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布局中国

搜索文档
年内10家保险机构发布股东变更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8 00:52
保险机构股权变动概况 - 2024年以来已有10家保险机构发布11份股东变更公告 合计转让股份超过105亿股 [1] - 华泰资管股权变更:上海资义将所持5460万股(占比9.09%)转让给华泰保险集团 后者实现100%控股 [1] - 国宝人寿股权变更:四川雄飞通过公开拍卖转让1.5亿股(占比7.576%)给眉山市宏宇资产 完全退出股东行列 [1] - 2024年全年共发生33起保险机构股权转让 其中12起已完成交易 [1] 股权变动特征与动因 - 2024年保险股权转让呈现"三多"特性:数量多 挂牌轮次多 涉及主体多 [2] - 央企退出非主业金融企业受"退金令"影响 中小险企因盈利疲软导致股权估值跌至历史低位 [2]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华泰保险集团完成"合资转外资"转型 安达有限公司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安盛保险 忠利保险等全球头部保险公司通过受让股份方式进入中国保险市场 [2] 外资加码中国市场动因 - 长期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增长潜力 特别是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 [3] - 金融开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营商环境改善降低外资进入门槛 [3] - 外资希望借助中国数字化转型浪潮 分享科技赋能带来的效率提升红利 [3] 外资进入的行业影响 - 引入精细化定价模型 新型营销模式与养老金融经验 推动行业创新 [3] - 产生"鲇鱼效应" 促进保险机构提升服务效率 打破产品同质化困局 [3]
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两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登记
环球网· 2025-06-18 12:13
公开资料显示,淡明资本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新加坡,上海设有办公室。不同于淡马锡以自有资金投资的模式,淡明资本独立运营并对外募集资金。其 首期基金True Light Fund I于2023年10月完成33亿美元(约合240亿元人民币)募资,重点投向大中华区生命科学、科技、消费及工业服务等领域。此前,淡 明资本已投资节卡机器人、环动机器人、维亚生物等中国企业。 安耐德私募则成立于2024年8月21日,注册资本200万美元,注册及办公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该公司由美国资产管理公司Earnest Partners通过旗下Earnest Partners Private Capital LLC全资设立。 Earnest Partners总部位于亚特兰大,资产管理规模超300亿美元,投资覆盖全球70余个市场。该公司自2012年获得QFII资格以来,持续布局中国,投资领域涵 盖新基建、AI医疗、先进制造等,已投项目包括云天畅想、DeepCare、普达特半导体设备等。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备案信息显示,淡明(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淡明私募")与安耐德私募基金管理 (北京)有限 ...
外资巨头,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4 21:20
股权变更 - 瑞士银行完成对工银瑞信基金20%股权的收购,成为持股5%以上股东 [1][2] - 股权变更后工银瑞信基金注册资本保持不变,中国工商银行仍持有80%股权 [1][4] - 公司英文名称由"ICBC Credit Suisse"变更为"ICBC UBS",简称由"ICBCCS"变更为"ICBCUBS" [4] 公司概况 - 工银瑞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是国有控股基金管理公司 [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理254只公募基金和多个年金、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总规模超2万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管理规模7823亿元,非货规模4050亿元,均排名行业第13位 [7] - 公司拥有公募基金、私募资管、社保委托投资、养老金管理等多项业务资格 [5][6] 外资布局 - 瑞士银行通过此次收购将中国公募基金牌照增至两张,此前已持有国投瑞银基金49%股权 [8] - 目前中国外商独资基金公司增至9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达42家 [9] - 境外金融机构近年来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通过设立机构、增持股权等方式积极展业 [10]
瑞银正式接棒工银瑞信20%股权,外资布局中国市场再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6-13 13:51
外资股东变更 - 瑞银正式成为工银瑞信基金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工商银行仍为第一大股东,持股80% [1][3][4] - 此次股权变更为被动变更,源于瑞银去年5月完成对瑞信的吸收合并并承接其持有的工银瑞信基金股权 [5] - 变更流程历时10个月,从去年8月提交申报材料至今年6月完成工商登记 [5] - 瑞银未向工银瑞信基金派驻管理人员,不参与日常经营,公司名称中文部分保持不变,仅调整英文名和官网域名 [5][6] 工银瑞信基金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是国内首批银行系公募之一,管理257只基金,总资产净值7928亿元(行业排名第13),非货币资产4154.67亿元(行业排名第14) [6] - 公司表示将继续强化投研能力、合规风控及投资者服务,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胡知鸷已进入董事会 [5][6] 瑞银在华布局 - 瑞银在中国已持有两张公募牌照(工银瑞信基金20%、国投瑞银基金49%),后者一季度末管理规模2484.12亿元(行业排名第32) [7] - 瑞银自1989年起持续拓展中国业务,今年4月实现全资控股瑞银证券,高管多次强调中国市场战略重要性 [7] - 瑞银认为国际市场对中国资产关注度持续升温,中国股市战略地位将提升 [7] 外资公募行业动态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公募市场,境内外商独资公募管理人9家(如安联基金、施罗德基金),中外合资42家,合计超50家 [8] - 华平投资参股华宝基金和中欧基金,卡塔尔控股收购华夏基金10%股权获批 [8] - 外商独资公募增资频繁,如联博基金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5亿元,反映业务扩展需求 [9]
