超1500亿元 [3] - 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单季度规模增长超1000亿元,汇添富、景顺长城、广发和国泰基金规模增长均超900亿元 [3] - 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是非货币管理规模唯二超万亿元的公司,且均超过1.5万亿元 [3] - 非货币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排名上升一位,景顺长城基金排名上升两位 [3]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ETF与固收+) - 被动投资发展机遇是部分公司规模提升的关键,例如南方基金旗下南方中证500ETF规模增长266.6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增加508.77亿元 [4] - 固收+产品领域布局成效显著,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产品规模增长超200亿元,多只同类产品规模增加超100亿元 [4] - 第三季度规模增长居前的产品主要为ETF,如多只沪深300ETF规模增长超300亿元,基金净值上涨对规模贡献显著 [6] - 固收+产品受青睐,永赢稳健增强、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中欧丰利三只产品规模分别增加273.31亿元、222.25亿元和186.47亿元,年内净值增长分别达15.35%和24% [6]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伴随权益市场反弹和科技主题基金业绩突出,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在三季度末约4.3万亿元,较二季度增长超7000亿元,为近几个季度最大增幅 [9] - 易方达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3100亿元位列第一,中欧、广发和富国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 [9] - 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和永赢基金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靠前,均超500亿元,永赢基金今年以来规模增长765.13亿元,增量市场第一 [9] - 部分科技主题主动权益产品表现亮眼,中航机遇领航、中欧数字经济、永赢科技智选三只产品三季度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年内涨幅分别高达143.06%、147%和223.81% [9] 行业分化与挑战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多数中小公募非货币管理规模在三季度出现缩水,超70家公募规模下滑,其中7家单季度缩水超百亿元 [7] - 规模下滑的公司普遍因债券基金遭遇较多赎回,同时权益基金增长乏力且缺乏ETF产品布局 [7] - 规模缩水超百亿元的非货币基金产品均为债券基金 [8] - 业绩表现不佳及基金经理出走是导致部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的重要原因,三季度有16只产品规模缩水超10亿元 [10]
年内涌现53只“翻倍基”,2025年前三季度基金业绩放榜
证券时报· 2025-10-02 19:11
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丰收年,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出色,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1] - 在结构性牛市中,全市场有53只基金年内收益率翻倍,科技成长风格成为最大赢家 [1] - 以黄金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表现强劲,黄金ETF年内普遍上涨超40% [1]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亮点 - 截至9月30日,年内共有53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0%,其中主动权益基金达42只,占比近八成 [2] - 永赢科技智选A以194.49%的回报率问鼎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冠军,重仓海外算力产业链 [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55.09%的收益率位列第二,重仓港股创新药 [2] - 中欧数字经济A以140.86%的收益率位列第三,重仓以海外算力为主的AI产业链 [3] - 进入全市场基金业绩排名前10位的门槛为回报率超过115% [4] 商品型基金表现 - 黄金ETF成为商品型基金最大赢家,14只黄金ETF年内涨幅均超过40% [5] - 黄金ETF基金(518660.SH)和黄金ETF华夏(518850.SH)年内收益率分别达41.48%和41.47% [5] - 最近三年黄金ETF累计回报超过110%,展现强大长期配置价值 [6] - 有色ETF在年内收获7%的收益率 [6] 四季度资产配置展望 - 永赢基金认为市场情绪维持高位,结构性机会持续出现,但存在超涨信号,建议关注滞涨顺周期板块和红利价值板块 [7][8] - 财通资管认为科技、创新药等相关资产估值不低,但应给予AI技术革命带来的溢价空间,继续看好相关产业链 [8] - 国泰基金维持牛市基调,继续看好新兴科技主线,建议增配周期金融,关注港股科技医药修复机会 [9] - 具体看好AI基本面景气度、港股互联网补涨机会以及"反内卷"政策推动的新能源行业格局改善 [9]
年内涌现53只“翻倍基”!2025年前三季度基金业绩放榜
证券时报· 2025-10-02 18:55
2025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丰收年,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出色,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1] - 在AI算力和创新药两大景气赛道支撑下,全市场53只基金年内收益率翻倍,科技成长风格成为最大赢家 [1] - 以黄金为代表的大宗商品高歌猛进,黄金ETF年内普遍上涨超40% [1] 主动权益"翻倍基"详情 - 截至9月30日,年内共有53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0%,其中主动权益基金达42只,占比近八成 [3] - 永赢科技智选A以194.49%的回报率问鼎业绩冠军,重仓海外算力产业链,前五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等光模块、PCB龙头,其中胜宏科技年内大涨581%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55.09%收益率位列第二,重仓港股创新药;中欧数字经济A以140.86%收益率位列第三,重仓AI产业链 [3] - 只有回报率超过115%才能进入全市场基金业绩排名前10位,竞争异常激烈 [4] 黄金及大宗商品基金表现 - 黄金ETF成为商品型基金最大赢家,14只黄金ETF年内涨幅均超过40% [6] - 黄金ETF基金(518660.SH)和黄金ETF华夏(518850.SH)年内收益率分别达41.48%和41.47% [6] - 最近三年黄金ETF累计回报超过110%,展现出强大长期配置价值 [7] - 国际金价创新高,COMEX黄金最高触及3922.7美元/盎司,接近4000美元关口 [7] - 有色ETF在年内收获7%的收益率 [8] 四季度资产配置展望 - 永赢基金认为市场情绪维持高位,结构性机会持续,但存在超涨信号,节奏上先成长,后可能切到顺周期和消费,最后是稳定红利 [10] - 财通资管FOF投资部负责人张文君指出科技、创新药等相关资产估值不低,但应给予AI技术创新带来的溢价空间,短期有波动但四季度仍看好相关产业链 [10] - 张文君认为在"反内卷"政策推进下,过去受制于供过于求的品种可能迎来估值修复,关注电新、化工等相关品种 [10] - 国泰基金看好牛市基调不改,新兴科技依然是主线,并增配周期金融,港股科技医药有望延续修复 [11] - 具体看好AI基本面景气度、港股互联网补涨机会以及"反内卷"改善新能源行业竞争格局带来的光伏、锂电、风电领域机会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