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线情感社交
icon
搜索文档
米连科技合规“零处罚”背后 引领2.8亿用户规模的情感大生意
证券日报网· 2025-10-10 19:19
"传统红娘"正在让位于"算法红娘"。近日,米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 交招股书,拟抢滩"在线情感社交第一股"。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市场规模2024年已突 破226亿元,用户规模约2.8亿,居全球首位。 赛道火热之际,凭借"视频相亲+实时互动"差异化打法,米连科技以990万月活、72.1%七日留存率稳居 行业第一梯队,并以罕见的"零处罚"合规记录成为资本竞逐的焦点。 "零处罚"背后的安全护城河 "技术+警务"双轮驱动 在线婚恋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掺杂了"杀猪盘"、虚假充值等乱象。国家反诈中心将"婚恋交友类诈骗"列 为最高发三大电诈类型之一。强监管下,合规能力成为关键。 从"撮合"到"陪伴" 226亿元大市场里的"视频相亲"样本 "线上化、碎片化、视频化"正重塑中国婚恋方式。5年来,米连科技月活用户从不到200万增加到如今的 近1000万。其中,伊对的月活跃用户月均使用时长8.0小时、七日留存率72.1%;贴贴在2025年上半年的 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170万名,七日留存率为43.0%。 米连科技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其踩准了"视频化"浪潮,旗下核心产品伊对摒弃传统图文资料库,主 ...
在线爱情生意爆赚!这家“中国第一”靠990万年轻人,半年收获19亿!
IPO日报· 2025-10-10 08:32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当990万年轻人半夜不睡,挤进手机里的"三方视频相亲房",把红娘当成直播 NPC 刷火箭时,爱情这门古老生意,正在屏幕里被重写代码:不牵红线,牵 流量;不拜月老,拜算法。 张力制图 市场前景广阔 你是否很难想象,勤劳忙碌的中国人却创造了全球最大的在线情感社交市场? 根据咨询机构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中国在线社交行业的收入规模达632亿元, 2020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6%,是全球最大的在线社交市 场。 作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市场占中国在线社交市场的份额由2020年的29.5% 提升至2024年的35.7%。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市场规模自 2020年起以32.8%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达226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情感社交市场。截至 2025年6月30日,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平台用户 数约达2.8亿名。 这个数字意味着,如果以中国16至45岁移动互联网用户约5.8亿人来计算,2.8亿情感社交用户在这个池子里占比接近48%,每两个适龄网民里,几乎就有 一个在"网上谈恋爱"? 9月29日,做爱情生意的在线情感社交平台米连科技有 ...
互联网婚恋渐成主流仍有隐忧 米连科技能否跳出争议
中国经济网· 2025-10-09 11:23
但与此同时,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市场和互联网婚恋市场用户持续增加,热度提升。该领域代表性企业米 连科技,5年来月活用户从不到200万增加到如今的近1000万。其中,"伊对"的月活跃用户月均使用时长 8.0小时、七日留存率72.1%,均反映了用户对在线情感社交和互联网婚恋的积极态度 不过,在线情感社交领域虽然日益做大,渐成主流,但争议一直存在。"充值多""退费难""杀猪盘"等不 时被媒体报道。 专家分析,一方面是在线情感社交和互联网婚恋领域,先天存在和线下社交、现实婚恋一样的各种问 题。另一方面,由于入门门槛低,一些平台监管不力,导致消费者投诉频发。2025年4月,央视网报 道,检察机关办案发现,一些电信网络诈骗、投资诈骗团伙正是通过情感社交网站物色目标、引流充 值,仅两起案件就骗走被害人2500余万元,暴露出平台在实名审核、风险预警上的系统性漏洞。 国家反诈中心《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把"婚恋、交友类诈骗"列入十类最高发类案之一, 同册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该类诈骗在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中占比约10%,稳居前三位。 随着晚婚、不婚趋势的加剧,新的交友方式崛起,中国婚恋方式正发生深刻转变。根据灼识咨询数据 ...
新股前瞻 |“红娘经济”的代价,米连科技能否撑起情感社交IPO?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11:01
在当前在线社交领域普遍被"快餐式"体验主导的"速滑时代",一家专注于在线情感社交的平台公司——米连科技,近 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情感社交平台公司,米连科技凭借其创新的主持人用户引导三方互动模式和关系链数据驱动算 法,成功在拥挤的赛道中找到了高增长路径,并实现了扭亏为盈的亮眼业绩。 然而,在业绩高增长背后,营收高度集中于核心产品、独特的商业模式引发的合规与用户投诉争议,则成为了公司的 B面,也是投资者在评估公司长期价值必须正视的"阴影"。 独家"红娘"模式:业绩爆发背后的增长引擎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2-2024年度,米连科技实现营收由10.52亿元增长至23.73亿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增长高达 129.5%,显示出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加速度。 进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继续高歌猛进,达到19.17亿元,预示着全年业绩有望再次实现里程碑式的突破。在盈利 方面,公司成功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跨越,继2022年和2023年录得年度亏损后,米连科技在2024年成功实现净利润 1.46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进一步激增至2.62亿元,展现出强大的变现效率和盈利韧性。 根 ...