真金白银加码公募行业 外资机构发力中国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5-26 01:51
外资加大中国公募行业布局 - 卡塔尔控股获准成为华夏基金第三大股东 受让10%注册资本(2380万元出资) 华夏基金一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超2.8万亿元 [1] - 摩根士丹利基金注册资本从6亿元增至9.5亿元 联博基金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5亿元 富达基金注册资本从1.6亿美元增至1.82亿美元 [2] - 富达国际任命孙晨为总经理 强化在华业务布局 公司称中国是长期重点市场 [2] 外资公募产品与战略动向 - 摩根基金上报多只权益类ETF产品 包括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等 并运用5400万元固有资金投资新发权益类基金 [3] - 富达基金上报创新驱动混合基金、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等权益类产品 [3] -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主席指出中国公募市场规模超30万亿元 位列全球第三 证监会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评价 -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提升外资吸引力 制度优化为长期资本创造便利条件 [3] - 卡塔尔投资局通过华夏基金入股布局中国 其资产管理规模超5000亿美元 为中东主要主权财富基金之一 [1] - 联博集团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 富达国际2004年布局 显示外资长期看好中国资管行业潜力 [2][3]
“中东资本”卡塔尔控股成为华夏基金第三大股东,外资不断加仓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5-22 23:46
华夏基金股权变更 - 卡塔尔控股公司获批成为华夏基金持股5%以上股东 受让天津海鹏持有的10%股权(2380万元人民币出资)[1][4] - 此次交易对价为4 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 64亿元) 对应华夏基金估值326 4亿元[8] - 华夏基金当前股权结构:中信证券持股62 2%(1 48亿元出资) 迈凯希金融持股27 8%(6616 4万元出资) 卡塔尔控股持股10%[4] 华夏基金经营情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 华夏基金管理公募资产总规模1 91万亿元 国内排名第二 其中货币基金6992亿元 股票型基金6712亿元[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 31亿元(2023年73 27亿元) 净利润21 58亿元(2023年20 13亿元)[8] 外资布局中国资管行业 - 自2020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后 已有9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 包括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9] - 外资公募密集增资:联博基金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增资2亿元) 富达基金增至1 82亿美元(累计增资5轮) 路博迈基金增至5 5亿元(累计增资4次)[9][10] - 贝莱德基金注册资本增至12 5亿元(增幅25%) 安联基金注册资本翻倍至6亿元[10][11] QFII资金动向 - 2024年一季度QFII重仓760家A股上市公司 持股市值前列包括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11] - 中东主权基金活跃: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仓24只A股(市值54 93亿元 环比+36 95%) 阿布扎比投资局持仓27只A股(市值超106亿元 环比+74%)[11]
5月11日周日《新闻联播》要闻16条
快讯· 2025-05-11 19:57
外资投资 - 外资持续增资扩产 加快布局中国 [6] 航空航天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有序推进多项空间科学实验 [5] - AG600完成大侧风试验 将执行科研驻防任务 [10] 交通运输 - 长江干线上中下游将实现航行规则统一 [9] 国际经贸 - 美媒称美国农业经济已受到美关税政策冲击 美国经济专家称美第二季度国内需求收缩可能性高 [13] 能源 - 伊朗外长称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16]
持续加码中国!又一家外资公募宣布增资
券商中国· 2025-03-21 07:23
联博基金增资动态 - 联博基金宣布增资2亿元,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5亿元,为获批展业以来第二次增资 [1][3] - 增资后股东联博香港有限公司保持100%股权比例不变 [3] - 2023年5月曾首次增资,注册资本从2亿元增至3亿元,持续提升资本金规模以支持市场推广和业务扩展 [5] 联博集团在华发展历程 - 联博基金为境内第五家获批展业的外商独资公募,母公司联博集团进入中国市场超25年,1997年在香港设代表处 [3] - 2006年成为全国社保基金首批境外投资管理机构,2008年获QFII资格,2014年获RQFII资格,2018年取得QDLP资格 [4] - 首只公募基金"联博智选"规模1.6亿元,重仓宁德时代、华泰证券等 [4] 外资公募增资行业趋势 - 富达基金2025年2月注册资本从1.6亿美元增至1.82亿美元,成立以来累计五轮增资,初始资本仅3000万美元 [7] - 路博迈基金四次增资,2024年12月注册资本从4.2亿元增至5.5亿元 [8] - 安联基金2024年12月注册资本翻倍至6亿元,贝莱德基金2024年7月增资25%至12.5亿元,累计四次增资 [8] 外资增资战略意义 - 增资主要用于业务规模扩张、产品线丰富及技术人才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 [10] - 体现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承诺,支撑新产品开发、科技平台搭建及品牌推广 [11] - 具有行业示范效应,吸引国际资本关注中国市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