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商战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商战火热,百胜中国拒绝“花钱换销售额”
国际金融报· 2025-08-06 21:05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收入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4%至3.04亿美元,经营利润率10.9%,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上半年营收57.68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归母净利润5.07亿美元,同比增长1.6% [2] - 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扭转下滑趋势,同店交易量连续10个季度同比增长,当期达2% [2] 门店扩张 - 截至6月30日,公司拥有餐厅16978家,较上年末净增583家,其中肯德基净增590家(新开781家/关闭191家),必胜客净增140家,其他品牌净关闭147家 [2] - 全年目标净增1600—1800家门店,上半年完成进度32%—36%,管理层计划下半年加速扩店并减少闭店 [2] - 加盟店占比提升,肯德基和必胜客新增门店中加盟店预计分别占40%—50%和20%—30%,未来将进一步增加 [2] - 加盟店布局聚焦低线城市和高铁站等高流量特殊渠道 [3] 外卖业务 - 二季度外卖销售同比增长22%,占餐厅收入45%(上年同期38%),其中肯德基外卖占比45%(增长25%),必胜客占比43%(增长15%) [5] - 管理层强调不会通过补贴战牺牲利润率换取市场份额,将守住价格底线并平衡销量与利润 [5] 必胜客战略调整 - 必胜客推出2025年新菜单,30款产品全线降价20%—40%,最高降幅51%,客单价同比下降13% [6][8] - 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2%,同店交易量增长17%,但降价导致客单价承压 [8] - 推出WOW新店型(单店投资65万—85万元),主打小分量低单价产品,已超200家,计划继续转型传统门店 [8]
外卖商战正酣,监管敲响警钟,“奶茶自由”还能维持多久?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21:23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京东强势入局外卖市场,三个月内商家门店数量超过百万,日单量接近2000万单[1][4] - 2024年外卖市场份额中,美团占比65%,饿了么占比33%,其他平台仅占2%[3] - 京东通过"品质外卖+零佣金+五险一金"策略实现差异化竞争[3][4] 平台竞争策略 - 京东推出全年免佣金政策,承诺长期佣金率不超过5%,并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3] - 京东启动"百亿补贴"活动,4月22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7] - 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助力商家增长,推出"美团闪购"实现30分钟送达[7] - 饿了么开启"饿补超百亿"活动,联合淘宝升级"淘宝闪购"业务[8]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约谈三大平台,要求维护消费者、商户和骑手权益[10] - 监管关注平台滥用规则行为,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12]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12] 骑手权益保障 - 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14] - 美团计划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二季度实施[14] - 骑手规模约1300万人,权益保障成为监管关注重点[14][15] - 平台间爆发骑手"二选一"争议,双方互相指责限制骑手选择[14][15] 消费者与商户影响 - 平台补贴活动使消费者享受低价福利,"奶茶自由"成为热点话题[11] - 商户面临利润压缩困境,被迫配合平台促销活动获取流量[10] - 补贴大战带来短暂繁荣,但长期可能影响服务质量和商户盈利[11][12] 行业专家观点 - 京东进入外卖行业是为完善业务生态,市场份额需从美团和饿了么获取[6] - 外卖市场仍有增长空间,特别是在高品质外卖和三四线城市[6] - 平台需平衡低价竞争与服务质量和商户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11][16] - 骑手权益保障需通过劳动合同、商业保险和收入分配优化解决[16]
“3块买两杯奶茶、星巴克来了都半价”,京东美团淘宝打外卖商战快把打工人整出糖尿病了
36氪· 2025-05-08 17:33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美团、淘宝三大平台以外卖茶饮为切入点展开激烈商战,通过百亿补贴、免单活动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1][16][19] - 京东外卖日单量在7天内从500万单翻倍至1000万单,显示补贴策略显著拉动业务增长[26]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推出"免单1亿杯"活动,带动合作品牌订单量增长近3倍[12][26] 价格战策略 - 茶饮品类成为价格战核心战场,出现1分钱/1毛钱等极端低价案例,9.9元从地板价变为天花板价[5][7] - 京东推出3.9元生椰拿铁,美团跟进7.9元瑞幸配送,淘宝直接免单最高抵扣18元[17][19] - 平台补贴机制复杂化,包含满减券(满11减10)、膨胀红包(最高涨至14元)、跨区域切换等算法技巧[3][7] 茶饮品类特性 - 高频消费特性使茶饮成为平台冲单量最佳选择,决策成本低且适用多种消费场景[24] - 连锁化率高(库迪超万家门店)便于全国性推广,单店日均订单可达3000万单规模[17][26] - 社交属性强化消费动机,14元奶茶折后4元的价格感知显著优于正餐折扣[25] 历史商战模式 - 当前商战与2014年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百度)烧钱模式高度相似,均采用先融资后补贴策略[27][28] - 2018年滴滴外卖通过6-12元/单补贴切入市场,引发美团/饿了么跟进红包大战[31] - 历史经验显示补贴战结束后价格普遍回调,配送费等成本项目将重新显现[33][35] 平台运营数据 - 库迪在京东平台月销达3000万单,古茗月销突破700万单,显示茶饮品牌受益显著[17] - 淘宝闪购上线后,茉莉奶白24小时销售近30万杯,益禾堂订单量大幅增长[26] - 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补贴餐饮行业,应对京东的百亿补贴计划[19]
京东vs美团,商业版的“饭圈”激战!
搜狐财经· 2025-04-24 21:10
京东外卖战略分析 - 京东通过一系列营销动作切入外卖市场,包括刘强东亲自送外卖的营销事件[2]、年初宣布零售加薪20%~35%[3]、试点外卖员社保全覆盖[3]、投入10亿补贴即时配送市场[3] - 公司采用"亲民秀"营销策略,历史上多次通过类似手段切入新市场,如2017年京东物流独立运营时刘强东亲自送货[4]、2020年京喜狙击拼多多时下乡探访农户[4] - 此次外卖战略聚焦美团软肋,针对骑手待遇与平台抽成问题发起攻势[3][10] 美团市场现状 - 美团占据外卖市场70%份额,市值万亿级别[5],日均单量达5000万单[12] - 公司面临监管压力,2023年因"二选一"被罚34.4亿元[6],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12万条投诉[6] - 骑手端问题突出:平均配送时长压缩至28分钟,超时罚款占收入15%,社保覆盖率不足30%[6] - 商户端佣金率达18%~23%,部分餐饮商户净利率被压缩至5%以下[7]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采取差异化策略,主推30元起送的"品质外卖",目前仅覆盖20个城市,日均单量不足50万[11][12] - 竞争促使美团做出调整:宣布为骑手缴纳社保[13],未来3年将投入1000亿元扶持餐饮行业[13] - 行业出现"鲶鱼效应",用户享受补贴红利,中小商家获得更多平台选择[13] 市场前景分析 - 外卖市场规模超1.2万亿[11],与京东物流基因高度契合[11] - 京东可能复刻物流优势,通过高时效、高客单服务切走高端市场[15] - 行业游戏规则将重塑,但美团7.7亿用户、800万商户、700万骑手构成的生态壁垒难以短期突破[14] - 竞争最直接的结果是消费者将享受短期红利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