年入20亿,一个红娘IPO来了
盐财经· 2025-10-07 18:23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资界 ,作者杨文静 投资界 . 清科创业旗下创业与投资资讯平台 ,, 本文转载自投资界 值班编辑 | 宝珠 视觉 | 顾芗 国庆长假,相亲火爆。 背后的庞大单身男女群体,还意外撑起了一个IPO——近日,在线情感社交平台"伊对"母公司米连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米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启赴港上市。 伊对,这几年广告遍布互联网。时间回到2015年,任喆和校友朱晓朴嗅到相亲交友市场的前景,随即创 办米连科技,后来第一款产品伊对诞生。招股书显示,靠着交友刷礼物等各种付费,公司在2024年营收 超20亿元,令人惊讶。 任喆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回忆,上线语音直播后,每个月支出达到八九十万,资金即将告罄。即便如此, 他还是决定破釜沉舟,启用了成本更高的视频方案。 这一次,开始有用户付费了。一番尝试后,团队把付费门槛从20元缩减到2元。2018年,伊对月活用户 超100万,进入了投资人的视野。 这背后,年轻人的婚恋焦虑显而易见。 两位校友做红娘 要去IPO了 没想到,这个红娘IPO始于两位男士。 任喆2001年毕业于燕山大学,2004年拿下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IBM、德勤咨询、甲骨文 (中 ...
年入20亿,一个红娘IPO来了
投资界· 2025-10-04 22:22
伊对,这几年广告遍布互联网。时间回到2 01 5年,任喆和校友朱晓朴嗅到相亲交友市场的前景,随即创办米连科技,后来第一款产品 伊对诞生。招股书显示,靠着交友刷礼物等各种付费,公司在20 24年营收超20亿元,令人惊讶。 这背后,年轻人的婚恋焦虑显而易见。 两位校友做红娘 要去IPO了 没想到,这个红娘IPO始于两位男士。 一笔相亲生意。 国庆长假,相亲火爆。 作者 I 杨文静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背后的庞大单身男女群体,还意外撑起了一个IPO——近日,在线情感社交平台"伊对"母公司米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米连科技")正 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启赴港上市。 任喆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回忆,上线语音直播后,每个月支出达到八九十万,资金即将告罄。即便如此,他还是决定破釜沉舟,启用了 成本更高的视频方案。 这一次,开始有用户付费了。一番尝试后,团队把付费门槛从20元缩减到2元。2018年,伊对月活用户超100万,进入了投资人的视 野。 2019年6月, 蓝驰创投 独家投资数千万元 A 轮融资。半年后,由 XVC 领投,蓝驰创投 跟投,米连科技再次拿下千万美元级A+轮融 资。来到2020年,公司一举拿下近亿美元 ...
年入20亿,一个红娘IPO来了
新浪财经· 2025-10-04 15:33
背后的庞大单身男女群体,还意外撑起了一个IPO——近日,在线情感社交平台"伊对"母公司米连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米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启赴港上市。 伊对,这几年广告遍布互联网。时间回到2015年,任喆和校友朱晓朴嗅到相亲交友市场的前景,随即创 办米连科技,后来第一款产品伊对诞生。招股书显示,靠着交友刷礼物等各种付费,公司在2024年营收 超20亿元,令人惊讶。 这背后,年轻人的婚恋焦虑显而易见。 两位校友做红娘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投资界) 一笔相亲生意。 国庆长假,相亲火爆。 要去IPO了 没想到,这个红娘IPO始于两位男士。 任喆2001年毕业于燕山大学,2004年拿下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IBM、德勤咨询、甲骨文 (中国)。朱晓朴同样毕业于燕山大学,此后在摩托罗拉任职。 2011年,任喆叫上老同学朱晓朴一起创业,两人先做了一款旅行社区类产品,但反响平平。期间,任喆 留意到庞大的相亲交友市场,于是二人再次联手。2015年,米连科技在北京成立,聚焦移动端恋爱社 交。 随后,第一款移动应用产品"伊对"诞生。这是一款面向下沉市场的交友APP,团队多次试错后抛掉探 探、Tinder等 ...
