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
icon
搜索文档
永赢还能赢多久?
远川研究所· 2025-08-21 21:05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涨幅达20.48%,显著超越沪深300指数 [4] - 永赢基金主动权益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244.76亿元,增幅超100%,居行业首位 [4] - 永赢智选系列产品规模增长259.29亿元,而其他主动权益产品总规模略有下降 [4] 中小公募发展挑战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头部10%公募与剩余90%中小公募差距显著 [7] - 中小公募面临渠道困境,初期难以进入主流渠道核心营销池 [7] - 混合型基金管理费率2019年平均为1.39%,是债券基金的5倍以上,创收能力更强 [8] 永赢基金发展策略 - 初期以固收业务为主,规模突破百亿时固收占比78.64%,千亿时固收占比达99.38% [7] - 2018-2020年通过挖角知名基金经理(如李永兴、于航等)扩张混合型产品,2020年末外部基金经理占比超90% [10] - 混合型产品规模从2018年底7.86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287.41亿元,实现30多倍增长 [14] 规模波动与应对 - 2022-2023年永赢混合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5.19%,规模从297.41亿元降至138.94亿元,跌幅超50% [16] - 通过快速迭代投研团队弱化单一基金经理离职影响,近一年新聘11位基金经理(行业平均3.8位),离任9位(行业平均2.02位) [20] 产品创新与工具化转型 - 推出智选系列产品,强调工具属性,将主动权益与ETF优势结合,明确赛道定位(如机器人、新质生产力行业) [23][24] - 2025年机器人赛道中,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收益72.72%,显著超越中证机器人指数27.89%的涨幅 [25] - 布局新兴行业(算力、低空经济、可控核聚变等),发挥主动权益在早期产业趋势中的选股灵活性 [24][2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26家基金公司净利润不足1亿元,多为非货规模低于千亿的中小公募 [26] - 中小公募通过差异化策略突围,如中泰证券资管聚焦价值风格、博道基金深耕量化领域 [26] - 行业淘汰同质化产能,非头部公司需差异化竞争,牌照稀缺性仅延缓但未改变优胜劣汰趋势 [29]
超20位基金经理网上晒实盘 业内担忧异化为营销工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7:09
基金经理晒实盘参与情况 - 至少20位基金经理在蚂蚁财富和天天基金等第三方平台公开基金实盘 [1][5] - 实盘总金额范围从4万元到400万元不等 [1] - 6位基金经理实盘总金额超百万元 包括国金基金姚加红和马芳 国泰基金梁杏 鑫元基金刘俊文 德邦基金雷涛 天弘基金郭相博 [1][5] 实盘金额和收益表现 - 国金基金姚加红实盘总金额417.72万元 累计收益117.14万元 其中国金量化多因子股票持有收益率39.44% 国金量化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A持有收益率38.03% [6] - 国金基金马芳实盘总金额200.05万元 累计收益64.33万元 其中国金量化多因子股票A持有收益率47.68% 国金量化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A持有收益率43.79% 国金量化精选混合A持有收益率33.51% [6] - 德邦基金雷涛实盘总金额176.11万元 收益54.65万元 持仓10只基金 其中德邦稳盈增长A份额收益率为-2.82% [6] - 国泰基金梁杏实盘总额137.20万元 累计收益33.28万元 组合含9只产品包括行业主题ETF和宽基 [6] - 鑫元基金刘俊文实盘金额127.56万元 收益13.81万元 曾单次买入30万元自己管理的鑫元价值精选混合A [7] - 天弘基金郭相博实盘金额100.19万元 累计收益25.99万元 天弘医药创新混合A类收益率40.43% C类收益率28.69% [7] - 永赢基金任桀实盘组合收益率高达129% 累计收益14.75万元 资产总额30.86万元 [7] - 上银基金陈博实盘总资产43.55万元 累计收益4.41万元 持有收益率15.64% [8] - 海富通基金纪君凯实盘总资产5.18万元 累计收益0.38万元 持仓收益率7.45% [8] - 所有20个实盘均实现正收益 部分在去年9月24日后扭亏为盈 [9] 平台参与和互动数据 - 天天基金2025年7月新增实盘功能吸引基金经理参与 [3] - 蚂蚁财富2023年9月开通晒实盘功能 [5] - 天天基金平台话题"基金经理开实盘啦"获得34.3万浏览和近2000次讨论 [4] - 永赢基金张璐实盘笔记发布89篇 