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内容

搜索文档
华星创业:目前周边产品的业务量较小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20:13
证券日报网讯华星创业(300025)8月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在消费者体验沉浸式体验 数字虚拟世界的同时,公司提供相关内容的周边产品,目前相关的业务量较小。 ...
腾讯研究院数字内容研究实习生招聘
腾讯研究院· 2025-07-14 16:36
岗位描述 - 研究方向为影视、综艺、短视频、微短剧等数字内容研究 [1] - 实习时间要求每周坐班5天、实习6个月以上,立即上岗者优先 [1] 工作内容 - 围绕影视、综艺、短视频、微短剧等产业发展及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方向提供研究支持 [3] - 需综合应用各类AI工具完成信息查询、数据分析、案例研究、文章撰写等工作 [4] - 需完成日常交办的其他工作 [5] 岗位要求 - 重点大学出版/经管/统计/传媒等专业的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有相关研究成果者可不限专业 [7] - 需了解数字内容行业趋势及技术创新,有互联网行业研究经验并对热点事件有独立见解 [7] - 需具备较强写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行业研究素养,喜爱研究并有意从事相关工作 [7] - 责任感强且实习期6个月以上者优先 [8] 工作地点与待遇 - 工作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亚洲金融大厦 [9] - 工作待遇为税后150元/天 [9] 申请方式 - 需以特定格式命名邮件标题和附件并发送简历至指定邮箱,附带个人研究论文等成果 [8]
拟拓展资产代币化领域 宜搜科技飙涨38.22%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0:12
合作框架协议 - 公司与香港科技公司签订10年框架合作协议 聚焦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及数字资产项目开发[1] - 合作方为华为云解决方案供应商 具备香港金融领域分销能力及虚拟资产牌照资源[1] - 协议涉及文化创意知识产权资产代币化 双方将共同投资运营香港数据中心作为基础设施[1][2] 股价与市场反应 - 公告后股价盘中最高涨幅达102%至7.03港元 创年内新高 收盘涨幅38.22%[1] - 单日成交额激增至53.3亿港元 显示市场对合作前景的强烈预期[1] 具体合作内容 - 公司提供网络文学及游戏数字内容资源 合作方负责RWA产品开发及融资服务[2] - 数据中心建设预算不超过30亿港元 选址涵盖香港、日本或东南亚 设施需支持超算中心升级[2] - 双方签订10年意向书 但具体收购条款需后续磋商 无法律约束力[2] 公司背景与近期融资 - 公司2005年成立 核心产品为宜搜AI推荐引擎 覆盖数字阅读、营销及游戏领域[3] - 6月20日完成5733万股配售 募资1.807亿港元 资金将投向AI引擎研发、海外游戏/短剧拓展及广告平台升级[3] - 配售价3.2港元较前日折让8% 新股占比扩大后股本14.8%[3] 战略方向 - 通过RWA合作切入Web3及虚拟资产赛道 结合现有数字内容资源形成协同[1][2] - 数据中心布局强化基础设施能力 支持未来超算及数字资产运营需求[2] - 募资用途显示AI技术、海外市场及广告平台为三大核心发展支柱[3]
腾讯三角洲正式服务推送全统电话体验已推进数字化服务AI提升开启体验新时数字游化更
搜狐财经· 2025-06-22 20:06
数字经济定义与特征 - 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推动力 [3] - 数字经济是创新性、融合性、高效性的全新经济形态,而非简单将传统经济数字化 [3][5] - 核心构成要素包括数字基础设施(5G/数据中心)、数字技术创新(AI/云计算)、数字产业(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5][6] 数字技术对电力能源行业的影响 - AI技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推动电力服务行业智慧化变革,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1] - 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数据实时采集分析,优化电力生产流程并减少停机时间 [8] -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实现设备间智能交互与能源调配效率提升 [6] 数字经济商业模式变革 - 电子商务(亚马逊/阿里巴巴)重构零售业,催生物流支付等配套产业 [8] - 共享经济模式(共享单车/汽车)通过数字平台提升闲置资源利用率 [8] - 云计算降低创业门槛,中小企业可快速部署应用而不需大量硬件投入 [8] 数字技术提升产业效率 - 智能制造通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6] - 精准农业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数据,实现播种施肥灌溉优化 [8] - 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分析企业信用风险,提升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8] 数字经济发展挑战 - 全球数字鸿沟体现在发达国家与地区在基础设施、技术应用上的领先优势 [9] - 数据泄露风险加剧(如社交媒体事件),需强化敏感信息保护机制 [9] - 复合型数字人才短缺制约行业发展,需加强技术+行业知识的跨界培养 [9]
