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全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王毅外长立下大功,用美国最意想不到的方式,中国接下了“战书”
搜狐财经· 2025-07-15 12:45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宣布对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50%惩罚性关税 [1] - 该政策导致全球市场震荡并引发盟友观望 [1]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施压和拉拢盟友建立对华经济包围圈 [4] 中国外交反击策略 - 中国外长王毅在东亚外长会议上提出共赢合作机制并获得广泛支持 [2] - 中国高调宣布已完成中澳"10+1"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 [5] - 中国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计划为受美国关税影响的日韩企业提供支持 [4] - 中国邀请越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并提出"联合自强"战略 [5]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 -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公开支持中国方案 [2] - 加拿大外长主动寻求与中国重新校准双边关系 [5] - 巴西总统宣布将对美国50%关税实施对等反击 [5] - 菲律宾罕见质疑美国政策并要求华盛顿就关税问题作出解释 [6] 全球经贸格局演变 - 中国通过系统性外交策略将美国"单边对抗"转变为"全球合围" [10] - 中国以合作共赢策略应对美国的经济施压 [12] - 多极化趋势下中国找到自身战略节奏并取得实际成果 [10] - 中国不再被动应战而是主动在全球布局 [12]
波音高层再“换血”,安全危机持续发酵
新京报· 2025-07-02 09:19
高管变动 - 波音首席财务官布莱恩·韦斯特将于8月15日转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的高级顾问 [1] - 赫苏斯·马莱夫被任命为新任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马莱夫此前在洛克希德·马丁、L3Harris技术公司及联合技术公司担任财务高管 [2] - 马莱夫将负责财务战略、报告、长期业务规划、投资者关系等,并向奥特伯格汇报 [2] 公司财务状况与成本削减 - 2023年第二季度波音净亏损扩大近9倍至14.39亿美元,主要受737 MAX产量限制、员工罢工及安全事件影响 [2] - 2023年9月公司启动10%裁员计划,并采取冻结招聘、暂停加薪、削减供应商支出等措施以节省成本 [3] - 公司大幅削减737 MAX、767和777的订单,高管出行降级为经济舱 [3] 安全事件与机型问题 - 2024年6月12日波音787-8发生首起空难事故,6月30日737-800因增压系统异常紧急备降 [2][4] - 2024年737-800已发生至少6起安全事故,涉及液压故障、起落架爆胎等问题,但除济州航空空难外无人员伤亡 [5] - 全球现役客机中约15%为737-800(约4200架),机龄5-27年,该机型保有量大导致事故数量相对突出 [5] 行业影响与公司战略 - 波音737家族为全球市占率较高机型,737-800自1998年以来已交付约5000架 [5] - 公司2024年初推出"安全与质量计划",CEO将2025年视为业务复苏关键阶段 [5] - 6月30日欧洲航空波音787-900因技术问题紧急降落,叠加关税问题对公司前景造成压力 [6]
充电宝行业深陷安全危机,民航新规严控无3C标识产品登机携带
犀牛财经· 2025-07-01 19:09
行业监管动态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 - 2023年8月1日起移动电源纳入CCC认证管理范围 未获认证产品禁止出厂销售 [10] -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抽查149批次移动电源 65批次不合格 涉及安全项目高温短路等多项问题 [11] 企业召回事件 - 罗马仕6月18日召回部分批次产品 因电芯原材料在极端场景下存在安全隐患 [5] - 安克创新6月21日召回部分基础款移动电源 因行业通用电芯来料批次可能导致隔膜绝缘失效 [6] - 罗马仕声明其产品已通过3C认证及国际CE/FCC检测 但后续仍主动召回 [5] 供应链影响 - 供应商安普瑞斯被指为行业危机根源 其全部CCC认证被暂停或撤销 [8][9] - 安克创新、小米、酷态科、品胜、绿联、倍思等品牌移动电源因供应链问题被暂停/撤销认证 [8] - 天眼查显示49份证书被暂停 20份被撤销 涉及多家电子科技公司 [9][10] 市场质量现状 - 2025年抽检显示移动电源不合格率43.6% 主要问题包括转换效率不合格(35批次)和无线电骚扰(32批次) [11] - 东莞市讯天宏智能科技等多家公司移动电源产品CCC认证状态显示"暂停" 证书有效期至2030年 [9] - 行业长期存在"重价格轻安全"现象 新规倒逼安全升级 [11]
「失控」的充电宝
投资界· 2025-07-01 11:10
以下文章来源于经济观察报 ,作者郑晨烨 经济观察报 . 经济观察报是专注于财经新闻与经济分析的全国性综合财经类媒体,创办于2001年。聚焦商道、商技和 商机,以锐度、悦度、广度、深度的报道形成了权威的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 旧的生存法则已经失效。 作者 | 郑晨烨 来源 | 经济观察报 6月16日,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罗马仕公司")宣布召回约49万台产品;同 样,行业领军企业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克创新")近日也宣布在中 美两 大 市 场 召 回 共 计 超 过 180 万 台 产 品 。 两 家 公 司 均 在 相 关 公 告 中 , 将 原 因 指 向 了 " 电 芯 " 和 " 原 材 料 " 问 题 。 随 后 , 绿 联 、 倍 思 、 小 米 等 多 个 头 部 充 电 宝 品 牌 也 陆 续 卷 入 其 中,旗下相关产品3C认证被大面积暂停。 那么,这场充电宝危机,其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深层原因 要理解这场危机的根源,必须从一个关键的地方开始:价格。 (ID:eeo-com-cn) 当下的这场移动充电宝安全危机,其影响仍在以一种始料未及的速度扩大。 6月26日,中国民航 ...
