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

搜索文档
【干货】2025年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21 16:44
中国口腔种植产业链全景梳理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与核心部件供应商(金属材料如钛及钛合金、陶瓷材料如氧化锆、生物降解材料等)、设备制造商(如美亚光电、爱迪特)以及软件开发商(如阳普医疗)[1][4] - 产业链中游包括种植体生产商(如通策医疗、正海生物、康拓医疗)和器械经销商(如国药控股、上海医药旗下平台)[1][4] - 产业链下游为口腔医疗机构(如瑞尔集团、牙博士口腔、美奥口腔)和终端患者[1][4] 中国口腔种植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 - 山东省产业链布局较密集,代表企业包括国瓷材料、正海生物、威高洁丽康[5] - 广东省上游企业集中,代表企业包括爱尔创、东方锆业、迈普医学[5] - 陕西、浙江等地区布局完善,代表企业如通策医疗(浙江)、康拓医疗(陕西)[5] 代表性企业口腔种植业务布局对比 - 通策医疗、牙博士、瑞尔集团在种植业务上营收较高,通策医疗医疗服务收入达27.32亿元(占比95.07%),牙博士种植服务收入8.16亿元(占比51.75%)[9][10] - 区域性特征明显:可恩口腔89.96%业务在山东,蓝天口腔100%在广西,华美牙科100%在四川,通策医疗89.86%在浙江[9][10] - 家鸿口腔是唯一境外业务为主的企业(51.43%),种植类产品收入0.78亿元(占比15.15%)[10] 代表性企业最新业务动态 - **牙博士**:2024年12月新三板挂牌,2025年4月获苏州市口腔医疗机构A级评价[12] - **可恩口腔**:2025年3月推出AI辅助诊疗系统,整合动态知识图谱技术优化临床决策[12] - **蓝天口腔**:2025年1月股权冻结846.225万元,4月拟收购安徽贝杰医疗55%股权以拓展全国布局[12] - **通策医疗**:2024年9月收购杭州海胤科创80%股权(5541.36万元),用于医疗产品研发中心建设[12] - **奥精医疗**:2025年4月参展德国科隆牙科展,展示HT RatioPlant®先锋种植系统;1-2月口腔修复膜产品在多家医院采购项目中中标[12] - **四川福睿医疗器械**:2025年4月发布模块化智能牙椅,整合智慧医疗生态平台[12]
前5月浒墅关实现外资到账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8.8%
苏州日报· 2025-07-08 08:28
外资项目落地 - 全球口腔医疗龙头盈纬达在苏州浒墅关启动10亿元新智造基地项目,首次引入种植体与正畸托槽等高端产线,实现核心产品本土化生产[1] - 德国汽车热管理企业斯飞乐签约打造汽车冷暖系统亚太区总部及产业化基地,持续追加投资、扩大产能、引进新产品[2] 公司战略布局 - 盈纬达将新智造基地定位为集采产品核心供应基地,满足中国市场对高端口腔医疗器材的需求,并计划加大投资力度拓展业务布局[1] - 斯飞乐苏州公司2024年产值同比增长95%,新能源汽车冷暖系统市占率全球第一,集团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2] 区域经济发展 - 浒墅关1月至5月外资到账2.2亿美元,同比增长198.8%,吸引生物梅里埃、赛默飞世尔、KIWA检测认证基地总部等高质量项目落户[2] - 区域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ESR国际生物医药创新港、上市科创园三期等项目,建成阳山绿色低碳工业园等标杆项目[2] 产业升级方向 - 浒墅关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计划吸引更多全球领先的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落户,以国际化视野打造营商环境[3] - 区域通过"招大引强"策略增强外资"磁吸力",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集聚发展[2]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口腔种植行业竞争格局(附竞争梯队、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前瞻网· 2025-06-18 16:12