粉丝量从3万涨至13万 最近周涨粉过千 [14] 投资策略和操作方式 - 基金经理多采用周定投或月定投方式 如张璐每周二定投并发布实盘笔记 [13] - 易方达成曦2022年9月起每周定投1000元 2023年9月提高至2000元 2024年10月因估值过高暂停定投 [15] - 实盘投资结合市场观点分享 如张璐关注人形机器人方向并解读行业动向 [14] - 部分实盘注重多元化配置 如梁杏组合包含行业主题ETF和宽基 [6] 行业影响和机构观点 - 实盘操作提升投资透明度 增强投资者信任 传递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16] - 实盘有助于加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互动 引导形成良好投资习惯 [1][17] - 基金经理通过实盘表达对管理产品的信心和与投资者共同面对市场波动的态度 [15] - 平台和基金公司需加强实盘展示内容的合规审查 [19]
137只“翻倍基”出炉 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显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6:00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近一年共有137只基金回报率超过100%,其中3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回报率均超过200% [1][3]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近一年回报率达249.27%,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达225.42%,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达216.91% [3] - 主动管理北交所基金超额收益显著,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过去一年回报率190.48%,较业绩基准28.64%高出161.84个百分点 [4] 北交所主题基金 - 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回报率超过170%,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和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回报率超过150% [3] - 易方达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和广发北证50成份指数回报率超过140%,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回报率超过130% [3] - 北交所基金高弹性伴随高波动,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历史最大回撤幅度达41.45% [4] 港股主题基金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近一年回报率达176%,上周累计成交近1200亿元,创2020年3月上市以来单周新高 [5]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近一年回报率162.85%,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回报率超过100%,重仓地产、消费、医药等行业 [5] - 今年以来23只翻倍基金中多数为港股创新药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以来回报率达152.75% [2][5] 科技主题基金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近一年回报率172.28%,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浙江荣泰、凌云股份等 [6] - 中欧数字经济近一年回报率174.11%,聚焦人工智能领域,覆盖AI基础设施、应用及国产产业链 [6]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近一年回报率162.55%,重仓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等新消费牛股 [7] 其他主题基金 - 诺安多策略等小盘风格量化基金表现突出,近一年回报率121.79% [7] - 基金公司近期提示小盘股风险,但未影响翻倍基金数量统计 [7]
都赚钱了,有人收益超100万!多位基金经理晒实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0:45
