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口腔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近两亿!口腔数字化公司完成B+轮融资
思宇MedTech· 2025-05-28 16:29
公司融资与战略 - 铖联科技完成近两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达晨资本和高特佳投资联合领投,累计融资额超过五亿元人民币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全球化布局与产品体系升级,推动"全球化+品牌"双引擎战略 [1] 公司背景与主营业务 - 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材制造研究所孵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 - 公司专注于口腔齿科全流程数字化,提供一站式齿科3D打印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主营业务涵盖口腔数字化设备研发、义齿产品制造及相关服务 [2] - 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义齿智能化设计软件和排版软件、齿科专用3D打印机和后处理设备 [2] 产品与技术 - 基于"互联网"+3D打印,在全球建设分布式义齿制造云工厂,构建义齿产品数字化智造平台 [4] - 核心产品包括雅可美®激光熔覆钛支架、雅可美®超微熔覆钛冠以及恒笑®超微熔覆义齿等高端义齿产品 [4] - 新一代LCD 3D打印机可实现25μm级超高打印精度,材料初始打印精度达90%以上,打印幅面提升30%以上 [4] - 25.6mm标模仅需50分钟打印完成,适配固定、活动、种植、正畸等多种应用场景 [4] - NCL-M1100金属3D打印机选用超微粉末,产品更加细腻 [6] - 自主研发雅可美专用支架设计软件(DentSky),依托数百万病例库进行个性化设计 [6] - 采用全新升级的3D打印机和工业级热处理炉,提升产品精度和性能 [6] 行业会议 - 思宇年度活动包括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和心血管大会 [1] - 即将召开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2025年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2025年7月17日)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2025年9月4-5日) [1][7]
爱迪特(301580) - 301580爱迪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7
2025-05-27 17:02
公司优势 - 品牌力:在海外以自有品牌宣传和销售产品,在海外重点市场建子公司提升服务半径 [1] - 研发能力:重视产品研发,2024 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15.12%,共 145 名,依托研发体系推出快烧、3D 打印等解决方案 [1] - 产品组合:覆盖牙冠修复材料、种植基台、种植体等业务,自研自产多类口腔数字化设备,完成义齿加工布局 [1] - 发展策略:针对口腔修复材料构建产品体系渗透全球市场,提前布局种植体等支撑中长期发展 [2] - 平台能力:有资源整合优势,重视外延发展机遇,将整合前沿技术完善齿科生态 [2] 齿科修复市场驱动因素 - 国内市场:供给端数字化渗透标准化义齿加工流程,满足老龄化、口腔健康意识提升带来的需求 [2] - 海外市场:欧美成熟市场体量大且稳健增长,对数字化前沿产品支付能力强,高端产品渗透迭代带动增长;新兴国家市场数字化进程初期但需求可观,有结构性机会 [2] 材料关系 - 氧化锆和玻璃陶瓷应用于不同临床适应症,玻璃陶瓷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可免烧结加工,氧化锆产品适应症丰富,公司今年迭代推出相关融合产品 [2] 海外销售体系搭建与管理 - 搭建:在美国、德国等成熟市场设立子公司,美欧采用“直销 + 经销”模式,针对大客户直接服务 [3] - 管理: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加强核心市场品牌建设和培训,坚持价值客户关系和渠道建设,加强本土团队组织能力 [3]
爱迪特(301580) - 301580爱迪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08:12
公司业绩与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公司业绩表现优于去年,结合细分市场业务机会做出策略调整 [2] - 对2025年韩国沃兰收入规模有较高增长预期,2024年控股韩国沃兰,2025年发力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2][3] 产品价格与销售结构 - 公司氧化锆产品价格稳定,均价变动因产品销售结构变动和阶梯价格政策导致 [2] 市场风险与应对 - 2024年上半年境内收入占比41.22%,中国市场是公司发展根据地,重视境内市场拓展 [2] - 境外销售区域分布均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散市场风险 [2] - 出口至美国商品关税大部分由客户承担,分散经营风险 [2] 业务发展与解决方案 - 积极响应临床正畸数字化需求,推出隐形矫正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化全套正畸方案,团队侧重市场机遇和行业洞察 [4] - 本年度产能提升依赖设备自动化改造,预计产能不影响产品出货 [5] - 2025年全面升级车削机产品系列,推出49分钟快速烧结炉,3D打印产品有突破,两款打印设备上市,永久修复打印材料获中美市场准入认证 [6] - 精准匹配海外市场客户需求,加强海外核心市场品牌建设和培训,坚持价值客户关系和渠道建设,加强海外本土团队组织能力 [7] - 2024年推出全口可切削义齿,2025年推出3D打印增材制造全口活动义齿解决方案,优先在美国市场推广,产品医疗支付进入美国医保服务体系,使用极植种植导杆提供无牙颌全口种植修复精准取模解决方案 [8] - 种植体产品需长时间临床验证,沃兰产品经市场反馈验证产品力强,受国内集采政策影响临床植入数量增加,公司积极进行渠道布局和市场投入 [8] 生产布局规划 - 2024年控股韩国沃兰后在韩国拥有一处生产基地,正积极考虑在欧洲、亚洲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可行性方案 [8]
