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内容生产运营

搜索文档
掌阅科技(603533.SH):短剧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
格隆汇· 2025-08-12 16:08
业务转型 - 公司短剧业务已成为第一大业务 [1] - 公司从数字阅读平台战略升级为人工智能时代多模态内容生产运营平台 [1] 业务形态 - 短剧业务主要呈现形态为小程序短剧 [1] - 自有平台速看短剧等APP正在推广中 [1]
掌阅科技联合优酷发起征文大赛 扩充优质IP储备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4:42
公司动态 - 掌阅科技与优酷联合发起为期一年的全网征文大赛,围绕"都市情感""现实主义""悬疑冒险""创新赛道"四大方向征集原创故事 [1] - 优酷将为获奖作品提供影视化开发机会,直接进入其IP评估体系 [1] - 掌阅科技将提供内容扶持计划,包括平台分发、流量支持和作者孵化机制 [1] - 此次合作是平台间资源整合的尝试,旨在连接创作者、读者与观众,扩充优质IP储备 [2] - 公司CEO孙凯表示短剧业务已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是战略级业务 [2] 业务发展 - 公司正从"数字阅读平台"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多模态内容生产运营平台"战略升级 [2] - 通过近三年探索,公司已形成书剧联动的生态闭环,并将AI技术融入短剧业务全链条 [2] - 短剧业务成为拓展内容表达形式、优化用户触达路径的重要落点 [2] 行业合作 - 活动汇聚了影视与出版领域多家头部公司,共同构建内容评审与孵化机制 [1] - 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为创作者开辟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与展示平台 [2] 公司资源 - 掌阅科技作为国内头部数字阅读企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内容资源,包括图书、有声读物、杂志、漫画等 [1] - 公司持续引进精品数字内容,发展"掌阅文学"内容孵化生态体系 [1] - 公司通过挖掘、签约、培养、推荐、衍生增值等手段输出大量优质内容 [1]
掌阅科技: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之星· 2025-05-12 19:22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阅读平台战略升级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多模态内容生产运营平台 [1] - 2023年上半年开始发展短剧业务 2024年短剧收入达7.76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短剧业务继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1] 短剧业务发展 - 公司将持续大力发展短剧业务 目前收入主要来源于小程序短剧 [2] - 基于丰富内容储备和扩张产能规模 今年开始逐步推广自有短剧APP平台 [2] - 推出免费短剧APP速看短剧和付费短剧APP现映 实现小程序与自有平台良性互动 [2] - 短剧业务在公司收入中的比例还将继续提升 自有短剧平台比例将得以提升 [7] 海外业务突破 - 海外短剧平台iDrama上线以来累计新增用户近20万 [2] - 在美国 韩国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印度等市场表现突出 [2] - 多次跻身App Store与Google Play娱乐类畅销榜TOP50 [2] - 核心付费指标稳居行业前列 成为中国短剧出海的新锐力量 [2] - 目前平台上以译制剧为主 未来将深耕北美 东南亚和日韩等重点区域 [8] - 逐步加大本土剧的比重 有望在海外短剧中逐步进入行业前列 [8] AI技术应用 - 进一步优化阅读智能体掌阅书童 持续推进AI+多模态的应用和发展 [2] -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链路短剧智能化生产运营系统实现效率提升 [2] - AI短剧制作全流程每个环节使用不同工具 是多种工具的整合运用 [4] - 从小说到剧本 剧本到分镜 文生图 图生视频 附加音频等环节均可能用到多种AI模型 [4] - AI短剧使用的底层工具和算力费用相对不高 主要成本仍为人工成本 [4] AI短剧布局 - 大力发展AI短剧 主要分为类真人风格的AI短剧和真人短剧通过AI转绘成的AI动漫短剧 [2] - 未来每个月都有3部左右AI短剧上线 以尽快跑通制作和商业化流程 [2][5] - 布局AI短剧领域以积累制作经验 完善供应链并尝试打通商业化通道 [5] - 目的是在行业进入商业通道后 能够快速将网络文学储备AI化成短剧资产 [5] 运营效率优势 - 营销推广核心是运营效率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投放体系 [5] - 发展免费阅读业务过程中建立的体系可在短剧业务中复用 [5] - 公司精细化运营效率处于行业头部水平 [5] IP资源储备 - 通过多年数字阅读业务发展积累了丰富的IP资源 [6] - 数字阅读平台每天仍在持续产生大量的IP [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短剧毛利率达60.87% [7] - 计算衍生业务毛利率时 主营业务成本主要是版权和制作成本 [7] - 推广费用放在销售费用中 去年整体销售费用下降因优化推广策略降低推广成本 [7] -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 短剧分类的净利率将逐步提升 [7] - 自有短剧平台在启动初期重点放在用户增长之上 [7] 业务结构变化 - 2022年公司加大战略转型力度 大力发展免费阅读业务 [8] - 业务结构发生变化 免费阅读业务的推广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8] - 之前数字阅读平台推广主要通过预装方式 预装成本主要计入营业成本 [8]
网文大厂做短剧:上线1300部,收入超7亿,同比增长189.99%
36氪· 2025-05-07 17:14
财报总览 - 2024年公司总营收25.83亿元,同比下降7.02%,归母净利润4929.17万元,同比增长41.46%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239.77万元,同比增幅达185.38%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501.7万元,同比减少4.13亿元,主要因衍生业务和AI技术投入增加 [5] - 销售费用15亿元(同比降11.86%),研发费用2亿元(同比降11.51%) [5] 业务结构 - 数字阅读平台收入16.47亿元(同比降25.91%),衍生业务收入7.76亿元(同比增189.99%),版权产品收入1.58亿元(同比降39.53%) [5] - 衍生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0.02%,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5][6] - 2025年Q1营收6.43亿元(同比降5.19%),归母净亏损7428万元 [6] 国内短剧业务 - 累计关联微短剧1304部,投流热力值7.54亿,单部热力值超1000万的短剧共7部 [7] - 女频题材占主导:情感类673部、都市类461部、逆袭类349部 [14] - 热力值TOP3短剧:《错位温情》(3867.4万)、《罪妻难逃》(2086.7万)、《生死救援》(2037.9万) [12][13] - 行业排名位列DataEye百强榜第15位 [8] 海外短剧布局 - 海外平台iDrama覆盖英语、日语、韩语市场,累计新增用户近20万 [15] - 全球双端内购收入36.56万美元(约266.5万人民币),下载量超19万次 [15] - 收入区域分布:美国占53.87%,菲律宾6.26%,日本4.01% [18] - 投放重点:美国(49.77%)、菲律宾(46.61%)、巴西(43.89%) [18] - 内容以译制剧为主(占比超90%),本土原创仅16部 [18] 战略转型 - 公司从"数字阅读平台"向"多模态内容生产运营平台"升级,构建"国内扩张+海外突破"双轮驱动 [6][31] - AI技术应用于剧本创意、风险评估等全链路生产环节,提升产能与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