中国口腔种植行业竞争梯队 - 登腾株式会社和奥齿泰种植体有限责任公司中标金额大于1500万元,位于第一梯队 [1] - 江苏创英、士卓曼、诺贝尔生物等企业位于第二梯队 [1] - (株)柯威尔株式会社、雅定种植系统有限公司、韩国迪耀株式会社、威海威高洁丽康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位于第三梯队 [1] 中国口腔种植行业竞争格局 - 种植体细分市场可分为欧美高端品牌、韩国中端品牌和国产品牌 [4] - 韩国中端品牌(奥齿泰、登腾)市场份额较高,国产品牌市占率较低 [4] - 集采政策对欧美和韩国品牌价格及规模形成挤压,国产品牌受韩系价格压制尚未形成规模 [4] 中国口腔种植行业市场集中度 - 以四级纯钛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为统计范围,CR2为45.78%,CR5达69.94% [5] - 头部主要为中端韩国品牌和高端欧美品牌 [5] 中国口腔种植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 除家鸿口腔主要布局境外,其余上市公司均在境内开展业务,地域属性明显 [6] - 通策医疗、牙博士、瑞尔集团在种植业务上营收较高 [6] - 牙博士种植服务占比51.75%,重点布局大陆地区,竞争力评价★★★★★ [9] - 通策医疗医疗服务占比95.07%,89.86%业务集中在浙江省,竞争力评价★★★★★ [9] - 瑞尔集团种植科占比20.50%,华北和华东地区为主要布局区域,竞争力评价★★★★ [9] 中国口腔种植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现有竞争者包括公立口腔医院、大型连锁机构和小型民营诊所,竞争激烈 [10] - 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但集采政策降低其议价空间 [10] - 行业进入壁垒包括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品牌建设和政策合规要求 [11] - 传统假牙为替代品,但种植牙在功能恢复和舒适度上优势明显,替代威胁较小 [11]
跨界并购驶入口腔“黄金赛道” 海利生物开启发展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6-07 19:56
公司战略转型 - 海利生物通过剥离长期亏损的动保资产并并购瑞盛生物,完成从"动保+人保"向专注人类大健康领域的战略转型 [1][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飙升172%,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090.17万元,同比增长393.11% [1][2] - 瑞盛生物成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其业绩表现将决定海利生物未来可持续性 [1][8] 业务结构调整 - 剥离动保业务(猪用疫苗)及参股药明海德股权,聚焦IVD(体外诊断)和口腔修复材料领域 [2] - 以55%持股比例控股瑞盛生物,快速切入口腔再生材料市场 [2] - 转型后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1.71亿元,2025年Q1实现扭亏为盈 [2] 口腔修复材料行业分析 - 2023年种植牙集采后终端费用降至4000-6000元/颗,带动市场规模从2022年270亿元增至2023年380亿元(+42%),预计2024年突破500亿元 [3] - 骨粉/骨膜国产份额从2022年不足15%提升至2023年40%以上,政策要求国产耗材采购比例不低于40% [3] - 骨修复材料市场规模预计以30.77%复合增长率增至2028年35亿元,口腔修复膜市场2025年达20亿元 [4] 瑞盛生物核心竞争力 - 核心产品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和口腔可吸收生物膜,技术性能与进口盖氏医疗相当 [6] - 骨粉销量2023年同比增138%,2024年增61%,国产品牌市占率第一 [6] - 2025年西安新厂投产后骨粉产能从80万瓶/年翻倍至200万瓶/年,骨膜产能从40万张/年增至90万张/年,成本下降15% [6][7] 财务与产能规划 - 瑞盛生物2024年销售收入2.65亿元,扣非净利润1.38亿元(超业绩承诺1.25亿元) [7] - 2024-2026年累计业绩承诺4.14亿元,其中2025年目标1.375亿元,2026年1.5亿元 [7] - 长期规划通过规模效应使骨粉单瓶成本再降15%,并研发种植体产品实现一体化销售 [6][7]
爱迪特(301580) - 301580爱迪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08:12
公司业绩与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公司业绩表现优于去年,结合细分市场业务机会做出策略调整 [2] - 对2025年韩国沃兰收入规模有较高增长预期,2024年控股韩国沃兰,2025年发力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2][3] 产品价格与销售结构 - 公司氧化锆产品价格稳定,均价变动因产品销售结构变动和阶梯价格政策导致 [2] 市场风险与应对 - 2024年上半年境内收入占比41.22%,中国市场是公司发展根据地,重视境内市场拓展 [2] - 境外销售区域分布均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散市场风险 [2] - 出口至美国商品关税大部分由客户承担,分散经营风险 [2] 业务发展与解决方案 - 积极响应临床正畸数字化需求,推出隐形矫正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化全套正畸方案,团队侧重市场机遇和行业洞察 [4] - 本年度产能提升依赖设备自动化改造,预计产能不影响产品出货 [5] - 2025年全面升级车削机产品系列,推出49分钟快速烧结炉,3D打印产品有突破,两款打印设备上市,永久修复打印材料获中美市场准入认证 [6] - 精准匹配海外市场客户需求,加强海外核心市场品牌建设和培训,坚持价值客户关系和渠道建设,加强海外本土团队组织能力 [7] - 2024年推出全口可切削义齿,2025年推出3D打印增材制造全口活动义齿解决方案,优先在美国市场推广,产品医疗支付进入美国医保服务体系,使用极植种植导杆提供无牙颌全口种植修复精准取模解决方案 [8] - 种植体产品需长时间临床验证,沃兰产品经市场反馈验证产品力强,受国内集采政策影响临床植入数量增加,公司积极进行渠道布局和市场投入 [8] 生产布局规划 - 2024年控股韩国沃兰后在韩国拥有一处生产基地,正积极考虑在欧洲、亚洲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可行性方案 [8]
一颗牙“撬”动30亿产业
新华日报· 2025-05-20 04:56
松佰牙科集团与惠山经开区合作 - 松佰牙科集团计划总投资1亿美元,将总部及上市主体整体搬迁至惠山经开区,助力打造"长三角牙谷"品牌 [1]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牙科专业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1] 长三角牙谷产业概况 - 惠山经开区口腔医疗产业年规模突破30亿元,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口腔医疗产业集聚区 [1] - 园区已集聚30多家口腔医疗器械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从业人员近2000人 [2] - 2024年埃蒙迪医疗研发生产总部、高峰医疗数字化口腔种植系统研发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 [2] 口腔医疗行业前景 - 预计2023年底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500亿元 [1] - 到2030年口腔产业规模预计达5000亿元 [1] 产业集聚发展历程 - 无锡(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2009年开园,瞄准口腔医疗器械产业 [2] - 16年间形成涵盖传统矫治、隐形矫治、人工种植等完整产业链 [2] - 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规模合计超28亿元,已投园区相关生物医药企业29个,投资规模超过5.8亿元 [3] 技术创新成果 - 时代天使累计生产上亿个隐形矫治器,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 [4] - 高峰医疗成功开发包括多张国内首张三类证的种植体、牙冠、基台等全套种植产品 [5] - 奥世美自主研发行业首个云端三维医疗软件,构建国内首个集种植、正畸于一体的数字牙科智能云平台 [5] 未来发展规划 - IDTI口腔创新医疗器械中心预计明年6月建成投用,入驻企业目标达50家,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7] - 园区深化与上海九院合作,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口腔定制班培养专技人才 [6] - 推动产业从"产业集聚区"向"全球口腔医疗创新策源地"跃升 [7]
专家访谈汇总:养宠养成“伴侣”,谁能吃到情绪价值的溢价?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13 18:25
跨境旅游消费升级催生结构性机会 - 2024年全球跨境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出行人次达14亿,市场规模超1.6万亿美元,距离疫情前峰值仅差4% [3] - 中国出入境人次达1.8亿,跨境旅游收支总额近2900亿美元,恢复速度和体量显著领先全球 [3] -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73%,出境游集中在东南亚、日韩等中短线目的地,机票预订增长超25% [3] - 区域间跨境短途游成为主流,反映中产群体对性价比和碎片化休闲需求结合 [3] - 中国游客回归重塑全球旅游消费结构,提振机场运营商、航空公司、目的地营销机构、出境游服务商等产业链 [3] 兽药行业供需变局下的机遇 - 2024年中国兽药市场达数百亿元,预计未来年均增长5%-8%,受畜牧规模化与宠物经济双重拉动 [4] - 消费端需求向疫病防控、新型疫苗、安全性提升、绿色低残留转变,推动产品结构从化学药物向生物制品升级 [4] - 行业呈现"双极化"竞争格局:大型企业主导品牌渠道,中小企业在宠物药、局部疾病防治等细分市场差异化突破 [4] - 大型畜禽养殖企业更关注防疫效率、产品残留和经济效益,对高品质高稳定性兽药需求提升 [4] - 行业向高效安全环保方向迭代,高端产品附加值和溢价能力显著提升 [6] 宠物医疗市场发展趋势 - 