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布局中国市场

搜索文档
国内首家!保德信资管获批开业,由境外机构直接设立
券商中国· 2025-09-07 16:13
公司设立与开业 - 保德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日正式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开业批复 [1]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获准筹建 由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北京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宣布筹建消息 [3] - 公司注册在北京市西城区 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 由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100%出资 [1] 市场地位与政策背景 - 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由境外金融机构直接发起设立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1][4] - 公司是继安联保险资管之后我国第二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也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发布后成立的首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 [3] - 国内保险资管公司数量增至35家 [3] - 设立依据为2023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中"支持境外保险公司直接发起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京落地"政策 [4] 股东背景与全球业务 - 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 属于保德信金融集团(NYSE: PRU)旗下 集团已有150年历史 [4] - 保德信金融集团业务遍及50个国家和地区 为5000万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 [8] - 集团旗下保德信全球投资管理业务(PGIM)提供公募固收、公募股权、房地产债券和股权、私募信贷及另类资产等资产管理服务 [8] - 保德信1998年设立北京代表处 目前持有复星保德信人寿50%股权及前海再保险10%股权 [4] 管理团队与战略规划 - 公司拟任董事长赖军(1972年生)为保德信金融集团中国区及印尼区域总裁 曾任招商信诺人寿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等职 [9] - 拟任总经理罗卓斌(1973年生)为保德信金融集团全球退休及保险业务中国区财务副总裁 曾任招商信诺人寿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等职 [9] - 公司表示将结合先进投资理念与创新技术手段 坚持合规经营和稳健发展 立足北京辐射全国 [10] - 公司开业标志着保德信金融集团在华布局深化 业务蓝图涉及全球化经验与本地实践融合 [7][8]
全球PE巨头KKR首支人民币基金落地 外资加码中国资产重估潮
新浪证券· 2025-08-22 14:32
KKR首支人民币基金设立 - 全球PE巨头KKR完成首支在岸人民币基金备案 基金规模约4亿元人民币 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1][2] - 基金LP结构多元:平安资本旗下母基金出资占比79.8% 新加坡曹氏家族企业曹宝记(TPC)及施罗德旗下基金共同注资[1] - 基金通过香港公司控制管理人开德尚璞(上海)企业 运营实体扎根上海浦东 于2024年12月注册 2025年6月完成备案[2] 本土化战略与团队配置 - KKR中国团队由资深投资人士组成:法定代表人孙铮2007年加入 参与过字节跳动等明星项目 总经理许康拥有麦肯锡及黑石工作经历[2] - 基金结构设计体现风险共担与资源协同 平安资本近80%出资占比凸显本土资本关键作用[2] - 临港新片区凭借开放优势及政策优势成为外资机构推进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枢纽[2] 外资机构在华布局新动态 - 淡明资本(淡马锡旗下)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设立全球唯二办公室之一 汉斯(上海)私募基金完成管理人登记 凯德投资设立50亿元在岸母基金[5] - 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基金募资主导市场:988只基金募资3426亿元 数量及规模占比达99.6%和98.7%[5] - 光速光合等6家VC机构同步启动美元基金融资 总目标规模约20-22亿美元 主要面向北美及中东主权基金[5]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 - A股总市值于2025年8月18日历史性突破100万亿元 上证指数报3740.50点创十年新高[4] - 2025年2月《稳外资行动方案》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境内贷款限制 便利外国投资者实施并购投资[4] - 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兴趣达三年最高水平 创新药领域合作尤为活跃[4] KKR中国战略演变 - 投资策略更趋精准化:倾向选择行业成熟、竞争格局稳定、市场份额集中的领域 关注企业定价权及运营效率提升空间[6] - 认为当前中国市场并购机会远多于5-10年前 近期收购国民汽水品牌大窑并参与竞购星巴克中国业务[6] - 全球投资重心向实物资产转移 基础设施资产在三大趋势下可能迎20-30年黄金发展期[6] 历史布局与战略转型 - 2022年4月KKR旗下开德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完成QDLP试点备案 获得境内募资投向海外市场资格[3] - KKR从杠杆收购专家转型为平台型多元化另类投资机构 业务涵盖六大板块 实物资产管理规模占比超30%[7] - 通过人民币基金深度融入本土资本生态 与国内巨头形成利益共同体 此种策略可能成外资PE在华发展主流模式[7]