负责人电话停机,门店招牌被拆!知名民营口腔机构爆雷:拖欠资金超千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2:53
民营口腔行业现状 - 成都欢悦口腔因拖欠房租超300万元、供应商货款逾千万元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西南地区曾经最大的民营口腔连锁品牌之一 [1][4]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范围内宣告停业的民营口腔机构已超过230家,包括成立超过十年的区域连锁品牌 [4] - 瑞尔集团股价自上市以来累计跌幅超过80%,2025年3月被深交所从港股通目标证券名单中剔除 [6] 行业衰退原因 - 2024年集采政策逐步落地导致种植牙等核心利润项目收入锐减 [4] - 高端民营口腔机构在种植牙和正畸项目上的收入显著下滑,VIP客户到店频次下降62% [6][7] - 华美牙科营收同比下降4.73%,美皓医疗营收同比下降38.8%,赢冠口腔营收同比下降4.68% [8] - 2022年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收入下降至859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额比疫情时期更低 [9] 经营困境分析 - 民营口腔机构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85%,设备融资租赁占比高达42% [13] - 公立医院口腔治疗收费整体下降30%-50%,种植项目下降超过60% [13] - 依赖"低价引流-预付收费-快速扩张"模式的机构成为问题重灾区 [13] - 一线城市大型连锁机构因规模、竞争、成本上升等因素频繁遭遇财务困境 [9] 转型突围尝试 - 杭州部分小型门诊开发数字化种植导板系统,将单颗种植牙耗时缩短至12分钟,材料损耗降低28%,客单价逆势增长35% [16] - DSO模式通过提供非临床服务帮助诊所解决管理、运营等痛点,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16][17] - 有从业者聚焦下沉市场,采用"移动诊疗车+县域中心医院"模式,将全口修复费用控制在1.2万元以内 [18] - 数字化技术应用可提升医生工作效率,优化患者体验,促进产业链生态闭环 [17] 未来发展趋势 - 普惠型刚需患者及价格敏感型患者更倾向选择公立医院 [14] - 口腔DSO行业拥有较大发展空间,将通过布局、收购等方式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 [17] - 民营机构需优化就诊流程,提供增值服务以提升患者体验和黏性 [18] - 行业将回归医疗本质,重构价值链条的企业有望在行业重构中获得新生 [19]
21调查丨盈利困难,民营口腔行业淘汰赛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0:4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民营口腔行业自2024年起持续下行,2025年Q1全国超230家机构停业,包括区域连锁品牌[2] - 集采政策导致种植牙等核心项目利润受打击,机构收入锐减,龙头品牌如瑞尔齿科开始关店合并[2] - 2025年高端客户到店频次下降62%,VIP续费率从78%以上大幅下滑,客单价从年均12万元显著降低[4][5] - 行业营收普遍下滑:华美牙科同比下降4.73%,美皓医疗降38.8%,赢冠口腔降4.68%[5] - 一线城市经营压力突出,机构规模、成本上升及监管压力导致财务困境频发[6] 企业案例与市场变化 - 成都欢悦口腔破产清算,拖欠房租超300万元、供应商货款逾千万元,鼎盛时期拥有7家分院[1] - 瑞尔集团股价年内跌24.82%,上市以来累计跌幅超80%,被移出港股通名单[3] - 民营机构资产负债率普遍超85%,设备融资租赁占比达42%,现金流风险加剧[8] - 公立医院收费下降30%-50%(种植项目降60%),民营机构低价策略吸引的价格敏感患者与公立医院重叠[9] 商业模式与转型尝试 - DSO模式通过非临床服务支持诊所运营,但国内存在品牌分散、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11][12] - 杭州部分机构开发数字化种植导板系统,单颗种植耗时从45分钟缩短至12分钟,材料损耗降28%,客单价逆势增35%[11] - 下沉市场策略:采用"移动诊疗车+县域中心医院"模式,国产种植体全口修复费用控制在1.2万元以内[12] - 行业曾依赖"低价引流-预付收费-快速扩张"模式,现成问题重灾区,资金链断裂风险高[9] 数据与市场规模 - 2022年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收入降至859亿元[6] - 中端市场规模从2018年312亿元增至2022年344亿元,预计2023年达411亿元[7] - 进口牙椅月租金达8万元,公立医院同类设备因集采采购价降至原价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