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大模型

搜索文档
时隔四年,葛兰再限购
财联社· 2025-08-09 21:01
基金限购潮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加入限购行列 包括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和邵洁管理的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限购100万元) [1][3] - 7月以来全市场近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 限购金额从1000元至100万元不等 其中中信保诚多策略限购1000元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限购5万元 [2][8] - 限购原因主要为保证基金稳定运作和保护持有人利益 防止短期资金流入摊薄收益 [2][5][7] 基金经理观点 - 葛兰在二季报中持续看好创新药械产业链 认为国内企业在ADC、双抗等领域已获全球认可 政策支持将推动行业发展 [6] - 邵洁提示科技投资短期波动风险 强调需关注产业趋势而非情绪催化 其管理的中欧智能制造已于3月限购10万元 [6][7] -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限购不代表看空后市 建议均衡配置应对市场轮动 关注红利、科技等方向 [2][10] 限购基金数据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006228)自8月11日起限购10万元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501081)同期限购100万元 [1][5][7]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已于8月6日起暂停100万元以上大额申购 [2][9] - 限购基金清单显示 财通资管鑫盛6个月、万家臻动力等产品在7-8月密集暂停申购 [9] 市场背景 - A股站上3600点 主动权益基金限购成为高频操作 涉及永赢睿信、广发成长领航等绩优产品 [8] - 业内分析认为主动限购体现基金公司规模克制 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有利于策略有效性 [9] - 2021年医药行情高点时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也曾限购10万元并延续至今 [3]
知名基金经理官宣:“限购”!
搜狐财经· 2025-08-09 17:33
中欧基金限购公告 - 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分别公告自8月11日起单日单账户限购100万元和10万元 [1] - 中欧数字经济已于8月6日起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1]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主代码为006228,限制申购金额为10万元 [4] -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主代码为501081,限制申购金额为100万元 [7] 基金表现与规模 - 中欧医疗创新规模达81.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 [4] - 中欧医疗创新近一年收益率为80.12%,同类排名前2% [4] - 中欧科创主题近一年收益率为84.33%,同类排名前2% [7] - 永赢睿信混合基金A份额今年以来回报率达65.47%,居同类产品前5% [10] 基金经理观点与配置 - 葛兰长期看好创新药板块,保持对创新药械产业链、OTC、消费医疗等领域的重点配置 [5] - 葛兰管理的基金前三大重仓股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年内股价累计涨幅分别高达395.03%、146.79%、164.25% [5] - 邵洁提示科技板块短期热炒风险,强调需关注产业趋势和公司价值 [8] - 邵洁管理的另一只产品中欧智能制造已于今年3月3日起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 [7] 行业动态与限购潮 - 7月以来已有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 [10] - 绩优基金限购主要是为了控制基金规模,保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10] - 限购有助于避免新资金在高位买入后因市场波动出现亏损,保护持有人利益 [10]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宣布限购,包括中欧价值回报混合和红利优享混合 [8]
港股医药+科技走强,为什么这个指数表现最好?
金融界· 2025-05-20 13:34
港股市场表现 - 三生制药大涨36% 带动港股医药板块走强 信达生物 京东健康涨超4% 再鼎医药 药明康德 药明生物涨超3% 百济神州涨超2% [1] - 科技股同步上涨 小米涨近4% 阿里 比亚迪 京东 中芯跟涨 汽车股中零跑汽车涨超3% [1] - 恒生科技指数区间涨幅17.6126% 最大涨幅44.6143% 港股科技指数区间涨幅23.0266% 最大涨幅47.2070% [2] 行业指数差异 - 港股科技指数比恒生科技指数多10%医药生物和4%汽车行业配置 15%的行业权重差异导致恒生科技持续跑输 [2] - 2025年以来港股科技指数表现优于恒生科技 反弹幅度更大 更快收复4月跌幅 [3] 政策与产业驱动 - 创新药被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方向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产业领先优势获政策支持 直接利好港股科技指数成分股 [5] - 国产AI大模型商业化加速 推动互联网和智能汽车盈利增长 小米SU7 Ultra搭载端侧AI芯片 2025年交付量预期上调 [5] 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年内份额增长282.6032% 资金净流入4.6555亿元 反映资金借道ETF布局港股龙头趋势 [5][6] - 流动性宽松环境下 港股科技指数估值处于24%历史分位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