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
icon
搜索文档
ETF规模速报 | 恒生科技ETF净流入额达6.5亿元,科创50ETF净流出逾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08:17
市场表现 - 昨日市场低开后震荡反弹 三大指数小幅上涨 [1] - 军工、贵金属、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保险、影视、光伏、零食等板块跌幅居前 [1] ETF资金流动 -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单日净流入6.5亿元 份额增加8.99亿份 [1][2]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单日净流入5.42亿元 份额增加4.56亿份 [1][2]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单日净流入5.21亿元 份额增加5.66亿份 [1][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单日净流出8.05亿元 份额减少7.34亿份 [2] - 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单日净流出4.37亿元 份额减少3.34亿份 [2] 月度资金流向 -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本月累计净流入13.33亿元 总规模309.62亿元 [3] - 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本月净流入9.37亿元 总规模466.24亿元 [3] - 华夏上证50ETF本月净流入9.16亿元 总规模1681.07亿元 [3] - 大成恒生科技ETF本月净流入8.22亿元 总规模104.58亿元 [3] 市场数据 - 全市场ETF总份额达27722.39亿份 总规模46024.92亿元 [3] - 近一周金融主题ETF份额增加最显著 涉及24只基金 [3] - 证券公司指数跟踪基金份额周增幅达32.86% 涉及13只基金 [3] - 通信设备指数周收益率4.04% 仅1只基金跟踪 [3]
二季报点评:摩根MSCI中国A股ETF基金季度涨幅1.78%
证券之星· 2025-07-23 02:28
基金规模与业绩表现 - 摩根MSCI中国A股ETF基金2025年二季度最新规模为0.82亿元,环比下降2.41%(减少202.46万元)[1][2] - 二季度净值涨幅为1.78%,过去一年净值涨幅19.05%,但低于同类中位数25.63%,排名1639/2395 [1]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达-37.82%,过去一年最大回撤为-15.31% [1] - 近1年阶段涨幅9.18%,跑输同类中位数11.94%,排名1411/2233 [2] 资产配置与持仓结构 - 股票仓位占比98.63%,现金占比1.55%,无债券配置 [2] - 前十大股票仓位合计19.66%,第一大重仓股贵州茅台持仓占比4.55% [2] - 二季度前十大持仓股普遍减仓,包括贵州茅台(减持0.26万股)、宁德时代(减持0.92万股)、招商银行(减持4.32万股)等 [3] 基金经理管理情况 - 现任基金经理何智豪从业4年又168天,任职期间累计回报-17.71% [4] - 同期管理的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表现最佳,季度净值涨幅10.55% [4][5] - 管理其他9只基金产品,规模差异显著(如摩根恒牛科技ETF规模4.5亿元,摩根量化多因子混合仅0.16亿元) [5] 市场观点与运作策略 - 认为A股处于新一轮扩张周期起点,但初期弹性偏弱,小盘股表现强于大盘 [7] - 指出大盘蓝筹指数调整后具备配置性价比,基金采用被动跟踪策略控制误差 [7] - A股非金融企业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4.2%,结束连续8季度负增长,外资回流预期增强 [7] 相关ETF产品动态 - A50ETF(159601)跟踪MSCI中国A50指数,近五日涨幅1.63%,份额减少1300万份但资金净流入908.6万元 [9]
A股红利低波资产受追捧
环球网· 2025-07-17 10:30
红利低波策略市场热度 - 红利低波策略在A股市场热度攀升,兼具高股息与低波动特性,相关ETF规模增长迅猛,公募机构加速布局 [1] - 吸引力提升的核心背景包括A股分红机制完善、中长期资金入市加速、无风险利率下行 [1] - 该策略正成为投资者寻求长期稳健收益的核心权益工具之一 [1] 资金流向与产品规模 - 2025年以来多只红利低波ETF成功发行,存量产品规模普遍增长 [1] -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动ETF规模达212.35亿元,较年初大增74.85亿元,为赛道领头羊 [1]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规模均超百亿,年内增幅超50亿元 [1] 策略优势与机构观点 - 红利低波策略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时防御性更强,利率中枢下行凸显其配置价值 [1] - 该策略能兼顾风险与收益,长期盈利稳定且抗波动能力强 [1] -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策略可视为叠加低波因子的红利增强策略,有望平稳穿越市场周期 [3] - 长城基金研究员指出其类固收属性可在利率下行周期提供稳定现金流,是资产配置中的压舱石 [3] 公募机构布局与产品创新 - 易方达、华宝、平安等多家基金公司近期申报新的红利低波ETF产品 [3] - 机构认为该策略与高波动资产搭配可优化组合表现 [3] 央国企改革与成分股结构 - 红利低波指数成分股中,央国企权重占比高达七成以上 [3] - 央国企改革深化使基本面良好、分红稳定的央国企更受关注,进一步强化策略吸引力 [3] - 市场预期在"长钱长投"政策导向下,红利低波策略发展空间广阔 [3]
首份FOF二季报上周出炉:红利资产受重视,但市场主线仍不明朗
搜狐财经· 2025-07-14 18:28
公募FOF二季报配置趋势 - FOF基金在二季报中显著倾向配置红利类资产,反映出行业对防守型策略的重视[1][3] - 同泰优选配置3个月持有混合FOF前两大持仓为博时红利高股息ETF和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合计占比29.21%,前十大持仓中红利类ETF合计占比近40%[4] - 基金经理刘坚认为后市结构性机会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和红利方向,债市机会来自货币环境确定性,黄金仍具配置价值[6] 市场表现与投资主线 - 权益类FOF中国泰行业轮动A单周收益率达7.88%,为所有公募FOF最佳,受益于A股指数普涨:上证指数涨1.09%至3510.18点,深证成指涨1.78%,创业板指涨2.36%[7] - 市场缺乏明确主线,行业轮动特征明显,权益类FOF缺乏持续领先产品,不同风格基金轮番占据周度业绩榜首[7] - 长城基金汪立指出3500点为关键观察位,站稳则行情延续,失守需等待新趋势,建议采用哑铃型策略(科创芯片/军工进攻端+银行/贵金属防御端)[7][8] 具体持仓数据 - 同泰优选配置FOF持仓前五基金:捷时恒生港股ETF(净值比15.12%,市值增367.12%)、华泰柏瑞红利ETF(净值比14.09%)、华安黄金ETF(净值比10.54%)、鹏扬中债ETF(净值比7.38%)、博时中证可转债ETF(净值比7.14%)[5] - 高股息ETF表现突出: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ETF区间涨11.15%,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涨10.55%[5] - 债券型FOF周收益率最高为华富鼎信3个月持有A(0.069%),混合型FOF中交银智选进取三个月持有A以1.839%领先[9]
