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材料业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港股持仓破1.3万亿,投资“主力军”悄然更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0 20:45
2025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港股持仓达1.33万亿元,被动型基金持仓市值首超主动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妍君 指数化投资浪潮下,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的市值开始超越主动型公募基金。 据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统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13255亿元,继2025二季度之后再次创下新高。其 中,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比分别为47.2%、52.8%。这是自2017年以来,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 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 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提升,亦凸显出资金加速借道ETF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跨境ETF均为以港股主要指数为跟踪标的的产品。例如,富国 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宝港股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369.55亿份、130.45亿份、118.37亿份。 与此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对港股的个股偏好呈现一定变化。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 体、紫金矿业(601899)、招金矿业、山东黄金(600547)、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较二季度末)主动 ...
创下7558倍认购新纪录 今年以来港股新股首日平均涨38%
财经网· 2025-10-20 18:52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10月17日,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48.10%,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28.92%,跑赢全球主要市场 [2] -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市场共有68只新股上市,合计实际募资总额约1865亿港元,融资总额位居全球第一 [2] - 南下资金今年累计净买入已超1万亿港元,极大地改善了港股的流动性 [3]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港股新股首日平均大幅上涨38%,破发率仅为22%,创九年新低 [1][2] - 9月9日以来上市的14只新股无一破发,其中大行科工以7558.4倍的认购倍数创下新纪录 [1][2] - 近期新股首日表现亮眼,例如挚达科技首日暴涨192.14%,轩竹生物-B首日上涨126.72%,金叶国际集团首日上涨330.00% [3][5] 机构参与及投资策略 - 高瓴、高毅、景林等知名私募机构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港股新股,例如在紫金黄金国际IPO中分别认购13.64亿港元、6.23亿港元和3.66亿港元 [1][6] - 私募机构参与港股打新主要遵循价值投资框架,重点关注公司业务模式、行业前景、财务状况和管理团队等基本面要素 [4][6][7] - 机构多通过锚定方式参与国际配售,对拟发行企业进行前期研究调研和筛选,优选项目以获取良好收益 [7] 市场驱动因素与后市展望 - 港股市场上涨受到AI产业高成长趋势、全球流动性宽松、估值处于低位以及南下资金持续流入等多重因素支撑 [1][8][9] - 市场驱动因素正从AI硬件投入转向AI应用的规模化落地,为新经济提供基本面支撑 [8] - 港股主要指数估值仍显著低于美股和A股,科技板块的盈利增长与估值修复形成良性循环,具备持续上涨空间 [8][9] 看好的投资方向 - 机构看好科技、医药、高股息等方向,认为这些板块仍是市场主线 [1][8][9] - 港股龙头公司因流动性更好、全球业务能力更强、在AI时代更受益而具备更大的估值抬升潜力 [8] - 高股息资产提供安全边际,科技、医药、原材料等板块在盈利修复与流动性宽松支撑下有望延续结构性行情 [9]
一天暴涨68%,高瓴、高毅、景林等私募“赚大了”
36氪· 2025-10-20 08:34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10月17日,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48.10%,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达28.92%,跑赢全球主要市场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共有68只新股上市,合计实际募资总额约1865亿港元,融资总额位居全球第一 [2] - 港股市场表现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估值处于全球洼地,南下资金今年累计净买入已超万亿港元,极大地改善了流动性 [3]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新股破发率仅为22%,创九年新低,首日平均上涨38% [2] - 尤其9月9日以来上市的14只新股无一破发,其中大行科工以7558.4倍的认购倍数创下新纪录 [2] - 近期新股首日表现亮眼,例如挚达科技首日暴涨192%,轩竹生物-B首日上涨126.72%,金叶国际集团首日上涨330% [3][5] 知名IPO案例与机构参与 - 紫金黄金国际发行价71.59港元/股,上市首日涨幅68.46%,后续继续大涨,最新总市值高达3956亿港元 [6] - 高瓴旗下HHLR、高毅、景林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紫金黄金国际,分别认购13.64亿港元、6.23亿港元、3.66亿港元 [6] - 包括宁德时代、紫金黄金国际、恒瑞医药、三花智控等超大型IPO登陆港股市场 [2] 私募机构观点与策略 - 私募机构认为港股新股发行定价很市场化,参与打新主要基于新股价值和估值,注重行业地位与盈利确定性等基本面分析 [1][6] - 参与方式以基石投资者或通过锚定方式参与国际配售为主,会对拟发行公司进行前期研究调研,优选项目以获取良好收益 [7] - 对于企业质地及投资机会一般的新股则规避或谨慎参与,尽量避免首日破发可能造成的损失 [7] 港股后市展望与看好方向 - 在AI产业趋势明确、流动性环境改善、估值处于低位等多重因素支撑下,港股具备持续修复的潜力 [1][8] - 市场驱动因素正从AI硬件投入转向AI应用的规模化落地,为新经济提供强有力、可持续的基本面支撑 [8] - 看好科技、医药、高股息等方向,港股龙头公司流动性更好、潜在回报水平更高,在AI时代更受益 [8][9]
一天暴涨68%!高瓴、高毅、景林等私募“赚大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9 21:14
港股新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港股新股首日平均大幅上涨38%,破发率仅为22%,创九年新低 [3][4] - 9月9日以来上市的14只新股无一破发,其中大行科工以7558.4倍的认购倍数创下新纪录 [4] - 具体新股表现亮眼,例如挚达科技上市首日暴涨192.14%,轩竹生物-B首日上涨126.72%,金叶国际集团首日涨幅达330% [5][8] 知名私募参与情况 - 高瓴旗下的HHLR、高毅、景林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紫金黄金国际IPO,分别认购13.64亿港元、6.23亿港元、3.66亿港元 [8] - 紫金黄金国际上市首日涨幅68.46%,后续股价最高较发行价上涨121.96%,总市值达3956亿港元 [8] - 私募机构参与港股打新主要基于深度价值投资标准,注重行业地位与盈利确定性等基本面分析 [9][10] 港股市场整体环境 - 截至10月17日,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48.10%,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28.92%,跑赢全球主要市场 [4] - 市场活跃度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共有68只新股上市,实际募资总额约1865亿港元,融资总额位居全球第一 [4] - 南向资金积极参与,今年累计净买入已超1万亿港元,极大地改善了港股流动性 [5][13] 私募机构后市观点 - 机构认为港股估值处于全球洼地,在AI产业趋势明确、流动性环境改善等因素支撑下具备持续修复潜力 [6][12] - 看好科技、医药、高股息等方向,港股龙头公司因流动性好、全球业务能力强及在AI时代更受益而具备投资机遇 [12][13] - 市场驱动因素正从AI硬件投入转向AI应用规模化落地,为新经济提供基本面支撑 [12]
