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搜索文档
奋力书写让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海南日报· 2025-08-06 09:16
海南自贸港建设与民生福祉 核心观点 - 海南自贸港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旨在通过高水平开放和深化改革提升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1][2] - 全岛封关运作是推动经济体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升级的战略机遇[1] - 开放政策红利将转化为居民收入提高、生活品质改善和公共服务完善的现实成果[3] 教育与就业 - 封关后将吸引国际企业和高端服务业入驻,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职业教育发展[6] - 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确保本地居民稳定就业[6] 收入与社会保障 - 落实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15%"优惠政策,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7] -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的统筹层次[7] 医疗与住房 - 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大病不出岛"[7] - 构建安居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市场化商品房为主体的住房供应体系[7] 生态与文化 - 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热带雨林和海岸带保护[8] - 挖掘黎苗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打造公共文化空间[8] 治理能力提升 - 加强党员干部专业培训以应对封关后的政策落地和制度创新挑战[10] -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激发群众参与热情[10]
《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保护管理规划》发布
海南日报· 2025-06-15 08:06
规划发布背景 - 海南省林业局与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联合发布《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保护管理规划》,旨在科学保护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价值 [2] - 规划发布时间选择在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凸显其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意义 [2] 规划覆盖范围 - "双遗产"提名地涵盖海南岛中南部4个片区(热带雨林、江边乡、初保村、洪水村),总面积达10.7万公顷 [2] - 保护对象包括霸王岭、鹦哥岭生态系统及其关键物种栖息地,以及黎族传统聚落的村庄建成区与周边环境 [2] 分区管理机制 - 提名地划分为四大功能区:热带雨林核心保护区、黎族传统聚落核心保护区及两类一般保护区 [3] - 科学分区管控目标包括生态防线构筑与文化根脉激活,特别强调初保村、白查村等黎族聚落的"人地共生"智慧保护 [3] 战略价值定位 - 规划实施标志着海南省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承诺,探索全球性生态文化保护新路径 [3] - 通过"双遗产"申报构建"海南方案",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实践支撑 [3] 文化生态协同 - 规划突出热带雨林生态价值与黎族人文历史的融合,形成申报世界级自然人文名片的独特优势 [3] - 保护措施强调对全球濒危物种栖息地和传统聚落文化完整性的双重保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