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程序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免费短剧崛起,小程序模式走入尾声
36氪· 2025-06-23 08:13
快手短剧业务调整 - 快手于6月17日关停短剧小程序业务 转向布局端原生内容 [1] - 此举体现公司内容战略调整 同时印证小程序短剧模式退潮趋势 [4] - 标志着一种短剧发行模式的式微 [5] 小程序短剧模式特点 - 依托微信生态 采用竖屏拍摄 前几集免费+高潮点付费解锁的IAP模式 [6] - 开发运营成本低 流量获取便捷 早期监管缺位促成野蛮生长 [6] - 曾催生行业造富神话 为短剧行业打响名号 [6] 市场格局转变驱动因素 - 头部平台入局与免费短剧模式兴起是主因 [7] - 2024年免费模式用户占比从1月11%飙升至10月50% 形成结构性逆转 [8] - 红果短剧月活达1.73亿 接近优酷水平 小红书携《痴人之爱》入局免费赛道 [8] 端原生短剧崛起 - 2025年Q1端原生短剧规模从323.97亿增至467.45亿 [9] - 抖音端原生账号数从407个暴增至2226个 短剧数量从2750部增至15962部 [11] - 端内分发优势:用户沉浸感强 内容与功能整合度高 [8] 长视频平台入局策略 - 爱优腾芒采用"前几集免费+全集会员专享"模式 [13] - 爱奇艺极速版专攻免费竖屏剧 腾讯视频通过激励政策扶持免费短剧 [13] - 芒果TV引入听花岛等厂牌 尝试端原生付费交叉布局 [13] 行业转型动态 - 头部投流公司掌玩、麦芽转型自制内容与海外市场 [18] - 麦芽Netshort平台营收环比增长221.8% 掌玩Flickreels借游戏分发优势出海 [18] - 中小投流公司收益缩水严重 部分转向AI产品赛道 [18] 监管政策影响 - 广电总局2月新规要求微短剧必须标注许可证/备案号 禁止平台为未合规剧引流 [20] - 新规覆盖长短视频及小程序短剧 彻底关闭监管套利窗口 [20] - 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20]
短剧先行者快手,或再次率先放弃小程序短剧?
36氪· 2025-06-20 20:06
快手短剧业务调整 - 公司将于6月17日关停短剧小程序业务 届时相关任务将下架 但当前仍可正常投稿挂载至年底 [1] - 自2023年12月31日起 公司已停止支持第三方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推广和投放 [3] - 公司战略转向原生短剧 因内部测试显示原生短剧结合投流可提升效率 [3] 短剧行业格局变化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估504亿元 其中应用内广告短剧占比约250亿元 [5] - 行业预测未来付费短剧占比30% 免费短剧占比70% [6] - 小程序短剧市场地位下降 主因平台扶持原生短剧及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用户付费意愿降低 [3] 平台竞争态势 - 抖音端原生短剧账号数从2024年7月的407个激增至2025年5月的2226个 [8] - 公司旗下喜番短剧月活426 9万 月人均使用时长6 32小时 显著低于抖音红果短剧的1 7294亿月活和19 36小时使用时长 [8] - 百度 小红书及长视频平台"爱优腾芒"加速布局短剧赛道 行业竞争加剧 [8] IP资源与内容生态 - 抖音 百度等竞争对手拥有番茄小说 七猫小说等自有IP库 可构建"IP-短剧-流量"闭环 [10] - 公司主要依赖外部IP合作 曾因侵权问题收到映宇宙旗下快创平台的警告函 [10] - 短剧被视为公司提振线上营销服务营收的关键业务 但面临IP储备不足的挑战 [10] 数据表现差异 - 第三方报告显示微信端有8个月活千万级短剧小程序 抖音端有4个 未提及快手相关数据 [6]
流量经济引爆!短剧概念疯狂“上头”,市场新风口已开启?