基金经理晒实盘趋势 - 基金经理在第三方平台公开实盘操作渐成行业新趋势,实盘成为"吸粉神器",目前至少20位基金经理在蚂蚁财富、天天基金等平台公开实盘,金额从4万元到400万元不等 [1] - 6位基金经理实盘金额超百万元,包括国金基金姚加红(417.72万元)、马芳(200.05万元)、国泰基金梁杏(137.20万元)、鑫元基金刘俊文(127.56万元)、德邦基金雷涛(176.11万元)、天弘基金郭相博(100.19万元) [1][4][5][6] - 实盘普遍取得正收益,部分累计收益超100万元或收益率翻倍(如永赢基金任桀实盘收益率达129%) [1][6] 实盘数据与表现 - 国金基金姚加红实盘累计收益117.14万元,持仓产品收益率达39.44%和38.03%;马芳实盘累计收益64.33万元,最高持仓收益率47.68% [5] - 德邦基金雷涛实盘含10只基金,累计收益54.65万元,但部分产品收益为负(如德邦稳盈增长A收益率-2.82%) [5] - 天弘基金郭相博实盘收益率突出,天弘医药创新混合A/C类份额收益率分别为40.43%和28.69% [6] - 永赢基金张璐实盘经历大幅波动,2024年亏损超三成后扭亏,2025年受益AI产业链爆发,最新累计收益16.83万元,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C收益率75.31% [10][11] 平台与功能发展 - 蚂蚁财富2023年9月开通晒实盘功能,天天基金2025年7月新增实盘功能,吸引多位基金经理参与 [2][4] - 天天基金话题"基金经理开实盘啦"获34.3万浏览,近2000次讨论 [4] 行业影响与动机 - 实盘操作类似"自购",但比传统公告更具时效性和互动性,可提振投资者信心(如逆向买入)、加强投教(定投引导)和增强信任 [1][10][12] - 基金经理通过实盘传递投资策略,如易方达成曦长期定投科创50指数联接A,2024年因估值过高暂停定投但仍坚持分析 [13] - 部分公司表示实盘旨在"与持有人站在一起",如永赢基金称通过定投自购传递板块信心,国金基金姚加红称展示量化策略信心 [12] 争议与局限性 - 实盘可能引发合规隐患、非理性跟风或异化为营销工具,投资者需注意持仓集中度(如张璐全仓人形机器人主题) [1][14][17] - 业内人士提醒实盘不宜简单复制,需结合个人风险偏好和资产配置需求,平台应加强合规审查 [17][18]
超20位基金经理网上晒实盘,业内担忧异化为营销工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9:48
基金经理晒实盘行业趋势 - 基金经理在蚂蚁财富、天天基金等第三方平台公开实盘操作渐成行业新趋势,目前已有至少20位基金经理参与[1][7] - 实盘总金额从4万元到400万元不等,其中6位基金经理实盘金额超百万元,包括国金基金姚加红(417.72万元)、马芳(200.05万元)、德邦基金雷涛(176.11万元)等[7][8] - 所有公开实盘均取得正收益,最高累计收益达117.14万元(姚加红),最高收益率达129%(永赢基金任桀)[1][9][11] 平台参与情况 - 蚂蚁财富于2023年9月开通晒实盘功能,天天基金于2025年7月新增该功能[5][7] - 天天基金话题"基金经理开实盘啦"获得34.3万浏览量和近2000次讨论[6] - 永赢基金张璐通过89篇实盘笔记展示定投过程,粉丝量从3万增至13万[16][17] 典型实盘案例 - 国金基金姚加红实盘总金额417.72万元,其中国金量化多因子股票收益率39.44%[8] - 天弘基金郭相博实盘金额100.19万元,天弘医药创新混合A类份额收益率40.43%[9] - 永赢基金任桀"永赢科技智选定投"实盘收益率129%,资产总额30.86万元[9] - 鑫元基金刘俊文单笔最大买入30万元,实盘金额127.56万元[9] 行业影响 - 实盘操作增强投资者信心,尤其在行情不佳时基金经理逆向买入[2][20] - 通过周定投、月定投引导投资者形成良好习惯,如易方达成曦持续两年定投科创50指数[18] - 促进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互动,如张璐通过实盘笔记解读人形机器人投资逻辑[17] 运作模式 - 多数采用定期定额投资方式,如张璐每周二定投并发布笔记[16] - 部分基金经理全仓特定领域,如张璐专注人形机器人赛道[14] - 组合配置呈现多样化,如国泰基金梁杏实盘包含9只行业主题ETF和宽基产品[8]
着眼提升持有人体验 多只基金接连宣布限购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43
永赢睿信基金限购 - 永赢基金宣布自8月4日起对永赢睿信基金实施单日单账户100万元申购上限 限购目的是引导理性长期投资 维持规模稳定并提升持有人体验 [1][2] - 该基金年内已非首次限购 春节后因机器人板块热度飙升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也曾设置100万元单日申购上限 [2] 主动权益基金限购潮 - 近期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密集限购 主要涉及红利主题基金和量化小微盘策略基金 后者年内已多次下调申购限额 [1][3] - 国金量化多因子7月24日将单日限额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同期从1000万调至20万元 中信保诚多策略7月28日第三次限购至每日1000元 [3] - 量化基金限购主因业绩亮眼 7月诺安多策略等6只量化基金净值创新高 二季度规模增长也促使限购以控制策略容量 [3] - 红利基金限购源于债市波动扩大利差 资金密集涌入配置"安全垫"资产 公募通过限购防范收益摊薄和资产配置压力 [3] 市场结构性机会 - 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背景下 富国基金指出科技产业趋势延续带来结构性机会 重点关注AI和创新药等科技成长领域 以及政策利好的消费和供给侧改革方向 [4] - 摩根士丹利基金长期看好三大方向:AI应用和半导体等科技成长板块 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等中国制造领域 以及海外拓展顺利的新消费企业 [4][5]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仅两成获净申购 汇添富创新医药居榜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5:45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表现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值上涨但基民加速赎回,呈现矛盾态势 [1] - 八成主动权益基金遭净赎回,仅两成获净申购 [1][3] - 风格鲜明、定位清晰的行业主题基金(如医药、军工、红利等)成为"吸金王" [1][6] 赎回情况分析 - 普通股票型基金净赎回4.75%,偏股混合型3.22%,平衡混合型6.31%,灵活配置型3.27% [2] - 赎回速度较2025年一季度加速(一季度赎回率0.80%-2.62%),但较2024年四季度(6.20%-10.63%)大幅降速 [2] - 4535只主动权益基金中78.68%被净赎回,19.14%获净申购 [3] 资金流向特征 - 规模增长前十基金:汇添富创新医药(+43.57亿元)、华夏军工安全(+35.26亿元)、中欧红利优享(+24.31亿元)等 [5] - 份额增长前三:汇添富创新医药(+19.82亿份)、华夏军工安全(+18.53亿份)、永赢先进制造智选(+15.21亿份) [5] - 特色行业主题产品(医药、军工、红利、科创等)持续受资金青睐 [6] 赎回重灾区 - 份额缩水前三:长信金利趋势(-27.31亿份)、易方达医药生物(-16.89亿份)、景顺长城价值边际(-15.68亿份) [7] - 规模下降前十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39.65亿元)、景顺长城价值边际(-26.17亿元)、易方达消费行业(-20.89亿元)等 [9] - 被赎回的明星基金中部分业绩优异,如汇添富医疗服务(21.65%)、易方达医药生物(15.18%)、中欧医疗健康(5.80%) [8] 市场行为特征 - 基民呈现"回本杀"和"保本出"情绪,导致绩优基金也被大量赎回 [8][9] - 市场尚未形成"基金好业绩吸引增量资金"的正向循环 [2] - 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刘彦春、朱少醒等)管理产品遭遇巨额赎回 [9]
权益突围!
华尔街见闻· 2025-05-19 19:28
核心观点 - 永赢基金作为后发基金公司,通过前瞻布局、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实现非货基金规模从2016年末不到35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3400亿元以上,九年增长近100倍,行业排名进入前18名,银行系位居前三 [2] - 公司在市场低迷、行业规模缩水的下行周期中逆势增长,权益投资业绩显著提升,涌现永赢睿信、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永赢数字经济智选等业绩耀眼产品 [1][2] - 成功关键在于高管团队年轻化(平均40+)、员工年轻化(平均30+),以及全员勤勉尽责的文化,管理层从董事长到基层均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7][8] - 通过精准定位产品线、创新ETF布局(如业内首只低空经济ETF)、改革权益产品体系,形成"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的完整产品矩阵 [10][22][23] - 采用"90分人才产生120分效能"策略,通过细分产品定位匹配基金经理核心能力圈,实现人尽其才 [26][28][29] - 构建包容和谐的投研文化,鼓励团队交流与内部晋升,资深基金经理带动年轻成员成长,形成非零和博弈的互利效应 [31][33] 规模与业绩表现 - 非货基金规模从2016年末不到35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3400亿元以上,九年增长近100倍 [2] - 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规模增长162.53亿元、主动含权规模增长298.09亿元,增长规模均位居行业第一 [35] - 