“针对性欺骗男性消费”?米连科技光鲜IPO下的投诉困局
观察者网· 2025-09-30 16:12
9月29日,米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米连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揭开了这家中国领先在线情感社交平 台的面纱。。 作为拥有伊对、贴贴等多款应用的产品矩阵公司,米连科技在过去几年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但其独特的 商业模式也伴随着不少争议。 情感社交龙头年入24亿的"红娘"生意经 据米连科技的招股书,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的平均月活跃用户达990万名,平均活跃用户达210万名,平均 月付费用户达120万人。其中,伊对在同期月活跃用户月均启动次数119.6次,大幅超过该指标行业前十大参 与者平均的55.2次。另一APP贴贴,月活跃用户月均使用时长2.7小时,月活跃用户月均启动次数37.6次。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伊对的月活跃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达到8.0小时,七日留存率高达72.1%,两项 指标均显著高于行业前十大的平均水平,位居中国在线情感社交行业第一。更值得注意的是,以收入计算, 伊对在同一领域也排名第一。 | 排名 | 應用產品名稱 | 七日留存率 | | --- | --- | --- | | 1 | 伊對 | 72.1% | | 2 | 平台I | 60.3% | | 3 | 平台F | ...
知名恋爱平台递表港交所!业绩大增之下,婚诈“难言之隐”待解丨港美股看台·IPO观察
证券时报· 2025-09-29 22:34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米连科技是一家在线情感社交平台公司,已于2025年9月29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1] - 公司旗下产品包括国内主打恋爱社交的APP“伊对”和语音社交APP“贴贴”,以及海外产品HiFami、Chatta及Seeta等[1][5] - 公司专注于服务不擅长社交但渴望高质量情感关系的用户群体,通过建立主持人用户社群和以关系链数据为驱动的算法来差异化竞争[5] - 旗舰应用“伊对”的广告口号为“找对象?上伊对!”,精准切入恋爱社交领域,目标用户为中国30岁左右人群[6][8] 运营数据与行业地位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公司平均月活跃用户达990万名,平均日活跃用户达210万名,平均月付费用户达120万名[8] - 同期,“伊对”的月活跃用户月均使用时长为8.0小时,7日留存率为72.1%,月均启动次数为119.6次,这三项关键指标均显著高于行业前十大参与者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2小时、53.3%和55.2次),并位列中国在线情感社交行业第一[8] - 按收入计,“伊对”在中国在线情感社交行业排名第一[8] - 另一款产品“贴贴”于2022年推出,专为18至30岁用户设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其平均月活跃用户达170万名,7日留存率为43.0%[9]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在2024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增幅超过100%[10] - 具体财务数据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10.52亿元、10.34亿元、23.73亿元及19.17亿元[11] - 公司在2022年及2023年分别录得年度亏损0.13亿元及0.17亿元,但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分别录得利润1.46亿元及2.62亿元[11]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利润率达到19.6%,而2022年仅为1.4%[12] 发展历程与股东背景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15年,由创始人任喆和联合创始人朱晓朴领导,任喆拥有在线社交行业逾15年经验[13] - 公司在2019年完成A轮和A+轮融资,2020年完成Pre-B轮及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云九资本、顺为资本、光源资本、蓝驰创投等知名机构[2][13] - 主要股东包括MeePartners(持股32.61%)、Rose Stone(持股27.11%)以及各轮次融资的机构投资者[15] - 小米集团的冯晓诗于2025年5月获委任为董事,并于同年9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6] 平台风险与应对措施 - “伊对”平台存在借“谈恋爱”为名进行诈骗的风险,相关案例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屡见不鲜[3][17] - 披露的案例包括被告人陈某某通过“伊对”APP虚构身份诈骗多名女性共计约11.48万元[18][20],以及被告人杨某隐瞒已婚身份诈骗3名受害者,最高金额达35万元[21][23] - 公司已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并在2025年9月公布的8月净网行动中处理违规案例4.46万个,封禁账号330个[24] - 公司采取“线上+线下”立体化反诈宣传矩阵,通过设置APP内反诈知识专区、弹窗预警、短视频等形式提升用户防范意识[27]
米连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为中国领先在线情感社交平台 运营知名社交APP"伊对"
格隆汇· 2025-09-29 21:48
格隆汇9月29日丨据港交所9月29日披露,米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连科技"或"公司")向港交所递 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于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 1,052.3百万元、人民币1,033.8百万元、人民币2,372.5百万元、人民币1,031.0百万元及人民币1,916.6百万 元;毛利分别为人民币469.6百万元、人民币447.4百万元、人民币1,082.3百万元、人民币465.3百万元及 人民币949.4百万元,同期的毛利率分别为44.6%、43.3%、45.6%、45.1%及49.5%;同期,公司的年度 / 期间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人民币39.5百万元、人民币42.5百万元、人民币 212.4百万元、人民币77.1百万元及人民币296.5百万元。 此次融资所得款项拟将用作如下:将用于透过现有产品渗透更多海外市场及开发适合海外市场的差异化 产品;将用于进一步投资于扩大公司的研发及技术团队,升级公司的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增强公司的产 品及优化用户体验;将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将用作营运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