格隆汇· 2025-05-16 09:58
短剧行业市场表现 - 短剧概念股近期表现强势,中文在线20cm涨停,近五个交易日股价接近翻倍 [1] - 天威视讯实现5连板,唐德影视涨超14%,掌阅科技涨停,丽尚国潮、欢瑞世纪等纷纷大涨 [3] - 传媒、文化传媒板块资金净流入领先,分别为30.22亿、28.19亿元 [4] 短剧行业参与者布局 - 中文在线2020年开始探索中短剧市场,2022年小程序短剧收入超3亿元,拥有550万种IP [8] - 完美世界组建微短剧团队,利用长剧制作经验保障品质,探索创新商业模式 [8] - 柠萌影视已拍摄上线短剧近20部,储备开发项目近百部,成为首个跑通商业模式的剧集出品方 [9] - 河马游戏与《完蛋》制作方intiny达成深度战略合作,intiny专注于DLC开发 [8] 短剧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50.9%,57.9%的年轻用户看过3分钟以内微短剧 [12] - 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亿,IP改编成为网文发展最大增量市场 [12] - 中信建投预计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200-300亿,明年有望延续高增长 [12] - Dataeye预计短剧市场年规模300-350亿,明年有望达500亿以上 [13] 券商观点与建议 - 银河证券指出短剧市场增长迅速,视频平台、影视公司、网文公司等有望受益 [13] - 开源证券建议把握短剧、互动影视游戏等新赛道,关注具备IP、流量和先发优势的公司 [13]
掌阅科技接受调研:一季度短剧业务已成第一大业务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19:01
短剧业务发展 - 公司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发展短剧业务,已形成丰富的内容储备和扩充的产能规模 [1] - 2024年短剧业务收入为7.7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高速增长,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1] - 短剧业务在收入中的比例还将继续提升 [1] - 公司短剧业务涵盖版权、自制、合制、付费投放、官方发行等多种形态 [1] - 已发行短剧数百部,涉及都市、玄幻、校园、推理悬疑、历史、言情、幻想等多种题材 [1] - 代表作包括《途经你的盛放》、《八零喜事之肥妻大翻身》、《男儿膝下有黄金》等 [1] 短剧平台布局 - 目前短剧收入主要来源于小程序短剧 [2] - 公司将在今年逐步推广自有短剧APP平台,包括免费短剧APP速看短剧和付费短剧APP现映 [2] - 短剧方面的收入全部来自于真人短剧 [2] - 公司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短剧的全链路智能化生产运营系统 [2] 海外短剧业务 - 海外短剧业务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业务发展的一大亮点 [2] - 海外短剧平台iDrama累计新增用户近20万 [2] - 在美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等市场表现突出 [2] - 多次跻身AppStore与GooglePlay娱乐类畅销榜TOP50 [2] - 目前iDrama平台上以译制剧为主,未来将加大本土剧的比重 [2] AI短剧布局 - 公司正在布局AI短剧领域,积累制作经验、完善供应链并尝试打通商业化通道 [3] - 公司发展的AI短剧主要是类真人风格的AI短剧和真人剧通过AI转绘成AI动漫剧 [3] - 未来每个月有3部左右AI短剧上线 [3] - 目的是在行业进入商业通道后快速将网络文学储备AI化成短剧资产 [3]
太突然!新款iPhone降价超千元?多方发声;吉利回应奇瑞高管“烂车”言论;月之暗面Kimi牵手小红书|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 2025-05-12 19:24