策略周思考:从美日市场看新消费崛起经验
国信证券· 2025-06-21 21:40
核心观点 - 从美日股市历史经验看,可选消费超越必选消费、新消费取代传统消费是特定经济周期与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对A股新消费投资有借鉴意义 [1][4] 经济背景与新消费的产业崛起契机 - 美股在70年代和2009年后可选消费板块显著超额,70年代与战后婴儿潮消费能力提升和生活方式转变有关,2009年后与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移动互联网普及和千禧一代消费观念崛起相关,这些时期居民收入提高、消费信心恢复和新型消费模式涌现掀起可选消费浪潮 [1] 新消费崛起的财务特征,细分领域演变与新消费的内涵 - 美股可选消费主导周期中,相关行业负债率突破平台期增长,能管理风险并支持业务扩张,基本面向好获高估值溢价 [2] - 美股可选消费领域从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到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服务型消费,再到线上零售、数字内容、健康服务等新兴业态,细分领域轮动丰富了“新消费”内涵 [2] -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耐用品消费爆发,转型期服务业和体验式消费兴起,新消费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消费边界 [2] 新消费驱动因素与市场结构变迁 - 可选消费取代必选消费受多重因素驱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是基础,技术进步改变消费场景、方式和效率,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变化推动品牌、体验和绿色消费兴起 [3] - 这些因素使可选消费市场集中度提高,头部企业巩固市场地位,日股中万代南梦宫、高丝、任天堂走出长期连续行情,除特定阶段行情外,日股悦己经济相关标的多为阶段性α行情 [3] 美、日股市经验对当前A股新消费的借鉴意义 - 关注经济转型和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寻找满足消费者层次需求、高成长潜力的细分领域 [4] - 新消费领域追求确定性和长期性,寻找高毛利率、净利率和ROE且资产负债结构稳健的公司 [4] - 关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传统消费的颠覆及年轻一代消费观念变化,寻找“年轻人的茅台”悦己型消费扩散和迁移方向 [4]
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海外短剧尚处蓝海 短剧出海成为公司新的战略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6:27
国际短剧市场潜力 - 国际短剧市场被视作未来十年全球内容产业最大战略机会,有望成长为千亿人民币甚至千亿美元规模的赛道 [1] - 海外短剧市场当前处于蓝海阶段,全球短剧类App内购收入排名前50的产品中超八成来自中国企业,海外观众群体年增速超100% [6]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 [3] 中文在线战略布局 - 公司将国际短剧业务定位为核心战略,提出"国际优先"方针,倾斜所有战略资源支持发展 [5][7] - 已推出海外短剧平台Sereal+和UniReel,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实现快速发展 [7] - 确立"双轨制"本土化战略,建立跨文化创作机制,在海外重点区域布局内容团队推动协同共创 [8][9] 短剧出海模式创新 - 区别于传统"产品出海",短剧出海是"模式出海",系统性输出内容生产、流量运营、商业变现的闭环机制 [2][3] - 短剧具备轻量叙事、强情绪驱动等全球化基因,尤其适配东南亚、欧美等新兴短视频消费市场 [4] - 北美短剧用户付费意愿为国内10倍,变现模型更注重订阅制、会员和广告分账,优质内容可产生3-12个月收益 [9] 工业化能力与竞争壁垒 - 中国是全球首个实现短剧全面工业化的国家,建立高频产出、快速验证、规模复制的高效机制 [6] - 通过强情节密度和快节奏叙事形成独特内容方法论,成为中国创作者的核心竞争优势 [8] - 已构建"内容底座+技术支撑+平台矩阵"三位一体竞争力,实现AI与内容出海的产业级共振 [10] 市场差异与机遇 - 国内短剧渗透率超60%,海外仅15%但处于高速增长期,需承受更长投入周期 [9] - 海外短剧更强调跨文化叙事,如北美偏好"强者愈强"题材,需完成文化肌理置换 [8] - 中国成为海外短剧关键内容策源地,产业链优势助力全球生态竞争 [9][10]