外资持续加码中国市场,汇丰人寿获批再增资3.62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20:12
外资持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7月21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下称"汇丰人寿")增加注册资本3.62亿元,由23.14亿元变更为26.76亿元。 记者了解到,此次增资由汇丰人寿唯一股东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保险")全额出 资,无新增股东。增资完成后,汇丰保险持有汇丰人寿100%股权比例维持不变。 公开资料显示,汇丰人寿于2009年8月正式开业,总部设于上海,由汇丰保险和国民信托有限公司 (下称"国民信托")共同出资,双方各持股50%,属于典型的中外合资寿险公司。 监管正式取消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限制后,汇丰人寿迅速开启"合转外"进程。2021年底,国民 信托获批将其所持有的汇丰人寿50%的股权转让给汇丰保险。自此,国民信托退出汇丰人寿股东行列, 汇丰人寿变身成为我国第三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 从履历来看,程思韵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精算科学理学士学位,同时为英国精算师协会会 员,在精算咨询、保险、再保险等行业有超过二十年的工作经验。2023年11月,程思韵加入汇丰集团, 现任汇丰控股有限公司环球保险业务首席产品官。在此之前,其曾在瑞士再保险集团工作十余年,先后 被 ...
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两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登记
环球网· 2025-06-18 12:13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 淡明私募与安耐德私募近日完成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 [1] - 淡明私募成立于2025年3月26日 注册资本2100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位于上海市静安区 为外商独资企业 由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独立全资子公司True Light Capital Pte Ltd全资持股 [2] - 安耐德私募成立于2024年8月21日 注册资本200万美元 注册及办公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 由美国资产管理公司Earnest Partners通过旗下Earnest Partners Private Capital LLC全资设立 [3] 公司背景与投资情况 - 淡明资本成立于2021年 总部位于新加坡 上海设有办公室 独立运营并对外募集资金 首期基金True Light Fund I于2023年10月完成33亿美元募资 重点投向大中华区生命科学、科技、消费及工业服务等领域 已投资节卡机器人、环动机器人、维亚生物等中国企业 [3] - Earnest Partners总部位于亚特兰大 资产管理规模超300亿美元 投资覆盖全球70余个市场 自2012年获得QFII资格以来持续布局中国 投资领域涵盖新基建、AI医疗、先进制造等 已投项目包括云天畅想、DeepCare、普达特半导体设备等 [3] 公司基本信息 - 淡明私募注册地址为南京西路1539号3801B室 办公地址相同 机构类型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企业性质为外商独资企业 法定代表人为许多 [2] - 安耐德私募注册及办公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 [3]
外资巨头,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4 21:20
股权变更 - 瑞士银行完成对工银瑞信基金20%股权的收购,成为持股5%以上股东 [1][2] - 股权变更后工银瑞信基金注册资本保持不变,中国工商银行仍持有80%股权 [1][4] - 公司英文名称由"ICBC Credit Suisse"变更为"ICBC UBS",简称由"ICBCCS"变更为"ICBCUBS" [4] 公司概况 - 工银瑞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是国有控股基金管理公司 [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理254只公募基金和多个年金、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总规模超2万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管理规模7823亿元,非货规模4050亿元,均排名行业第13位 [7] - 公司拥有公募基金、私募资管、社保委托投资、养老金管理等多项业务资格 [5][6] 外资布局 - 瑞士银行通过此次收购将中国公募基金牌照增至两张,此前已持有国投瑞银基金49%股权 [8] - 目前中国外商独资基金公司增至9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达42家 [9] - 境外金融机构近年来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通过设立机构、增持股权等方式积极展业 [10]