红利策略热度不减!港股红利ETF成资金布局重点
券商中国· 2025-06-13 17:05
港股红利ETF市场表现 - 红利ETF年内整体规模增量超过200亿元,多只港股红利ETF实现10亿元以上的规模净增长,个别产品年内涨幅超过10% [1]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年内净增长50.71亿元,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增长16.36亿元,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增长13.79亿元,易方达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增长13.4亿元 [3] - 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年内收益率达13.53%,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为13.43%,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为12.04% [4] 港股红利ETF持仓结构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重仓远东宏信、恒隆地产、重庆农商行、邮储银行及电讯盈科 [4] - 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聚焦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河、新华保险、建设银行 [4] -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重点配置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股份、中远海控、中国海油及中国神华 [4] 港股红利资产核心优势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股息率达7.95%,显著高于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1.70% [6]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市盈率(TTM)仅6倍多,低于恒生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 [7] -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PE(TTM)为9.61,PB(LF)为0.79,较恒生指数存在约15%的估值差 [7] 港股红利资产投资逻辑 - 港股红利资产具备"类债收益+权益弹性"双重特征,适合复杂市场环境 [2] - 沪港AH溢价指数为140.5点,港股相对于A股仍存在折价优势 [9] - 南向资金2025年累计净买入港股达6187亿港元,显示资金持续流入 [13] 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下调印花税、优化交易机制等政策提升市场流动性 [10] - 港股红利指数中的高分红央企具有稳定盈利分红机制,形成"类债券"属性 [11] - 中信证券指出港股市场吸引力系统性提升,资产供给结构和质量持续提高 [9]
存款利率跌破1%,高股息资产成配置刚需,46只红利ETF该怎么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2:49
银行定存利率与红利资产替代 - 银行定存利率全面跌破1%,中长期存款最高降幅达40基点[1]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从避险选项跃升为配置刚需,46只红利类ETF受关注[1] 港股红利类ETF表现 - 2025年恒生指数涨幅达16.1%,港股红利类ETF领跑市场[1] - 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ETF以10.6%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居首,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以9.69%紧随其后[2] - 华泰柏瑞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和摩根恒指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分别增长8.9%和8.67%[2] 南向资金风格切换 - 二季度南向资金从科技成长转向银行高股息风格[5] - 平安人寿5月举牌邮储银行H股和农业银行H股,持股均达10%[5] 红利类ETF分类与规模 - 46只红利类ETF分为宽基红利ETF、行业红利ETF、主题类红利ETF和红利+因子ETF四大类型[6] - 港股红利指数股息率普遍高于A股,但需扣除20%港股通红利税[6] - 规模突破50亿元的红利ETF增至9只(2024年底为7只)[6] 红利类ETF分红频率 - 月度分红型:如万家中证红利ETF、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2024年5月上市后每月分红)[7] - 季度分红型:17只产品,如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11] - 半年度/年度分红型:如易方达中证红利ETF、新华中证红利低波动ETF[11] - 不定期分红型: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每季至少1次,每年至多12次)[12] 重点ETF产品分析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规模148.59亿元,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成分股央国企占比超70%,季度分红[13]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日均成交额1.42亿元,成分股以“中字头”公司为主,月度评估分红[14] - 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超额收益超30%,聚焦制造业、金融业等成熟行业[16]
昨日ETF两市资金净流入237.06亿元
快讯· 2025-05-30 09:26