人宠关系向"伴侣"转变,宠物医疗支出快速增长,驱虫药、疫苗、皮肤病治疗类产品需求上涨 [6] - 美国宠物医院平均单家营收超300万美元,中国人均宠物支出持续提升,宠物医院连锁化具上亿营收潜力 [6] 国产口腔医疗替代加速推进 - 65岁以上人口缺牙率超50%,青少年错颌畸形率达70%,未来5-10年口腔诊疗市场将持续扩容 [7] - 2025-2030年下沉市场年均增速有望高于一线城市5-8个百分点,是民营连锁与远程医疗平台扩张核心方向 [7] - 带量采购覆盖种植体、正畸材料等领域,未来五年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35%-40% [7] - 公立机构主导重症病例处理与教学资源,民营机构在种植、正畸、美学修复等自费项目占据优势 [7] - 广东、江苏、山东占全国口腔资源50%以上,广东在器械、耗材、服务机构全产业链布局完善 [7] - 未来五年口腔服务将转向预防+个性化管理+长期复购的消费闭环 [7] 中美经贸会谈对液化气市场影响 - 2025年5月12日中美取消91%加征关税,余下"对等关税"90天内降至10% [8] - 美国产品成本结构大幅改善,6月FEI丙烷纸货价格上涨43美元/吨 [8] - 中方港口4月到船量环比激增31.44%至154.7万吨,反映市场预判先行 [8] - 美产LPG重返中国市场窗口打开,利好能源进口商与LPG航运企业 [8] - 6月FEI丙烷纸货价格从517美元/吨涨至560美元/吨,涨幅8.3% [8] - 美国产能+关税优势将带来套利窗口,建议关注具备长约、期货对冲能力的LPG贸易商与仓储企业 [8] - 沙特CP价格或进入下行周期,对中东资源出口商构成挑战 [8] - 现货进口盈利模型有望逐步修复,利好贸易能力强、对冲体系完善的进口型能源企业 [8] 对美海运"爆舱"现象分析 - 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落地后,全国主要出口港口对美航线舱位被快速抢空,订舱与出货量较常态高出3~4倍 [9] - 出口热潮动因:积压的高关税推迟发运货物等待释放,企业预判政策波动倾向90天内抢占低税窗口 [9] - 船公司此前削减对美航线运力配置,转投东南亚、欧洲航线 [9] - 5月9日美西、美东航线运价分别上涨3.3%、1.6%,预计未来几周进一步上行 [9] - 海运相关企业如集装箱航运、港口运营、货代平台将直接受益 [9] - 美国客户订单快速重启,付款与排单动作明显加快 [9]
奥精医疗(688613):业绩短期承压,市场拓展加速,成长动能充沛
信达证券· 2025-05-02 23: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集采影响下业绩短期承压,但市场拓展加速,成长动能充沛,业绩有望恢复增长 [2] - 静待“骼金”放量,布局种植体业务,“齿贝”和“种植体”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0、3.55、4.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0%、31.5%、32.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42、0.66、0.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3.1%、56.7%、49.0%,对应2025年4月30日股价,PE分别为51、33、2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yoy - 9.03%),归母净利润 - 0.13亿元(yoy - 123.35%),扣非归母净利润 - 0.28亿元(yoy - 210.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亿元(yoy - 137.93%) [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0.42亿元(yoy - 10.35%),归母净利润0.01元(yoy - 84.99%) [1] 利润端短期承压原因 - 骨科人工骨修复材料集采逐步落地,单位产品出厂价下降 [2] - 集采放量带来公司产销量增加,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增加 [2] - 公司为夯实品牌地位,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导致费用增加 [2] - 因给予优秀经销商的账期延长,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2] - 税款补缴755.49万元 [2] 市场拓展情况 - 集采落地加速公司在国内医院拓展进度,2024年共新开发医院900余家(yoy + 90%),其中800家来自集采落地带来的新增 [2] - 国际化拓展获得新突破,人工骨修复产品在东南亚、拉美等多国完成临床试用 [2] 分业务线情况 - “骼金”产品收入1.45亿元(yoy - 3.87%),毛利率72.84%(yoy - 11.03pp),随着“集采放量加速” + “同种异体骨市场替代”,收入有望回归快速成长轨道,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2] - “颅瑞”产品收入0.14亿元(yoy - 70.07%),主要因医保控费和医疗整顿活动影响手术量,从而影响产品用量,产品毛利率略有上升(yoy + 3.17%) [2] - 口腔修复材料“齿贝”表现亮眼,实现收入0.39亿元(yoy + 82.1%),公司完成对德国HumanTechDental公司的收购,拓展口腔种植新业务,“种植体”和“齿贝”业务有协同效应,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驱动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26|206|270|355|470| |增长率YoY %|-7.7%|-9.0%|31.0%|31.5%|32.