大西洋: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35亿元~1.49亿元,同比增加57%~7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6:33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至1.49亿元 [1] - 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4881万元至6281万元,同比增幅为57%至73% [1] - 业绩预增主要原因为产品销量增加和销售品种结构优化导致毛利增加 [1] 业务与市场策略 - 公司重点加大对石化、煤化工、石油储罐、抽水蓄能、火电、磷酸铁锂、核电、风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建、拟建项目的市场推广工作 [1] - 公司充分发挥产品组合销售优势,自动化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稳步提升 [1]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原材料业占比99.62%,其他业务占比0.38%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SH 600558,截至发稿收盘价为5.49元 [1]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49亿元 [1]
【港股红利周报】港股红利前期回调较充分,外部扰动下或迎风格切换
新浪财经· 2025-10-13 19:00
港股红利板块近期表现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周上涨1.08%,而恒生指数下跌3.1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5.48%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和能源业领涨,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业领跌 [1] - 红利风格经过前期震荡回调后,当前布局性价比显著,在市场资金从高估值向低估值切换的背景下有望受益 [1] 港股红利板块投资逻辑 - 中美关税博弈加剧可能对市场产生短期扰动,叠加成长板块前期涨幅较高,资金存在获利了结和向低估值切换的可能 [1] - 保险资金因其资金属性与红利板块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匹配,在长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有望成为流向红利板块的重要增量资金 [1] - 在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 [2] 港股红利板块估值与收益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6.10%,高于中证红利的4.62%,其市净率为0.59,市盈率为6.67 [2] - 该指数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达136%,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的超额收益为121% [2] 银行业基本面改善 - 监管政策在维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的同时,更注重维护银行合理息差空间,息差降幅趋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速改善 [2] - 地方化债、稳地产、反内卷等政策组合拳大幅缓释了银行贷款的尾部极端风险,有利于减轻银行不良资产压力 [2] 相关ETF产品介绍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22] - 该ETF截至2025年10月10日的净值为1.5934,规模为33.94亿元,周成交额为3.84亿元 [23]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涵盖原材料业、工业、金融业和能源业,近12月股息率最高达14.8% [25]
【广发资产研究】一张图看懂十一假期海内外市场动态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5-10-08 18:56
国内经济与市场数据 - 国庆假期国内商品房成交偏弱,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数(二线城市)环比下跌幅度较大,整体成交仍相对偏弱 [4] - 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9119.72万人次,环比下降3.4%,但同比2024年国庆假期第5日增长3.4% [4] - 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突破15亿元 [4] - 中国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约2303.52吨),环比增加4万盎司(约1.24吨),为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4]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十一假期期间(2025.10.1-10.6),全球大类资产中以日经225指数和比特币表现最佳,显著领涨 [4] - 铜和黄金价格涨势延续 [4] - 美元计价的新兴市场拉美指数下跌2% [4] - 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6% [4] - 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3% [4] - 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 [4]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化为0% [4] 海外流动性状况 - 十一假期期间海外流动性状况相对平稳 [4] - 多项海外流动性和风险溢价指标在假期前后对比显示,当前分位数(2010年以来)维持在特定水平 [5][6] 港股市场表现 - 十一假期期间港股分化上涨,原材料业领涨 [7] - 假期期间港股各主要指数涨跌幅在特定区间内 [8] - 假期期间港股各行业涨跌幅数据已统计 [9]
紫金黄金国际(02259)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10月16日起生效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17:10
指数纳入信息 - 紫金黄金国际将于2025年10月15日收市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1] - 公司同时将被纳入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原材料业 [1][2] - 公司还将被纳入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以及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 [1][2] - 此次指数变动将于2025年10月16日起正式生效 [1] 纳入规则 - 此次纳入是基于公司符合恒生综合指数的快速纳入规则要求 [1]
紫金黄金国际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10月16日起生效
智通财经· 2025-10-02 17:09
指数纳入事件 - 紫金黄金国际将于2025年10月15日收市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及其相关行业和规模指数 [1] - 此次纳入基于恒生指数公司的快速纳入规则要求 [1] - 指数变动将于2025年10月16日起正式生效 [1] 具体纳入指数 - 公司将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1][2] - 公司将被纳入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原材料业 [1][2] - 公司将被纳入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 [1][2] - 公司将被纳入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 [1][2]
紫金黄金国际将于10月15日收市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证券时报网· 2025-10-02 16:49
公司指数纳入事件 - 紫金黄金国际将于2025年10月15日收市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1] - 公司同时将被纳入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原材料业 [1] - 公司还将被纳入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及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并于2025年10月16日起生效 [1] 纳入规则与条件 - 此次纳入符合恒生综合指数的快速纳入规则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