ETF资金流动情况 - 截至5月29日,ETF两市资金净流入237.06亿元,其中流入1272.65亿元,流出1035.59亿元 [1] - 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122.62亿元,债券型ETF净流入65.58亿元,货币型ETF净流出19.13亿元,商品型ETF净流出4809万元,QDII型ETF净流入68.47亿元 [1] 非货币型ETF资金流入TOP3 - 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513180)净流入10.26亿元 [1] - 恒生科技(513130)净流入8.90亿元 [1] -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513330)净流入7.97亿元 [1] 非货币型ETF资金流出TOP3 - 广发中证A500ETF(563800)净流出9155.12万元 [1] - 华安黄金易(ETF)(518880)净流出8501.13万元 [1]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513630)净流出8274.83万元 [1]
真金白银加码公募行业 外资机构发力中国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5-26 01:51
外资加大中国公募行业布局 - 卡塔尔控股获准成为华夏基金第三大股东 受让10%注册资本(2380万元出资) 华夏基金一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超2.8万亿元 [1] - 摩根士丹利基金注册资本从6亿元增至9.5亿元 联博基金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5亿元 富达基金注册资本从1.6亿美元增至1.82亿美元 [2] - 富达国际任命孙晨为总经理 强化在华业务布局 公司称中国是长期重点市场 [2] 外资公募产品与战略动向 - 摩根基金上报多只权益类ETF产品 包括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等 并运用5400万元固有资金投资新发权益类基金 [3] - 富达基金上报创新驱动混合基金、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等权益类产品 [3] -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主席指出中国公募市场规模超30万亿元 位列全球第三 证监会政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评价 -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提升外资吸引力 制度优化为长期资本创造便利条件 [3] - 卡塔尔投资局通过华夏基金入股布局中国 其资产管理规模超5000亿美元 为中东主要主权财富基金之一 [1] - 联博集团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 富达国际2004年布局 显示外资长期看好中国资管行业潜力 [2][3]
港股红利资产成资金“避风港”
中国证券报· 2025-05-19 05:27
港股市场高股息板块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高股息板块(金融、能源、公用事业、地产建筑)吸引南向资金净流入超1300亿港元 [1] - 港股红利主题ETF净流入近百亿元 总规模从年初不到300亿元增至420亿元以上 [1][2] - 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规模从不足60亿元增至超100亿元 成为首只规模破百亿的港股红利ETF [2] 险资机构投资动向 - 险资今年以来举牌港股10余起 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传媒、非银金融等板块 [3] - 平安人寿近期增持招商银行H股34755万股、邮储银行H股2329万股、农业银行H股147亿股 [2] - 险资偏好港股高股息标的 因港股折价率优势、股息率吸引力及税收优惠 [3] 红利资产配置逻辑 - 港股红利资产现金分红比例和股息率优于A股 低利率环境下配置需求高 [3] - 险资持有港股红利资产超25亿元 包括新华人寿、中国人寿等6家机构 [2] - 天弘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基金新发规模超20亿元 认购户数超14万户 [2] 南向资金加仓方向 - 近3个月南向资金净买入阿里巴巴超700亿港元 美团、腾讯控股净买入额均超百亿港元 [3]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合计净流入超400亿元 [4] - 港股科技和消费板块受政策支持 估值较低 基本面边际改善 [4] 哑铃型配置策略 - 建议一端配置高成长性科技与新经济板块 另一端配置高股息红利资产 [5] - 科技板块受益于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高股息品种提供稳定收益对冲波动 [5] - 可关注家电、汽车等与内需相关的顺周期板块 [5]
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563550)今日上市,中证A500赛道首添场内增强策略利器
搜狐财经· 2025-05-16 07:50
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上市 - 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563550)于5月1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首只上市的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 [1] - 该基金于5月8日成立,成立规模10.16亿元,有效认购户数7765户,是近两年首发募集规模最大的增强指数型股票ETF [1] - 摩根基金在募集期间运用固有资金3000万元自购该基金,彰显对中证A500指数投资价值的看好 [1] 中证A500指数特点 - 中证A500指数自2004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累计收益率达343.21%,年化收益率为7.83% [2] - 中证A500指数样本域较广,行业分布均衡,纳入较多新兴行业龙头公司,是增强策略的理想标的 [2] - 中证A500指数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具有长期配置价值,是A股新一代风向标指数 [1][2] 后市展望与配置建议 - A股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下半年库存周期和产能周期有望共振回升,关注逢低左侧布局机会 [2] - 风格可能向大盘均衡切换,建议关注A股核心资产,兼顾平衡 [2] - 中证A500指数有望受益于主动权益基金基准向中证A500转移,因其兼具行业均衡和市场代表性 [2] - 中证A500成分股兼顾传统经济和新质生产力,更契合政策引导的经济发展方向 [2] 摩根资产管理ETF产品布局 - 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563550)是首只上市的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助力投资者低成本争取中国核心资产超额收益 [3] - 摩根资产管理已推出包括摩根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0ETF、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等特色ETF产品 [3] - 公司致力于依托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提供差异化ETF产品和投资体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