瑞银正式接棒工银瑞信20%股权,外资布局中国市场再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6-13 13:51
外资股东变更 - 瑞银正式成为工银瑞信基金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工商银行仍为第一大股东,持股80% [1][3][4] - 此次股权变更为被动变更,源于瑞银去年5月完成对瑞信的吸收合并并承接其持有的工银瑞信基金股权 [5] - 变更流程历时10个月,从去年8月提交申报材料至今年6月完成工商登记 [5] - 瑞银未向工银瑞信基金派驻管理人员,不参与日常经营,公司名称中文部分保持不变,仅调整英文名和官网域名 [5][6] 工银瑞信基金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是国内首批银行系公募之一,管理257只基金,总资产净值7928亿元(行业排名第13),非货币资产4154.67亿元(行业排名第14) [6] - 公司表示将继续强化投研能力、合规风控及投资者服务,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胡知鸷已进入董事会 [5][6] 瑞银在华布局 - 瑞银在中国已持有两张公募牌照(工银瑞信基金20%、国投瑞银基金49%),后者一季度末管理规模2484.12亿元(行业排名第32) [7] - 瑞银自1989年起持续拓展中国业务,今年4月实现全资控股瑞银证券,高管多次强调中国市场战略重要性 [7] - 瑞银认为国际市场对中国资产关注度持续升温,中国股市战略地位将提升 [7] 外资公募行业动态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公募市场,境内外商独资公募管理人9家(如安联基金、施罗德基金),中外合资42家,合计超50家 [8] - 华平投资参股华宝基金和中欧基金,卡塔尔控股收购华夏基金10%股权获批 [8] - 外商独资公募增资频繁,如联博基金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5亿元,反映业务扩展需求 [9]
“中东资本”卡塔尔控股成为华夏基金第三大股东,外资不断加仓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5-22 23:46
华夏基金股权变更 - 卡塔尔控股公司获批成为华夏基金持股5%以上股东 受让天津海鹏持有的10%股权(2380万元人民币出资)[1][4] - 此次交易对价为4 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 64亿元) 对应华夏基金估值326 4亿元[8] - 华夏基金当前股权结构:中信证券持股62 2%(1 48亿元出资) 迈凯希金融持股27 8%(6616 4万元出资) 卡塔尔控股持股10%[4] 华夏基金经营情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 华夏基金管理公募资产总规模1 91万亿元 国内排名第二 其中货币基金6992亿元 股票型基金6712亿元[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 31亿元(2023年73 27亿元) 净利润21 58亿元(2023年20 13亿元)[8] 外资布局中国资管行业 - 自2020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后 已有9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 包括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9] - 外资公募密集增资:联博基金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增资2亿元) 富达基金增至1 82亿美元(累计增资5轮) 路博迈基金增至5 5亿元(累计增资4次)[9][10] - 贝莱德基金注册资本增至12 5亿元(增幅25%) 安联基金注册资本翻倍至6亿元[10][11] QFII资金动向 - 2024年一季度QFII重仓760家A股上市公司 持股市值前列包括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11] - 中东主权基金活跃: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仓24只A股(市值54 93亿元 环比+36 95%) 阿布扎比投资局持仓27只A股(市值超106亿元 环比+74%)[11]
持续加码中国!又一家外资公募宣布增资
券商中国· 2025-03-21 07:23
联博基金增资动态 - 联博基金宣布增资2亿元,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5亿元,为获批展业以来第二次增资 [1][3] - 增资后股东联博香港有限公司保持100%股权比例不变 [3] - 2023年5月曾首次增资,注册资本从2亿元增至3亿元,持续提升资本金规模以支持市场推广和业务扩展 [5] 联博集团在华发展历程 - 联博基金为境内第五家获批展业的外商独资公募,母公司联博集团进入中国市场超25年,1997年在香港设代表处 [3] - 2006年成为全国社保基金首批境外投资管理机构,2008年获QFII资格,2014年获RQFII资格,2018年取得QDLP资格 [4] - 首只公募基金"联博智选"规模1.6亿元,重仓宁德时代、华泰证券等 [4] 外资公募增资行业趋势 - 富达基金2025年2月注册资本从1.6亿美元增至1.82亿美元,成立以来累计五轮增资,初始资本仅3000万美元 [7] - 路博迈基金四次增资,2024年12月注册资本从4.2亿元增至5.5亿元 [8] - 安联基金2024年12月注册资本翻倍至6亿元,贝莱德基金2024年7月增资25%至12.5亿元,累计四次增资 [8] 外资增资战略意义 - 增资主要用于业务规模扩张、产品线丰富及技术人才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 [10] - 体现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承诺,支撑新产品开发、科技平台搭建及品牌推广 [11] - 具有行业示范效应,吸引国际资本关注中国市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