“失控”的充电宝
经济观察报· 2025-06-27 14:32
充电宝安全危机事件概述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 - 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将3月一起国际航班火情源头指向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 [2] - 北京多所高校发布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禁用通知 称其自燃概率远超正常水平 [2] - 罗马仕公司召回约49万台产品 安克创新在中美市场召回超180万台产品 [2] - 绿联、倍思、小米等头部品牌3C认证被大面积暂停 [2] 危机根源分析 - 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9-149元降至2024年69元 逼近物料成本线 [3] - 优质电芯成本40-50元 完整充电宝物料成本至少50-60元 [3] - 供过于求导致厂商压价电芯采购 电芯厂为维持利润在用工用料上节约成本 [3] - 充电宝行业普遍使用B品电芯 存在轻微瑕疵 性能、可靠性和循环寿命不及A品 [4] - B品电芯内部结构不稳定 易在过充、过放或物理撞击下发生内部短路 [4] 原材料问题 - 罗马仕召回公告承认"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可能导致燃烧风险 [5] - 安克创新公告指出供应商部分批次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5] - 劣质隔膜易破损或熔化 被锂枝晶刺穿后会导致内部短路和热失控 [5] - 安克创新确认涉事供应商为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 已终止合作 [6] - 安普瑞斯多个锂离子电池3C认证证书自6月14日起被密集暂停 [6] 行业监管与质量趋势 - 充电宝不合格率从2020年19.8%攀升至2023年44.4% [9] - 2022年国抽中9批次移动电源在热滥用试验中起火或爆炸 [9]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5月6日起调整认证程序 要求从生产现场抽样 [14] - 新规使企业无法用"特供"样品应付检测 品质问题更易暴露 [14] 市场影响与应对 - 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下架罗马仕充电宝产品 [10] - 顺丰等快递公司暂停揽收召回充电宝 需进行风险管控 [11] - 罗马仕要求用户将充电宝电量耗尽后用盐水浸泡24小时自行丢弃 [11] - 安克创新在美国市场召回115.8万件产品 涉及19起火灾和爆炸报告 [13] - 召回产品造成11起财产损失 总计超6.07万美元 [13] 行业反思 - 过度内卷和价格战导致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动摇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 [14] - 头部企业面临生死危机 为行业敲响警钟 [14] - 供应链安全需靠规范管理 而非仅靠认证证书 [14] - 品牌方需改变供应商选择逻辑 不能仅以价格为核心 [14]
俄罗斯外交部:由于以色列每日都袭击伊朗核设施,“我们距离灾难只有一步之遥”。
快讯· 2025-06-18 19:24
俄罗斯外交部:由于以色列每日都袭击伊朗核设施,"我们距离灾难只有一步之遥"。 ...
波音787惊爆首次空难,至少110人死亡!股价闪跌逾8%
华尔街见闻· 2025-06-12 18:42
航空事故概况 - 印度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87-8客机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坠毁,机上载有242人(169名印度公民、53名英国公民、1名加拿大公民、7名葡萄牙公民)[1][11] - 客机起飞后5分钟内坠毁,飞行员曾发出求救信号但未回应空中交通管制,飞机信号在190米高度消失[6][8] - 事故造成至少110人死亡,坠机地点为居民区,现场爆炸成火球并冒出浓烟[2][12][9] 波音公司影响 - 涉事波音787-8机龄11.5年,为全球首架因空难全损的787机型[2][8] - 事故导致波音美股盘前暴跌超8%,787机型的技术声誉面临重大考验[3][16] - 波音近期安全危机频发:2023年韩国737-800空难致179人死亡,荷兰航班因液压故障紧急迫降[16] 印度航空公司冲击 - 印度航空运营34架波音787客机,大部分机龄超10年,机队总数达192架(波音+空客)[15] - 2023年塔塔集团签署470架飞机订单以更新老化机队,事故或影响后续交付计划[14][15] - 涉事航线为印度航空2023年新开通的艾哈迈达巴德-伦敦航线,系公司近年首起重大事故[15] 行业连锁反应 - 艾哈迈达巴德机场因事故全面关闭,所有航班暂停[1] - 印度民航部门进入最高警戒状态,古吉拉特邦启动紧急救援[13] - 波音787因轻质复合材料和燃油效率优势受航司青睐,此次事故可能动摇市场信心[14][16]