当前我国消费发展的特点、问题分析和政策思考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9 18:16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特征 - 消费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呈现"快、新、起、增"特征,包括服务消费增长快、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展快、县域消费快速崛起、港澳北上游和入境游快速增长 [2][3] 服务消费增长 - 服务消费从餐饮、旅游等单独发展转向融合发展、多元复合发展,消费者更注重文化、情感、价值观等多层面体验 [4] - 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比商品零售额增速高3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7.4%,占消费支出比重46.1%,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4] - 餐饮住宿消费稳定增长,2020—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年均增速4.1% [4] - 旅游消费持续活跃,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7.1% [4] - 文娱消费热度攀升,2020—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年均增速6.1%,2024年增速达9.8% [4] 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发展 -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智能产品普及,2023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突破7100亿元,2024年突破7800亿元 [6] - 智能手机出货量2024年约2.86亿台,同比增长5.6% [6] - 数字内容用户规模扩大,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用户数分别达10.7亿人、7.3亿人和5.2亿人 [6] - 网络销售增势较好,2024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百分点 [6] - 直播电商、即时电商销售额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9.1%、13.8% [6] 县域消费快速崛起 - 2023年以来县域消费市场活跃度明显增强,中西部低线城市旅游爆发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消费快速增长 [7] - 全国A级旅游景区县域覆盖率由2012年73%提升至2023年93% [7] - 2024年五线及以下城市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两成 [7] - 2025年春节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出境游机票量占总量三成以上,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00% [7] 港澳北上游和入境游增长 - 港澳居民北上消费范围扩大至亲子乐园、露营、高尔夫等领域 [8] - 2024年香港居民北上人次8191万,北上消费总额近557亿元,均较上年增长超50% [8] - 2024年我国过境免签政策适用人数同比上升113.5%,入境游客源地更加多元,游玩内容更丰富,旅游目的地更"小众" [8]
已有超40部影片锁定暑期档;端午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5万人次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07:57
暑期档电影市场 - 2025年暑期档将于6月1日开启 已有超40部中外影片锁定档期 涵盖历史、悬疑、动作、喜剧、动画等多种类型 [1] - 十余部影片已定档端午档 包括《时间之子》《戈壁行者》《潜艇总动员:冒险岛》《碟中谍8:最终清算》等 为暑期档预热 [1] -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相关历史题材影片将上映 备受观众期待 [1] - 优质影片集中上映有望带动影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营收增长 刺激影视板块资本市场活跃度 [1]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 - 5月28日晚8点开启一日票及酒店销售 可通过官方App、微信小程序、飞猪、抖音、携程、美团等渠道购买 [2] - 会员可提前10小时通过官方App及微信小程序优先购票 [2] - 开园首日7月5日票价:标准票549元 儿童和老人票439元 [3] - 门票开售标志开园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热度已带动周边配套商业发展 [3] - 开园后将激活区域消费链 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3] 端午节出入境客流 -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端午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达215万人次 