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规模超38亿元,通用航空ETF规模近6亿元,多只债券指数基金规模过百亿 [10] - 924行情以来,机器人、创新药、AI计算相关工具型产品业绩均为同类第一 [35] 产品战略与创新 - 首创业内首只低空经济ETF——通用航空ETF,通过前瞻性布局填补市场空白 [10] - "智选系列"定位为国家战略方向早期产业机会的工具型产品,11只产品形成长期一致定位,如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聚焦机器人板块 [15][16] - 权益产品线改革为四大类别:全市场基金(底仓配置)、主题/风格基金、智选系列(细分行业工具)、慧选系列(Smart Beta策略) [22] - 产品会制度确保产品定位从设计到销售全流程一致,智选系列工具化定位和固收+产品线体系均通过该会议确立 [12][13] 团队与文化 - 高管团队平均年龄40+,员工平均30+,全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管理层带头早到 [7][8] - 投研团队形成四轮驱动阵型,引入高楠等知名基金经理,内部提拔新人如单林、王文龙 [2][18] - 高楠加盟后推动权益产品线改革,强调资产波动规律与产品定位匹配,打破同质化业绩 [20][22] - 倡导极致透明的交流文化,资深基金经理(如高楠、李文宾)通过日常讨论和专题培训带教新人 [33] - 采用"90分人才发挥120分效能"策略,根据产品特性匹配基金经理专长(如低空经济基金选股能力优先,半导体基金侧重中观配置) [26][28][29] 行业地位与差异化 - 2012年后成立的公募机构中少数实现主动权益、固定收益、绝对收益、指数量化主流产品全覆盖的公司 [2] - 在指数基金领域通过创新产品(如通用航空ETF)和精准定位打开市场空间,避免与头部公司直接竞争 [10] - 权益业务在行业冰点期(22年)通过产品定位改革和人才引进实现业绩回升,部分产品进入全市场前列 [18][29][35]
直击永赢基金“智选系列”,你关心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券商中国· 2025-02-27 09:45
永赢智选系列产品定位与布局 - 永赢基金坚定看好新质生产力,打造差异化"智选系列"基金,结合主动研究与量化投资方法,布局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独角兽"行业 [2] - "智选系列"已布局10只主题产品,覆盖机器人、国产算力、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光刻机、云计算等前沿科技行业 [2] - 公司2022年逆周期布局"智选系列"权益产品,运用自有资金以"发起式"产品形式推出,包括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永赢低碳环保智选等 [3]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早在2023年5月就已推出,随着机器人等行业成熟度提升,产品关注度显著提高 [3] 产品设计理念与战略意义 - 通过公募基金普惠金融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工具,帮助分享科技发展红利 [4] - 资本市场能高效集聚资源加速科技与产业融合,公司布局光刻机、高端装备等主线,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4] - 公司采用"一体三翼"模式,协同发展"智选系列"、"科技成长"、"被动指数"三大领域 [7] - "智选系列"作为工具型产品追求行业弹性和锐度,科技成长产品更分散稳健,被动指数领域包括多只全市场首只申报的创新产品 [7] 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与投资建议 - "智选系列"聚焦特定行业,类似投资"矛",弹性大锐度高;其他科技成长产品行业分布更均衡,注重回撤控制 [9] - 前沿科技领域产品净值波动较大,但蕴含万亿级市场空间,长期成长性显著 [10] - 不建议个人投资者大量资金一次性投入或短线操作,推荐采用定投方式熨平波动 [12]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自2月13日起实施限购,引导投资者理性配置 [11] 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关注领域 - 除人形机器人外,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光刻机、国产AI算力、云计算等方向值得关注 [14] - 公司将继续拓展"智选系列"布局,增强专业投资能力,引导耐心资本支持战略新兴产业 [15] - 自主研发近百套系统,两个系统获中国人民银行"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科技赋能成为公司发展重要根基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