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4|-13|42|66|98| |增长率YoY%|-43.0%|-123.3%|433.1%|56.7%|49.0%| |毛利率%|82.7%|71.1%|68.8%|69.9%|70.4%| |净资产收益率ROE%|3.9%|-0.9%|2.9%|4.4%|6.2%| |EPS(摊薄)(元)|0.40|-0.09|0.31|0.49|0.73| |市盈率P/E(倍)|39.74|—|51.10|32.61|21.89| |市净率P/B(倍)|1.56|1.54|1.50|1.44|1.36| [4]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情况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项目情况 [5] - 利润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项目情况 [5]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及现金流净增加额等情况 [5]
国科恒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7-04 20:50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为706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15%,发行后总股本为47060万股[8][59] - 每股发行价格为13.39元,发行市盈率53.82倍[59] - 募集资金总额94533.40万元,净额84320.91万元;发行费用总额10212.49万元,其中承销和保荐费用7290.01万元[60]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公司向波士顿科学、美敦力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合计金额分别为205734.34万元、272404.10万元和269448.73万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的46.57%、53.08%和48.52%[27] - 2022年血管介入治疗类材料收入287717.00万元,占比45.47%;骨科材料收入111301.29万元,占比17.59%[63][64] - 2022年营业收入635971.18万元,净利润14063.0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372.66万元[7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398000 - 428500万元,同比增长31.88% - 41.98%[87] - 预计2023年1 - 6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00 - 6250万元,同比增长7.85% - 16.22%[8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致力于打造医疗器械全产业数字化供应链,自主研发信息系统核心运营模块[1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获得生产厂商授权的品牌数量由2020年初的73个增长至2022年末的113个[27] - 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在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68个城市设有124家分、子公司[28] 其他新策略 - 公司致力于扩大供应链业务,开展数字化新业务,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业务[96] 风险提示 - 带量采购政策可能带来销售价格、存货跌价、销售量下降等风险[46] - 公司存在供应商较为集中、跨区域经营、经营场所租赁等经营风险[100][101][102] - 公司面临偿债、存货管理、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等财务风险[10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