较去年增长12.2% [4] - 客流高峰预计集中在6月1日 [4] - 客流增长反映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将利好航空、机场等相关企业 [4] 腾讯数字阅读布局 - 腾讯AI助手"元宝"正式打通微信读书与起点读书平台 用户可通过元宝直接跳转阅读 [5] - 此举强化腾讯在数字阅读及AI应用领域布局 促进内容资源整合 [5] - 有望吸引更多用户 带动付费阅读、会员服务收入增长 [5] 万豪与美团合作 - 万豪旅享家与美团推出联合会员 整合住宿、餐饮、本地生活资源 [6] - 美团、大众点评会员可根据等级匹配成为相应等级万豪会员 合作持续至2026年5月27日 [6] - 双方通过庞大会员基础实现用户导流与交叉营销 提升用户黏性和消费频次 [7] - 合作将带动酒店预订、餐饮消费业务增长 利好万豪业绩 [7] - 美团借此强化高端住宿领域布局 巩固本地生活服务领先地位 [7]
2025 CDEC高峰论坛即将启幕:聚新质动能,引全球共振
新浪财经· 2025-05-09 10:53
行业趋势与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美元,中国数字内容出海规模同比增长超35% [1] - 数字娱乐产业已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播的核心引擎,数字经济与全球化深度融合 [1] - 数字娱乐产业崛起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经济引擎,推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 [8] 大会核心议题 - 围绕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全球化共振下的数字产业共融两大核心议题 [3] - 汇聚全球顶尖企业、技术领袖与内容创作者,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3] 技术赋能产业新生态 - 人工智能、云原生引擎、实时渲染等技术加速迭代,推动全链路变革 [4] - 深度求索智能内容生成引擎大幅缩短游戏开发周期 [4] - 腾讯游戏AI NPC技术实现角色行为动态拟真,应用于《王者荣耀》等头部产品 [4] - 高通骁龙芯片算力优化助力移动端游戏实现端游级画质,支持《原神》等全球化产品 [4] 全球化与内容出海 - OPPO依靠"全球本地化"战略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出货量占比60%,拥有30万+家零售店 [5] - Insta360占据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67.2%份额,年营收超40亿元,海外收入占比80% [5] - 国漫IP《镖人》通过多形态开发在东南亚市场掀起武侠文化热潮 [5] - 耀客文化古装剧《九重紫》在海内外引发热潮,提升华语剧集国际影响力 [5] 未来展望 - 数字娱乐产业将持续推动技术、内容与全球化协同创新 [1] - 2025 ChinaJoy将见证数字娱乐产业驶向全球新蓝海 [8]
中文在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 AI赋能短剧打造文化出海新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7:47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加大短剧业务投入并扩大海外业务规模[1] - 公司董事长指出中国短剧作为文化出海新模式正成为全球文化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形式之一[1] - 公司通过AI技术赋能短剧创作,在内容创新和全球市场拓展方面展现强大实力[1] - 公司明确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国际化战略,致力于成为全球化的中国内容公司[6] AI技术应用 - 公司通过自研"中文逍遥"创作大模型实现小说剧本辅助创作、创意生成和内容续写[2] - AI动漫短剧生产时间和成本较传统动漫缩短降低约50%,预计未来3-5年成本再降70%[2] - AI技术使动漫短剧生产进入规模化工业化阶段,提高本地化适配准确率和付费转化率[2] - 公司2024年借助AI技术高效产出近百部漫画与动态漫佳作,累计观看量超30亿次[3] - AI漫剧《开局物价贬值》上线次日播放量突破1304万次,总播放量超3900万次[2] 内容生产与商业化 - 公司自主研发的AI动漫短剧工具链已完成,预计4月投入内部使用以优化创作流程[3] - AI技术可将爆款爽文改编为动漫短剧,快速响应市场热点获取更高流量[2] - AI动漫短剧更容易打造长期价值IP,角色形象等可转化为商品化衍生品[5] - 公司已发布罗小黑系列衍生商品,多款产品上线即告罄并通过跨界合作拓展业务[5] 国际化进展 - 公司AI动漫短剧已进入北美、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市场[4] - 《愤怒的吸血鬼》在北美上线后迅速积累人气成为黑马[4] - 日本子公司COL JAPAN与韩国KIDARI STUDIO合作打造中韩合制动漫短剧[4] - 公司自2021年起布局中短剧市场,陆续推出Sereal+、UniReel等海外短剧平台[5] - 公司已开发近百部竖屏短剧,涵盖言情、悬疑、复仇等多种题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