科技圈 - 苹果新款iPhone 16 Pro(512GB)线下授权店已降价600元,未来可能继续降价,但官网及电商平台暂未接到降价通知 [2] - 苹果考虑提高秋季发布的iPhone产品系列价格 [3] - 小米回应徕卡合作机型水印"LEICA"字样消失,称遵循徕卡全球统一视觉标准更新 [4] - 华为与优必选科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聚焦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 [5] 互联网 - 月之暗面Kimi与小红书合作推出"21天打卡挑战",推广Kimi长文本处理功能 [2] - 腾讯微信和QQ双平台实现全国地震预警功能全覆盖 [6][7] - 美团独家投资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A轮融资,金额达数亿元 [8] 汽车圈 - 小米SU7以28585辆销量成为4月中国10万以上价位段车型冠军,超过日产轩逸和吉利星越L [9] - 比亚迪进入罗马尼亚市场,首批上市4款车型,计划2025年底开设30多个销售点 [11] - 阿维塔发律师函否认风阻系数造假,要求博主删除不实言论并公开道歉 [10] - 北汽集团产投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5.35亿人民币 [12] 医药业 - 礼来替尔泊肽在"头对头"研究中减重效果达司美格鲁肽的1.47倍 [13]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FCN-159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用于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14][15] - 上海医药维立西呱原料药获批生产,2024年中国大陆医院采购其制剂金额达8421万元 [16] - 新加坡核糖核酸技术公司Mirxes觅瑞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7] 新能源 -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李平拟捐赠405万股股票设立复旦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18] - 宁德时代启动港股IPO,预计募资40亿-50亿美元,或成年内最大港股IPO [19] 地产业 - 融创上海壹号院三批次认筹率超267%,成为2025年上海黄浦区首个触发积分制项目 [20] - 旭辉控股CFO建议境外债权人优先考虑债转股,以优化资本结构 [21] 大消费 - 贵州茅台回应代言人问题,称上市公司暂无相关考虑,但子公司茅台文旅已签约张艺兴 [22][23] 影视业 - 掌阅科技一季度短剧业务成为第一大板块,收入主要来自小程序短剧,计划推广自有短剧APP [24]
泥泞中的小程序短剧,寻找新的应许之地
36氪· 2025-05-01 10:18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小程序付费短剧市场持续萎缩,单日热度大盘从去年同期的7000万跌至近期的5800万 [2] - 免费模式快速崛起,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504亿元,其中IAA短剧占250亿元(近50%)[2] - 付费+免费混合发行成为主流模式,制作方普遍要求版权方提供免费版本 [3] 商业模式转型 - 头部公司从平台转向版权发行商,通过多平台非独家分发提升收益(如10部内容可筛选平台从2家增至4-5家)[6] - 红果分账规模显著增长,单月分账从去年11月的3亿增至今年3月的5亿,10+版权方单月分账破千万 [3] - 河马剧场等自建平台案例显现,月活达6000万,单月广告收入超1亿 [4] 内容生态变化 - 题材包容度提升,风格化厂牌如听花岛、马厩制片厂获得用户认可 [9] - 行业重心从投流转向版权,九州计划将50%-70%成本投入创作者内容 [9] - 动漫短剧受关注,九州、山海等公司已探索动态漫改编 [9] 出海业务发展 - 2024年9月起海外短剧APP投放激增,小程序背景公司主导(如山海StardustTV、点众DramaBox、麦芽NetShort)[10] - 翻译剧成出海主流,点众DramaBox凭借内容积累登顶海外下载/收入榜 [12] - 国内产能优势显著,海外拍摄成本达20万+美金,而国内存量剧集超万部可快速转化 [15] 技术应用 - AI翻译+人工审校实现高效出海,热门剧《好一个乖乖女》国内外上线时间差缩至半个月 [16] - AI转绘技术应用扩展,真人剧《武极天尊》《乔秘书又辞职了》已批量转为漫剧 [18] - 技术推动版权多维开发,单作品可覆盖多市场、多赛道分发 [18][20] 竞争格局 - 头部公司加速布局新赛道,点众、九州、麦芽均出现在微短剧出海论坛 [10] - 平台资源争夺加剧,爱奇艺、小红书等纳入小程序公司为合作伙伴(如九州《九千岁》登陆小红书春节档)[7] - 编剧资源竞争白热化,红果单月向编剧分账超3200万,冲击传统小程序公司优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